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安德罗尼科斯经过仔细勘察,终于在厚厚的尘土中,又找到了5个只有2.5厘米高的象牙小头像,3个是男性的,2个是女性的,他又令人信服地鉴定出其中2个男性的头像就是腓力二世和亚历山大大帝。安德罗尼科斯大喜过望,在萨隆尼加大学宣布:“根据已经找到的考古证据,我相信我有权说,这就是腓力二世的墓。”可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他的观点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同。幸运的是,安德罗尼科斯终于在一个远离维金纳的、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了他所需要的证据。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有一位叫理查德·尼夫的英国人,他是医学方面的专家。尼夫曾经对3个木乃伊进行过修复工作,为了说明这些木乃伊生前的容貌,他利用石膏模型和黏土,证明了一个人的面貌取决于他的颅骨的结构。只要在颅上附上一点黏土代替肌肉,就可以根据颅骨重现其本来面相。安德罗尼科斯建议,用金棺中被发现的头颅骨来试一试。1981年,尼夫前往萨隆尼加,在博物馆找到了那些颅骨,他耐心地把那些碎骨片一一复制成石膏模型。回到曼彻斯特之后,又设法把这些碎片拼合起来。在拼合的过程中,他发现面骨的有些部位严重变形,特别在右眼窝附近。无奈之下,尼夫只得向布里斯托大学解剖系的默斯格雷夫博士求救。默斯格雷夫博士是一位对希腊丧葬火化方面很有研究的专家,他告诉尼夫,虽然火化会使骨骸缩小10%,但这不可能是这些颅骨变形的原因。尼夫又找来两位整形医生,请他们来看看这些颅骨的拼合是否正确。两位整形医生告诉他,拼合得十分正确。他们还解释了右眼处面骨变形的原因:颅骨的主人,生前右眼附近受过严重的损伤,其伤口只能是由上方射下的物体打击造成。尼夫把这些解释转告了曼彻斯特大学的考古学家普雷格,普雷格立即去查找有关记载腓力二世生平的古代文献,他在一部写于公元1世纪的史书中,找到了一段详尽可靠的记载:公元前354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在攻打梅素恩城的战斗中,右面颊中箭受伤,被迫挖掉右眼。尼夫现在已不再疑惑了,他的方法是正确的。他开始根据拼合成的头颅骨,重新塑造颅骨主人的容貌。不久,一个独眼君王凶狠可怕的面貌又重新再现了。
塑像起先是一尊石膏像,随后,尼夫又给塑像染上皮肤的颜色,加上胡须,把它制成一尊蜡像。这张重现的面孔与腓力二世的画像、雕像上的相貌惊人地相似。1983年,普雷格和尼夫带着这尊蜡像和有关照片、幻灯片,前往雅典参加一次国际考古学家的会议。当蜡像最后被置于讲台上时,在座的考古学家们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
如今,在英国曼彻斯特博物馆中,珍藏着这尊面目狰狞的腓力二世的头像。最使参观者感到触目惊心的是,在他已失去了眼球的右眼窝处,留着一个异常瘆人的伤疤。这尊蜡塑成的头像,同样是鉴定一项伟大的考古发现的确切证据。
点评
如果没有马诺利斯·安德罗尼科斯的积极探索,腓力二世也许还会在地下沉睡,人类也很难找到这样鲜明的证据来论证这段历史。他这种不畏艰难、勇于钻研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发现冰冻少女的莱因哈德
莱因哈德是著名的人类学家,曾在亚利桑那大学获得人类学学士学位,后在奥地利的维也纳大学攻读人类学博士学位。
莱因哈德除了担任国家地理学会的驻会探险家之外,也在西维琴尼亚州的高山研究机构担任资深研究员、在芝加哥的国立历史博物馆担任副研究员、在秘鲁阿雷奇帕的天主教大学担任荣誉教授。
莱因哈德生于伊利诺斯州的久利特,从1980年起莱因哈德就开始在秘鲁、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和厄瓜多尔等地,进行人类学实地研究。他的调查让他能够发展新的理论,以解释前西班牙时期的种种谜团。
20世纪中期,约翰·莱因哈德与米盖尔·扎瑞特登上被火山灰覆盖的安姆帕托山脊。那时安姆帕托附近的奈瓦多火山正在喷发,山顶涌出的火山灰高达1英里,纷纷扬扬地落在安姆帕托的山脊上。两年前,米盖尔的哥哥卡罗司曾登上安姆帕托,在他的报告里显示,安姆帕托山顶山脊处沉积着厚厚的冰层,足有30英尺宽。而现在,这些冰层的宽度还不到3英尺。深色的火山灰极易吸收太阳的光热,于是冰层和积雪大量融化,导致山脊坍塌。
约翰·莱因哈德停下来作笔录。忽然,他听到走在前面的米盖尔发出一声轻哨,抬起头,他看见米盖尔抡起的冰斧停滞在半空中。约翰赶过去,在米盖尔手指的方向,一簇扇形的红色小翎毛,夹在附近山坡的岩石中。那是印加祭祀典礼中常见的一种小雕像上的头饰!两个人兴奋起来,米盖尔将绳索系在腰间,攀过歪斜的陡坡,小心翼翼地拔出羽毛头饰的小雕像,一个,两个。这是一流的印加小雕像,用金、银和珍稀的贝壳雕成,掩埋的方向面朝安姆帕托山顶,裹在外面的五彩服饰看起来像新的一样,那些吸引约翰和米盖尔的羽毛也十分完整,显而易见,这两个小雕像才露出地面不久。
约翰和米盖尔继续前行,快抵达峰顶的时候,一块被冰覆盖的岩石吸引了他们的视线:那里有一个布包裹,看起来像是个木乃伊。“也可能是被丢弃的登山背包。”米盖尔说。他们攀过岩石堆,看清楚了,裹得紧紧的布包裹,的的确确是一具印加木乃伊!
