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梦回三国之征战天下
4592700000058

第58章 醉不成欢 (第二更)

武威太守府,侍女仆人不断端上各色菜蔬,“伯举来了啊,快坐快坐。”太守坐在主位上,笑着招呼刚刚入门的张羽,右手做出一个请的手势,请张羽坐在左手第三位。

张羽向在场的众人看去,两侧都已经摆满了案几,古木古香,其上亦是摆满了瓜果酒水,每一侧都有一排案几,两排案几加起来,竟是有二三十个座位。贾安作为长史,太守的副手,武威郡文臣之首坐在左手第一位,左手第二位是功曹,均是文臣。那么坐在右手第一位的应该是武威郡的武将之首,马家的马立?

张羽向右侧看去,正好撞上马立阴鹫的目光好,皱了皱眉头,脸上露出几丝忧色,但是很快恢复如常。

除了贾安和马立,张信,张镇也都在席上。

“张元直(张信字),这位便是你少年有为的好侄子张羽了吧?好,好,很好啊,真的是年少有为啊。”说到后面马立的声音变得阴测测的,看来马家已经知道了自己干掉了马洺了吧。

张羽心中叹气,今天这顿饭估计是不能好好吃了。但愿马家还不知道那三百骑兵自己吞了大半。不然自己今天就悬了。

不过这倒是张羽多虑了,张羽以五百人击败马洺一千私兵,击杀马洺、马.键,马家上下,不论是马华还是马立,都以为张羽一定也是损失惨重,所以张羽只带回了近百骑兵,并未起疑。

“哼。”张信白了张羽一眼,但是并未说什么。

贾安倒是饶有趣味的看着,张,马两家第一次在一件事情上如此统一,这倒是难得啊,不知道为什么张羽把这两家得罪的这么惨,他倒是有些同情张羽。不过同情归同情,他可没有打算帮助张羽。为了一个张羽让贾家同时对抗张家和马家,颇为不智,虽然张羽现在展现出了极大的潜力。

“见过太守大人。”“见过长史大人。”“见过都尉大人。”张羽不动声色,向三人行礼。

太守又是笑着点点头。贾安也是微笑点头回应,马立则是冷哼一声,算是回应过了。

“明日伯举即将出发前往洛阳,作为我武威的孝廉,今日,我们就为伯举设宴饯行。太守首先举杯。

席中众人,除了贾家一系和太守一系的官员,其余的人根本没正脸看过张羽一眼。太守首先举杯,张、马两家的官员也不要意思不给太守面子。勉强举起杯子,强装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脸,不情愿的喝了一口。

气氛顿时尴尬下来。

张信使了个眼色,一个张家的族人立刻领会,起身道:“太守大人,举孝廉乃是朝廷为选拔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人才,为忠孝节廉的人才提供晋升仕途之路而设立的,如今主簿大人年不满十八,任职不满半年,就被举为孝廉,是否太过仓促了?”

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根据儒家的思想,强调为人立身以孝为本,任官从政以廉为方,因此,察举孝廉被确定为选拔人才的最重要的科目,成为汉代察举制度最有代表性的典型科目。孝廉即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虽然实际上察举孝廉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但是起码在明面上,孝廉还是选拔孝者和廉者。

他故意将孝字咬的特别重,虽然他知道很多人都听说过张羽被张家赶出家门一事,但是这种事是绝对不能拿到桌面上来说的,正所谓家丑不可外扬。张家也自知理亏,所以说张羽不孝是绝对不行的,既然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之意,那么他就打算在廉上做文章,让张羽难堪。

太守看了看席下有些不安的张羽,心中不由得暗笑,毕竟是个少年,还不够老练,不由得出声为张羽解围:“伯举虽然担任主簿时日略短,但不久之前伯举奉命出使西羌,威慑西羌蛮夷各族,使羌胡镇服,大涨我凉州之威名,就连刺史大人也非常满意,特地点名嘉奖。我看作为我武威今年的孝廉也未尝不可啊。”

宴会中不少人都知道王越单身挑羌胡一事,不由得在腹中诽谤道:威慑西羌蛮夷各族,使羌胡镇服,大涨我凉州之威名,这关张羽这小子什么事?还不是王越的功劳,让这小子捡了个现成的。不过太守已经拉出了刺史当挡箭牌,众人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

张羽起身说道:“这位同僚以为我略过年幼,但是我却以为太迟。古有甘罗十二岁拜相,孙叔敖十三岁斩双头蛇为民除害,冠军侯(霍去病)十七岁两出匈奴,封狼居胥。如今我已十六,天资愚钝,虽然比不得这些少年英才,但是也希望为朝廷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这……”那个发言的张氏族人一愣,顿了顿,良久无言,坐下。

“旧闻伯举少年英才,今日正值良辰,赋诗一首可乎?”又是一个张氏族人起立,他明知张羽从小就没有名师指导,却提出让张羽赋诗一首,似乎是打算让张羽在文学上出丑。

张羽暗笑,后世自己背了这么多诗词,终于有用武之地了,“诗词之道,由心而发,若是灵感到来,自然能够信手拈来,若是没了灵感,便是苦思冥想也未必能够得出妙句!”

坐席中传来一阵嗤笑声,似乎是认为张羽在找借口推脱。

“那不知主簿大人今日可有灵感啊?”那个张氏族人得意洋洋的说道,似乎是在逼着张羽,打算让张羽更加难堪。

“今日确实正值良辰,信手拈来。”张羽淡淡道,丢人的还不知道是谁呢。

“哦,那吾洗耳恭听。”这次是马立开口道,似乎是很想让张羽出丑。

连贾安都不由得摇头,似乎是在感叹张羽太过年轻,似乎是不看好张羽,只有太守依旧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

张羽故作沉吟片刻,用一种低沉的声音缓缓开口道:“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一首七步诗诗诵完,满座皆惊!张镇在席中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