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解读人生智慧密码之四:健商保证智慧(上册)
4367600000011

第11章 提高免疫力,防治各类疾病(3)

为刺激免疫系统,应吃些日本蘑菇,这种棕色牛肉状亚洲蘑菇在美国市场上已经越来越多见。传统中的中医学者已经长期崇拜日本蘑菇的治愈能力了。I960年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教授科恩博士发现了原因所在,他从这种蘑菇中分离出了一种抗病毒物质,称之为lentinan,有较强的免疫刺激活性。

一系列研究发现,分离出的lentinan对提高免疫力有奇效。日本蘑菇中的lentinan,被确认为生物反应改善剂,可提高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功能。研究显示lentinan可刺激巨噬细胞,促进抗肿瘤细胞因子IL-1(白细胞介素-1)的产生这种蘑菇也可刺激T淋巴细胞的增生,尤其是辅助T细胞及其产物白细胞介素-2的生成。

匈牙利布达佩斯塞麦路维斯医科大学的科学家们最近研究也发现,lentinan可使机体细胞增强抵抗肺癌细胞克隆和扩散的能力,因此这种蘑菇有助于免疫系统作用的发挥及预防癌的发生。

不要忽略大蒜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刺激作用。这种球状物何以成为抗细菌、病毒及癌症的物质?其部分原因在于其提高免疫功能的能力,尤其是大蒜可刺激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活性,而这正是免疫功能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以上结果是由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医学院的兰教授所发现的。实验中他发现大蒜提取物可刺激巨噬细胞,使其产生更多细胞因子以杀死有害微生物与肿瘤细胞。他将大蒜称之为“生物反应改善剂”。

食用各种水果和蔬菜可以提高你的免疫系统功能。这些植物性食品中含有一系列能提高免疫功能的化合物,包括维生素c与!-胡萝卜素,并且食素者的免疫防御能力更为强大。德国海登堡国家癌症研究中心最新研究并比较了男性食素者与食肉者的血液,他们发现在抵抗肿瘤细胞的入侵方面,食素者白细胞的能力两倍于食肉者的白细胞,这表明食素者只需要相当于食肉者半数的白细胞就能发挥同样的作用。食素者的白细胞为何如此有力尚不清楚,但研究人员推测食素者可能产生更多的自然杀伤细胞或者功能大大增强的自然杀伤细胞。毫不惊奇的是,食素者血中!-胡萝卜素的水平也比较高,来源于水果与蔬菜的胡萝卜素,是人类免疫系统的好朋友。

多吃些锌含量高的食品。如果缺锌,那么你的免疫系统就不会正常运作。锌有助于促进免疫系统功能,包括抗体和T细胞的产生,促进其他白细胞的活性。缺乏锌的动物不能抵制细菌、病毒、寄生虫的攻击,例如缺乏锌的成年人及儿童通常有更多的感冒和呼吸系统感染。

根据英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科学家斯佩克特博士的研究,锌甚至可使已退化的免疫系统重新充满活力。他解释说,锌甚至有助于逆转正被损害的免疫系统功能,而这些免疫功能在60岁以后会迅速衰退。中年以后我们免疫系统的重要器官胸腺开始明显萎缩,胸腺分泌胸腺素,刺激T细胞的产生。当胸腺开始萎缩时,胸腺素的产量也明显下降。

应少吃些脂肪。太多的脂肪,会损害免疫功能。过多脂肪会抑制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而这些细胞在机体内巡逻,以清除那些试图聚集在一起的自由基和致癌物质。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医学和流行病学赫伯特教授进行的研究中,让年轻人减少饮食中的脂肪,由32%减少至23%,其自然杀伤细胞活性上升48%。原来饮食中脂肪含量最高者,减少脂肪摄入后,免疫功能改善最显着。

