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怀孕养育全典
4503000000009

第9章 孕育基本常识(8)

孕妇饮酒会造成流产、早产、死胎,且发生率较常人明显升高,因为酒精是生殖细胞的毒害因子。受酒精毒害的卵子很难迅速恢复健康,酒精还可使受精卵不健全。酒后受孕可造成胎儿发育迟缓,据统计有32%的此类婴儿先天性智力低下。中国自古也有“酒后不入室”的说法,意思即是说酒后不要同房。

因此,如果受孕前有饮酒的情况,就应等这种中毒的卵细胞排出后,新的健康的卵细胞成熟,才考虑受孕。酒精代谢物一般在戒酒后2~3天即可排泄出去,但一个卵细胞的成熟至少要14天以上。所以,在孕前须戒酒一个月后方可受孕,而且孕后也一定要戒酒。

想做妈妈远离毒品

女性吸毒问题正日益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女性吸毒不仅严重损害自身健康,而且导致生育功能丧失,殃及家庭和睦,祸及后代,致使在生产时胎儿具有极高的死亡率和患病率。由吸毒诱发的****,又使吸毒女这一群体成为滋长和传播性病、艾滋病的温床。来自公安机关的调查显示,全国登记在册的52万吸毒人群中,女性吸毒者比例为75%。

为此,我们要积极呼吁吸毒女:如果你还想做妈妈,还想过一个正常女人的生活,那就赶快远离毒品吧!

孕前要谨慎用药

孕前因病或其他原因需要服药时,要特别注意,因为一些药在体内停留和发生作用的时间比较长,而且还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还有一些妇女怀孕之后身体变化不明显,也没有妊娠反应出现,因此就认为自己没有怀孕,于是完全不考虑所服的药品是否会对胎儿产生影响,结果无意之中伤害了非常脆弱的胎儿,留下了终身遗憾。

因此,为了防止上述情况的出现,在计划怀孕前三个月就应当慎重地服药。

如果夫妻俩计划在某月怀孕,那么在怀孕月的前六个月就应首先停服避孕药品,因为避孕药中含有影响精子和卵子质量的激素。为了保证高质量的受孕,必须排除各种不利的干扰因素。

抗组胺剂、起解热镇痛作用的阿司匹林等都不宜长期服用。为治疗贫血而服用铁剂时,在准备怀孕前,要同医生商量,了解是否会对胎儿产生影响。

一些导致胎儿畸型的药物,有相当一部分是在还未发现妊娠的时期产生药性的,所以,在准备怀孕前的一段时间内,用药时就要格外谨慎。用药前要了解某些药物在体内影响和停留的时间以及是否会对数月后的怀孕、胎儿的形成及发育带来影响,最好能够认真地请教医生或有关专家。

受孕前不能吃安眠药

有些青年结婚后由于操劳和生活不习惯等原因,常常会出现失眠、乏力、头昏、目眩等症状,甚至出现精神上的疾患而影响正常的婚后生活。有的新婚夫妇靠服安眠药控制症状,这种做法是十分错误的,它不但不符合科学道理,而且对身体有害。

据分析,安眠药对男女双方的生理功能和生殖功能均有损害。如安定、利眠宁等,都可作用于大脑,影响脑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男性服用安眠药可使****酮生成减少,导致阳痿、遗精及****减退等,从而影响生育能力。女性服用安眠药则可影响下丘脑机能,引起性激素浓度的改变,表现为月经期间无黄体高峰出现,造成月经紊乱或闭经,并引起机能障碍,从而影响受孕能力。

为了避免影响双方的生育能力,新婚夫妇或准备怀孕的夫妇千万不要服用安眠药。一旦发生失眠现象,最好采取适当休息、加强锻炼、增加营养、调节生活规律等方法来解决,从根本上增强体质。

孕前停止避孕的注意事项

如果你准备怀孕,在怀孕前首先应该停止避孕。平常的避孕方法,如****隔膜、避孕套等,可以马上停止使用,但如果使用的是避孕药或者是宫内节育器,就需要在怀孕前半年左右停止使用。

