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实验者再次把这只跳蚤放进杯子里,不过这次是立即同时在杯上加一个玻璃盖,“嘣”的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玻璃盖上。跳蚤十分困惑,但是它不会停下来,因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一次次被撞,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了,它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跳的高度。再一阵子以后呢,发现这只跳蚤再也没有撞击到这个盖予,而是在盖子下面自由地跳动。
一天后,实验者开始把这个盖子轻轻拿掉?,它还是在原来的这个高度继续跳。三天以后,这只跳蚤还在那里跳。
一周以后发现,这只可怜的跳蚤还在这个玻璃杯里不停地跳着,其实它已经无法跳出这个玻璃杯了。
难道跳蚤真的不能跳出这个杯子吗?不是。只是它已经默认和习惯了这个杯子的高度是自己无法逾越的。
有许多人也在过着这样的“跳蚤人生”。最初意气风发,屡展去尝试、挑战,但是事与愿违,屡屡失败。几次挫折以后,他们便开始抱怨这个世界的不公平,同时怀疑自己的能力。此时,她们不是千方百计去追求成功,而是一再地降低成功的标准。当原有的一切限制取消之后,她们也早已经被撞怕了,或者已习惯了,不再跳上新的高度了。
“心理高度”是人是否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
让这只跳蚤再次跳出这个玻璃杯的方法十分简单,只需拿一根小棒子突然重重地敲一下杯子;或者拿一盏酒精灯在杯底加热,当跳蚤热得受不了的时候,它就会“嘣”的一下跳出来。
多么优秀的心理学家都没有办法帮助你克服心理的障碍,除非你自己愿意突破。所有的改变,最关键的在于你的意愿。
关键就在于你有没有决心现枉要,只要“一定要”,就一定会有方法的。所有的障碍也一样,你还没有突破,是因为你还不够积极,你还没有突破,是因为痛苦还不够;你还没有突破,是因为“突破的快乐”还不够多。
只要你能运用追求快乐、逃离痛苦的力量来影响自己,你的行动一定会见效的。
跳出自设的界限
信念是一种力量,是将无限智慧改造坍久乏角的唯一途径。
有些人对自己缺乏信心,她总是一再地否定自己“我能做什么大事?我这样做又能改变什么?”
每个人都必须排除借口,百分之百地对生命负责,勇于认错,快速地行动,认真地学习,你才能有成功的机会。
如果你认为这个想法会让你失去机会,让你不行动,让你缺乏自信,那你就问自己,什么时候解除这样自我设限的想法?假如你说现在的话,那你现在可以想,怎么帮助你自己更成功?这样,你的自我设限就可以很快突破。
增强你的主动性。在工作中比原来再努力一些,先把一时的得失放一放,或者去承担自己分外的责任,承担一些个人风险,舍得吃亏去接受任务,这样自己就可能随时出发去充当新角色、完成任务。
打破每天的工作常规。试着做一些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使它们不要成为自己心理上的负担。在工作上稍微做些改变,也许就能使你在面对挑战时觉得舒服多了。
尽量避免抱怨。经常看到事物坏的一面是人类的本性,但总是看到坏的一面会使事情变得更加糟糕。试着把目光投向事物的光明面。要做到这一点非常简单,而这样做的确可以收到持续的良效。
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如果与合作伙伴产生分歧,就会使我们在开始工作时举棋不定。你最好将能够建立起同事友谊的同事们组织到一起,或者是一起吃午餐,或者是工作之余一块参加社交活动,像打保龄球,等等。这样时间久了,你肯定会敢于承担各种工作。
学习一些新知识。扩大你的工作技能范围能够使你感到自己原来是可以取得更大成绩的,也让你感觉自己可以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另外,你还可以向公司有关负责人询问自己是否可以得到单位的继续教育经费。如果可以,不妨在自己的专业方面深造一下。
利用网辂,借用他人经验和专业知识。个人的见识毕竟有限,背景知识永远是单调的,何况谁也不知道将来会被指派去干什么,这就要会利用网络、借用外脑。但网络的搭建如同蜜蜂筑巢,是日积月累的工夫,而个人本身自我完善才可能成为网络中的一个结点。信息的寻觅也折射出商品交换的原始动机,人们更乐意与有价值,有礼貌、有回报的人分享自己的知识。
多个角度观察分析人和事物。跳跃联想,犹如一份构思缜密的协议条款,有总括,有细节。从主视、俯视、侧视图的线条表达的联想中才能完整清晰地了解形状,多层面多方位的观察才能把握事物的总体。认清现实状况,自然能够把握全局。
不要轻言放弃。并非对于工作的每一项努力都能奏效,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放弃努力。只要你尽了最大努力,离成功就不远了。
不要自我设限。每天都大声地告诉自己:我是最棒的,我一定会成功!