约翰和米盖尔简直要雀跃了。15年来,约翰登上过100多座安第斯山峰,完成了各种高海拔的考古发掘工作,但这样的木乃伊还是第一次见到。一些织物的碎片零落地散布在木乃伊周围,附近的冰面上,他们又发现了一个用贝壳雕成的女性小雕像、骆驼骨、陶器碎片和两个装有谷壳和玉米穗的布袋。米盖尔则用冰斧凿开冰层,将冻在岩石上的木乃伊取下来。这下,他们看清了它的面目,那是一张印加女孩的脸。
考古学家在安第斯山区仅发现过几具冰冻木乃伊,而且其中没有一具是女性。这个女孩,年龄估计有十几岁,可以猜测得到,她是作为祭祀仪式上的祭品,被掩埋在安姆帕托山顶。在这座印加的神山上,印加人用最珍贵的东西——生命——作为祭品,祈求它赐予生命之水、带来谷牧丰收。这位印加少女应该就是一次印加祭礼中的祭品。她安眠在陶土的墓穴中,没有任何挣扎、勒杀、殴打的痕迹,或许她在被埋入之前就已经死去。墓穴中,陪伴她的还有精致的小雕像,古柯叶和谷物。由于近年来的山脊崩塌,冰层和岩石顺着山坡下滑,将她从墓穴中捎带出来。由于山脊崩塌时,受到冲击,木乃伊最外面的一层织物已经被扯散,裹在里面的贝壳雕像、和其他随葬品跌了出来,散落在周围的山坡上。女孩的面部已经风干了,约翰和米盖尔试着将她搬起来,她足有80磅重,显然,她身体的大部分还未解冻。
约翰和米盖尔进退两难。如果把木乃伊留在安姆帕托山顶,火山灰吸收的太阳光热会毁了她,同时,她裸露在外,很难说不会遭遇盗墓者的劫掠。更重要的是,此时正是一年中季节转换的时期,暴风雪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淹没山峰。看来别无选择,只有带她走,并且尽可能地将随葬的古器物一同带下山。经过上百英里的跋涉,马不停蹄地奔波了64个小时,他们终于抵达约翰在秘鲁的研究基地——位于阿瑞奎帕的天主教大学考古系。约翰找来生物系主任乔斯·卡瓦兹,检查木乃伊的解冻情况。“我们把她放进冷藏室的时候,裹在外边的织物仍旧有冰。”乔斯说,约翰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这是个世界性的重大发现,她是迄今发现的冰冻木乃伊中保存最完好的。”奥地利著名的提洛尔冰冻木乃伊研究组的负责人康纳德·斯皮德检查完木乃伊作出结论。以前,在安第斯山脉的其他山峰也曾发现过印加祭祀的木乃伊,但没有一个如此靠近库斯科——印加王国的中心。安姆帕托木乃伊,科学家给她起名胡安妮塔,是第一个女性冰冻木乃伊,她的身体也是在美洲发现的木乃伊中最完好的。
印加民族于1450年来到这个地区,而西班牙在1532年征服了他们,因此可以推测,胡安妮塔大约死于500年前。胡安妮塔的身体组织和器官完好无缺,并且是自然风干,她冰冻的身体就像是一个生物学资料仓库。接下去的研究可以揭示她的死亡原因和过程。通过她的DNA可分析出她来自何方,属于哪个部族。而她胃里的残存物,为科学家研究古印加的食物结构提供了咨询。在胡安妮塔身边发现的羽毛编织袋里,科学家发现了500年前的供品——古柯叶,与现在的古柯植物没有什么不同,但利用先进的生物化学分析技术,科学家试图确定这些植物最初的发源地。
胡安妮塔的外衣引起了纺织考古专家的兴趣,每一件织物都图案精美、色彩绚丽,来自华盛顿国家艺术馆的威廉·康克林,是史前美洲纺织品的专家,他看到胡安妮塔亮丽的红白条纹披肩时,称其为世界上最精美的印加织物。胡安妮塔的着装与14世纪的西班牙人潘多·雷恩在其书中的描述相吻合:她的衣饰是当时库斯科贵族妇女中最风行、最华丽的,毫无疑问,这将成为今后描述印加贵族妇女衣饰的范例。不过,也许因为印加人相信,女孩在死后仍然会长大成熟,所以为她准备了一些比她大的不相称的衣饰。
保存冰冻木乃伊是十分复杂的,而且没有规范的先例标准。从理论上来说,冰冻木乃伊的身体和其外部的织物,应该贮藏在比较潮湿的环境,而头部贮存湿度相应较小。经过讨论研究,来自几个国家的专家们达成一致:将冷藏温度保持在华氏0度~7度,湿度保持在80%。将衣物与身体分离保存也非常必要,科学家们着手褪下女孩的衣物。这是一项精细而又紧张的工作,剥离织物要小心翼翼,既不能扯坏衣物,也不能损伤女孩的皮肤。而为防止木乃伊融化,科学家必须控制其离开冷藏室的时间。
分离织物的过程中,科学家又有新的发现。女孩的辫子被一根黑色的细驼毛线系在腰带上,由此可以推断她死前或死后,有人为她精心装扮,她是联系族人与山神的使者,人们对她充满了敬重。她的衣服,都用精致的别针别住,上面用细线吊着各种小木刻:盒子、酒器、类似狗和狐狸的器物。最令科学家震撼的是女孩的右手,紧紧地攥住自己的衣角,这是紧张、痛苦、还是决心呢?
