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逆商:如何在逆境中打造成功人生
4502300000003

第3章

在年龄、智力、背景、国籍等方面,贫民窟居民、平庸者与成功者没有什么不同,因为人大体上都差不多。但是,其中有一点却是截然不同的,那就是他们对待逆境的态度,也就是他们具有截然不同的对待逆境的反应。

成功的综合预测因子

毋庸置疑,有些人生来就比其他人有天分,他们一出生或是有超常的智力,或是有特别的技能,或是有强健的体魄,或是有富裕的家庭。可是,尽管拥有这些优势,仍然有许多有天分的人不能发挥自己的潜能,成为毫不出众的平庸者,这令许多人迷惑不解。

其实,这些人缺少了成功一项重要的因素——AQ(逆商)。无数事实证明,高智商只是成功的一个有利因素,但绝不是决定性的因素,高智商并不一定能成功。

过去传统的观点一直认为,智商受遗传因素影响,经过后天的提高发展,能够通过智商的测量来量度一个人的能力,进而把它当作是一个成功的确定性的预示因素。然而,这个世界却到处都是这样的例子:高智商的人并没能发挥其潜能,一些才华横溢的人对社会所作的贡献,比那些智力平凡者要少得多。

在一项称作“没有爆炸的原子弹”的调查中,就有这样一个极端的例子。

有一个叫泰德·卡因斯基的人,各种迹象表明这个人智商很高。少年时,他就异常聪明。尽管年龄很小,他还是以飞快的速度念完中学。16岁时,进入哈佛大学,20岁毕业。尔后,在密执安大学获得数学硕士、博士学位。

接着,他到世界上第一流的加州勃克利大学数学系任教,教学可以说是卡因斯基对社会作的最有意义的贡献。然而,两年后,他便结束了教书生涯。

成长过程中,卡因斯基的智力不断发展,然而他却从未培养自己的社会技能和情感商数。他没有同任何人交往,整天与孤独相处。

卡因斯基的一个大学室友帕里克这样说道:“他具有一种特殊才能避免同任何人交往,他飞速经过人群,然后砰的一声将门关上。”

蒙大拿的市民则认为他被社会所抛弃。在大学里,人们送他一个绰号——“哈佛隐士”。

尽管卡因斯基在逃避法律追究、非法制造炸弹方面显示了极大的能耐,但是他在社会方面却是无能儿。他不但没有对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还用他的智慧杀死了3人,伤了22人。

显然,智商远非成功的预示因素。

丹尼尔·戈尔曼,美国著名的情商专家,他在畅销书《情感智力》中很有见地地解释了为什么有些智商很高的人失败了,而许多智力平凡的人成功了。

戈尔曼引入了一个在科学基础上发展壮大的智力概念。他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表明,人们除了智商之外,还有情商,也就是情感商数。情感商数是一个假设量度。戈尔曼认为,一个人的情商反映他以下方面的能力:重视他人,延迟满足,抑制冲动,保持清醒头脑,坚持不懈,有效地同他人交往等。

戈尔曼通过几个例子有力地说明,在人的一生中,情商比智商重要得多。然而,同智商比起来,人们并没充分利用情商,从而没能充分发挥其潜能,而实际上他们有这种能力。但由于缺乏一个有效的量度和一个确实方法去认识情商,它对我们来说有点神秘,难以捉摸。

但戈尔曼也忽视了一个方面,有些人智商高,也具备很不错的情商,然而却仍然未能发挥其潜能,达到成功。其实,智商和情商都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功,不过,两者都在起作用。问题是,为什么在智力差不多,情商也差不多的情况下,有些人能坚持到底,而有些人却停滞不前,甚至有些人放弃了呢?

AQ(逆商)则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具有高AQ(逆商)的人,自然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秉承自己的信念,坚持到成功为止,而低AQ(逆商)的人则没有这种坚持到底的勇气与毅力。

既然逆商在一个人的成功中如此重要,那么,它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逆商的形成

逆境商对于一个人能否在逆境中充满希望,能否挺过难关,是一个决定性的变量。战胜逆境是由你的逆境商决定的,所以切不可忽视逆境商对成功所起的巨大作用。

关于狗的电击实验

西里格曼是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他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他先将一个铁笼子一分为二,保持各自的稳定,中间留出不大的空隙。然后,他把几只狗放进笼子的一边,一旦笼子底部通电,狗就会受到电击的刺痛,很快跳到笼子的另一边去,以躲避电击。而在另一边通电时,这些狗又会很迅速地跳回来,逃到没有通电的一边。

然而,另外的几只狗被放进笼子中受到电击时,它们不做任何跳跃和挣扎,只会浑身发抖,低声哀鸣。

为什么这些狗会表现出任人宰割的惨相呢?原来,西里格曼曾把这些狗拴在一个铁柱上,时不时地用电来刺激它们。狗最初受到电击后,立刻会跳跃、挣扎,但是无论它们怎样跳跃和挣扎,都摆脱不了电击的折磨。经过12天数十次的电击和无效的跳跃、挣扎后,这些狗都放弃了努力,开始自暴自弃。这时,再把这些狗放进铁笼中,它们习惯了挫败,对这种轻轻一跃就能摆脱的电击刺痛,竟然逆来顺受了。

