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悉华资双雄盯上九龙仓,怡和、置地两公司立即意识到不妙,两家公司的九龙仓股份合起来不到20%,怡和大班纽璧坚心急火燎地向香港首席财团汇丰求援,准备调集资金与华资双雄抗衡。
1978年9月下旬的一天上午,李嘉诚主动约见包玉刚,两人商界巨头在********文华阁的一个高级客房里,进行了一次短暂而秘密的会晤。两位华人巨富相会,商量的就是如何让九龙仓那块风水宝地回到华人手中的问题。李嘉诚并不转弯抹角,他说他准备放弃九龙仓而把目标盯住和记黄埔,希望包玉刚从中“搭桥”,为此他愿意将自己所掌握的九龙仓股票全部转让给包玉刚,以帮他购买九龙仓。
包玉刚也表现出极大的诚意,他说:“这样最好,为了华人的尊严,我们要打赢这两大收购战。既然李先生鼎力助我,我也助您一臂之力,我可以用我手中的9000万股和记黄埔股票,换您手上的2000万股九龙仓股票。”
李嘉诚知道这样成交自己占的便宜太大,坚决不肯这样交换。无奈船王一片诚心,恭敬不如从命,他对包玉刚说:“关于九龙仓的事,我一定会帮忙,你随时可以与我联络。”
由于从李嘉诚手中换到不少九龙仓股票,加上原有的那些九龙仓股票,包玉刚已握有20%的九龙仓股票,不久他向外界宣布了这一消息。这个消息不啻晴天霹雳,惊出了纽璧坚一身冷汗。1979年元月,当纽璧坚发现包玉刚所持的九龙仓股已近30%时,恨得咬牙切齿,却又不得不按照有关条例,邀请最大股东进入董事局。这样,包玉刚和女婿吴光正出任九龙仓董事。
1980年初,包玉刚提出,依例环球航运应在九龙仓董事会占四席,但纽璧坚立即反对。双方争执不下。结果环球增加两席,置地行政总裁贝德福亦进入董事局。纽璧坚要包玉刚出售九龙仓股票,换取置地的部分物业,结果又没谈成,双方矛盾加剧。
全面收购已成弦上之箭,置地与包玉刚双方抢购九龙仓股权,九龙仓股票大涨,升至每股67元。6月20日,置地公开宣布增购九龙仓股份,由20%增至49%。根据有关规定,拥有51%以上的股权,就必须全面收购。
为了争取主动,置地作了精心安排。以100元的代价来换一股九龙仓股票。增购建议书当天寄出,九龙仓股票在四间交易所同时停止持牌。这一天刚好是星期五,包玉刚正在欧洲参加独立油轮船东会议,并准备在下周一与墨西哥总统会晤,置地要打他个措手不及。
包玉刚的财务顾问获多利等,获悉置地的险恶计划后,立即致电包玉刚。包玉刚立即取消与墨西哥总统的会晤,从巴黎飞往伦敦部署反击措施。他算了一下,至少要20亿港元才能打败置地,可星期六星期天银行不上班,到哪去弄那么多钱?
