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容堪停杯,柳影好隐暑。
年华如飞鸿,斗酒幸且举。
去声新开窗犹偏,自种蕙未遍。
书签风摇闻,钓榭雾破见。
耕耘闲之资,啸咏性最便。
希夷全天真,讵要问贵贱。
入声端居愁无涯,一夕发欲白。
因为鸾章吟,忽忆鹤骨客。
手披丹台文,脚著赤玉舄。
如蒙清音酬,若渴吸月液。
袭美,即晚唐皮日休。此诗因思念友人而作,对友人对皮日休的隐居地、性情与才华,都表示了由衷地赞美。末句盼望友人惠赐唱酬之作。皮日休在收到友人诗句后也给陆龟蒙作了四声诗来应和。
《苦雨中又作四声诗寄鲁望》唐·皮日休平声涔涔将经旬,昏昏空迷天。
鸬鹚成群嬉,芙蓉相偎眠。
鱼通蓑衣城,帆过菱花田。
秋收吾无望,悲之真徒然。
上声河平州桥危,垒晚水鸟上。
冲崖搜松根,点沼写芡响。
舟轻通萦纡,栈堕阻指掌。
携桡将寻君,渚满坐可往。
去声狂霖昏悲吟,瘦桂对病卧。
檐虚能影斜,舍蠹易漏破。
宵愁将琴攻,昼闷用睡过。
堆书仍倾觞,富贵未换个。
入声羁栖愁霖中,缺宅屋木恶。
荷倾还惊鱼,竹滴复触鹤。
闲僧千声琴,宿客一笈药。
悠然思夫君,忽忆蜡屐著。
口吃诗口吃诗也称双声诗,是利用字的双声关系(音节的声母相同)写成的诗。双声是指两个或多个声母相同的音节连在一起(有的构成双声联绵词)。
口吃诗要求一句或整首诗都采用声母相同的字,所以读起来估屈聱牙,十分拗碍口舌,以期造成绕口令般的效果,因而也被称为吃语诗、结巴诗、拗口诗、声母诗、双声诗、绕口令诗、双声叠韵诗等。
口吃诗始创于南北朝时期,第一首五言口吃诗是王融写的《双声诗》《双声诗》南北朝·王融园蘅眩红叙,湖荇焊黄华。
回鹤横淮翰,远越合云霞。
《示封中录》南北朝·庾信贵馆居金谷,关扃隔稿街。
冀君见果顾,郊间光景佳。
这两首诗用现在的普通话念起来,并非全是同一个声母,例如有些字的声母念g,有些字的声母念j,但在南北朝时期,它们全是念g声母的字,这是地方发音有异、古今语音变化的缘故。
对于吃语诗的形成原因,曾有人认为这是仿效有口吃毛病的人而写的诗,也有人认为是为矫正口吃毛病而作,究竟是何源起,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了。
口吃诗多采用双声叠韵之法。双声叠韵词是汉语语音美的一大体现,早在《诗经》时代就已出现,如“辗转、参差、踌躇”等,读起来非常顺口,有一种自然的音乐美,为汉语声韵平添了几分绚丽与神秘。皮日休《杂体诗序》:“《诗》云:‘螮蝀在东’,又有‘鸳鸯在梁’,由是双声兴焉。”但是在作诗时要使整句、甚至整首用字的声母或韵母都一样是相当难的,因此历代文人墨客虽然多有为之,却鲜有佳作出现,仅有少数高手于嬉笑间为后人留下些妙作。
《葡萄架》唐·姚舍萄藤洞庭头,引叶漾盈摇。
(“洞”古音读“同”)皎洁钩高挂,玲珑影落寮。
阴烟压幽屋,濛密梦冥苗。
清秋青且翠,冬到冻都凋。
《望僧舍宝刹》唐·温庭筠栖息消心象,檐楹溢艳阳。
帘拢兰露落,邻里柳林凉。
高阁过空谷,孤竿隔古岗。
潭庭同淡荡,仿佛复芬芳。
《双声溪上思》唐·陆龟蒙溪空唯容云,木密不陨雨。
迎渔隐映间,安问讴雅橹。
《奉和鲁望叠韵双声二首·双声溪上思》唐·皮日休疏杉低通滩,冷鹭立乱浪。
