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庄公欲擒故纵平叛乱
春秋初年,郑国的武公去世后,太子寤生继位,他便是郑庄公。但郑庄公的位子坐得很不踏实。原来郑庄公在他母亲姜氏做梦时出生,使姜氏大受惊吓,所以不讨她的喜欢,还给他起了个怪怪的名字“寤生”。后来,姜氏又生一个儿子,取名段。段从小就机智灵巧,一表人才,人们都尊称他为“公叔段”,姜氏也十分喜欢这个儿子。
郑武公在世时,姜氏三番五次地要求丈夫废长立幼。可武公怕这样做会引起内乱,所以没有依她,只是封给公叔段一个小城作为食邑。对于这事,武姜、公叔段一直心怀不满,所以武公一死,他们便加紧了夺权步骤。
有一天,姜氏找来郑庄公责问:“你已继承了王位,拥有数百里土地,而你的同胞弟弟却只有一座又小又穷的城邑,你于心何忍?”
郑庄公不露神色,恭敬地问道:“依母后的意思应该怎样才好呢?”
姜氏用命令的语气说:
“给他一个大城,最好将制邑封给他。”
庄公为难地说:
“父亲生前曾经再三告诫,制邑的地位非常重要,不能封给任何人。”便请母亲重挑一个地方。
姜氏就说:
“那就京邑吧。你若还不同意,就不如把我和你弟弟赶出郑国算了!”郑庄公见母亲这样做,只好无可奈何地答应了母亲的要求。
姜氏要将京邑划给公叔段,是包藏着祸心的。京邑是个富裕、险要之地,公叔段到那里可以图谋大的发展。郑国的大臣们听说庄公要将京邑封给公叔段,大都表示反对,认为这样做无异是一国二君,太危险了。庄公只是悲伤地回答:“母命难违啊!”
公叔段临行前,姜氏和他商定好,由公叔段到京邑去聚兵积粮,扩大实力,一个留在庄公身边,以作内应,等到时机成熟,就一举夺取王位。
公叔段到京邑后,果然不遗余力地网罗亲信,招兵买马。他还增高了京邑城墙的高度,又下令说:凡在自己属地的赋税,一律不再上交国库。过了不久,他又寻找借口侵占他人的封地,实力一天天强盛起来。
有人将公叔段的胡作非为告诉了庄公,庄公只是一笑了之,不作回答。有人对庄公说:“京邑城墙的高度,先王都有规定。如今公叔段不按规定修城,您就及时阻止他,以免后果难以收拾。”
郑庄公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但他心里另有打算,所以只是很为难地说:“我母亲希望这样,我又有什么办法呢?”
郑国的上卿公子吕看不惯公叔段的所作所为,便和大臣祭足商议,祭足说主公胸有成竹,你不妨一个人去见见主公。公子吕便私下求见庄公,请求带兵讨伐公叔段。庄公推心置腹地对他说:“我知道母后和公叔段在图谋篡位,但他们的阴谋还没有被天下人所知。如果现在就予以讨伐,国人就会骂我无情不孝,反生祸乱。所以我只好装聋作哑,听之任之。等他们罪恶昭彰后,再除不迟!”
