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乐姗乘公交车去电视台谈业务,邻座是一位女士,正在吃饼干,吃完饼干又喝起了饮料,然后又开始啃巧克力,她那副吃相真的让人觉得反感。乐姗从来没有在公共场合看到过有人如此难看的吃相。
车到电视台以后,那位女士去了化妆间。等她再回来的时候,乐姗认出来,经过打扮以后显得非常俊俏的她,竟然是电视上常常出现的主持人!
电视中的她给观众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乐姗简直无法把她和刚才那位馋相毕露的女人联系在一起。
可见,电视屏幕上出现的那位主持人仅仅是一个“虚像”,而刚才不加修饰的她,才是一个“实像”。因为给乐姗留下的印象有着天壤之别,所以乐姗才会产生错觉,而事实上,上司身上也存在着这种“实像”与“虚像”。
心理学家英格说过:“人都戴着一副假面具。”同样戴着假面具的上司不肯把他的“虚像”轻易露出来,否则就会像上例中的女主持人一样,破坏了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
所以,你与上司相处时,一定要辨清虚实,查明真假,不要只根据上司平常的作风来采取行动,要观察事情背后是否隐藏着真实的想法,这样你才不至于误入歧途,从而惹恼了他。
4.狼牙棒——好印象应如当头棒喝。
虎虎生风的一棒打下来,正如黄蘖禅师的当头棒喝,恐怕没有人能够轻易地将它忘记。
大家都知道,人和人之间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若上司对你的第一印象不好,那么你之后就很难走出这种阴影;若上司对你的第一印象很好,那么以后就算你在工作中出了一点小差错,上司也比较容易原谅你。因此,在与上司未见面前,你就应该准备好,抢先下手,给上司留下一个深刻的难于忘怀的好印象。
如何才能给上司留下当头棒喝般的好印象呢?
(1)表现你的真挚和诚恳。
你在和上司初次见面的时候,不能高谈阔论,大谈特谈你如何出色,更不要过于轻率地回答上司的提问,表现出狂妄自大的模样,否则不仅显示出你的无礼,还会让上司觉得你是一个华而不实的人。
反之,你要诚恳地说出自己的情况,包括优点和缺点,表现出你诚挚稳重的品格。
(2)从容自如。
面对上司,你不要慌乱,在言谈举止之间,要表现出不卑不亢的模样,从容应对一切状况。只有这样,上司才会觉得你是可造之材。
(3)聪明而不精明。
聪明不等于精明奸诈。你想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的时候,记住不能让上司觉得你为人精明奸诈、工于心计,不管上司自身人品如何,没有人会愿意雇一个处处算计的员工。
南宋有一个官员名叫郑仲,在四川做宣抚使。
那时候大奸臣秦桧正好修了一个名叫格天阁的楼阁。楼刚刚完工的时候,郑仲的书信恰好送到,给秦桧呈上一条极其华贵的地毯。
秦桧把地毯往屋子里一铺,既不多一寸,也不少一寸。秦桧心想,他太精明了,连屋子的大小都测了出来,还有什么事能够瞒得了他?于是,没过多久,秦桧便借故将郑仲撤职查办了。
由此可见,连秦桧都会有这种想法,所以,你决不能“聪明反被聪明误”。
5.盾牌——可攻可守,可进可退。
盾牌是用来防守的,若你一味地攻击,忽略了防御,那么难免会被对手抓住破绽,乘虚而入。因此,只有做到攻防结合,有进有退,你才能成为武林高手。
在你和上司的交往中,如果你总是处于攻势,就会引起上司的反感。这时候,就需要你“退一步海阔天空。”
在应对上司的时候,若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你还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怎样才能做到以退为进呢?
(1)上司身居高位,对面子和尊严十分看重,你应当表现出对上司应有的尊重。
(2)不管上司是对还是错,你都应该先听上司说,接着再委婉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在上司决策正确的情况下,你对他表现出尊重,这一点容易做到,然而,若认为上司决策错误,员工通常就想和上司理论一番,甚至直接批评上司的过错,最后,上司虽然在心里觉得你是对的,在面子上却挂不住,就会把你排斥在外,不会给你升迁的机会。
6.匕首——亲近才会有懈可击。
匕首只能用于贴身搏斗,你距离上司越近,匕首的威力就越大,若你不主动接近上司,这种武器的作用便无法发挥。
有一些上司,眼光锐利,恩威并济,员工们都对他们望之生畏,遇到这种上司,当你的工作出现了失误的时候,他就会毫不客气地指责你。长此以往,你面对他的时候,就会有一种压迫感,不能把你的实力发挥出来。
你应该主动争取与上司融洽地相处。事实上,这些表面看起来很厉害的上司,也有着他孤独、寂寞的一面。
所以,当面对这种上司时,你决不能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要主动地接近他们。只要你的态度诚恳,就能得到上司的信任。
那么之后,一旦你在工作中遇到了困难,上司就会主动地指导或帮助你。
锦囊妙计——危难时刻不妨看看
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在公司里混得如鱼得水的。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也可以看看这四条“锦囊妙计”:
1.自知之明。
工作中,经常有人为了讨好上司,卖力的表现自己,主动要求多干一些工作。却不知,有的时候过多的卖弄,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人应该有自知之明,人人都有长处,也有短处。
凡事不要大包大揽,若你揽下所有的工作,却把事情做得一团糟,反而会影响上司对你的看法。
如果上司安排的任务超出了你的能力范围,你应该让上司知道你的苦衷,要擅于诉说,巧妙引导上司反身自查,最后认识到他指示的不妥之处。
你应该要坚信:多数上司是很开明的,你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能够正确地对待它。
健柏是上司的得力员工。他刚忙完一项十分麻烦的工作,感到很累。上司又安排他写宣传公司的稿子。
健柏不久前刚做完肿瘤切除手术,经过这些天的劳累,他也没有精力写材料了,况且写稿子也不是健柏的长项,因为健柏是理科生毕业。
因此,健柏找了一个机会向上司诉说“苦衷”。他表面上是在和上司聊天,实质在暗示上司不能一味地只重视自己的能力,并委婉地告诉上司,自己有病缠身,需要休息。
健柏的话合情合理,并且充满了诚意,上司听完以后,愉快地接受了健柏的意见,另行作了安排。
若上司交给你一份你不能胜任的任务,你应该怎样处理呢?强行推诿只会使上司很难堪,对于这件事,你只能智取,不要强求:
(1)先和上司交流,说明你的长项,承认你的不足,并向他推荐你觉得合适的人选。
(2)若不能说服上司,一定要说出你的苦衷,表明你“会努力去做,但成事在天”的态度,好让上司有个心理准备。
(3)恳请同事帮忙。向同事讲明自己的处境,并适当地夸奖同事的能力,“这种事你是行家,我可不行!”