草彩欲夷犹,云容空淡荡。
《西山戏题武昌王居士》宋·苏轼题引:予往在武昌西山九曲亭,上有题一句云:“玄鸿横号黄槲岘。”
九曲亭即吴王岘山,一山皆槲叶,其旁即元结陂湖也,荷花极盛,因为对云:“皓鹤下浴红荷湖。”座客皆笑,同请赋此诗:
江干高居坚关扃。
犍耕躬稼角挂经。
篙竿系舸菰茭隔,笳鼓过军鸡狗惊。
解襟顾景各箕踞,击剑高歌几举觥。
荆笄供脍愧搅聒,干锅更戛甘瓜羹。
[注:此诗为最早的七言口吃诗]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三月,苏轼60岁时戏和其表兄(一说姐夫)程正辅的。程之才寄苏轼一字韵之作,苏轼回敬《戏和正辅一字韵》诗。此诗每一句所用字的声母都是g或j(按当时声韵二者音同)。首联写故乡所在位置及特产蔬果,颔联指出自己性格孤傲(注:曾因此与程正辅结怨数十年,和此诗时两表兄弟相聚,相得甚欢,才尽释前嫌。)甘愿埋首经典,不求利禄功名;颈联说自己贬官归田,而正辅却官运亨通,尾联说此诗佶屈聱牙,没法像布谷鸟一样音啭自如。全诗饱含了作者对官场勾心斗角的厌倦,也委婉地表达了对程正辅的警示。
《戏和正辅一字韵》故居剑阁隔锦官。
柑果姜蕨交荆菅。
奇孤甘挂汲古梗,侥觊敢揭钩金竿。
已归耕稼供稿秸,公贵干蛊高巾冠。
改更句格各謇吃,姑固狡狯加间关。
元人乔吉始曾用散曲作“双声叠韵曲”。
《折桂令·拜和靖祠双声叠韵》元·乔吉至当时处士山祠,渐次南枝。
春事些儿,枫渍殷脂。
蕉撕故纸,柳死荒丝。
目寒涩雄雌鹭鸶,翅参差母子鸬鹚。
再四嗟咨,拈此髭,弹指歌诗。
[注:此诗为最早的七言吃语曲]谢在杭与徐兴公《赠口吃孝廉》之作,源自一位口吃孝廉的求诗。谢在杭与徐兴公赠给他三首绝句来故意为难他。三首诗都写得颇为刁钻,极尽揶揄之能事,可见游戏笔墨,才子多有之。
《赠口吃孝廉》明·谢在航绿柳龙楼老,林萝岭路凉。
露来莲漏冷,两泪落刘郎。
《赠口吃孝廉》明·谢在航梨岭连连路,兰陵累累楼。
流离怜冷落,郎辇懒来留。
《赠口吃孝廉》明·徐兴公留恋兰陵令,淋漓两泪流。
岭萝凉弄濑,路柳绿连楼。
《七夕》明·刘厚坤莲漏难留恋,南楼辇路凉。
年年来念汝,两泪落牛郎。
纪晓岚侍驾南巡、督学福建时在舟中写了一首口吃诗。在此诗之前尚有一副对联:“睡草屋闭户演字;卧樵榻弄笛书符”,名义上是专门用来应付南方官员求赠,实则是拿南方人的口音开涮。读起来拗口拗舌,污七八糟,煞是有趣,被时人传为笑谈。当皇帝听到南方官员读这首诗时全变成了“大舌头”,也不禁大笑不止。
《草屋闭户言志》清·纪晓岚馆阁居官久寄京,朝臣承宠出重城。
散心松寺寻宵宿,喜幸花轩候晓行。
情切慈亲催寸草,抛撇蓬荜譬飘萍。
身逢盛世述书史,蛮貊氓民慕灵名。
《寓简》载刘元父《嘲吃者》云:
“本是昌家,又为非类。但有雄声,惟闻艾气。”谓周昌、韩非、杨雄、邓艾也。此但取口吃故事,非口吃诗也。王阮亭《池北偶谈》载文太青《戏作口吃诗》云:“结子向客苦哆口,添栗笔蜜手柳酒。”按此事见《墨客挥犀》:凤州三出手柳酒,宣城四出漆栗笔蜜。皆土产也。
由上可见,游戏笔墨,乃古人常有之事。
叠韵诗
叠韵是指两个或几个韵母部分相同的音节连在一起构成词或词组。叠韵诗指全诗各句所用的字的韵部均相同,也是想造成绕口令般的效果。如:
南北朝时的梁武帝很喜欢文学,有一次他出题让几个大臣一起作诗,要求是五个字必须叠韵。梁武帝自己先写了一句:“后牖有朽柳”;很快,其中一个大臣刘孝绰写下了“梁王长康强”;然后轮到沈约,他写了“偏眠船舷边”
后来的徐摛写的是“六斛熟鹿肉”,何逊想了老半天,用曹操的典故,写出了“暯苏姑枯庐”;再轮到吴均,他沉思了好长时间,也作不出来。梁武帝觉得很可笑,假装吓唬他们说:“何逊不逊,吴均不均,都要治罪。”
《五字叠韵诗》南朝梁·萧衍等后牖有榴柳,梁王长康强。
偏眠船舷边,栽匕每碍埭。
六斛熟鹿肉,嗅苏姑枯卢。
《题贺知章故居》唐·温庭筠废砌翳薜荔,枯湖无菰蒲。
老媪宝葆草,愚儒输逋租。
《雨中期垂钓》唐·温庭筠隔石觅屐迹,西溪迷鸡啼。
小鸟扰晓沼,犁泥齐低畦。
《山中吟》唐·陆龟蒙琼英轻明生,石脉滴沥碧。
玄铅仙偏怜,白帻客亦惜。
陆龟蒙的《叠韵山中吟》。第一、三句用平声韵,第二、四句用人声韵。
每句五字同韵。
《叠韵昊宫词二首》唐·陆龟蒙肤愉吴都妹,眷恋便殿宴。
逡巡新春人,转面见战箭。
红栊通东风,翠珥醉易坠。
平明兵盈城,弃置遂至地。
《奉和鲁望叠韵双声二首迭韵山中吟》唐·皮日休穿烟泉潺凌,触竹犊觳觫。
荒篁香墙匡,熟鹿伏屋曲。
《奉和鲁望叠韵吴宫词二首》唐·皮日休侵深寻嵌岑,势厉卫睥睨。
荒王将乡亡。细丽蔽袂逝。
柠指替制曳,康庄伤荒凉。
主虏部伍苦,嫱亡房廊香。
《山居叠韵》宋·陆游禽吟阴森林,鹿伏朴撒木。
呜呼吾徒愚,仆仆逐肉粟。
联翩怜鸢肩,覆悚速戮辱。
艰难还山间,独欲足畜牧。
跻梯栖西溪,筑屋宿北谷。
光芒常当藏,椟玉触俗目。
古音为“侵”“虞”“先”“删”
“齐”“阳”韵;而且六联中六个对句共30个字,全部都是入声字。作者赞美大自然的自由与和谐,感叹宦海风波险恶,令人苦不堪言,通过一番痛苦折磨,才认识到隐居的好处。最后以切身体会告诫世人应该韬光养晦,免招俗人之忌。
《送王平仲二首》金·王寂潦倒少铄铄,耀儒馀遇迂。
半面便健羡,无渠吾胡娱。
袖手久不偶,铺书如枯株。
落寞各作恶,呼车姑须臾。
放浪囊肮脏,囊装将长扬。
偃春晚倦献,倘佯藏光芒。
着雨苦龃龋,苍茫荒羊肠。
黯淡厌渐险,仿徨伤王阳。
全诗叠韵,读起来如同绕口令,诗歌本身实不可取,但其苦心经营、求新求奇之意由此可见一斑。
《仙乐集·卷之一》宋·刘处玄年春后又花残,景凋零木草全。
道慧灵无好丑,了真清意辨愚贤。
人背剑游云洞,达士携琴住锦川。
近终南筠万倾,好来世外论长年。
难中出奇禁体诗禁体诗一种遵守特定禁例写作的诗。即“禁体物诗”的简称,世人简称之为禁体。在中国古代文论中,体兼有样式、风格及表现手法诸义,“禁体”“白战体”系指表现手法。此种表现手法是相对体物诗而言的,意谓体物咏物诗在描写事物的外观特征时避免用直接描写,预定不准犯某某等字。据宋欧阳修《雪》诗自注、《六一诗话》及宋苏轼《聚星堂雪诗叙》所记,其禁例大略为不得运用通常诗歌中常见的名状体物字眼,如咏雪不用玉月犁梅练絮白舞等,意在难中出奇。
欧阳修不满意当时人作白兔诗“皆以嫦娥月宫为说”(《与梅圣俞》,《欧阳修集书简卷第六》),提出来作“禁体诗”,即苏轼在《聚星堂雪》序中所引的“禁体物语,于艰难中特出奇丽。”元祜六年(1091)苏东坡在颍州忆欧公旧事,作《聚星堂雪》禁体,末有“当时号令君听取,白战不许持寸铁”之句,后人因称“白战体”。
