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每天懂点开心经济学·心理学·博弈论·国学
468400000221

第221章

第四卷第四章第七节 灯谜的发展演变历程

开心一刻

很久以前,有一个外号“笑面虎”的财主。笑面虎有一双势利眼,据说他看见富裕显贵之人就会拼命巴结,而对穷人则视若无睹。

有一年元宵节前,刚刚搬到此地的穷书生王少到笑面虎家里借粮,他亲眼见到笑面虎笑嘻嘻地借了十两银子给另一位年轻人,满心欢喜地认为笑面虎是一位慷慨仁慈的富人。但是,当他向笑面虎说明来意时,却遭到了拒绝。

王少不解地问:“您刚才不是很大方地把钱借给刚才那人了吗?”

笑面虎哈哈一笑,脸上带着几分嘲弄地对王少说:“你这个穷酸小子,你看刚才那位少爷的衣服是多么的华贵,再瞧瞧你自己这身叫花子打扮!”说罢,就让家人将王少赶出了大门。

王少非常生气,决心教训教训这个势利的财主。元宵之夜,他扎了一顶大花灯,挂到了笑面虎家门前的树上。花灯上写着一首打油诗:“头尖身细白如银,称称没有半毫分;眼睛长到屁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

笑面虎看气得暴跳如雷,大喝:“你这个贱民居然敢辱骂本老爷!”他命家丁去抢花灯,王少却装作一副委屈的样子说:“老爷,我哪敢骂您啊!我这灯上面是一个谜语,谜底是‘针’呀!”周围的人哈哈大笑,笑面虎虽然非常生气,却又无可奈何。

这个故事很快就传到了四面八方的乡亲耳中。第二年,人们纷纷效仿王少将谜语写在花灯上,供人猜射取乐。

开心学国学

这只是一则关于灯谜起源的民间传说。在历史上,灯谜最早起源于古代的字谜,到了南宋时期,人们才开始把谜语悬于灯上,供人猜射。

灯谜又名“文虎”,所以猜灯谜也称打虎,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诫、诙谐、笑谑的文字游戏。中国很早就出现了用暗示来描述某种事物的歌谣,夏朝时期被称为“瘦辞”;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不少人在各国之间游说时往往使用比较隐晦的说话方式,被称为“隐语”。不论是瘦辞还是隐语,都会将事物或语句的真相暂时隐藏,另以一种与这事物有关的特色或背景,组成优美韵诗或通俗文字,以悬疑质难他人,这就渐渐衍生出了谜语。

六朝以后,一直到唐,很多文人墨客都对猜谜很感兴趣,但那时候谜语的形式多为口头说猜或者记录在纸张上面。到了南宋开始出现了灯谜,花灯会往往会吸引很多人前来观赏游玩,尤其是每年的元宵节更是猜灯谜的盛会,这种风雅的益智娱乐一直延至明、清两代。

灯谜一般都有三大特征:结构独特,谜面、谜目和谜底共同构成灯谜的三要素;面与底别解,即灯谜利用汉语字词多意的特点,不把谜目作原意解释,从而得出多层的意思;面与底字异,即凡是谜面上有的字,在谜底中不能再出现。掌握了这三个特征,便能更好地选取猜灯谜的角度,从而尽快地得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