没有任何借口
不要给自己找借口。生存的前提是自信,闯世界的根本是实力。
这世上究竟有多少种借口?没人能回答出来。
本事再大的人也不可能把每一件事做得十全十美,做事越多的人也许失误越多。然而,一个人走向成熟的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善于扬长补短,绝不是用借口去回避世事的艰辛,用借口抑制自己的潜力。
借口如果成了道具,众人欣赏到的是小丑的自我作践。而借口一旦成了武器,那打倒的首先是自己。
借口还是责任
美国西点军校享誉世界,在这所大学里有一个久远的传统,就是学生遇到军官问话时,只能有三个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除此之外,不能多说一个字。这所学校之所以采用这种方式,就是为了让学生适应压力,培养他们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毅力,让每一个学生懂得:失败是没有任何借口的。
“没有任何借口”强化的是每一位学员想尽一切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任何借口,哪怕是看似合理的借口。
借口是一面挡箭牌;事情一旦办砸了,就能找出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以换得他人的理解和原谅,把自己的过失掩盖掉,心理上得到暂时的平衡。长此以往,因为有各种各样的借口可找,人就会疏于努力,不再想方设法争取成功,而是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如何寻找一个合适的借口上。
停止吧,让借口走开。我们可能做不到西点那样的程度,但我们始终要有敢担负任何重任的决心和勇气。
借口是拖延的温床,习惯性的拖延者通常也是制造借口与托词的专家。每当要付出劳动,或要做出抉择时,这样的人总会找出一些借口来安慰自己,总想让自己轻松些、舒服些。我们要知道,任何借口都是推诿责任,在责任和借口之间,选择责任还是选择借口,体现了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有了问题,特别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可能让你很挠头。这时候,有一个基本原则可用,而且永远适用。这个原则非常简单,就是:永不放弃,永远不为自己找借口。
不要给自己找借口。生存的前提是自信,闯世界靠的根本是实力。
执行比借口更有价值
美西战争发生后,美国必须立即艰古巴的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加西亚将军在古巴丛林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所以无法写信或者打电话给他。但美国总统必须尽快地获得有力的合作。
怎么办呢?
有人对总统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能找到。”
安德鲁·罗文站在麦金莱总统的面前,接过总统的信之后,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他拿了信,把它装在一个油布制的袋里,封好,吊在胸口,划着一艘小船,四天之后的一个夜里在古巴上岸,消逝于丛林中。接着在三个星期之后,他从古巴岛另一边出来,已徒步走过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了加西亚。
安德鲁·罗文在艰巨任务面前不讲任何条件,不找借口,克服种种困难,圆满地完成总统交给他的光荣任务,为美利坚合众国和自己赢得了荣誉。
一百多年来,《致加西亚的信》一书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由这本书带来的勤奋,忠诚、敬业的思想观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一个又一个国家。
我们应该准备好为一件事去工惟为一个项目,一个任务,一个创意。还没有学会暂时把工作看得比自己重要的人,就会错过很多重要的事,当我们为一件比我们自己更重要的事工作时,才更能成长。
在日益发达的市场经济时代,我们面对的工作和各种任务越来越繁重。有的人变得浮躁不安,在困难面前退缩不前;有的人把工作的任务推给别人有的人在执行任务时表现出痛苦不堪的状态,有的人在工作时把个人利益看得高于组织的利益,待遇不就不想干活。于是,喋喋不休、满腹牢骚、愤愤不平。这些人与罗文相比就逊色多了。
我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仅仅是聆听他人种种的指导,而是要培养一种敬业精神,对于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地去完成任务——“把信带给加西亚”。
无论什么工作,都需要这种不找任何借口去执行的人。对我们而言,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记住自己的责任;无论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不要用借口来为自己开脱或搪塞,完美的执行是不需要借口的。
没有任何借口
身为女性,我自己常常会给自己找一大堆借口来搪塞自己的挫败,总觉得自己不但责也没关系,又不是男人,说什么强烈的使命感?