胡安妮塔身上还有许多未解之谜,进一步的研究,还需要更多科学家的参与,不仅是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对她的研究还涉及病理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生化学、妇科医学、冶金、植物学、陶瓷考古、纺织考古、甚至还需要鸟类学专家来鉴别她的羽毛头饰。
约翰·莱恩哈德高山考古学家在秘鲁的安姆帕托山脉上,找到的这具古印加女孩冰冻的木乃伊,被《时代杂志》选为当年最重要的十大科学发现之一。
点评
考古的每一次发现,不仅需要考古学家专业的鉴别能力,更需要考古学家本身的坚持到底的毅力和不怕牺牲的勇气。有了毅力加勇气,就没有什么不能被打败。
神秘死亡的汤姆·罗伊
汤姆·罗伊出生于加利福尼亚,是昆士兰大学分子生物科学院考古科学实验室的负责人。
罗伊有长达12年的血液病史,他的弟弟加瑞斯说,在罗伊开始对“冰人奥茨”进行分析不久,就诊断出他患有这种疾病。
考古学家汤姆·罗伊曾在“冰人奥茨”的衣服上发现了四种不同血型的人类血迹。他据此认为“冰人奥茨”是在一场与一个甚至多个攻击者的战斗中被杀害的。他的这一研究曾被拍摄成过探索频道的纪录片。他分析说:“我认为奥茨用同一只箭射中了两个人。同时可以发现他曾经与至少一个人发生过近身肉搏,并最终死于背部的箭伤。”他的这一理论对以往所认为的“冰人奥茨”是死于一次山中狩猎的意外事故理论提出了挑战。
罗伊63岁时死在布里斯班的家中,人们是在他死后数天后才发现他的。当时他正在进行关于“冰人奥茨”木乃伊研究。
随着罗伊的去世,与“冰人奥茨”有关的死亡人数上升至七人,于是一个冰人诅咒的说法开始散布开来。离奇的死亡最早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第一个死去的是法医古恩特·亨恩。他曾直接用手将这具木乃伊从雪中抬了出来。这事发生一年后,亨恩在去参加一次会议准备公布自己的“一些惊人的发现”的路上,因头部受撞击而死。第二个死去的是当时登山的向导科特·弗里滋,当时正是他挖开了冰层,使木乃伊的脸重见天日的。弗里滋是一组登山队员中唯一一个在他非常熟悉的山崖上遭遇雪崩而亡的人。第三个死去的是瑞勒·霍艾热尔。他死于脑瘤。他是唯一一名被允许将木乃伊从冰雪中移出的过程拍成电视纪录片的人。与奥茨相同的命运也降落在了梅尔马特·西蒙身上,在奥茨被发现的13年后,西蒙的遗体被发现困在了冰里,就像当时他自己发现奥茨时那样。而参与奥茨冰冻遗体发现的救援小组组长戴尔特·沃内克在参加完西蒙葬礼几小时后也死于心脏病。英斯布鲁克大学的历史学家、奥茨调查小组负责人孔瑞德·斯宾德勒死于多发性硬化并发症。
据罗伊在昆士兰大学的同事说,他也不相信所谓的诅咒,他的家人也证实说验尸报告排除了任何可疑的状况。据报告称,他的弟弟曾说过:“我们得知他是因自然原因、意外或是两者综合原因而死亡的。”
点评
这一切究竟是奥茨的诅咒,还是偶然的巧合?现在还没有人能回答,但是,所谓的诅咒应该是站不住脚的,这一谜仍需要科学家的探索和研究。
锲而不舍的霍华德
霍华德是英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图坦卡门墓的发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