如果在服用避孕药期间怀孕了,应该立即去找医生咨询。有些种类的避孕药含有大剂量的合成孕酮(又称为孕激素),它可能在最初几周内影响胎儿的发育。

宫内节育器是通过干扰子宫内膜,使受精卵不能着床来起作用的。对于准备怀孕的妇女,建议取出宫内节育器后,经过正常2~3次月经再受孕为宜。

怀孕前应做的防疫方案

女性在怀孕前最好能接种两种疫苗:一种是风疹疫苗,另一种是乙肝疫苗。因为准妈妈一旦感染上这两种疾病,病毒会垂直传播给胎儿,造成不良的甚至是严重的后果。

风疹疫苗。

风疹病毒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如果准妈妈感染上风疹,有25%的早孕期风疹患者会出现先兆流产、流产、胎死宫内等严重后果,也可能会导致胎儿出生后出现先天性畸形,例如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耳聋等。因此,最好的预防办法就是在怀孕前注射风疹疫苗。

风疹疫苗应至少在孕前三个月进行注射,因为注射后大约需要三个月的时间,人体内才会产生抗体。疫苗注射有效率在98%左右,可以达到终身免疫。目前国内使用最多的是风疹、麻疹、腮腺炎三项疫苗,称为麻风腮疫苗,即注射一次疫苗可同时预防这三项疾病。如果准妈妈对风疹病毒已经具有自然免疫力,则无须接种风疹疫苗。

乙肝疫苗。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地区,被乙肝病毒感染的人群高达10%左右。母婴垂直传播是乙型肝炎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如果一旦传染给孩子,他们中的85%~90%会发展成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25%在成年后会转化成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应及早预防。

应按照0、1、6的程序注射。即从第一针算起,在此后1个月时注射第二针,在6个月的时候注射第三针。加上注射后产生抗体需要的时间,至少应该在孕前9个月进行注射。注射乙肝疫苗后,免疫率可达95%以上,免疫有效期在7年以上。如果有必要,可在注射疫苗后五六年时加强注射一次。一般3针注射需要4支疫苗,高危人群(身边有乙肝患者)可加大注射量,一般需要6支疫苗。

另外还有一些疫苗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向医生咨询,作出选择:如甲肝疫苗、水痘疫苗、流感疫苗、狂犬疫苗等。

孕前应作口腔检查

很多女性在作孕前检查时,往往忽略了口腔检查。其实孕期许多常见病的发生都和是否进行口腔检查密切相关。一般来讲,孕前应该进行这样一些项目的口腔检查。

牙龈炎和牙周炎。

女性在怀孕后,容易患妊娠期牙龈炎。研究证实,怀孕前未患牙龈炎的女性,其怀孕后患妊娠期牙龈炎的比例和严重程度均大大降低;而在孕前就患有牙龈炎或牙周炎的女性,怀孕后炎症会加重,严重时还会妨碍进食。因此,怀孕前应该进行牙龈炎和牙周炎的检查和系统治疗。

龋齿。

龋齿即蛀牙。调查显示,母亲患有蛀牙,生出的小宝宝患蛀牙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原因之一就是母亲是婴儿口腔中致蛀牙细菌的最早传播者,孕妇口腔中的变形链球菌就可以通过母婴垂直传播。因此,怀孕以前治愈蛀牙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小宝宝都有好处。

阻生智齿。

阻生智齿是指口腔中最后一颗磨牙,由于受颌骨和其牙齿的阻碍,不能完全萌出,造成部分牙体被牙龈所覆盖,以下颔第三磨牙最为常见。阻生智齿容易引起智齿冠周炎,所以要想防治这种病的发生,就应该在孕前将口腔中的阻生智齿拔除。

口腔卫生。

有怀孕的打算了,就应当到口腔科(最好是专门为准孕妇检查的口腔科)作口腔卫生状况检查,接受口腔大夫的健康指导,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孕期口腔常见病都与口腔的卫生状况密切相关,你需要知道受孕期如果患口腔科疾病,何时进行治疗是安全的等相关知识。

物质准备要齐全

生儿育女对人生来说是件大事,需要进行必要的物质准备。如果刚刚结婚,欠下外债,或经济状况较差,或双方或一方正在紧张地准备考试、参加函授学习等,就不适合马上受孕,应该等一等,待条件成熟时再生育。

