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扶汉歌
4507600000001

第1章 乱世初现

《礼记·中庸》有言: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诚然,最近十几年来一直不太平。怪异事件经常上演,宫城里那位帝王起初还是心有余悸,然后慢慢的也就习惯起来。骄奢淫逸还在继续,朝堂之争还在上演。严重的土地兼并,不少的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可是这一切身居深宫的大汉天子却一无所知,甘醇美味的酒食麻痹了他的思想,毫无节制的**侵蚀了他的身体。

地震、大旱、洪涝、蝗灾肆无忌惮的折磨着这片昔日繁华土地上的子民,死伤无数、白骨千里。司隶校尉、凉州、并州,甚至有着天下粮仓之称的冀州、徐州也不同程度受到了眼中的冲击。粟米一石贵到令人发指,百姓为了生存只能易子相食

侍中寺雌鸡化为雄。

五月壬午,有白衣人入德阳殿门,亡去不获。

六月丁丑,有黑气堕所御温德殿庭中。

秋七月壬子,青虹见御坐玉堂后殿庭中。

八月,有星孛于天市.

无数的离奇在这大汉十三州部上上演,无形的恐惧笼罩在人民的心头。人丁骤减、妻离子散、赤土千里一片末日的景象.

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儒学仁道的外衣行法家之术,同样为了遏制至尊无上的皇权。他提出了‘天人感应’的学说,在这个极度迷信鬼神的时代,这无疑对皇权是一次绝对的冲击。

每当天将异兆时,皇帝都会找几个替罪羊胡诌一番。罢相、大赦天下屡见不鲜。身居高位伴君如伴虎,同样还要提防着上天时不时的给自己来个惩罚。

帝都,洛阳城。

全城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约九里﹐东西约六里﹐故称“九六城”。城墙用土夯筑﹐厚约14~25米。东﹑西﹑北、南三面城墙﹔东城墙长约4200米﹐南城墙长约2460米﹐西城墙长约3700米﹐北城墙长约2700米﹐总长约三十一里。全城共设12个城门。东面3个自北而南为上东门﹑中东门﹑秏门﹐西面3个自北而南为上西门﹑雍门﹑广阳门﹐南面4个自东而西为开阳门﹑平城门﹑小苑门﹑津门﹐北面2个自东至西为谷门﹑夏门。

城内主要大街﹐都通自城门。大街互相交叉﹐分隔成24段﹐这可能便是文献记载中所说的“洛阳二十四街”。据钻探﹐大街的宽度约20~40米不等。据记载﹐每条大街都分成3股﹐唯公卿﹑尚书等大臣行中道﹐一般行人皆行左右。

津门外。

一眼望不到头的难民都是一脸菜色,步履蹒跚。拖家带口,艰难的向帝都洛阳城走来。

如青州发大水逃难来的,凉州地震流离失所的,并州兵灾幸存的、荆州发生瘟疫的。。他们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洛阳。因为洛阳城有施粥,这年头一口饭就能活下去,为了生存只有不辞辛劳。

难民菜色的脸上露出一丝的兴奋,那黯淡无光的眼神似乎有了生机。因为,洛阳就在眼前。再努力冲刺几步就能得到官府的粥饭,这样就不会饿死了。

“老三,再坚持一下。咱们马上就到了,咱们饿不死了!”枯瘦如柴的汉子,他的声音有点颤抖,有点兴奋。用尽全力搀扶起倒地的年轻人,一直给他力量。

“大哥,俺。。俺不行了。你。。你赶快去。。去吧。你。。你要活着,咱家。。咱家不能断后了。”眼睛深凹,面色蜡黄的年轻人艰难说道。仿佛这句话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他枯瘦如柴的手颤抖的指着几百步外的城门,苦笑一声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老三!老三!呜呜~”汉子伤心欲绝,紧紧的抱着年轻人痛哭流涕。

这种事不只是发生在他一家的身上,宛如长龙的难民队伍中不少人倒地便再也没有站起来。一时间充满喜悦的人群,此刻心情跌入了谷底。

紧要关头,更有些相互扶持到最后的家人。到了这地步,独自抛下家人不顾一切的向城内跑去,那人没有回头去看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的老母,或许说他不敢看吧。跑到前面就有窝窝头吃,就有粥饭喝,那样就不会死了。老妪静静的躺在地上,泪流满面或许她在心中责骂这个抛弃自己的逆子,也或许她在为自己的孩子感到欣慰。毕竟带上自己势必有所拖累,说不好两人都要饿死,倒不如自己放弃,给自己孩子一次生还的可能。

母爱就是这样的伟大,无疆!老妪的眼皮渐渐的沉重下来,可是她还在努力的想要睁开眼睛,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幸福的啃着窝头,吃上一顿饱饭,这样自己也死而无憾了。此刻,她的嘴角还带着一丝的慈笑,终于闭上了眼睛。

没有人去理会她的死活,身后的难民大军毫不犹豫的踩着老妪的尸身向前冲去。人群中发出咯咯的肋骨断裂的声音,他们却管不了这么多。发疯似的朝城门冲去,你推我挤。求生**暴增的难民哪里会顾及别人的死活,他们死了倒好,自己便可以多吃一个窝头。

在生死存亡的关头,最能考验人性了。确实,人都是自私的。这个世界上除了生身父母,别人没有义务对你好。可是有的时候,人最爱的还是自己。

哄闹还在继续,此时天空中飘起了蒙蒙细雨,冰冷的雨水侵袭这饥寒交迫的难民。而洛阳城的官吏冷冷的站在城头看着城下的百姓,那眼神充满了鄙夷和讥讽。

“尔等切勿拥挤!违者杀无赦!”

