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康熙死因探秘
4530400000007

第7章 康熙年间大事难事(2)

虽然郑经趁“三藩之乱”如此进攻,康熙皇帝仍将他区别于三藩,指示杰书:“对郑经宜用抚。”

杰书遵旨,第一次派佥事道朱麟、庄庆祚去厦门劝降。可是,郑经知吴三桂、尚可喜尚未被平定,清军无暇顾及台湾,也缺乏可以渡过台湾海峡的水师,口出狂言:“不按朝鲜例,断不从议,我师枕戈待旦,欲向中原而共逐鹿,光复旧业。”和议未果。

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年),杰书再一次派兴化知府卞永誉、泉州知府张仲举,会同福建绅士黄志美、 吴公鸿等,重去劝降郑经。为求东南沿海安宁,以便清军集中力量对付吴三桂,杰书在未奏请康熙帝的情况下,不提削发登岸,只要求郑军退出金门、厦门,撤回台湾,两相息兵。郑经得寸进尺,要清廷让出漳州、泉州、惠州、潮州四个府,及福建沿海诸岛,并供给军饷,作为罢兵的条件。另外还凭借海洋之险与强劲舟师,攻占了海战要地海澄。

杰书奏报朝廷,康熙帝决定暂且把郑经搁在一边,继续分化招抚郑经的部属,削弱其力量,为最终统一台湾奠定基础,并书降旨云:“郑经虽无降意,其附逆兵民有革心向化者,康亲王仍宜招抚。”

为使这一战略方针付诸切实执行,康熙亲自遴选人才,于康熙十六年五月擢升屡立战功的姚启圣为福建总督,按察使吴兴祚为福建巡抚,杨捷为福建水陆提督总兵官,并郑重叮嘱:“此计非一日即能见效,须花费数年,尔等认真去做,功到自然成,收益不可限量。”为平定郑氏政权的割据势力做了人事上的大力准备。

姚启圣等遵圣旨走马上任后,添置炮台,严密封锁,断绝郑军粮饷。同时也展开了全面的招抚活动,采用了一系列与上不同的举措:一改前任怀疑郑氏集团中人在闽亲友附逆而肆意株连的政策,公告周知,勿以莫须有加害无辜,即使以前确曾附逆资逆的,只要洗心革面,忠于朝廷者,非但不予追究,技勇出众者还可给予任用,委以参将、游击、都司、守备等职。姚启圣还在漳州设立“招贤馆”,接纳台湾反正文武官员及军士,文官按原衔申报补官,武官一律保留原职。军士愿入伍者,即可编列领饷,要求归农者送回原籍安置,先前投城后逃去今又复来者,一视同仁,照样优待。派精干人员打入郑军内部,暗中联络鼓动郑军官兵弃暗投明。郑经不顾自身力量,趁“三藩之乱”反攻大陆,不但未获成功,反而损兵折将,财源枯竭,不得已而暴索横征,又裁减军饷,引起军民不满乃至反抗。

清朝在东南沿海实行海禁政策,沿海居民迁徙,不许下海。这是一把双刃剑,虽然限制并打击了郑经集团,但是同样不利于大陆沿海居民。

台岛军心民心皆不稳,士气涣散,纷纷起义降清,至康熙十九年(一六八零年)的两三年间,降清者多达13万人。

清军趁机出击,进攻盘据在厦门等地的郑军,连战连胜,海澄、厦门、金台等地很快得以收复。郑经丢失了全部外岛后,带着千余人狼狈地逃回台湾。台湾沿海岛屿重又回到清廷手中。

郑经被逐出福建沿海后,姚启圣奏请趁胜追击,攻取台湾,然而,福建水师提督万正色却不愿意,理由是:缺乏足以跨海东征的精锐水师,澎湖列岛又在郑经手中,进舶无所, 粮运不济,不可轻易进取。大臣们中也多数以水师兵力,军需接济等困难,主张暂缓攻台。

康熙充分听取臣下奏议后,下诏:“暂停进兵,令总督、巡抚等招抚贼寇,如有进取机宜,仍令明晰具奏。” 从这道诏令可知,康熙还是一心要和平统一,也不放弃武力解决,且辅之于行动:严饧万正色训练水师,从浙江、湖广地选调战船百艘,洋炮20门充实福建水师,令姚启圣安定地方,囤积军粮,以供战用。

