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冥天少皇录
449400000129

第129章 风云高中成长篇 节 文采小露(3)

这个对联的上联是:奴手成拿,今后莫拿奴手。

而王鏊则强辩自己清白,随口说出下联:人言为信,从此勿信人言。

请注意这里的‘随口’一词,是不假思索的对出下联,可见王鏊的敏捷才思,这也就是今天蒋老师所讲‘思维反应’的含义!”

讲到这里的杨随心,润了润嘴吧,望着仍然看着自己的同学,抬眼看了一眼没有任何表示的蒋陈一眼,以为自己所讲有什么不馁之处,不服气地又接着道:“人的思维反应能力,可以先天生成,也可以后天养成,但是终归到底先天总是略胜于后天的!我指的是在相同努力下,先天思维反应能力强的永远要比后天的要强上许多,我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天顺年间的奇才少年,李东阳。

李东阳,湖广人士,英宗天顺年间中的进士,著有《怀麓堂集》等书。他才华横溢,自幼便名闻乡里,是天下闻名的神童,七岁时便被英宗皇帝召入朝廷。

当时英宗见李东阳人矮,登临丹墀极难,于是戏称“神童足短”,李东阳则对以“天子门高”,令英宗大为叹服。

后来英宗设宴款待李东阳和另一名闻天下的神童程敏政,在席间以桌上的螃蟹为题,吟出上联,日:“螃蟹满身甲胄。”

李东阳不假思索的对曰:“凤凰遍体文章。”

至于另一名神童程敏政则对以:“蜘蛛满腹经纶。”

英宗皇帝龙心大悦,对两位神童的才思敏捷极为赞赏,认为他们将来必会成为国之栋梁,朝廷支柱。

席后,英宗又再出对联,考验两位神童,上联日:鹏翅高飞,压风云于万里。

这个上联气势磅礴,很难以恰当的句联相对,可是李东阳很快地便文思泉涌,对出下联:鳌头独占,依日月于九霄。

这日月二字,合起来为“明”字,而大明江山的统治者为英宗皇帝,李东阳这个下联既说出胸中大志,又拍了英宗皇帝一个马屁,说他身居九霄之上的高位,实为杰作。

而程敏政则吟道:龙颜瑞拱,位天地之两间。

这个下联固然工整,气势神韵却相差太多了,难怪英宗皇帝事后对其他的侍臣这么说:“此两子未来必功在社稷,一为宰相,一为翰林。”

果真,李东阳从英宗天顺年中了进士,历经宪宗朱见深,孝宗朱佑樘、武宗朱厚照,前后经历四朝,直到刘瑾当政,排斥贤臣,李东阳才渐渐隐退。

李东阳所出的最有名的一副对联,是在英宗天顺年间进士及第后,被任命为江西提学副使时,所碰叨难。

当时的府衙大人所出的上联是这样的:蔺相如,司马相如,果相如否?名相如,实不相如。

这句对联的上联里嵌着两位历史上同为“相如”的名人,实为难对,不过李东阳硬是对了出来:魏无忌,长孙无忌,能无忌乎?你无忌,我亦无忌。可见李东阳的文思以及思维反应能力有多强,而李东阳也是我为数不多的两个最为佩服的古代文人之一!”说到这杨随心不禁有些得意,记得十岁那年当大爷爷把那篇“怀麓堂集”拿给自己,为了能让自己更好的去体味书中味道的时候,还特别的把这些文人趣事,告诉了自己,当时的自己一听,兴趣立马就被吸引住了,那时候还想如果自己生在李东阳的那个年代,也遇到了同样的事情,会不会比李东阳做得更好呢?

如今把这个让自己当年初听到时都忍不住叫绝的“文人趣事”拿出来,不信你们这些人还不服气。

可是当杨随心带着略显得意的目光望向还是一直看着自己,依旧一副那样的表情时,杨随心有点郁闷地坐了下来:难道说他们都听过?不然怎么可能会这样,真是够郁闷的!

“同学们,你们说,杨同学说的好不好!”好半天,蒋陈才从杨随心所讲的故事恢复过来,《姑苏志》的故事,正是他想要讲的,而第二则故事里的李东阳,还有那些一直留传于世的经典对子和出处,他也知道,但是对于杨随心所叙述的故事,却不是他能够了解的,从一点可见,刚才那个滔滔而谈的学生的文学层面有多广,以前他蒋陈可以非常负责任而又自信地说一句,在文学历史方面他不知道的东西在成锐绝对没有第二个人知道,但是现在他却不在有这样的自信,因为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就摆在了自己的面前。

“好!”齐声答到,紧接着便是哗啦啦的掌声!

“这样呀!”杨随心有点不好意思地摸着脑袋,他倒不是为其它人的鼓掌,而是在为自己刚才想得过多不好意思而已。

“我就说吗?怎么可能每个人都像我一样这么聪明!”

***********************************************

钉铃铃……

“杨同学,请坐!”蒋陈点燃一指烟,反射性的想要递过去的时候,才发现对面是自己的学生,有些尴尬地自找台阶。

杨随心呵呵一笑,望着蒋陈道:“蒋老师这是您的第一思维反应吗?”

听到杨随心如此说的蒋陈,微微一愣,随既一拍杨随心的胳膊大笑道:“好小子!”

一时尴尬的气氛也在杨随心的一句话中化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