(4)和同事事先商量好,在请上司考虑并且推荐人才的时候,让同事“正巧”进来,之后向同事寻求建议。
2.大智若愚。
做人不能处处都太精明,有的时候“卖卖傻”,让上司觉得你“笨”,反而会给你带来很多的好处。
举个“卖傻”的例子,有一位推销员,走到一户人家门口,出来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头。推销员恭敬地向他鞠了一躬。
“你总算回来了!真回来了。”老头说,“老婆子,快给我出来!咱们的儿子回来了,小三儿回来了!非常健壮,已经长大了!”
老太婆急忙跑了出来,大喊“小三儿!”捂着嘴,都说不出话来了。推销员大惊失色,刚想说“我……”的时候,老头子摇着头说:“有话咱们呆会儿再说。快坐,难得你还记得这个家。你走失的时候才小学二年级。我想你肯定会回来的,因此连门都未改原样,我们一直在等着你呀!”
推销员越待着越不是滋味,于是夺门而逃。身后呼喊他留下来的声音一直荡漾在他的耳旁。
“他们可能走失了儿子。悲痛之时,他们都精神有毛病了吧?真可怜呀。”他想着想着回到了公司,与前辈讲起了今天的遭遇。前辈笑着说:“早告诉你一声的话,就没有这种事了。那家只有一对老两口,因为生活太无聊,常常作弄推销员。”
“那我明天还去,假装是他们的儿子,来一个顺水推舟,看他们怎么办。”
“得了吧,下回他们又说是女儿回家了,拿出女人的衣服让你穿。结果,你还不是得夺门而逃。”
老两口装疯卖傻地打发了推销员,而有时候用这一招来对付上司,也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3.巧言令色。
拒绝上司的时候要尽量少用否定的字眼。在你和上司交往的时候,碰到你必须要拒绝的事情,也不要伤害了上司的感情,这时候你不妨找一些托词。比如,“等我考虑一下再回答您吧!”
用这种办法,你就能够摆脱掉窘境,不仅不会伤害到上司的感情,而且还会使上司了解到你真有难处,这比你干脆毫不含糊地讲“不”要强得多。
拒绝上司,一定要讲究策略。若你婉转地拒绝,上司也许会心服口服;若你生硬地拒绝,上司也许会产生不满,甚至仇视你。因此要牢记,拒绝上司,要尽可能地不伤害上司的自尊心,要让上司知道,你的拒绝是被迫的,你也感到很遗憾,要尽可能使你的拒绝显得缓和。
再有,你应该回避实质性的问题,用模棱两可的语言作出有弹性的回答,这样,你的答案就会无懈可击。
例如,德皇威廉二世独立设计了一艘战舰。威廉二世在设计书上指出:“这是本人经过多年研究,通过长期思考和精心设计的结果。”威廉二世请国际上最著名的造船家对这一设计作出鉴定。
几周以后,造船家送回了德皇威廉二世的设计稿并且写下了以下意见:
“陛下,您设计的这艘战舰是一艘威力巨大、非常坚固和无比美丽的战舰,真是史无前例、空前绝后。这艘战舰能开出世上的最高速度,它的武器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它的桅杆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它的大炮射程是世界上最远的。您设计的舰内设备,能够使从舰长到见习水手的所有人员都感到非常舒适。对于你的这艘辉煌的战舰,我思来想去,只找到一个缺点:那就是它只要下水,就会立刻沉入海底,就像一只钢铸的鸭子一样。”
4.博取同情。
可能你有过被炒鱿鱼的经历,当你收到解聘通知书的时候,也许你会感觉很震惊,因为上司把你辞退了,在某种程度上这表示了你能力不足。
对于一般人来讲,解聘有时意味着几个月没有事情可做,但对于没有什么出路的人,或者信心不足的人来讲,解聘意味着失去了生活的依赖。
一家公司准备解雇一名领班。要解雇一个工作较为认真的人,公司会通过人事主管,安排员工与主管会谈,并向该员工解释清楚公司的立场。
员工在接到暗示以后,往往会主动另谋发展,有的甚至会为公司省下遣散费。
事实却是这样,在过去的一年里,人事主管和领班进行了四次会谈。而每次还没有进入主题,领班就已经哭上了。她靠眼泪博取了人事主管的同情。因此,每次人事主管都对上司说:“要开除她,你自己去说吧,我可狠不下心来。”
最后,领班就一直在那家公司工作。
利用你的眼泪获得别人的同情,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事情,人们往往不愿意去做这样的事,而事实上,有许多事情能够通过获得同情而办成功,比如利用诉苦的方式求得职位调动或者争取到补助金。
总而言之,利用别人的同情让上司在关键时刻放过你,也不失为一种生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