郑经逃回台湾后,因连年征战劳累,加之丢城失地,损兵折将,心情抑郁,身体每况日下,康熙二十年(一六八一年)正月二十七日,郑经暴病归阴,按其生前安排,应由郑克塽继任延平郡王位。早在康熙平定三藩不久,割据台湾的郑氏家族发生内讧。起因是一六六二年郑成功病逝后,其子郑经立。一六八一年,郑经死后,其部将冯锡范等杀死了郑氏的继承人,改立郑经次子克塽继承延平王位。不少文武大臣跟着在这场权力斗争中遭殃,郑氏集团复又出现了严重混乱。由此争权引发的内讧耗尽了郑氏政权的内力,驱走了一批精熟水战的将军、都督、总兵等,并流失了大并不是的船舰器械装备,军事力量大大削弱。

康熙二十年(一六八一年),正是乘郑经病卒、其子郑克塽年幼初立和台湾本土出现内讧之际,清总督姚启圣认为这正是“天亡海逆之时也”,即与喇哈达及水陆各镇总兵秘商,联名向康熙上奏:“会合水陆官兵,审机乘便,直捣巢穴……台湾孤悬海外,处处皆险,统师远剿,时地难测,非臣等年敢擅定也。”康熙见奏,即下诏旨,令姚启圣等“宜乘机规定澎湖、台湾”,并训谕总督、巡抚、提督、将军等福建前线大员务必“同心合志,将绿旗舟师分领前进,务期剿抚并用,底定海疆, 毋误事机。”大帝决定发兵统一台湾在此情况下,决心为了国家统一收复台湾。七月,康熙下诏“以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与将军总督等统舟师进取澎湖、台湾”。

但是此令一出,谁任水师提督直接指挥此次海战,又让康熙犯了难。因为原师提督万正色早在康熙十九年(一六八零年)四月就主张“沿海设戍,以因疆隅”,提出在海澄、厦门、浯屿、金门等滨海要冲之地遣兵三万,设镇分防,不时巡缉,即边海可安。持“台湾断不可取”的主张,若让此人继续担任水师提督,此次艰巨海战,取胜是不可能的。于是,康熙断然任命谙熟军事、才干优长、极富海战经验、海贼甚畏的施琅为水师提督。并下过指令给议政王大臣等:“原任右都督施琅,系海上投诚,且曾任福建水师提督,熟悉彼处地理,海寇情形,可仍以右都督充福建水师提督总兵官,加太子太保,前往福建,到日即与将军、总督、巡抚、提督商酌,剋期统领舟师,进取澎湖、台湾,其万正色改为陆路提督。”施琅上任离京时,康熙即赐食并配鞍马一匹,还赐言:“尔至地方,当与文武各官同心协办,以靖海疆,海氛一日不靖,则民生一日不宁,当相机进取,以副朕委任之意。”(《康熙起居注》)施琅上任后,督造战船,训练水师,选拔将才,以全副精力准备征台。他主张以战逼和的方针,采取避免在台湾本岛作战,先取澎湖,逼降台湾的战略。

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年)初即有不少澎湖军民归降朝廷。六月十四日(一六八三年七月八日)施琅率兵两万余人,乘战船二百余艘直逼澎湖。为便于指挥作战,每一艘战船的风帆上都写上了主将的名字。郑克塽则派勇敢善战的刘国轩守澎湖,率二百多艘战舰和近两万人的军队迎战。六月二十二日,施琅率清军强攻澎湖本岛,将水师兵分三路,以总兵陈蟒和董义为左右翼,各率战舰五十艘,分别进攻鸡笼屿和牛心湾,以作牵制;施琅自率战舰百余艘为中路直攻娘妈宫(今澎湖本岛西北角)。施郑两军展开激战,历时七昼夜。施琅右眼负伤,游击兰理中炮“腹破肠流出,为掬而纳诸腹,持匹练缚其创。理呼杀贼,麾兵进“(《清史稿》)卷二百六十一·兰理传)。清军奋勇大战,击毁郑军战舰一百九十艘,歼灭郑军主力一万二千余人,浮尸遍海,迫使郑军四千二百余人投降。澎湖大战,郑军大败。郑军主帅刘国轩见大势已去,狼狈地只带剩下战船三十一艘,残军数百人,狼狈逃回台湾本岛。台湾内部震动,刘国轩力主投降,康熙大帝乘胜降旨招降。七月十五日,台湾地方当局派人献上地图名册和投降书。八月十三日,施琅率清军登陆台湾岛。