公子吕听罢,深深佩服庄公有远见,但他仍然担心公叔段的势力越来越大,不好对付。庄公便将自己的打算详细说了一遍,公子吕十分佩服,说一切听从主公号令执行。
第二天,郑庄公在早朝时突然宣布,他近日内要前去朝见周天子,此后国政由祭足大夫代理。下朝后,他又亲往母亲姜氏面前辞行,说了一番自己不在时请母亲多多保重的话。过了几天,庄公就带了很多礼物和人马朝见周天子去了。
姜氏见庄公走了,非常高兴,立即写了一封密信派人送往京邑,让公叔段于五月初起兵,里应外合,发动政变。
公叔段接密信后,立即行动,诡称庄公出国,自己要代理朝政,倾全邑兵力,离开京邑,直向都城扑去。但行到半途时,忽然有消息传来,说京邑已被公子吕带领的队伍占领。公叔段大惊失色。
原来,郑庄公朝见周天子是假,促使母后和弟弟提前起兵造反是真。庄公根本没有离开郑国,姜氏派人送给公叔段的密信也被庄公的手下人截获,庄公留下这封信作为罪证,又假造了一封差人送给了公叔段。
而公子吕的队伍早就埋伏在京邑的附近了,等公叔段一离开,不费吹灰之力就端了他的老窝。
公叔段命令回城夺京邑,但军营中许多人都知道了他这次是在搞谋反叛乱,纷纷如鸟兽散,有的开了小差,有的倒戈投向庄公一边。公叔段见事已败露,大势已去,就拔剑自刎了。
郑庄公不愿诛杀参与谋反的亲母,就差人将姜氏写给小儿子的密信送还给她。姜氏无颜以对,灰溜溜主动离开了后宫。
知本思义
欲擒故纵的意思也如同上面故事中所讲的那样:故意先放松或放开对某人或某动物的控制,使其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其捉住。比喻为了更好地控制,故意放松一步。
屈瑕“抛砖引玉”灭绞国
公元前700年的春秋时期,楚国发兵攻打绞国。楚军气势旺盛,行动迅速,很快便兵临绞国城下。绞国自知出城迎战凶多吉少,决定坚守城池只守不攻。绞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楚军多次进攻均被击退,两军相持了一个多月。楚国大夫屈瑕仔细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情况,认为绞城只可智取,不可力克。于是他向楚王献上一条“抛砖引玉”的计谋。
屈瑕说:“攻城不下,不如利而诱之。”楚王问他诱敌之法,屈瑕建议说:“现在绞城已经被围困一个多月了,城中缺少薪柴,此时,我们派些士兵装扮成樵夫上山打柴运回来,敌军一定会出城劫夺柴草。前几天,让他们先得一些小利,等他们麻痹大意,大批士兵出城劫夺柴草之时,先设伏兵断其后路,然后聚而歼之,乘势夺城。”
楚王担心绞国不会轻易上当,屈瑕又说:“大王请放心,绞国不仅国小而且人民容易轻躁,轻躁则少谋略。有这样好的钓饵,不愁他们不上钩。”楚王于是依计而行,命一些士兵装扮成樵夫上山打柴。
果然,绞国国君听探子报告有挑夫进山的情况,忙问这些樵夫有无楚军保护。探子说,他们三三两两进出,并无兵士跟随。绞国国君马上布置人马,待“樵夫”背着柴禾出山之机突然袭击,果然顺利得手,抓了30多个“樵夫”,夺得不少柴草。一连几天都收获不小。绞国士兵见有利可图,于是出城劫夺柴草的人越来越多。楚王见敌人已经吞下钓饵,便决定迅速逮大鱼。
第六天,绞国士兵像前几天一样出城劫掠,“樵夫”们见绞军又来劫掠,吓得没命地逃奔,绞国士兵紧紧追赶,不知不觉被引入楚军的埋伏圈内。只见伏兵四起,杀声震天,绞国士兵哪里抵挡得住,慌忙败退,又遇到伏兵才发现已经没有了归路,死伤无数。
楚王此时趁机攻城,绞侯自知中计,已无力抵抗,只得投降
知本思义
“抛砖引玉”一词首出自《传灯录》。其中唐代诗人常建听说赵嘏要去游览苏州的灵岩寺。为了请赵嘏作诗,常建先在庙壁上题写了两句,赵嘏见到后,立刻提笔续写了两句,而且比前两句写得好。后来文人称常建的这种作法为“抛砖引玉”。但“抛砖引玉”常作为计谋用于军事,是指用相类似的事物去迷惑、诱骗敌人,使其懵懂上当,然后乘机击败敌人的计谋。“砖”和“玉”,是一种形象的比喻。
“砖”,指的是小利,是诱饵;“玉”,指的是作战的目的,即大的胜利。“引玉”,才是目的,“抛砖”,是为了达到目的的手段。现在大多时候作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曹刿一鼓作气胜齐军
历史上著名的长勺之战发生于春秋时期的周庄王十三年,齐桓公二年,鲁庄公十年(684)。齐鲁两个诸侯国交战于长勺,最后以齐国的失败、鲁国的胜利而告终。
齐桓公即位之后雄心勃勃,又得到管仲这样的人才辅助,便想争霸天下,而要争霸天下,首先要征服家门口的对手,就是齐国西边的近邻鲁国。
鲁国的鲁庄公听说齐国在整备军队,外交上对自己又不友善,就开始练兵,铸造兵器,以备不测。齐桓公本来就对鲁国不满,听到鲁国练兵的消息,更想先下手打到鲁国去。
管仲拦住他说:“主公才即位,本国还没安定,列国还没交好,老百姓还不能安居乐业,怎么能在这会儿去打人家呢!”
