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随风飘零
4561500000046

第46章 祭祀

第十五回祭祀

钱陈群得了妹夫的资助又得了推荐的书信,就回到了嘉兴。当时李卫在江苏任上,看了钱陈群托师爷给自己的信,就吩咐师爷给浙江巡抚写了封信,只说自己亲戚安排进书院就读。其实进书院就是为了一份考试资格,那浙江的学政本想找个理由推脱了钱陈群,但是钱陈群的文章写得的确好,他的才气早就在浙江很出名了,就这样的人,以前就因为无心仕途,现在怎么还能拒绝,再说有上面人的意思在,那更是要给面子了,虽说四爷不如八爷他们,但是周边谁也不能得罪。

那钱陈群果然争气,康熙60年中了进士。钱陈群想这自己立住了脚跟,怎么也得感谢表妹夫,另外看妹妹洛在那家也不象是当主子的,现在自己中了进士,怎么也能给妹妹洛儿撑个面子,于是四处打听妹妹洛儿,结果一无所获。喜娘早已不在承德住了。

转眼新帝登位,钱陈群一直在京供个闲职,突然得到皇帝召见,本来象他一样的官员京城多的很,皇帝这次突然得到了皇帝的召见,同僚都说他时来运转,他整了整衣服就去侍驾。上回殿试在紫禁城的武英殿,而这次竟然把他往后面领。这召见地点竟然不在大殿,而是在养心殿,而且就召他一人,不知是福是祸。

饭堂里已经摆好一桌酒菜了,三张长桌子,摆了整整百种菜肴,都用精致的龙碗装着。看来皇帝要在这里用膳。钱陈群都没怎么敢看,跪等着皇帝的到来。听说当今皇上脾气不怎么好,还是不露声色的好。

“朕今日请钱卿家的客,赐坐。”皇帝把自己尝过的菜都一一赏给他。这仅是皇上的一顿普通便饭。皇上每道菜最多只能吃三口,因为这是怕下毒,至少皇上的正餐必须是有规定的。

“钱卿家认得我吗,忘了是谁推荐的吗?”雍正爷说道。

钱陈群这才抬头看一眼,这不是自己找了一年都没找到的妹夫吗,“臣不敢。”

“都是自家人,怕什么,朕成了天子,看你多不自在。”

“洛儿妹妹还好吗?”钱陈群问道。

“她好得很,你放心,朕不会亏待她,以后安排你们见面。”皇帝说:“朕知道你文才出众,想叫你有空去看看你外甥的课业。”

“洛儿有所出?”钱陈群并不知道妹妹有几个孩子。

“她只为朕生了一位阿哥,说起来那孩子聪明懂事,喜欢读你们汉人的书。”

钱陈群明白了,原来自己莫名其妙地成了皇亲国戚。

“对了,你妹妹虽是进了府,也免不了跟朕的妻妾有点矛盾,如果她有什么想不通的你劝劝,另外你们家在嘉兴出过反贼,民间都有传说,你以前做过什么你心里应该比我清楚,所以为四阿哥着想,你还是先不要和他们想认。”