澎湖战败,郑克塽等亦极为恐慌。施琅进行政治争取工作,对被俘的台湾兵将,优礼相待,赏给银米。八百名伤残者医治之后,释放回台,令他们宣示招抚之意,台湾民众“莫不解体归心,唯恐王师之不早来”(阮锡《海上见闻录》)。郑氏已无抵抗能力,于七月二十七日向清军奉表纳降,呈交延平王金印和户口土地册籍。康熙接受投降,优待郑氏,称:“尔等从前抗违之罪,全行赦免。仍从优叙录。”(《清圣祖实录》卷一百一十一)。郑氏人众都得已妥善安置。台湾遂告统一。

削平割据后,对台湾的管辖问题提至议事日程,不少大臣认为台湾乃弹丸之地,孤悬海外,宜迁其人,弃其地。但姚启圣、施琅等人坚决反对弃台。施琅因此还上疏康熙,直陈台湾地势地位,认为台是江、浙、闽、粤之左护要地,加上台湾人口密集,发迁徙令必至民众不满。另如不守台,又恐对之垂涎三尺的荷兰人卷土重来。康熙得此切实之陈言,断然决定留守台湾。

康熙二十三年(一六八四年),清廷在台湾始设一府即台湾府与台湾、凤山、诸罗三县,隶属福建省,置巡道一员分辖,总兵官一员,副将二员,兵八千。在澎湖设副将一员,兵二千,分为二营,每营各设游守千名左右官员。康熙任命参领杨文魁为第一任福建台湾总兵官,在杨文魁上任时,康熙还特意面谕:台湾远在海隅,新经底定,彼处新附兵丁,以及土人黑人种类不一,你到任之后,务期抚辑有方,宜用威者慑之以威,宜用恩者怀之以恩,总在兵民两便,使海外晏安……台湾以海洋为利薮,海舶商贩必多,尔须严饬,不得因以为利,致生事端。”自此,台湾结束了由郑成功起历经郑氏家族三代为期二十余年的偏安局面。在清朝中央政府的统一管理下,百官到任,编户籍,定赋税,通商贾,兴学校,台湾正式隶属于清朝政府管辖之下,康熙大帝终于实现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的盛世。台湾与大陆的关系亦更加密切,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同时巩固了大清的海防。

§§§第三节 抵抗沙俄 刻不容缓

东北地区,本是大清的“龙兴之地”,皇太极时,即完成了松花江、黑龙江两江流域的统一,使之最入大清版图。而在清军入关定都北京后,广大的东北地区的满洲八旗将士家口和仆人大多从龙入关,广大的东北地区有土无人,成了不设防之地,给了沙皇俄国入侵以可乘之机。抵抗沙俄,刻不容缓!

沙皇俄国本是欧洲的一个国家,与中国并不接壤。但是自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沙俄的哥萨克骑兵开始越过乌拉尔山进入了亚洲地区。五年后,他们建立了一座叫做“托博尔斯克”的城堡。成为了沙皇俄国在西伯利亚的扩张基地。明崇祯十六年,当明朝与皇太极统帅的八旗军队,在山海关外激战的时候,沙皇俄国的一直带有侦察小股部队,首次进入了黑龙江流域。顺治六年(一六五零年),沙皇俄国派出了一支七十人的部队,占领了清朝的雅克萨城。八年后,沙皇俄国的军队更是进一步占领了清朝设防空虚的尼布楚城。沙皇多次遣使来华,要求建立外交和通商关系,但因俄国侵占中国领土等问题而遭到清政府拒绝。