6月22日,包玉刚飞回香港,他四处向朋友筹钱,最终还是搞到了20亿巨资。据说暗中资助他的,是汇丰银行,该行贷款20亿给他。晚上7点半,包玉刚召开记者招待会,提出以每股105元现金收购2000万股九龙仓股份,但限期只有星期一、星期二这两天。
最终包玉刚动用了22亿元巨资,打赢了这场收购战。置地也没吃亏,卖出1000万股给包玉刚,套现10.5亿元。商界朋友的鼎力相助,使包玉刚获胜,夺取九龙仓为他向陆地登陆大开方便之门。
以诚信经营而著称的包玉刚,凭借朋友的支持而完成了一场漂亮的收购战,成就了商战中的一大经典案例,这也印证了韩非子的“不在所与居,在所与谋”的观点。
4.为人处世不可锋芒毕露
[原文]慎而言也,人且知女;慎而行也,人且随也。
[大意]言语谨慎,别人就会了解;行动谨慎,别人就会跟随。
韩非子认为锋芒毕露的人固然风光一时,但却很难风光一世,只有那种胸怀大志又善于韬光养晦、行动谨慎的人,才能真正地最后脱颖而出。
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真正成大事的人是不会锋芒毕露的,他们善于在必要的时候于暂时隐藏智慧,一方面和旁人维持和谐的关系,避免受伤害;一方面透过冷静的观察,掌握大环境的脉博等各方面的条件成熟了,自然便可英雄大显身手了。
韬光养晦无论是对一个国家还是对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智慧的体现。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谈到********几十年的外交基本策略时,便提出了一个至今让中国受惠颇深的观点,那便是“不出头、不称霸,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事实上,正是遵循这一基本原则,中国的经济才能在和平的环境中得以快速的发展了二十多年,可见韬光养晦对一个国家来说,是不无助益的。
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韬光养晦同样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埃及前总统萨达特,便用这一策略成功的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和抱负。
埃及前总统萨达特是1952年埃及“七·二三”革命的组织者和发起者之一。在革命成功以后,领导者相互之间争权夺利,十分激烈,只有他不图大权,恬淡自若。对于大权在握的纳赛尔,他非常尊敬;对纳赛尔所提的建议,也从来没提出不同的意见;对于纳赛尔的话,他也总是唯唯诺诺。为此,纳赛尔称萨达特为:毕克巴希萨萨(即“是是上校”),甚至不满意地讲:“只要萨达特不老说‘是’,而用别的话来表示他的赞成意见时,我就会觉得舒服些。”在日常工作中,萨达特不露声色,表现也是平平常常。对于内政问题和外交大事,他从不拿出主见,偶尔自己的公开态度稍有出格,他就会立刻纠正过来,与纳赛尔的一批信徒保持一致。
在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以后,纳赛尔想隐退,将扎克里亚·毛希丁提名为继任者。但是,三年之后,考虑到顺从及危险性大小等理由,权衡再三,纳赛尔出人意料地选萨达特为继任者。出于易于控制和为人温和的考虑,埃及军方也支持萨达特。
1970年9月纳赛尔去世,埃及开始了一场激烈无比的权力之争。扎克里亚·毛希丁、阿卜杜勒·拉蒂夫·巴格达迪、阿里·萨布里、卡迈里·侯赛因、萨米·谢里夫这些人,既有潜在势力,又都大权在握,他们之间谁都互不相让。后来基于政治妥协,这些人把平日不起眼的萨达特捧上了总统的宝座。
当萨达特继任总统的职位以后,一反平日之态,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自然是先排除异己,把毛希丁、萨布里等潜在对手革职或者降职,以稳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接着,他又进行了政治上实行民主,经济上实行改革的政策。特别是在外交方面,1972年7月,他下令驱逐了在埃及的2万名苏联专家;1973年10月,向以色列发起了“十月战争”,打破了中东“不战不和”的僵持局面;1974年6月与美国恢复了外交关系;1977年11月亲自访问以色列,打破埃及、以色列关系的僵局;1978年与美国、以色列签订戴维营协议,由此获得“诺贝尔******”等等。这一系列的外交上的惊人之举,使他一跃而成为70年代世界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大人物。
正是萨达特深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他才隐其锋芒,韬光养晦,后来终于登上总统宝座,表现了非比常人的智慧。
萨达特能够隐其锋芒而有所作为,但却总会有那么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人恃才傲物,不知收敛,到头来丢了自己的性命,中国历史上的杨修便是个典型。
三国时期,杨修在曹操手下任主簿,起初曹操很重用他,杨修却不安分起来,起先还是耍耍小聪明,如有一次有人送给曹操一盒奶酥,曹操吃了一些,就又盖好,并在盖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大家都弄不懂这是什么意思,杨修见了,就拿起匙子和大家分吃,曹操知道后问他,他说:“盖上不是写着一人一口酥吗?”