钱陈群明白其实就洛儿妹妹来说,昔日的事要让人知道,那她在宫里将永远抬不起头,甚至皇上被迫还要赶她出去,她儿子也将失去应有的地位。

皇帝用完膳,就走了,以后的日子自然他也见到了弘历。因为他被赐行走于上书房。

弘历并不认识这个舅舅,只知道自己又多了一位师傅。

喜娘却已经得知了消息,心里的滋味竟然有点酸。好在皇上竟然不隐瞒什么,直接让弘历认这个舅舅,只是不能公开而已。

祭祀景陵

弘历在宫里也就是和兄弟们一起读书。母亲曾告诉自己,皇家是非多,什么都不要参与,什么事天早就安排好了,是你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你苦苦追求也无用。再说自己身份卑微,要不是祖父的安排,对自己的关照,自己恐怕连读书的机会也没有。所以能够读书写字,逍遥自在有什么不好。可哥哥弘时就不是那样,原来他和阿玛的关系就不怎么和谐,他更喜欢和八叔他们呆一起,自己虽然年纪小也知道阿玛现在不喜欢哥哥和八叔在一起。说起八叔,的确是个英气逼人的美男子,自己由于和八叔不熟,也没什么感觉。阿玛做了皇上,大家的身份都成了皇子,八叔对人说喜欢哥哥,其实阿玛却总是劝哥哥要知分寸。其实哥哥和八叔他们的关系一直很好,哥哥和自己相差七岁,父亲的儿子又不多,那时府里的福晋,格格们都宠着他,各王府的王爷都对哥哥另眼相看,所以哥哥为人有些任性,对阿玛他都敢顶。后来阿玛有了五弟,他已经养成习惯了,什么事都直来直去,阿玛不是那样的人,至少在很多人面前都不动声色,他很能沉得住气,要不母亲怎么会一直不知道阿玛的真实身份。八叔却很能够宽容哥哥,所以哥哥有什么事都找他去商量,就这点阿玛就很不开心。娘说阿玛应该是个气量不大的人,虽然他已经改了很多,叫自己别去惹阿玛生气,阿玛勤于政事也累,再说在这宫里还是装糊涂好。

弘时哥哥也许真的不聪明,也许是他娘太要面子,自己和五弟故意装做不理事,他却老把自己当成太子,八叔也给了他一定的面子。李妃在府里就是侧福晋,宫里地位又高过自己和五弟的母亲,所以仗着有这个儿子,平时也很霸道,在宫里除了对年妃还留几分面,别人都不在她的眼里。弘时的老师是个不错的人,他的话哥哥还听得进几句,对两个弟弟他就显得不耐烦了。

祖父去世一周年了,按理说父皇要请自上景陵祭拜,可父皇这些天都忙于政事,自己年纪小只知道西北吃紧,别的事自己也不敢过问,两耳不闻窗外事读自己的书就行了。父皇突然降了旨,要自己代他去景陵。自己才十三岁怎么担当起这任务了?哥哥知道这事很不开心,当天就去找父皇理论,说什么这么重要的事怎么可以托付一个小孩子。听说父皇指责了他。

其实不用哥哥发现,自己也觉得父皇似乎对自己器重起来,自己母亲本一直姓钱,八月里母亲说要照顾公公家,既然已经叫了那么多年的阿玛额娘,自己也跟着他们改姓纽钴鲁了,那样公公婆婆就名正言顺成了皇亲国戚,有足够的体面了,自己的赏赐给他们也不会有人说什么了。其实满族姓氏也大大提高了母亲的地位,和老满洲的太妃们容易对得上话,再说额娘满话也能说,以前和公公婆婆在一起总会说上点,因为公公很保守,那时总说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逼得家里在他面前都要说满话,再说他家在旗营,有时和人打招呼也用满话。老满洲的那几个太妃平时最瞧不起人,自从发现额娘会说满话,马上态度转了。特别是那个宜妃。娘现在和她关系好着,她以前可是个能人,待人却很不错。不过父皇对大家却说这次祭祀由于哥哥品行有问题,需要静思过,特让自己去,还有因为祖父是最疼他的,他和祖父的缘分是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的,祖父在天之灵更喜欢看到自己的乖孙去祭奠他。

不管怎么说,弘历知道这是父皇历练自己,自己不能马虎,在宫里皇帝看得上,你的地位才能高,自己吃过苦,受过白眼,想扬眉吐气,虽然母亲总是说天命,如果自己做得不对,纵有天命也没用,哥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按说他的条件是兄弟中最好的,但是父皇似乎不怎么喜欢他,听说自己没进府前,阿玛那时很器重他,也宠着他。所以自己必须克守规矩,不能自大。

母亲知道他要去景陵,也没特别高兴的意思,只是要他当心自己身体,办好差早点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