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懂人生,感恩心态
468200000012

第12章

第二章第二节 热爱生命是生命意义的一种体现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要是一个人的全部人格、全部生活都奉献给一种道德追求,要是他拥有这样的力量,一切其他的人在这方面和这个人相比起来都显得渺小的时候,那我们在这个人的身上就看到崇高的善。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也曾经说过,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假如我们在今日检视我们从祖先手里接下来的遗物,我们将会看到什么?他们留下来的东西,都有是他们对人类生活的贡献。

黄振宙在《一叶集》中也告诉我们,崇高的本真,是向善。

我们不是在罗列,你看到了吗?奉献与崇高之间的关系是那么的紧密,奉献的意义是那么巨大,我们会不会为之震动,重新审视一下奉献呢?我们是那么习惯去索取,去享受别人带给我们的爱与帮助,恰恰到了别人需要的时候,我们犹豫了,这合乎常理吗?一位儿童教育家曾经说道:“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知爱己,不知爱人,是当前独生子女的通病。”

或许,话语有些极端,却不能不想,一味把索取放在最前卫的人是怎么热爱生命的呢?他们不喜创造,不喜奉献,又怎能体味到热爱生命原是一种意义的体现,而不是享乐主义呢?

国外一位作家曾写过这样一篇文章:

巴勒斯坦有两个海,一个是淡水,里面有鱼,名为伽里里海。从山脉流下来的约旦河带着飞溅的浪花,成就了这个海。它在阳光下歌唱,人们在周围盖房子,鸟类在茂密的枝叶间筑巢,每种生物都因它而幸福。

约旦河向南流入另一个海。这里没有鱼的欢跃,没有树叶,没有鸟类的歌唱,也没有儿童的欢笑。除非事情紧急,旅行者总是选择别的路径。这里水面空气凝重,没有哪种动物愿意在此饮水。

这两个海彼此相邻,何以又如此不同?不是因为约旦河,它将同样的淡水注入。不是因为土壤,也不是因为周边的国家。区别在于:伽里里海接受约旦河,但绝不把持不放,每流入一滴水,就有另一滴水流出,接受与给予同在。

另一个海则精明厉害,它吝啬地收藏每一笔收入,绝不向慷慨的冲动让步,每一滴水它都只进不出。

伽里里海乐善好施,生气勃勃。另外那个则从不付出,它就是死海。

这种说法是新奇的,然而,新奇的背后你能发现些什么呢?吝啬于付出的人,他的生活也将死气沉沉,僵化而享受不到生命涨潮落潮的一番变化。

热爱生命,就要学着在接纳他人的爱与关怀的同时,多多奉献,让他人也拥有幸福的微笑。同时,获得自己所需的财富和精神上的满足。

生活就是这样,当你为别人付出的时候,你的人生也会因你的付出而快乐、升华,你得到的是生命的延长和增值。

爱心能使人生更有意义。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漠然。一个人如果失去了爱的能力,他的人生也会异常黯淡。给别人以帮助和鼓励,自己不但不会有损失,反而会有所收获。并且,通常一个人给别人的帮助和鼓励越多,从别人那儿得到的收获也越多。给别人一颗善心,就能将对方感染,回馈回来的便是两颗爱心的跳动。

明一法师说,感恩奉献就能少很多烦恼。我们抱着感恩、包容、奉献的精神去做事情,我们就容易契入无为的心态。不管事情做的成功与否,只要我们努力去做,我们就会开心,就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欢乐,为自己的生命增添一份沉甸甸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