还有一次,建造相府,才造好大门的构架,曹操亲来察看了一下,没说话,只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就走了。杨修一见,就令工人把门造窄。别人问为什么,他说门中加个“活”字不是“阔”吗,丞相是嫌门太大了。
总之,杨修其人,有个毛病就是不看场合,不分析别人的好恶,只管卖弄自己的小聪明。当然,光是这些也还不会出什么大问题,谁想他后来竟渐渐地搅和到曹操的家事里去了。
在封建时代,统治者为自己选择接班人是一个极为严肃的问题,而那些有希望接班者,也不管是兄弟还是叔侄,简直都红了眼,所以这种斗争往往是最凶残、最激烈的。但是,杨修却偏偏要不识时务地挤到这场危险的赌博里去,而且还忘不了时时地卖弄自己的小聪明。
曹操的长子曹丕、三子曹植,都是曹操选择继承人的对象。曹植能诗赋,善应对,很得曹操欢心。曹操想立他为太子。曹丕知道后,就秘密地请歌长(官名)吴质到府中来商议对策,但害怕曹操知道,就想把吴质藏在大竹片箱内抬进府来,对外只说抬的是绸缎布匹。这事被杨修察觉,他不加思考,就直接去向曹操报告,于是曹操派人到曹丕府前盘查。曹丕闻知后十分惊慌,赶紧派人报告吴质,并请他快想办法。吴质听后很冷静,让来人转告曹丕说:“没关系,明天你只要用大竹箱装上绸缎布匹抬进府里去就行了。”结果可想而知,曹操因此怀疑是杨修帮助曹植来陷害曹丕,十分气愤,就更讨厌杨修了。
还有,曹操经常要试探曹丕、曹植的才干,每每拿军国大事来征询他们的意见,杨修就替曹植写了十多条答案,曹操一有问题,曹植就根据条文来回答,因为杨修是相府主簿,深知军国内情,曹植按他写的回答当然事事中的,曹操心中难免又产生怀疑。后来,曹丕买通曹植的随从,把杨修写的答案呈送给曹操,曹操气得两眼冒火,愤愤地说:“匹夫安敢欺我耶!”
又有一次,曹操让曹丕、曹植出邺城的城门,却又暗地里告诉门官不要放他们出去。曹丕第一个碰了钉子,只好乖乖回去,曹植闻知后,又向他的智囊杨修问计,杨修干脆告诉他:“你是奉魏王之命出城的,谁敢拦阻,杀掉就行了。”曹植领计而去,果然杀了门官,走出城去,曹操知道以后,先是惊奇,后来得知事情真相,愈加气恼,于是开始找岔子要除掉这个不知趣的家伙了。
最后机会果然来了,建安24年(公元219年),刘备进军定军山,他的大将黄忠杀死了曹操的臂膀夏侯渊,曹操亲自率军到汉中来和刘备决战,但战事不利,要前进害怕刘备所败,要撤退又怕被人耻笑。一天晚上,护军来请示夜间的口令,曹操正在喝鸡汤,就顺便说了:“鸡肋。”杨修听到以后,便又耍起自己的小聪明来,居然不等上级命令,只管教随从军士收拾行装,准备撤退。曹操知道以后,他竟说:“魏王传下的口令是‘鸡肋’,可鸡肋这玩艺儿,弃之可惜,食之无味,正和我们现在的处境一样,进不能胜,退恐人笑,久驻无益,不如早归,所以才先准备起来,免得临时慌乱。”曹操一听,大怒道:“匹夫怎敢造谣乱我军心!”于是喝令刀斧手,推出斩首,并把首级悬挂在辕门之外,以为不听军令者戒。
后人看到这里,多为杨修所感慨万分:尽管杨修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可是其高傲、自负乃至锋芒太甚,最终一不小心便丢了自己的性命,实在是有些可惜。
5.谦虚是人生进步的阶梯
[原文]挟智而问,则不智者至;深智一物,众隐皆变。
[大意]怀藏着已知去询问事情,那不知道的事情也就可以知道了;深刻的去了解一件事情,许多不知道的事情都可以分辨清楚。
韩非子的思想一直是比较激进的,但激进却不乏理智,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也是韩非子的思想精髓之一。
我们常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尽管每个人身上都有难以克服的缺点,但更重要的是每个人身上都有闪闪发光的亮点。因而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借鉴他人的经验,这才是成功人士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1.自认无知