西里格曼把这种动物遇到挫折就表现出退缩、绝望和放弃的现象,称为“习得的无助”,这是一种最终损毁他们的行动动机的行为。

受到西里格曼的启示,俄勒冈大学的一个研究生唐纳得·西洛托做了一个关于人的“习得的无助”的实验。

他将一群人关在一间屋子里,然后打开噪音。接着,他给这些人一个任务:学会停止噪音。这些人尝试了仪表盘上几乎所有按钮的所有组合,但就是关不掉噪音。其实根本没有方法可以让噪音停下来。

另一组则可以通过按钮的正确组合来停掉噪音。同以往一样,第三组是不施加噪音。就像西里格曼一样,西洛托将这些人带入另一间屋子里,将这些人的手一个接一个地放在梭子盒里。如果将他们的手放在盒子的某一边,噪音就会继续。如果他们将手放到另一边,噪音就会停止。

原来那组其实根本无法停止噪音的,即使在时间、地点、条件改变了的情况下也仍旧坐在那里,就同狗的反应一样,他们根本不去尝试结束痛苦。原来能控制噪音的第二组则通过在盒子里移动他们的手来关掉噪音。

许多科学家在相关的实验中都得出了相似的结果。

纽约州立大学阿尔巴尼分校的霍华德·特南和桑德拉·艾勒用49个学生做了一次研究。这项研究结果表明,给予无法解决的难题能使人学得无助。同被给予可解决的难题的实验参照组相比,变得无助的那组后来的表现非常差。“习得的无助”使人丧失对于不利事件的既得控制力。

维克特·弗兰克尔,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本世纪杰出的心理学家之一,他的经历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鲜明的“习得的无助”的例子。

维克特·弗兰克尔是一位受过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洗礼的决定论者。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格在幼年时期就已经定型,而且会影响人的一生,日后改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弗兰克尔身为犹太裔心理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关进纳粹集中营,遭遇极其悲惨。他的父母、妻子和兄弟均死于纳粹的魔掌,只剩下一个妹妹。他本人更是受到严刑拷打,朝不保夕。

有一天,他赤身独处囚室,忽然之间顿悟,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感受——日后命名为“人类终极的自由”。当时他只知道这种自由是纳粹永远也无法剥夺的。从客观环境上来看,他完全受制于人,但自我意识却是独立的,超脱于肉体束缚之外。他可以自行决定外界的刺激对本身的影响程度。换句话说,在刺激与外界之间,他发现自己还有选择如何反应的自由与能力。

他在脑海里设想各式各样的情景。譬如,获释后将如何站在讲台上,把在这一段痛苦折磨中学得的宝贵教训,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凭着想象与记忆,他不断锻炼自己的意志,直到心灵的自由终于超越了纳粹的禁锢。他的这种超越也感染了其他的囚犯,甚至狱卒。他协助狱友在苦难中找到活着的意义,寻回自尊。处在最恶劣的环境中,弗兰克尔运用难得的自我意识天赋,发掘了人性中最为可贵的一面,那就是人有“选择的自由”。

这种来自人类特有的天赋,除了自我意识,还有“想象力”,能超出现实之外;有“认知”,能明辨是非和善恶;更有“独立意志”,能够不受外力影响,自行其是。

弗兰克尔的例子表明,个人行动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外在环境,人有能力也有责任为自己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也就是说,习得的无助并不是不可以改变的。无数的例子证明,甚至在绝境里,只要努力,就能克服这种习得的无助感,最终战胜似乎不可克服的困难。

美国体育运动史上伟大的长跑选手——格连·康宁罕,在8岁那年曾意外遭遇一场爆炸事故,致使双腿严重受伤,而且腿上没有一块完整的肌肤。医生曾断言他此生再也无法行走。

面对黯然神伤的父母,康宁罕没有哭泣,而是大声宣誓:“我一定要站起来!”

康宁罕在床上躺了两个月之后,他便尝试着下床了。为了不让父母看见伤心,康宁罕总是背着父母,拄着父亲为他做的那两根小拐杖在房间里挪动。钻心的疼痛把他一次次击倒,他跌得遍体鳞伤也毫不在乎,他坚信自己一定可以重新站起来,重新走路奔跑。

几个月后,康宁罕的两条伤腿可以慢慢屈伸了。他在心底默默为自己欢呼:“我站起来了!我站起来了!”

于是,康宁罕又想起了离家两英里的一个湖泊。他喜欢那里的蓝天碧水,他喜欢那里嬉戏奔跑的小伙伴们。康宁罕就心向湖泊,更加顽强地锻炼着自己,它要自己走着去看那片美景!