齐桓公刚即位,正想露一手,显得他比公子纠强,好叫大臣们服他,要是依着管仲先把政治、军队、生产一件件都办好了,那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呢。于是,公元前684—年,齐桓公就拜鲍叔牙为大将,带领大军,一直往鲁国的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打过去。当时齐强鲁弱。两军在长勺相遇。鲁军按兵不动,齐军三次击鼓发动进攻,均未奏效,士气低落。当时齐国强大,鲁国弱小,双方实力悬殊。可是结果鲁国却以弱胜强,把齐军打得大败。
据《左传》载,这次鲁国的胜利,与曹刿的精明策划有很大关系。曹刿既非武将,也非文臣,但深通兵法。他得悉齐国发兵来犯,鲁庄公准备抵抗,便主动要求面见庄公。他的亲友邻人劝他:“国家大事,自有那些天天吃肉的大官管着,你何必瞎操心?”曹刿说:“那些大官目光短浅,不会有深谋远见。”
曹刿见了庄公,首先提出取信于民是战前重要的政治准备,也是获胜的保证。并要求作战时允许他一起去,于是庄公便叫他同车出发。在长勺的地方,齐、鲁两军相遇。双方列成阵势,战斗即将开始。只见齐军大擂战鼓,准备进兵。庄公也准备擂鼓迎击。曹刿阻止道:“等一等。”齐军见鲁军没有反应,又擂了一通鼓。
这样齐军擂鼓三通,鲁军总是按兵不动。直到齐军三通鼓罢,曹刿才说:“现在可以进兵了!”鲁军战鼓一响,下令冲杀,士兵们一声呐喊,直扑敌阵,猛不可挡。齐军大败,纷纷狼狈而逃。
庄公正想下令追击,曹刿却又阻止,并下车细看地面齐军兵车轮迹,又攀上车前横木,注意嘹望敌军退走的情形,然后说:“现在可以追击了!”庄公当即下令追击。鲁军乘胜前进,终于把齐军全部赶出国境。
这次获胜,鲁庄公却不明白曹刿为什么这样指挥。曹刿说:“战争的事,主要靠士兵的勇气。第一通鼓时,士兵勇气最旺,到再擂鼓时,勇气有些衰落;到第三通鼓,勇气更全部消失了。敌军勇气消失,我们则一鼓作气,斗志昂扬,所以打败了他们”。
鲁庄公又问为什么不乘胜追击呢?曹刿说:“齐国国力强大,军力更不能低估,说不定会设下伏兵,诈败引诱我们。我看他们车轮辙迹混乱,看到他们旗帜倒掩,说明他们是仓皇逃窜,这才放心追击”。
知本思义
“一鼓作气”这个典故的出处即《左传》所载“曹刿论战”的故事。其实我们做事情也一样,往往是一开始情绪高涨、干劲旺盛时全力以赴,这叫“一鼓作气”。一鼓作气,把进攻的目标攻下,叫作“一鼓而下”。如果事情老干不好,原有的勇气和力量逐渐衰退而尽,就叫“三鼓而竭”。后来用“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管仲“老马识途”出沙漠
春秋时期,东方的齐国早早兴盛起来,齐桓公任国君时,国力尤其强大。
这一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也在发展壮大,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山戎国就经常侵扰近邻的燕国,他们大都是骑兵,来去如风,让人防不胜防。
有一次,山戎国派大军直逼燕国国都,燕国国君向齐国求救,齐桓公便亲自率领大军去救助。当军队赶到燕国时,山戎国的军队却带着掠夺的财物,逃到燕国东部的孤竹国去了。
这时,齐国又与燕国一起率兵去征伐,并在孤竹国击败了山戎国和孤竹国,败军落荒而逃。齐桓公命令军队继续追击。
一天晚上,齐桓公扎营休息,突然,敌军将领黄花元帅半夜来投降,还拿着山戎大王的首级,他说孤竹国君答里呵已逃往沙漠之中,孤竹国现在是一个空城。于是,第二天齐桓公便和燕庄公跟着黄花进了孤竹国都城,果然空无一人。