喝点酒,尤其是红葡萄酒,可以无意识地提高机体对某些感染的抵抗力。存在以下原因:酒可以破坏致病微生物或使其失活。古希腊人用红葡萄酒消毒伤口,在二战中法国人用它来帮助纯化污染的自来水。19世纪晚期在巴黎流行的霍乱中,红葡萄酒挽救了无数生命。一位法国医生注意到,饮红葡萄酒者对伤寒有更强的免疫力,并建议人们将红葡萄酒与水混合饮用以保护作用。奥地利军医进行的实验证明,用红酒或白酒,单独或与水1:1混合后,在15分钟内可迅速杀死霍乱和伤寒杆菌。后来证实红酒可以杀死任何种类的细菌,包括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这些细菌通常会引起食物中毒。红葡萄酒有抗感染力是由于葡萄皮在发酵过程中形成的化合物所致。

6.让好心情为人体免疫保驾护航

免疫在医学科学中已发展并形成崭新的新兴学科,即精神一神经一免疫学。这个学科的研究方向有别于其他学科,难以用客观的数据来体现。人体有五种感觉,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通过这五种感觉来认识客观世界,免疫系统听起来与感觉无关,但实际上免疫系统可以对五个感觉的结果进行评估和判断,故又将免疫系统称为第六感官,更直接地将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密切联系起来。

其实有关精神一神经一免疫的关系已经有悠久的历史,比如在古罗马时代,就有这样的描述:患有思想抑郁者往往容易患病。我国中医在这方面更是有多方面论述,如怒伤肝、急伤心、忧伤脾、恐惧伤肾等。在中医资料上,也记载了相应的医学现象,如病人在非常恐惧后出现胃痛和腹泻,长期忧愁的病人容易患肺痨病等。中医认为,忧思损脾一一人体最重要的防御器官之一。

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有不少现象说明精神一神经一免疫关系密切,如人们常说笑一笑,十年少。又如一个女士因体格检查医师怀疑其卵巢稍大,建议她抽血验一项特殊指标(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即HCG),此化验结果要四天方可得到,这四天中,该女士感到自己已患了“癌症”,万事皆灰,吃不下,身体疲乏无力、头痛、鼻塞、全身痛,可当四天后得到的化验结果是正常的后,人一下子恢复了力气,前后判若两人。

心理学家从实验中找到了发自内心的笑增强免疫系统功能的征象。实验大致的过程是首先收集了学生自愿者的唾液标本,计算唾液标本的特殊免疫细胞数。然后组织这些学生观看了两部电影,一部是轻松愉快的动物题材的短片,另一部是令人捧腹大笑的滑稽戏。每看完一部电影,再采集他们的唾液标本,重新计算唾液标本中特殊的免疫细胞数量。最后比较其结果:学生们看了轻松愉快的动物题材的短片后,没有产生感情的剧烈波动,唾液标本的特殊免疫细胞数前后无明显差异;而学生们看完令人捧腹大笑的滑稽戏后,唾液中的免疫细胞明显增多了。此研究结果说明愉快的感情波动可以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功能。

精神和神经以及免疫系统的相互关联其实非常简单,精神上的忧愁可以给免疫系统传递非常错误的信息,即自己的病情已经无药可医,死亡只是时间而已。疾病本身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人对疾病所作出的反应。有一位被确诊肿瘤中晚期的患者,他有坚定的信念:“我不会死,我不能死,有许多工作我必须完成,肿瘤算什么,我能够战胜它!”奇迹果然发生了,他活下来了;还有一位患者体检时发现患了肿瘤,该肿瘤恶性度并不高,但病人的情绪低落,感到世界不公平,滋生了厌世的思想,家人的关怀、所有的医疗的努力都无济于事,他的疾病在这种悲观厌世的情绪中迅速发展。