其实,天下最容易做的是就是什么事也不做,而什么事都不做又能心安理得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给自己找出一大堆借口。
借口总是有的。事实上,遇到多少困难,就能找出多少借口,心中的无奈有多少,抛出的借口就会有多少。
喜欢玩弄借口的人,总是用没时间为自己的懒惰开脱;总是用没经验为自己的笨拙辩拙总是用没下工夫为自己的无能解释。
“没有借口”看似冷漠,缺乏人情味,但它却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最大潜力。生活无需任何借口,失败了也罢,做错了也罢,再妙的借口对于事情本身都没有丝毫的作用。许多人生中的失败,就是因为那些一直麻醉着我们的借口。
再美妙的借口对事情的改变无任何用处,与其把诸多时间枉费在寻找借口上,不如主动反思、检讨自己的不足以及改进这些不足的建设性方法。
不论事情有多难、形式怎样地变,时间怎么紧,都不要让它们成为你的借口。唯一可以接受的理由是;我的水平不够。这样坦诚的人是会获得尊重的,而且上司也一定会积极地为你创造条件帮助你成长。
工作就是付出努力以达到目的。最令人满意的工作就是使我们认为能表现自己的才能和性格的努力;一个人对工作所持的态度,和他本人的性情,做事的才能有着密切的关系。要看一个人能否达成自己成功的心愿,只要看他工作时的精神和态度就可以了。
不论做何事,务须竭尽全力,这种精神的有无可以决定一个人日后事业上的成功与失败。一个人工作时,如果能以生生不息的精神、火焰般的热忱,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那么不论所做的工作怎样,都不会觉得劳苦。如果我们能以充分的热忱去做最平凡的工作,也能成为最精巧的技师;如果以冷淡的态度去做最高尚的工作,也不过是个平庸的工匠。倘若能处处以主动、努力的精神来工作,那么即使在最平庸的职业中,也能增加你的威望和财富。
抓住机遇的手
时光易失,机遇难求!
“机遇老人”说:“我第一次给你送上白胡子,如果你没有抓住,就只好碰到我的光头了。”而这“白胡子”就代表着“机遇”,“光头”则意味着“失去机遇”。
谁也不会希望抓住“机遇老人”的“光头”。“机遇老人”还说:“我不希望别人轻易地就能抓住我的胡子,如果你错过的话,你也就永远地失去了我。”
但是,如何才能抓住“机遇老人”的胡子呢?
机会是要我们自己去创造的
亚历山大大帝在某一次战斗结束后,有人问他,是否等待机会来临,再去进攻另一个城市,亚历山大听了这话嗤之以鼻:机会?机会是要我们自己去创造的!
任何人的成功都是来自于自觉自愿地去寻找机会、发挥创造力。如果你只会坐井观天,守株待兔,那么你永远只能是井底之蛙,永远逮不着那千万分之一的几率的兔子。
有一天学校开运动会,这在生活极其贫乏的小镇,无疑是件大事,因而前来观看的人络绎不绝,小小的操场围得水泄不通。芬妮来晚了,她站在人墙后面,使劲踮起脚也看不到里面热闹的情景。
这时,身旁一个矮小的女孩引起了芬妮的注意,只见她一趟趟地从不远处搬来砖头,在那人墙后面,耐心地垒着台子一层又一层,足有半米高。芬妮不知道她花费多长的时间垒起这个台子,不知道她因此少看了多少精彩的比赛,但她登上自己垒起的台子朝周围的观众灿然一笑时,那份成功的喜悦,却是那样地令人神往。
刹那间,芬妮的心被震了一下——多么简单的事情啊:要想越过密密的人墙看到精彩的比赛,只要在脚下多垫一些砖头。
“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如果你本身不具备一定的能力,就无法发现机遇,即使发现了也难以抓住机遇。这就要求我们锻炼自身敏锐的观察力、准矾的判断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科学的预见性。这样你就会发现机遇到处都是,即使受到挫折,也能从逆境中奋起,再创辉煌。
要机会,先要敬业
现今,日本国民中广为传颂着一个动人的小故事:
许多年前,一个妙龄少女来到东京帝国酒店当服务员。这是她涉世之初的第一份工作,也就是说她将在这里正式步入社会,迈出她人生的第一步。因此她很激动,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干!她想不到:上司安排她洗厕所!
洗厕所!实话实说没有谁愿干,何况她从未干过粗重的活。细皮嫩肉,喜爱洁净,干得了吗?而止司对她的工作质量要求特高,高得骇人:必须把马桶抹洗得光拮如新!
她当然明白光洁如新的含义是什么,她当然知道自己不适应洗厕所这一工作,真的难以实现光洁如新这一高标准的质量要求。因此,她陷入了困惑、苦恼之中;也哭过鼻子。这时,她面临着这人生第一步怎样走下去的抉择:是继续干下去,还是另谋职业?继续干下去——太难了!另谋职业——知难而退?人生之路岂有退堂鼓可打?她不甘心就这样败下阵来,因为她想起了咱己初来时曾下过的决心:人生第一步一定要走好,马虎不得!
正在此关键时刻,同单位一位前辈及时出现在她面前,帮她摆脱困惑、苦恼。
首先,她一遍遍地抹洗着马桶,直到抹洗得光洁如新。然后,她从马桶里蛊了一杯水,一饮而尽喝了下去!竟然毫不勉强。实际行动胜过万语千言,她不用一言一语就告诉了她一个极为朴素、极为简单的真理:光洁如新,要点在于新,新则不脏。
同时,她送给她一个含蓄的、富有深意的微笑,送给她一束关注的、鼓励的目光。这已经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