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第一章第三节 魏晋名士:他们在追求什么
开心一刻
关于魏晋名士的形象有这样两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例子之一是魏晋名士喜好模仿驴鸣,齐学驴叫送亡友。《世说新语?伤逝》中记载,“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去世之后,已经称帝的曹丕和其他几位好友一起前去悼念他。到了灵堂,曹丕突然说:“王粲平时喜欢听驴叫,我们每个人都学几声驴叫给他听怎么样?”既然皇帝提出了建议,自然人人赞同。所以,肃穆的灵堂里响起了惟妙惟肖的驴鸣声。
例子之二是“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常常到一家酒馆喝酒,并非因为这家酒馆的酒味美,而是因为酒馆的老板娘长得十分漂亮。阮籍每到酒馆中,就会点一壶酒,然后坐在柜台对面的桌前,目不转睛地盯着老板娘,欣赏她的相貌。这位老板娘从来不生气,她的丈夫竟然也不吃醋。更令人称奇的是,后来这位老板娘不幸早逝,阮籍到她的家中大哭了一场以作悼念,而亡者的家人也觉得理解,能够接受。
魏晋名士都是读书人,学识渊博并且家教良好,但是,他们的行为常常令人瞠目结舌。这样的“名士”在以前的读书人中几乎没有出现过,在魏晋之后的文化史上出现得也不多。
开心学国学
前面这些故事在今人的眼里难免有几分荒唐,然而在魏晋时期的文化背景下,却也顺理成章,甚至还透露着一种生命的真挚真诚和个性的天真可爱。
魏晋时期多名士,如建安七子、正始名士、竹林七贤、王谢世家、桃源陶令等。他们或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或放浪形骸,狂放不羁。有人将魏晋名士称为“中国历史上一种空前绝后的独特文化现象”。
三国以及两晋时期是一个迷惘的时代,由于统一的王朝不复存在,政局变幻莫测,社会动荡不安。这些混乱的现实使那些一心图治却不能如愿的名士们痛苦不堪,玄学的盛行使他们寻找到了逃避现实生活的合理方式。所以,不为外物所累,率性而为的言行风范为魏晋名士竞相效仿。在他们看来,循规蹈矩的谨慎与道貌岸然的虚伪都十分可笑,与其在传统的束缚中痛苦挣扎,不如用叛逆的方式寻找自己的自由,于是也就形成了所谓的“魏晋风流”。
魏晋名士的生活与行事方式,与传统士大夫们的生活时尚和价值观念存在很大的差异,颖悟、旷达、真率是他们表现出来的外在特点。但事实上他们的人生追求依然与传统知识分子保持着一致,那就是希望能够拥有一个广阔的平台,展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才华。但现实是残酷的,动荡而迷惘的社会使他们感到无力并且无奈,所以只好用这种与整个封建统治时代格格不入的豪迈与不羁来维护被现实刺痛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