康熙二十年(一六八一年),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全部平定。从这时候起,康熙就着手全面加强东北边防,储备粮食,建筑仓库,增加运输船和战舰,设立驿站系统,开辟沟通辽河、松花江和黑龙江的交通干线,并在瑷珲、呼玛尔和额苏里等地建立木城,置兵屯守,以防止沙俄的进一步入侵进行军事上的反击准备。在此期间,康熙皇帝还派官到雅克萨,通过外交谈判手段与俄方交涉,但没有结果。

康熙二十一年(一六八二年) 春天,康熙皇帝还亲自出巡东北,视察盛京和吉林乌喇等地的军事防务,做好抗击沙俄侵略军的充分准备。

康熙二十四年(一六八五年)四月二十八日,康熙帝下令都统彭春、副都统郎坦、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建义侯林兴珠等,统领满、蒙、汉、达斡尔人组成的军队两千余人,分水陆两路军进取雅克萨城。

康熙二十四年(一六八五年)五月三十日,清军自瑷珲出发,七月二十四日抵雅克萨城下,当即向俄将托尔布津发出分别用满、蒙、俄三种文字书写的通牒,命令他们立即从雅克萨城撤走。俄将托尔布津不从。七月二十六日清晨,俄军发起进攻。他们从上游乘筏赶到雅克萨增援,持兵器来犯,中国士兵“直跃上筏”,把他们全部歼灭。当晚清军开始攻城,一面“于城南进兵,设挡牌土垄,施放弓弩”,一面“潜进红衣炮于城北攻之”,并“于两翼设神威将军炮夹攻”。同时,彭春、郎谈等还在城东南江面密布战船,以防敌人从水上逃走。经过彻夜激战,沙俄侵略军死伤累累,力竭势穷。七月二十七日清晨,郎谈又下令在“城下三面积柴,将焚城”。托尔布津走投无路,出城到清营乞降。托尔布津撤出雅克萨城退到了尼布楚。

原本在当地各族部民的帮助下收复了雅克萨,可是雅克萨收复后,清军焚毁堡垒后没有派兵驻守即撤出了雅克萨城,退到了瑷珲等地。

俄军撤到尼布楚后,派人前来侦察雅克萨城,获悉清军已全部撤走。同年六月,托尔布津带领七百余人,携带大炮和弹药重新窜回雅克萨城。他们重建被毁的雅克萨城,四周围以方形土墙围住,宽四俄丈,高一俄丈半,上面架设大炮,城堡中修盖了火药库、军需仓库和粮仓。城外挖壕,壕外竖栅,直到江边。俄军的这一背信弃义的行为引起清廷的极度愤慨。康熙二十五年(一六八六年)三月,康熙皇帝命令清军再次讨伐。

康熙二十五年五月二十八日,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等率军两千余人,分水陆两路,又一次重重包围雅克萨城,再次发动自卫反击战,勒令沙俄侵略军投降,但托尔布津不答理。清军考虑到沙俄侵略者必死守雅克萨,等待援兵,且考虑隆冬结冰后,舰船行动、马匹粮秣等都会引发不便,于是在清军在城外“掘长堑,立土垒以围之”,断绝城中水源。俄军多次想冲出城外,企图夺围,都被清军逐回。清军又用大炮猛攻敌堡,致敌以重创。这一年九月,托尔布津被清军炮弹击中腿部毙命,改由杯敦代行指挥,继续顽固抵抗。不久,严冬来临,俄军困守孤城,饥寒交迫,加之坏血病流行,死者遍地。到一六八七年初,826名俄军仅仅剩下150人,到春天又减至66人,再也无力抵抗。当时还很贫弱的沙俄一时无力大规模用兵,不得不接受清朝提出的和平建议,决定同清政府谈判。康熙接受了俄国的议和请求。

康熙二十七年(一六八八年)五月,康熙皇帝派遣索额图前往外蒙古同沙俄谈判,沙俄暗中驱使噶尔丹进攻喀尔喀蒙古,因溃卒弥漫山谷,使团无法行进。经奏准,使团回京,并告俄方。由于当时出现了蒙古噶尔丹的这次严重威胁,康熙皇帝希望与沙俄迅速缔结和约,又指示可以把尼布楚让给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