由此可见,情绪对免疫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

7.服用甲壳素,增强人体免疫力

甲壳素,在自然界的分布十分广泛,像虾、蟹等水生甲壳类动物的外壳,软体动物的外骨骼以及许多菌类都含有大量的甲壳素。我祖国医学,很久以前就将龟甲鱼、目鱼软骨等用作药物。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由蟹类、昆虫类、软体动物及菌类等生物产生的甲壳素高达1000亿吨之多,是继植物纤维素之后的第二大丰富的野生资源。

我国已有相当数量的生产甲壳素的厂家,资源丰富,多数取自虾壳及蟹壳,产量很大。海蜇、蘑菇、蚯蚓及乌贼骨中也含甲壳质,但一般未用于大量生产。

人体患病,最直接的原因是免疫力下降。甲壳素进入人体,通过活化细胞等,增进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来抵御各种疾病。当人体的血液和体液维持在正常的酸碱度(pH=7.4)时,免疫功能良好;如果偏离了这一值,就导致免疫力下降。而甲壳素可以调节人体的pH值,使之正常或偏弱碱性,从而提高人体免疫力。

1997年召开的“中国甲壳资源研究会开发应用学术研讨会”上,河北省卫生防疫站马晓彤等专家介绍了对甲壳素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甲壳素具有增强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中国中医研究院杨梅香等专家对龟甲(龟上壳)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证明具有降低血浆粘度及提高痛阀的作用,说明龟甲具有化瘀止痛之功效。

三、讲究卫生,不让病菌有栖身之地

人类文明,很大程度上会通过人们的卫生习惯与卫生状况表现出来。保证人体健康,防止疾病乘虚而入和扩散的必要措施就是讲究卫生,自觉养成文明卫生的良好习惯。

讲究卫生更需要我们每个人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和重视。这样,任何病菌就不会在我们周围找到栖身之地。

1.洁身自好,注意个人卫生

注意个人卫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学会正确洗手

手是人们生活须臾离不开的重要工具,手也是人们最容易感染上病菌的媒介。清洁先从手开始,正确的洗手会使我们有效地避免病菌的侵入与感染。

人的手在一天的生活、工作中会接触到各种物品,如经过许多人传用的信件、钞票等;公共场所的门把手、车扶手、劳动工具、泥土等;菜市场的蔬菜、水果等,在这些物体上都或多或少地带有致病菌。手接触后自然会沾染上,有些人做完这件事又去做那件事,干完工作又干家务,如不洗手,病菌就可通过手被带到这里又带到那里。所以不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要注意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护理病人前后更要认真洗手,尤其是在饭前,清除手上的病菌,防止将病菌带入自己体内而被传染上疾病或把病菌带给其他人。有专家测试,用正确的方法洗手可清除手上90%以上的细菌。

洗手必须用流动水冲洗,采取如下正确的洗手方法才能洗去手上的微生物,绝不能在盆里洗手。

双手用水湿润,取肥皂或洗手液适量抹遍全手,然后接下述步骤进行:

①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搓擦。

手心对手背双手指交叉,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③掌心相对,双手指交叉沿指缝相互搓擦。

④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⑤弯曲手指关节,使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⑥将五个手指尖合拢放在另一手掌心中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⑦冲洗尽手上的肥皂或洗手剂,再抹肥皂按上述方法反复洗手2~3遍。

⑧自然晾干或用洁净纸巾吸干水分。

注意口腔卫生

病从口入,一句话道出了口腔卫生与个人健康的密切关联,口腔的清洁可使我们减少染病的机会;搞好口腔卫生更可预防口腔炎、牙周炎、龋齿、鼻炎等。

(1)每天刷2次牙

要改变一天只刷一次牙的习惯,睡前和早晨都要刷牙,特别是坚持睡前刷牙,对保持口腔卫生有更大意义。要采用“竖刷法”,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3分钟。