城下的难民哪里会理会这话语,也或许过于噪杂没有人听得清。本来宽阔的城门洞一瞬间挤满了人,在这样下去后果必然不堪设想。

官吏使了个眼色,顿时城上的士卒拉弓上弦二话不说对着人群就是一通乱箭。

本来那些冲到前面的难民总觉得自己活命机会比别人大了不少,这下他们彻底的错了。不少的难民中箭倒地,尚未死去的难民还在痛苦的挣扎。人群中尖叫和咒骂声一片,不过只是骂骂而已。前面的人死了,自己又少了不少的竞争对手,想到这里难民们抱着侥幸的心里肆无忌惮的冲向城内。他们踩着尚未死透的人的身躯,踏出了一条血路。

维护治安的士卒再也抵挡不住人潮人海的难民,纷纷向后退去。难民们看着堆积如山的窝头,连绵不绝的大鼎里散发着粟米的浓香。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神情,本来兴奋的眼神此刻却散发出饿狼般的幽光。抱起窝头死命的啃起来,当然还闲不住将窝头揣进怀里。

一时间帝都洛阳成了偌大的难民营,难民们一蹴而就争先恐后而上。为了争抢食物不惜大打出手,现场极为混乱。

角落里一衣衫褴褛瘦弱的少年,蓬头垢面,看不清模样。此刻他却没有去争抢,只是无助的坐在角落里看着争相抢夺食物的人群。他不是不饿,只是单薄的身躯无法和这却如狼似虎的饿汉相抗衡。那双修长的眼眸黯淡无光,甚至流露出绝望的神情。他已经挨饿十天了,十天来滴水未进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他紧紧怀抱着一个破碎的包袱,此刻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小兄弟。快,快吃一个吧!”一个憨厚的汉子伸来脏兮兮的枯瘦如柴的手,他的手中握着一个黑的油光发亮的窝窝头。

少年抬起头看着汉子憨厚的笑容,眼中泪光闪闪吗,充满了感激的神情不言而喻。抱起窝头啃了起来,汉子轻轻的拍了拍少年的肩膀。

“慢点吃,别噎着了,我这里还有。”汉子又从怀里掏出两个窝头放在少年的手中

“多谢大哥,多谢大哥!”

汉子猛灌了一口热粥,缓了口气。坐在少年身旁,目光上下的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

“小兄弟,俺是陈留人。你呢?看你的样子像是个世家的公子,咋会也落难了?”

少年猛舒口气,由于吃得太急噎的脸色涨红,赶忙接过汉子手中破碎的瓦碗喝了两口粥饭。“在下荆州南阳郡人,名叫楚瑜,字君然。”少年拱手抱拳

“果然是大户人家的公子。俺叫李二狗,家乡发大水一家人都被淹死了,就俺命大逃了出来。”李二狗说到这里泪光闪闪,几十岁的汉子抱头痛哭。

“二狗哥,人死不能复生。你是个爷们,要坚强!”少年也是出于对汉子的感激和怜悯赶忙安慰。

“对,俺是爷们!不能哭,要为以后的生计考虑哩。干个杂工挣钱,还要娶个媳妇为俺家延续香火哩。”汉子说到这里抹干了泪水

“对了,楚兄弟。俺看你那个包袱从来都不离手,里边是不是有啥贵重的东西哩?”

“哦。你看俺嘴快,俺给您赔罪,可不要跟俺计较啊。”二狗意识到自己的唐突赶忙解释

这个时代那种尊卑观念严重的侵蚀了人们麻木的心灵。就在此刻,大家都是难民,可是李二狗得知楚瑜世族身份的时候,还是充满了敬畏和自卑。

“二狗哥说的没错,这包袱却是是贵重的东西。它比我的生命还要珍贵!”楚瑜说到这里眼神黯淡,慢慢的打开包袱。

映入眼帘的是一卷有些年头的竹简,一方火漆密封的锦盒,还有一柄锋利的长剑。李二狗看了看砸吧砸吧嘴,心里想着这大灾难的这小兄弟却还是不弃书卷果然是难得的好学之才。

“楚兄弟。咱们也算是有缘人了,不过俺还要去谋生计了。你要保重啊!”李二狗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

“是啊,终究要离别的。二狗哥,多谢今日你的赠窝头之情,有朝一日瑜有幸成就功名,必将重报!”楚瑜真诚的深深一拜

“楚兄弟。俺走了,你可要照顾好自己。”二狗憨厚一笑,眼中泪光闪闪。楚瑜也不忍再看,这个乱世人心沦丧,难得还有好心人对自己这次的照顾,这份恩情必定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