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法家眼中的三十六计
4630200000015

第15章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唾手可得的利益,我们应该放弃吗?计策是充满变化,要分辨真伪。对手可能是用小的利益在引诱我们,也可能是的确出现一些失误的情况。当然最好的结果是无论哪种情况,我们都没有任何损失就获得利益。防御系统、攻击系统、补给系统、武器系统,当现代各种系统的不断发展,逐渐增强整体的军事力量就产生一个新的问题——系统是完美的吗?答案并不是会让我们满意的结果。系统都是充满各种各样的问题、困扰,并且还很容易遭到破坏。系统当中包含一些过程管理、环节控制,那么过程越长、环节越多,容易出现问题的点位就越多。这些部位就是可以进行破坏、进攻的位置。因为其自身系统的不完善、存在漏洞,而给我们一些可以获得小利的机会。对于这样的利益,我们可以直接了当的索取。在许多时候我们的目标不一定就是获得全局的胜利,也可以累积小的胜利,给对手细微的破坏。只要我们能够持续这种操作策略,那么整个局势的天平就会逐渐向我们一方倾斜。积累即是蓄势,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获得利益越来越多,给对手的破坏越来越大。这种发展趋势本身就会提升我们的士气,并且给对手整体军事机器产生压力。

应该说任何一个防御系统在设计的时候,都是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变化因素。因此就静态防御而言,可能是无懈可击。但是由于我们的整体资源有限,那么一定会存在薄弱环节。当然薄弱环节也是相对而言,各种力量当中最弱小的部位,同时系统漏洞一般是指在动态防御中出现的缺位。当我们的防御力量设置完成之后,接下来就是在遇到实战时的动态反应。动态意味着突然变化的产生,很多军事力量都处于运动的状态。在动态防御中,一支部队的防御范围是一片区域,但是发生战事的往往是其中一处地点。当我们将部队派遣到防区的某一个地点的时候,实际上对于防区内的其他位置,就是一种缺位状态。因为我们的整体力量有数量极限,当我们进行区域防御的时候,实际上是一种大概率的策略。即不会整个区域都同时发生动乱,我们在一个防区的军事力量应该可以应对两三处地点的动乱和构成整个防区的基础防御力量。这是一种保障措施,但是如果该地区发生动乱的级别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期,那么在这个地区的动态防御中就会出现许多缺位现象。我们在该区域的军事力量无法达到保障的作用,为了防止局势继续恶化,我们要从其他防区调动军事力量。但是这样做又会导致其他防区的防御力量下降,就造成一个更高级别、更大范围的防御缺位情况的产生。动态防御是要在一个区域制造混乱,通过多个点位的动乱,分散对方在该区域内的防御力量。使其原有的防御系统出现多处漏洞,为我们的攻击、掠夺制造机会。

无论什么类型的防御系统都会存在漏洞——缺位或者薄弱环节。相比较而言薄弱环节只是相对力量较少,缺位才是最致命的地方。当一个区域在动态状态下进行防御、调动,会出现这种机会窗口。缺位——实际上就是某个地点在某个特定的时间范围内没有防御。一旦这些信息被对手所掌握,那么受到攻击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对手如果足够强大,就不仅会发现这样的机会,甚至还会制造这样的机会出现。然后抓住系统漏洞,扩大我们的损失程度与损失范围,撕裂我们的防御系统。因此静态部署完成之后,不是万事大吉,而是要进行动态演化。我们要知道自己的军事力量在一种部署状态下的动态反应,这些信息资料都是要提前收集汇总。因为这些信息是我们在关键时刻的决策依据,会决定我们的生死存亡。静态防御是基础,动态防御是变化。了解静态,同时也要了解动态,这样做就是知道“整全”。只有获知完整的信息之后,我们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

“常与变”是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状态下的转换。任何事物都至少存在这两种情况,其中的关键点在于,基础决定变化的范围与程度。基础是决定性的因素,但是基础都是比较固定、刻板,一旦决定就很难改变。变化是非常灵活、花样繁多,根本没有固定的模式、套路可循。好像看起来近似,实际上在一些细节方面差距很大。基础一般比较容易掌握,但是其中蕴含的变化是经常被忽视的一面。因此出现一些比较极端的情况,就是要么重视基础,要么重视变化。只是重视基础会比较僵化,无法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只是重视变化则失去根本。我们要在自身根本的基础上进行演化,发展出适合自己的独特模式,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要看到完整的信息,这样我们的思维就不会过于偏激,能够使自己保持相当的理性,做出比较正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