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行为不一定都是充满理性,在许多情况下是参杂情感与欲望,因此有可以使用谋略的空间。人们很多时候也许并没有注意到自己在决策之前判断、衡量的过程当中的动机到底是什么。因为当我们非常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推动力量可能并非理性,而是情感与欲望。情感是内心深处能够感受到的动力,通常比较多见的情感包括:愤怒、嫉妒、羡慕、悔恨、愉快等等。其实真正的爱与恨在现实生活当中出现的概率并不是很大。情感动机导致的行为结果即是冲动,没有任何顾虑的一往无前。因为情感可以给人以力量,一种实实在在可以感觉到的冲击。当然除去情感之外,还有一种同样非常强大的力量在影响着我们的日常言行。欲望所产生的力量与情感力量有一个区别,就是欲望总是伴随着恐惧。欲望力量虽然有推动力能够使人们前行,但是过程当中充满煎熬。关于欲望的深入讲解,我将在“美人计”中进一步展开。因此既然人除了理性之外还受到两种强大力量的影响,那么计谋的驱动就存在原始动力。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只是引燃人们心中早已存在的本性,然后让他们自己来完成接下来的路程。每个人都有自己一生的路要走,而有的人命中注定将步入深渊。只是时机未到,也许今天不是你在推动,但早早晚晚每个人都将找到自我归宿。不是这条路,就是那条路;过程近似,结果注定。
行为的发展必然产生方向,这正是趋势形成的基础条件。既然事物存在发展方向,那么就不会一成不变,不是越来越好,就是越来越糟。而现实情况往往是越来越糟,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行动,才能够扭转颓势。但有一则例外,即是捧杀。这是一种非常残忍的策略,利用人类本性当中的傲慢自大与无知。在这一系列文章当中(包括注解孙子兵法以及后面注解三略、六韬等兵家武经七书),一直在反复提出一个概念“每个人都有自己一生的路要走”。这意味着一个人要自己做出选择,并且要自己承担结果。捧杀策略的关键在于引诱一个人做出选择,然后让其自己承担恶果。既然是捧杀策略,那么首先就是要提供便利条件,使其到达预定位置。大部分人会选择相对容易的道路,这既是人性当中懒惰的一面,同时也是人类追求快捷高效的体现。如果存在方便、快捷的途径,为什么不前往呢?其不但可以减少工作时间,并可以降低整体资源消耗。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方便快捷不仅容易操作,更容易普及。因为人性当中存在惰性,人们不喜欢复杂的操作流程,艰难的成长过程。过程复杂繁琐,充满艰难险阻,那样的道路将成为考验。那是一种检测方案,通过一系列的筛选淘汰,找到内心深处已经觉醒的人。然后由这些人来继承各种能力、智慧,再由他们在现实世界当中做成事情、完成使命。本性觉醒是人性当中的一种内在运行机制,即在特定条件下深层次程序被激活。许多人一生都没有遇到这个时刻,一部分人在特定条件下被唤醒。觉醒其实是突然之间在内心深处感觉到这个世界,没有任何的先兆就在一瞬间明白道理。觉醒的过程一般比较痛苦,不是常人可以忍受。但是在那最终一刻的感悟,会化解尘世间的诸多烦恼,从此步入下一个阶段——普度众生。只有极少的一些人能够在幼年被召唤,大部分人的觉醒都是步入成年之后,因为种种经历而终获感悟。觉醒条件的根本是个人,外在的客观条件只起到辅助作用。觉醒时刻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境界,不要勉强,要顺其自然。该发生的总会发生,该到来的无法阻挡。觉醒时刻有两个时间阶段非常重要,首先是五岁至七岁之间,其次是十九岁至二十二岁之间。如果这两个时间段内没有自发的产生觉悟,或者没有受到引导,那么在接下来的人生当中就只有三十岁至三十二岁这个时间窗口。再往后则是五十岁左右,最后只有临终一刻。觉醒的时间越晚,感触越深,同时人生体悟的时间越短。觉醒时刻越早,感悟人生的时间越长。人生即是一系列的时间段落所构成,每一个时期人性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经历过程、感悟人生,不要让光阴虚度,空怀念似水年华。
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引导行为必然需要提供便利条件。当对方选择相对容易的道路之后,要等待其到达预定位置。事物的发展必须经历过程,等待是其中经常会出现的阶段。因此耐心、坚持是任何成功的必备条件。这其中耐心与坚持还稍有区别,耐心属于情感范畴,坚持属于精神层面。耐心是一种情感控制,坚持则是信念追求。无论使用何种方法,目的都是要经历过程。因为只有经历过程,才会看到结果。而过程通常会让人感觉缓慢、无聊,尤其是较长的时间周期对许多人来讲简直是一种折磨。不过谋略的杀招往往在最后出现,引诱、提供便利条件的目的是最后的断其后援、置之死地。谋略的最后一步称为收关,就是由你开始也要由你结束。谋略是一系列的理性推导步骤,也正因为理性因此没有情感因素干扰,在某些层面上也就会体现残忍。聪慧而无德,即近似邪恶。智慧当中包含慈悲,成为强者并不意味放弃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