之后我又浏览了几组图片,才发现受害者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女孩子。可是的是,在错的时间错的地点遇到了错的人,终成大祸。
由于对文字和故事情节的敏感,文字的内容也深深吸引了我的眼球。就像站在一个神秘的洞**,前方的深处的黑暗不停呼唤着我的名字,让我走进去、走进去。。
时间会在做一件享受的事情的时候变得静止。我一边读着新闻,大脑一边对文字本身做出了分析。不敢苟同,出了故事情节吸引我之外,文字本身根本不具有魅力可言。所以我的好奇开始淡化。此时突然“咳咳”两声之后,腾讯新闻又发来了传送消息。
我无语,只能用一句“呵呵”来代替。因为这突如其来的一声咳嗽,着实吓了我一跳。我点开跳动着的带有“小企鹅”标志的logo,只见又是关于年轻女大学生离家后与家人失联的新闻。
人成长的可贵之处在于,以前经历的某个刻骨铭心的场景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变换成一条条的处事经验来指导我们对一些事情的判断。那是自己亲身经历了的铁定的事实,即便别人再真诚再用力的对我们进行指导,对不起,我的事情不需要你插手,直至某天不成熟的经验再次出现指导性的错误后,我们才愧疚当初自己的决心。所以,我想起了前段时间偶然读了一个点击率很高的新闻,“公公和儿媳开房巧遇儿子”。对于这样无厘头的事情,违背道德和伦理,人们的关注度自然很高。只不过这是那个记者的阴谋,他败坏的笔头成了罪魁祸首,没过几天,东窗事发。
就这样,一时间我感觉是不是这些都是有目的的呢。一条这样的新闻出来了,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一系列此类新闻出现了,那绝对是一个社会变质的表现。
于是,我想一探真伪。
我躺在床上是于事无补的,万事都应该找到突破口。而我手头最大的可能的线索就是在图书馆偶遇的那5个人。想到这里,估计100个人中会有99个人放弃这唯一的线索。
图书馆有5层呢,并且每层空间都是那么大,而且每层分不同的专业书籍区域。每天来这里的人是有很大不确定因素的,或许今天心血来潮就跑来了,明天心血退潮就又不来了。而且他们占位置也是很不确定的,简单的说是看心情,复杂了点说,人多的时候,他们根本没有选择的机会。因为那时候图书馆是期末复习者得天下,先来先得,更有甚者,人没到,座位就已经占下了。所以,这样看来,放弃这发现次线索的机会也属于合理。
而我不然。我这样分析。
首先从他们来图书馆的人的数量上看,是5个人,这也算是比较大的。(图书馆有很多一个人学习的,因为享受那里的环境;还有成对的情侣,他们会找到一个相对更僻静的地方,在那里享受最快乐的时光;最后就是以小队形式存在的。)其次,以小队的形式存在的人们,大多数都是在共同学习同一科目,这样互相帮助,才能让渐渐退化的大学生的学历能力有所提高。他们能一起学习什么呢?于是我打开学校图书馆的检索系统,查了查我昨天学习的区域,是计算机类图书的集中区。“binggo!”九月份的中下旬有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这样,我初步锁定他们是在学习计算机知识。
可是我又该怎么找到他们呢,毕竟图书馆也是一片茫茫人海啊。
因为现在是开学初期,他们不会有因为找不到座位而被逼得无立锥之地的可能,所以他们会有很多选择空间。这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律,是我自己总结出来的:人们总是喜欢待在同一个地方,因为日久会生情。就好像家一样,或者就像喜欢依赖一个人一样,一旦换了新人,就总感觉怪怪的。再加上一个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如果真的是为了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那么他们还会去那里的几率就会非常大的。
我不是自信到有预知能力,推测终究是推测,事实还需要用行动去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