这时,齐桓公决定不给敌人留下喘息的机会,他让燕庄公留驻在这里,自己带兵让黄花元帅带路到沙漠中继续追击答里呵。到黄昏时分,他们来到一个被称作“迷谷”的地方。放眼望去,只见平沙一片,跟大海一样无边无际,令人辨不清方向,可这时前来带路的黄花却没了踪影,齐桓公这才知道中计了。
这时,丞相管仲对齐桓公说:“我听说北方有个‘旱海’,是个很险恶的地方,恐怕指的就是这里了,我们不能再冒险前进了。”齐桓公无奈,便听从管仲的建议。这样大军挨了一夜,第二天天亮开始寻找回去的线路。可找来找去,眼见又已经日到中天,却仍然不知怎么走出去。
这时,沙漠中焦热的空气使得全副武装的战士干渴难当,人困马乏,随时都有饿死渴死的危险。管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突然,他看到队伍有些混乱,就赶过去。原来几名士兵实在是忍受不了干渴,就擅作决定准备将几匹老马杀了喝血。管仲赶忙向前制止,担心杀马的风气一开,整个队伍都会对战马开刀,最后会不会演变成自相残杀也是难以预料的。因此决定只要还能控制,决不可以开这样的先例。
士兵们见管仲丞相开口,尽管心中不服也毫无办法,便都散去了。这时,管理老马的老兵因对马很有感情,就一边赶马一边对一匹老马说:“你这回真是捡回一条命啊!不过留着你作啥?反正你也老得只会走路喽。”
不料,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管仲一听,猛然想起,马和狗一样颇能认路,尤其是一些年纪大的老马,能记起曾经走过的路而不会迷失方向,就像狗不管离家多远也能回去一样。想到这里,管仲立刻禀报齐桓公说:“马也许认得路,我们不如挑几匹老马,让它们在前头走,也许能带我们走出去。”
齐桓公听了大喜,于是便让人挑了几匹老马,放在军队前面领路前行。这几匹老马不慌不忙地走着,经过一夜的跋涉,还真领着大队人马走出了大沙漠,回到了出发地!
知本思义
该典故出自于《韩非子》一书,字面意思为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但多被人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个方面起指引的作用。
晋惠公“一网打尽”反对者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夷吾和公子重耳是两兄弟。夷吾得秦国和齐国的帮忙,登上国位,就是晋惠公。可是惠公的大臣分作两派,拥护惠公的一派以却茅和吕省为首。暗里拥重耳的一派以里克和丕郑为首。可是里克和丕郑对晋惠公当上国君也是有功的,但惠公还是想除掉他们,只是碍于两人势力大,不敢轻易下手。
后来丕郑被派到秦国去公干,晋惠公终于借故杀了里克。丕郑回来后知道了些事,心里就很恐惧,深怕自己也给惠公杀掉。可是事情倒没什么对他不利的,他就安心下来。当然,他心里很恨惠公,便暗地召集同党,商量赶走夷吾,迎公子重耳登位。
有一天,屠岸夷要来见丕郑。他从午间等到深夜,才见着丕郑。丕郑问他有什么事情,屠岸夷告诉他,惠公要杀他,所以请丕郑相救。
丕郑说:“你去叫吕省救你吧!”屠岸夷说:“吕省不是好人,我正要喝他们的血,吃他们的肉呢!”丕郑不大相信。屠岸夷知道丕郑心里所想的事,便献上了怎样怎样推翻惠公的办法。丕郑听了,大声喝道:“是谁教你来说的!”屠岸夷见他不信,只好咬破了指头,鲜血直流,对天发誓说:“老天爷在上,我如有三心两意,叫我全家都死光。”这么一来,丕郑就相信了,于是这一伙人密谋了除掉晋惠公的方法。
他们写了一封信给重耳,请他准备回来。丕郑、共华、屠岸夷等十位大臣都签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