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懂人生,感恩心态
468200000096

第96章

第十二章第六节 快乐是由最简单的知足来搭建的

人生,你认为复杂时,自己便会很复杂;你认为很简单时,便能收获简单的快乐。最简单的,便是懂得“珍惜、知足、感恩”了,拥有了他们,你就拥有了世界上最闪亮的生命光彩。

这是网络上流传甚广的一篇文章,一起来分享:

有一只小鸡破壳而出的时候,刚好有只乌龟经过,从此以后小鸡就背着蛋壳过一生。

原来脱离沉重的负荷很简单,放弃固执的己见就可以了。

有一支淘金队伍在沙漠中行走,大家都步伐沉重,痛苦不堪,只有一人快乐地走着,别人问:“你为何如此惬意?”他笑着:“因为我带的东西最少。”

原来快乐很简单,拥有少一点就可以了。

有几个小孩很想当天使,上帝给他们一人一个烛台,叫他们要保持光亮。结果两天过去

了,上帝都没来,许多小孩已不再擦拭那烛台。有一天上帝突然造访,每个人的烛台都蒙上厚厚的灰尘,只有一个小孩大家都叫他笨小孩,因为上帝没来,他也每天都擦拭,结果这个笨小孩成了天使。

原来当天使很简单,只要实实在在去做就可以了。

人生的光彩在哪里?知足者长乐,感恩者长幸福。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如环境很嘈杂,条件很艰苦、没有朋友在身边、亲人也在远方等,如果因此而抑郁,那是多么的不值得啊。

有一位哲学家,当他是单身汉的时候,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小屋里。尽管生活非常不便,但是,他一天到晚总是乐呵呵的。

有人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连转个身都困难,有什么可乐的?”

哲学家说:“朋友们在一块儿,随时都可以交换思想、交流感情,这难道不值得高兴吗?”

过了一段时间,朋友们一个个相继成家了,先后搬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了哲学家一个人,但是每天他仍然很快活。

那人又问:“你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有什么好高兴的?”

“我有很多书啊!一本书就是一个老师。和这么多老师在一起,时时刻刻都可以向它们请教,这怎能不令人高兴呢?”

几年后,哲学家也成了家,搬进了一座大楼里。这座大楼有七层,他的家在最底层。底层在这座楼里环境是最差的,上面老是往下面泼污水,丢死老鼠、破鞋子、臭袜子和杂七杂八的脏东西。那人见他还是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好奇地问:“你住这样的房间,也感到高兴吗?”

“是呀!你不知道住一楼有多少妙处啊!比如,进门就是家,不用爬很高的楼梯;搬东西方便,不必费很大的劲儿;朋友来访容易,用不着一层楼一层楼地去叩门询问……特别让我满意的是,可以在空地上养些花,种些菜。这些乐趣呀,数之不尽啊!”

后来,那人遇到哲学家的学生,问道:“你的老师总是那么快快乐乐,可我却感到,他每次所处的环境并不那么好呀。”

学生笑着说:“决定一个人快乐与否,不是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

苦恼和悲哀常常引起人们对生活的抱怨,哀自己命运,怨生活的不公。其实生活仍然是生活,关键看你取什么角度。

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想得到一块土地,国王就对他说:“清早,你从这里往外跑,跑一段就插个旗杆,只要你在太阳落山前赶回来,插上旗杆的地都归你。”那人就不要命地跑,太阳偏西了还不知足。太阳落山前,他是跑回来了,但人已精疲力竭,摔个跟头就再没起来。于是有人挖了个坑,就地埋了他。牧师在给这个人做祈祷的时候说:“一个人要多少土地呢?就这么大。”

人生的许多沮丧都是因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其实,我们辛辛苦苦地奔波劳碌,最终的结局不都是只剩下埋葬我们身体的那点土地吗?伊索说得好:“许多人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拥有的也失去了。”这可以说是对得不偿失最好的诠释了。所以,就让简单的知足来搭建你的幸福与快乐吧,那么,不但耗材少,而且快乐无穷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