学习他人的一个最重要的方法是自认无知。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这样做很难。因为人人都有虚荣心,不愿意承认自己无知。
恰恰是这些虚荣心变成了你前进道路中的最大障碍,如果你坚持认为自己是多么有本事,如何有才能,你的话都可以成为权威和经典,那么你只能遭到别人的唾弃。相反,如果你能承认自己的无知,反而容易引起别人的共鸣,从而得到别人的支持与帮助。
承认无知吧!你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帮助,这帮助肯定有助你创造成功人生。
2.学会倾听
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假若我们能够放下那颗虚荣心,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肯定能够从别人的意见里,发现自己的许多弊端,这些弊端又是达成成功人生所必须克服的,所谓“以人为镜”正是这个道理。
你一定要记住:“知道怎样听别人说话,以及怎样让他开启心扉谈话,是你制胜他人的惟一法宝。”
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肯定有许多东西是我们个人所无法了解的,通过倾听别人的谈话我们可以获取许多有用的信息,可以分享他们的知识和经验。而你所得到的是别人的好感与支持,哪一个人喜欢别人总是驳斥自己呢?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一生中大多数经历是容易忘怀的,记忆中深深烙下的往往是刻骨铭心的经验,所以如果你能有幸倾听他那最可宝贵的东西无疑会极大地丰富自己。
学会倾听,绝对不是一言不发,那样对方马上会感觉到是在对牛弹琴、索然无味,因此更恰当地说,你应该学会引导对方谈话,诱导他说出他想表露的一些真实的东西和看法。
由于虚荣心理,许多人害怕别人发现自己的不足,害怕会遭到拒绝。要想让对方开启心扉,应该首先让他消除自己的顾虑。一旦别人发现和你在一起很安全,而你又打心眼里赞赏他时,他便会向你开启心扉。
每个人都需要有人一起分享他的感受,可又害怕一旦向人表白,会得不到共鸣,甚至会被人看做悲惨、残酷和自私。假若你相信自己也是自私的,对别人冒犯你的个别行为,站在同一立场上,即使不能接受,也应加以考虑。因为人们的基本情感都是大同小异,无非爱、恨、恐惧等等,甚至还不时掠过一些自私的念头。接受这些并不可怕,因为这才是人的本来面目。
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无形之中便赢得了对方的心,因为对方会觉得自己的情感有人理解,便会全身心地支持你。这对你的成功将起到不可估量的帮助。
3.肯定他人的长处
虚心学习他人的最重要一条是肯定他人的长处。当我们真心实意地向他人学习时,首先应该对别人的长处加以肯定,前文我们已经说过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的亮点,每个人都期待别人来发现并欣赏他的闪光之处。一旦你能够做到这一点,相信他会把这些东西展现给你。因为大多数人都有一种共同的心理,期待别人的肯定和赞赏。
所以他不可能对自己的长处也加以隐藏,他甚至还会加一些炫耀的成分在里面,你都可不必理会,给他一个展现的机会,你不仅仅是给了他一个机会,你更多的是得到了他许多的智慧结晶,这些对你的一生都将有着极大的帮助,是你克敌制胜,勇往直前的法宝。
6.莫为小利失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