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推理日记
4694000000005

第5章 日有所忧1

有人说,当你脑子里面不断充斥着某个场景的时候,这个场景就会在现实中实现。当然,这个场景一般不是好的场景。就好比《死神》里面梦到飞机失事的画面,然后飞机真的失事了一样。因为本质是不好的东西,所以它们会像寄生在体内的小生物,迅速膨胀、发展然后壮大,最后渐渐蚕食掉一个生灵。

2014年8月27日清晨

昨晚走廊里面男生们谈论地沸沸扬扬,正如吸引法则所讲述的,他们谈论的对象正是女人!不过这次不是在说哪个女生胸部大或者哪个女生腿性感,而是在谈论最近网络上特别频繁的年轻女生被害事件。

当时我穿过走廊已经很晚了,是我临睡前最后的一次“如厕”。

“听说了吗,女大学生上错车,被出租车司机杀害!”“是啊是啊,我看过了,那个女的还很年轻,网络上还有照片呢。哎,实在是可怜啊,挺好看的一个人,就这么没了。”

“是怎么被杀的?劫财还是劫色。。”

他们渐渐走入谈论的怪圈。我脱下拖鞋爬上床轻轻躺下之后,依稀还能听见他们惊奇的谈论声。

今天又平平淡淡过度到了傍晚,我最后选择迎接黑夜洗礼的地方依旧是在图书馆。晚上七点准时收到短信“好好吃饭”,我寒暄两句“图书馆学习中,你安全,我快乐。。”随机埋头学******感觉今天的氛围怪怪的,但是哪里怪我也说不上来。还有就是今天的图书馆有点躁,好像人们都变得不安。所以为了躲避寝室的噪音而选择来图书馆寻求安静地目的并没有在今天很好地实现。正如那个词“事倍功半”所表达的一样,我甚至都被那些消极的情绪所感染。

在这里,我不得不阐述一下某些人的弱点,这也是根据我理性思考和实践多年所得出来的。那就是,理性思维强的人最怕外界的干扰。因为他们的大脑会在安静地时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环境发生改变,大脑立刻就是从稳定状态变得不稳定。因为中间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所以这段时间大脑会“事倍功半”。这也是造物者的公平。由于这个原因,我一直选择来图书馆这个安静的地方。

在我去自动贩水机买冷饮的时候,看到围着一张大桌子努力学习的男女们神色凝重。他们一共有5个人,3个男生2个女生。其中一个女生面色苍白,好像受到了什么惊吓。当时他们的话不多,我匆匆从那里走过。

在我把硬币投进机器的时候,我并没有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饮料上面。因为饮料是我的,它也会从机器正常掉下来,所以不会有人来抢,也不会卡在机器里面不出来,所以我是完全没有担心的必要。同一时间,去做两件事甚至是更多有用的事情,不是更好吗?所以,我把另外的注意力放到不远处的那桌男女身上,只留下很少的自主意识来完成投币、取饮料的动作。然后我的身体根据他们的口型、声音、表情做出是快速取水还是慢速取水的动作,并在最及时的时刻取走水,以一个适当的速度走到离他们很近的一个地方,并以难以察觉姿势放慢了速度,进而偷听他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为什么我去在乎这些没必要的事情?我喜欢观察那些不喜欢被放大的东西,因为那些更能吸引我的兴趣,并成为我写作的素材。就像那些垃圾一样,看起来很没有必要,实际上潜在的价值是很大的。

“前天我还和她通过电话,呜呜、、、、、、谁知道昨天就发生了意外。”边说边用纸巾拭去难过的泪水。然后一个男生用长者得口吻劝说道:“哎,世事难料啊。生命太脆弱了,节哀吧。”

我听了这话真想抽他,这是幸灾乐祸呢还是劝人呢,分明是嫌人家女生伤心的不够彻底嘛!

另外一个半天没有说话的男生一直把手放在头发上,作忧愁状,抿了抿嘴开始说话了:“怎么那么不小心,什么操蛋的社会啊!”

前半句话话声音并不是很大,后半句却突然像失去了控制。就像《我是歌手》里面由清唱到摇滚的突然转变。

也许这是一次真诚的呐喊吧,声音的分贝真的不小,我像一只小心翼翼的猫,被惊吓地停在了那里。本来我的动作很自然,可是这惊吓,让我感觉自己被发现了。这时,我不再是以捕食者的身份存在,反倒成了被捕食的对象,就好像突然从警察变成了小偷那般的无助。

只见他们大大小小的眼睛齐刷刷全转向了我,然后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脸整逐渐变红,并开始热烈地燃烧起来。如果不是手中拿着的那瓶饮料的温度使我降温,我肯定会迅速化为灰烬的。

然后头脑里面迅速出现一万个场景,经过筛选、场景变换、角色定位,最后锁定在一个很滑稽的镜头。我摆出一个无辜的状态,找了很假的一个借口说:“不好意思,我鞋带开了。”然后下肢马上配合着我的话蹲了下来,并把原本很好的鞋带,以一个他们不能看见的角度打乱,并有模有样的系起来。我为自己的机智暗自高兴,也为自己的幸运而捏了一把冷汗,幸好我穿的鞋子有鞋带、、、、、、

察觉到他们的注意力从我身上转开了,我把系好的鞋带又重新拆开,打着训练系鞋带的旗号,来争取旁听的时间。

“现在黑车太多了,而你同学又是一个有点招摇的女生,算是赶上了吧,这是命啊!”这句话的音色很低沉,或者说声音有些粗。本来按照正常人的角度,这句话出现在这里有点不合适,就像刚才“幸灾乐祸”的那个人一样。可是他的声音很沉稳,让人忘记了这句话本来的意思,好像单凭他的声音,就可以洗涤伤口一样。

这时我已经重新系好鞋带了。我不会蠢到再重新拆开一次来争取更多的时间,不然到时候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我迅速和优雅地走到我看书的位置,然后紧闭上眼睛,把刚才摄取到的信息重新回放一遍。因为我喜欢把一些东西串联起来,从中发现它们存在的必然联系,并指导实践。这是写推理小说必须具备的能力。

而我在思考着,从引起我好奇的女孩的面部表情的惊恐,到忧愁男失声的呐喊,再到黑车、招摇、命,这些东西究竟有什么联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