怀孕前应调换的工作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从事着各行各业的工作。有些岗位的妇女应在考虑受孕时暂时调换工作岗位。比如下面一些。

某些特殊工种。

经常接触铅、镉、汞等金属,会增加妊娠妇女流产和死胎的可能性,其中甲基汞可致畸胎;铅可引起婴儿智力低下;二硫化碳、二甲苯、苯、汽油等有机物,可使流产率增高;氯乙烯可使妇女所生的婴儿先天痴呆率增高。

高温作业、振动作业和噪声过大的工种。

有研究表明,工作环境温度过高,或振动甚剧,或噪声过大,均可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接触电离辐射的工种。

研究结果表明,电离辐射对胎儿来说是看不见的凶手,可严重损害胎儿,甚至会造成畸胎、先天愚型和死胎。所以,接触工业生产放射性物质,从事电离辐射研究、电视机生产以及医疗部门的放射线工作的人员,均应暂时调离工作岗位。

医务工作者。

尤其是某些科室的临床医生、护士,这类人员在传染病流行期间,经常与患各种病毒感染的患者密切接触,而这些病毒(主要是风疹病毒、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等)会对胎儿造成严重危害。因此,临床医务人员在计划受孕或早孕阶段若正值病毒性传染病流行期间,最好加强自我保健,严防病毒侵害。

密切接触化学农药的工种。

农业生产离不开农药,已证实许多农药可危害妇女及胎儿健康,引起流产、早产、胎儿畸形等。因此,农村妇女应从准备受孕起就要远离农药。

孕育宝宝的整个过程

怀孕在医学上称之为妊娠,是指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它包括精卵结合、受精卵的运送和种植、受精卵的发育、胎儿的成熟等过程。卵子受精是妊娠的开始,胎儿成熟后娩出及其附属物排出则是妊娠的终止,全过程约为40周。

精卵结合是一个个体生命开始的标志,受精卵是新生命的第一个细胞。这个在输卵管壶腹部形成的原始生命细胞,经过输卵管的蠕动,大约需要4天时间被运送到子宫腔内。受精卵先在子宫腔内游走,大约在排卵后的第8天种植在子宫内膜,称为着床。受精卵着床以后,不停地进行着细胞分裂,形成胚胎。

3周左右,胚胎头尾分出体节,逐渐形成骨骼和肌肉,开始初具人形。

4周后,胚胎手脚开始出现,并能分辨出头和躯干,脑部迅速生长,脑垂体及听神经开始发育,初步建立胚胎血液循环。

8周后,心、肝、消化、泌尿和生殖器官形成并发育,心脏有跳动,脸部形成,从此胚胎期结束,进入胎儿期。

胎儿发育成熟后,则从子宫内排出,称为分娩。到分娩结束时,妊娠则终止。

学会记录妊娠日记

十月怀胎是否正常,一朝分娩能否顺利,关系到日后小生命和母亲的安全与健康。因此在整个妊娠期间,如能将有关事项及时记载下来,则是一份宝贵的档案资料。

写妊娠日记可以帮助孕妇掌握孕期活动及变化,帮助医务人员了解孕妇在妊娠期间的生理及病理状态,为及时处理异常情况提供依据,可以减少因记忆错误而造成病史叙述不当及医务人员处置失误。

妊娠日记内容要简明确切,下列重要内容切不可忘记。

末次月经日期。

早孕反应何时开始,何时消失,以及反应程度。

第一次胎动的日期与以后每日的胎动次数。

孕期出血情况,记录出血量和持续时间。

若孕期患病,应加以记录,包括疾病的起始日期、主要症状和用药品种、剂量、日数、副反应等内容。

有无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及放射线。

重要化验及特殊检查结果,如血尿常规、血型、肝功能、B超等。

如曾经有过情绪激烈变化或性生活,也应加以记录。

产前检查的日期、胎位情况。

妊娠日记最好由孕妇自己写,也可以夫妇讨论后由丈夫代记。要逐日逐项记录,无事不记,有事即记,记录要详细准确,直至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