诸诗所禁之字,或为直接形容所咏对象外部特征之词,或为比喻对象外部特征之词,或为比喻对象特征及动作之词,或为直陈对象动作之词。
《咪雪—赠张籍》唐·韩愈只见纵横落,宁知远近来。
飘飘还自弄,历乱竟谁催。
座暖销那怪,池清失可猜。
坳中初盖底,垤处遂成堆。
慢有先居后,轻多去却回。
度前铺瓦陇,发本积墙隈。
穿细时双透,乘危忽半摧。
舞深逢坎井,集早值层台。
砧练终宜捣,阶纨未暇裁。
城寒装睥睨,树冻裹莓苔。
片片匀如剪,纷纷碎若按。
定非焊鹄鹭,真是屑琼瑰。
纬缱观朝萼,冥茫瞩晚埃。
当窗恒凛凛,出户即皑皑。
压野荣芝茵,倾都委货财。
娥嬉华荡漾,胥怒浪崔嵬。
碛迥疑浮地,云平想辗雷。
随车翻缟带,逐马散银杯。
万屋漫汗合,千株照曜开。
松篁遭挫抑,粪壤获饶培。
隔绝门庭遽,挤排陛级才。
岂堪裨岳镇,强欲效盐梅。
隐匿瑕疵尽。包罗委琐该。
误鸡宵呃喔,惊雀暗裴回。
浩浩过三暮,悠悠匝九垓。
鲸鲵陆死骨,玉石火炎灰。
厚虑填溟壑,高愁桎斗魁。
日轮埋欲侧。坤轴压将颓。
岸类长蛇搅,陵犹巨象豗。
水官夸杰黠,木气怯胚胎。
著地无由卷,连天不易推。
龙鱼冷蛰苦,虎豹饿号哀。
巧借奢华便,专绳困约灾。
威贪陵布被,光肯离金罍。
赏玩捐他事,歌谣放我才。
狂教诗肆矶,兴与酒陪鳃。
惟子能谙耳,诸人得语哉。
助留风作党,劝坐火为媒。
雕刻文刀利,搜求智网恢。
莫烦相属和,传示及提孩。
全诗400字,一个雪字也未见,但人们却不难看出诗句里写的都是雪。
《聚星堂雪》宋·苏轼元祐六年十一月一日,祷雨张龙公,得小雪,与客会饮聚星堂。忽忆欧阳文忠公作守时,雪中约客赋诗,禁体物语,于艰难中特出奇丽,尔来四十余年,莫有继者。仆以老门生继公后,虽不足追配先生,而宾客之美殆不减当时,公之二子,又适在郡,故辄举前令,各赋一篇。
窗前暗响鸣枯叶,龙公试手行初雪。
映空先集疑有无,作态斜飞正愁绝。
众宾起舞风竹乱,老守先醉霜松折。
恨无翠袖点横斜,只有微灯照明灭。
归来尚喜更鼓永,晨起不待铃索掣。
未嫌长夜作衣棱,却怕初阳生眼缬。
欲浮大白追余赏,幸有回飙惊落屑。
模糊桧顶独多时,历乱瓦沟裁一瞥。
汝南先贤有故事,醉翁诗话谁续说。
当时号令君听取,白战不计持寸铁。
江上值雪,效欧阳公体,限不以盐、玉、鹤、鹭、絮、蝶、飞、舞之类为比,仍不使皓、白、洁、素等字,次子由韵。
缩颈夜眠如冻龟,雪来惟有客先知。
江边晓起浩无际,树杪风多寒更吹。
青山有似少年子,一夕变尽沧浪髭。
方知阳气在流水,沙上盈尺江无澌。
随风颠倒纷不择,下满坑谷高陵危。
江空野阔落不见。
入户但觉轻丝丝。
沾裳细看巧刻镂,岂有一一天工为。
霍然一挥遍九野,吁此权柄谁执持。
世间苦乐知有几,今我幸免沾肤肌。
山夫只见压樵担,岂知带酒飘歌儿。
天王临轩喜有麦,宰相献寿嘉及时。
冻吟书生笔欲折,夜织贫女寒无帏。
高人著屐踏冷冽,飘拂巾帽真仙姿。
野僧斫路出门去,寒液满鼻清淋漓。
洒袍入袖湿靴底,亦有执板趋阶墀。
舟中行客何所爱,愿得猎骑当风披。
草中咻咻有寒兔,孤隼下击千夫驰。
敲冰煮鹿最可乐,我虽不饮强倒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