(2)讲究剔牙的卫生

最好不剔牙,如果确实需要剔牙,要注意采用清洁的消毒的牙签。不要养成每天剔牙的不良习惯。千万不要用手指甲或不洁的牙签剔牙,以免把病菌带入口腔。

(3)正确选用牙膏

不要滥用各种药物牙膏。

选用牙膏应注意两点:一是不要长期使用一种药物牙膏,以免口腔内细菌产生抗药性;二是不要完全依赖药物牙膏来治牙病,因为药物牙膏只有轻微的抗菌能力和抗病作用。

对冷、热、甜、酸等食物过敏的人,可选用脱敏牙膏,包括含氟的牙膏。患有牙周炎、牙龈炎等口腔炎症及口臭的人,可选用胺盐牙膏。“洗必太”牙膏对乳酸杆菌等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并能抑制牙菌斑的形成。含氟牙膏具有抗腐蚀作用,对预防龋齿效果较好。“叶绿素”牙膏有良好的洁齿、杀菌、爽口、消脓肿等作用。

药物牙膏存放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药物失效。使用药物牙膏刷牙后不要过多用清水漱口。

2.讲究家庭饮食卫生

讲究家庭饮食卫生主要是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食物的消毒与防腐

家庭中常要进行消毒、防腐的食物主要有三类:一是蔬菜、水果,二是剩饭剩菜,三是外购的熟食或半熟食品。常用的消毒、防腐办法有:

①加热灭菌:采取煮、蒸、烘、炒及巴氏消毒等。

·低温防腐:采取电冰箱冷冻、冷藏或室外自然冷冻(冬季)。

③药物处理:用漂白粉及其他含氯制剂、过氧乙酸、********等药物浸泡、冲洗。

④腌制或酸化:常用盐或糖腌制达到抑菌灭菌目的。对于蔬菜、水果类的消毒,用流动的净水冲洗。先滴入蔬菜水果专用洗洁精浸泡1~2分钟,冲净方可。

对于剩饭剩菜,一般情况下室温低于25°C,剩饭剩菜存放4小时以上;室温高于25C,剩饭剩菜存放3小时以上,再食用时就一定要加热消毒。若环境卫生条件较差时(苍蝇多、用水不便等),更应及时消毒。加热消毒时,煮、蒸应从水沸时计时间,需5%10分钟。目前较常用的还有微波炉加热,一般需1~3分钟。牛奶、果汁等流体食品,可采用巴氏消毒法加热消毒。

对于外购熟食品,因购买前做熟的时间多不详,且中间运输、包装、买卖等环节可能有污染等,所以,买回来的食品都必须先经加热消毒(方法同上),方可食用。

对于需要较长时间保存的食物,可视情况采取腌制、酸化或电冰箱冷冻的方法进行防腐、抑菌。

对厨、餐具的消毒

目前多数家庭做饭不固定专人,厨、餐具不专人保管,亦不专人专用,加之亲朋好友不时光顾用餐,所以,家庭内应该视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厨、餐具进行消毒。若家中有传染病病人,尤其是肠道传染病病人,更应随时消毒;若为肝炎病人,除消毒外,餐具还应专人专用专管理,以确保家庭成员身体健康。

对厨、餐具一般应先洗涤再消毒,但对肝炎、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病人使用的餐具应先消毒再洗涤。常用办法如下:

(1)热力消毒

主要是煮、蒸,其次是使用家庭专用消毒箱和用开水烫浸。煮是将厨、餐具放入冷水或沸水中煮沸。本法方便、有效。操作时应使厨、餐具全部浸没在水里(玻璃等用具开始时先放入冷水中逐渐加热至沸,以防直接放入沸水中因热胀冷缩而破损)。一般厨、餐具(非病人使用),从水沸开始计算时间,煮沸5~10分钟即可以达到消毒目的。蒸是将厨、餐具放在笼屉上,置锅内加热湿蒸。本法因蒸气温度较沸水高,故效果更好,不宜于煮沸的厨、餐具可用本法。一般以蒸锅内有蒸气溢出(水沸)时计算时间,蒸5~10分钟。对于肝炎病人等使用的餐具应煮、蒸消毒20-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