两年后,他凭借自己的坚韧和毅力,走到了湖边!从此,康宁罕又开始练习跑步,他把农场上的牛马作为追逐对象,数年如一日,寒暑都不放弃。后来,他的双腿就这样“奇迹”般地强壮了起来。

再后来,令人惊叹的是,康宁罕通过不断的挑战,成了美国历史上有名的长跑运动员!

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受到习得的无助的影响,虽然助长无助感的机会无处不在,但仍然有很多人学会了免疫。

其实,就是在西里格曼的关于狗的电击实验中,他发现,尽管大多数狗习惯性地不去尝试,但有些狗却不,它们通过某种方法获得免疫力。西里格曼探究了到底是什么造成这种不同的反应。他发现有些狗在早些时期就学会了坚信它们的行动可以起作用,结果,这些狗在其他狗放弃后,仍坚持尝试很长时间,实际上它们从未停止过努力。

为什么实验中有的狗不会停止努力,为什么现实中有的人不会受到习得的无助的影响?所有的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与逆境有关的个人素质,在预测一类人能否成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也为“逆境商”这一概念和理论的诞生,提供了实践上的有力支持。

逆商的内容

通过几年时间的研究和酝酿,1997年,美国职业大师保罗·斯托茨提出了逆境商数这一概念,简称逆境商或逆商,英文简称是AQ(AdversityQuotient)。

之前,人们已熟悉了智商(IQ)和情商(EQ)两个概念,它们成了衡量一个人素质的重要工具。保罗·斯托茨在此基础上提出“逆商”的概念:“为什么在智力、资本和机遇相同的条件下,有的人能步步高升,而有的人却一败涂地呢?归根到底在于他们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的能力,即逆商的不同。”

所谓AQ(逆境商),简单来说就是当个人或组织面对逆境时,以其独特的方式对逆境的不同反应,高AQ(逆境商)的人在面对逆境时从不退缩,他们会把逆境当作自己向前冲的垫脚石,即使在极端困难的时期,他们仍会干劲十足,直到收获他们的成功。

而低AQ(逆境商)的人在面对逆境时,则认为自己前方路上障碍太多而且又看不到尽头,进而丧失前进的信心与动力,从而使自己滑落下来。

逆商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科学:认识心理学、神经病免疫学和神经生理学。逆境商具有任何实践概念的两个基本成分:科学理论和实际应用。这里出现的概念,都是经过来自世界许多组织的成千上万人的实际应用的磨砺而得来的。

毫无疑问,逆境商的研究成果是人类成功学的重大突破。人们的日常工作、日常生活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逆商。逆商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

1.逆商告诉人们如何在逆境中生存,并如何战胜它而取得成功。

2.逆商可以预测在逆境中,人们所持的态度。

3.逆商预测人们在逆境中能否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首先,逆商是关于理解和增强成功的各方面要素的一个概念构架。逆商是大量杰出科研的结果。它将为人们提供一个全新的知识宝库,这些知识都是成功所必需的。

其次,逆商是一个量度,标示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如何。生命中的这些潜意识形态,从未被检测过,现在破天荒第一次,我们将能测量它们,理解并改变它们。

逆商还是一套有科学依据的工具,帮助人们提高面对逆境的反应能力,其结果是提高个人和职业的整体效用。一个人面对越困难的环境,却越有超越的能力,这个人就叫做高AQ(逆商)的人。

可口可乐公司总裁古滋·维塔是古巴人,40年前全家人匆匆地逃离古巴,来到美国。身上只带了40块美金,加上100张可口可乐的股票。

而40年后的这个人,竟然能够领导可口可乐公司,让这家公司在他退休的时候成长7倍,而整个可口可乐股票的价值成长了30倍!

他讲了一句话是这样的:“一个人即使走到了绝境,只要你有坚定的信念,抱着必胜的决心,你仍然还有成功的可能!”

许多成功者的人生都证明,逆商在瞬息万变、险象环生的逆境时代显得格外重要,没有永恒的失败,只有暂时的不成功。应付逆境的能力更能体现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使你以不变的心境应万变的逆境,从而立于不败之地。因此,逆商概念的提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依据保罗·斯托茨的逆商理念,人们处于逆境的耐挫抗争心态和坚韧前行力度,恰似登山攀高,逆水行船,乃人生征途命运之旅正常摩擦系数的主观体验及其承受统合。

2000年,斯托茨出版了《工作中的逆境商》一书,从此以后,AQ成了职场培训中的重要概念。

专家认为,AQ不只是衡量一个人超越工作挫折的能力,它还是衡量一个人超越任何挫折的能力。同样的打击,AQ高的人产生的挫折感低,甚至是零;而AQ低的人就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甚至会因为一件小事而产生天塌下来的感觉。

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美国SBC电信公司的销售数据表明,高AQ员工比低AQ员工的销售额高出141%。其他研究也发现,高AQ员工的生产能力、创造力和沟通能力,也显著地高于低AQ员工。并且,高AQ的病人在手术后恢复得也远比低AQ的病人快。

衡量逆商的指标

按照斯托茨的理论,可以从四个方面考察一个人的逆境商:控制、归因、延伸和忍耐。

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