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妊娠分娩育儿全书
4322300000025

第25章 分娩篇(7)

第三步:两臂向后猛摆几次。

第四步:缓缓还原成预备姿势。

重复5~6次。

(第3节)

预备姿势:直体右侧卧,右臂向头顶上方伸直,与身体成一直线,垫于头下,左臂屈肘扶住腰部。

第一步:左腿直膝上举,脚面绷直。腿上举时呼气。

第二步:左腿缓缓落下,还原成预备姿势。

重复6~8次,换另一条腿练习。

(第4节)

预备姿势:两腿直立,两膝左右稍稍分开,两脚足趾相碰,两肘微弯,掌心紧贴大腿两侧。

第一步:上身后仰,膝关节极度紧张活动,挺腰,下颚上抬。重复6~8次。

第二步:还原成预备姿势。

上体后仰时吸气。

预备姿势:直体仰卧,两臂伸直于体侧,掌心向下。

两腿直膝上举;

第一步:两腿像骑自行车一样交替踏动数次(一条腿屈向胸部时,另一条腿挺直,两腿脚面尽量绷直)。

第二步:两腿直膝落下,还原成预备姿势,连续4~8次,动作缓缓有力。

产后饮食营养

产褥期饮食原则

产妇面临两大任务:一是产妇本身的身体恢复;二是哺乳,喂养宝宝。两个方面均需要营养,因此饮食营养对于月子里的产妇尤其重要。

产妇由于在分娩时耗力及损血,流失了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多种矿物质及水分,因此产后初期会感到疲乏无力,脸色苍白,易出虚汗,且胃肠功能也趋于紊乱,易发生食欲不振等现象。再加上乳汁分泌也会消耗能量及营养素,此时倘若营养调配不好,不仅产妇身体难以康复,容易得病,还会影响婴儿的哺乳及生长发育。

产后饮食应注意干稀搭配,促进消化,防止便秘;荤素搭配,避免偏食;清淡适宜,不可多吃盐。

食物搭配禁忌

食用含铁多的食物时,最好不要同时食用含草酸或鞣酸高的苋菜、菠菜、鲜笋或浓茶,以免结合成不溶解的盐类,妨碍铁的吸收。

含钙多的食物也不要与以上蔬菜同时煮食,否则可使钙“皂化”,不能被人体吸收。

另外,要注意:猪肉忌荞麦、鸽肉、鲫鱼、黄豆;狗肉忌蒜;鲫鱼忌芥菜、猪肝;猪血忌黄豆;猪肝忌荞麦、豆酱、鱼肉;鲤鱼忌狗肉;龟肉忌苋菜;鳝鱼忌狗肉、狗血;雀肉忌猪肝;鸭蛋忌桑葚子、李子;鸡肉忌芥末、糯米、李子;鳖肉忌猪肉、兔肉、鸭肉、苋菜、鸡蛋等。

烹调方法要得当

产妇的膳食要清淡,食品种类要丰富,要经常变换花样,多做高营养的汤水,少用煎、炸等方法。

每天少食多餐,分早餐、加餐、午餐、加餐、晚餐、加餐六顿,饭菜要做得细软,以便于消化吸收。

补充热量

产妇由于日夜哺乳婴儿,身体有很大的消耗,每天所需热量较正常妇女多出20%,所以补充热量是十分必要的。

月子里应多吃白薯、土豆、栗子、莲子、藕、菱角、蜂蜜、食糖等富含热量的食物。此外,还应适当摄入动物性食品,如羊肉、牛肉、鸡肉、鹿肉等,以及高热能的坚果类食品,如核桃仁、花生米、芝麻、松子等。

补充蛋白质

产妇产后本身气血虚弱,而生殖器官和脏腑功能的恢复又会需要大量蛋白质。

小米、豆类、豆制品、瘦猪肉、牛肉、鸡肉、兔肉、鸡蛋、鱼类等食物含蛋白质丰富,每日膳食中必须搭配2~3种,才能满足需要。

补充矿物质

矿物质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必需的元素。如果产妇缺乏矿物质会导致出现贫血、骨质软化、牙齿松动、腰膝酸痛等病症。

产妇应增加铁、钙、碘、锌等矿物质的摄入,富含矿物质的食物有动物血液、肝脏、鸡蛋黄、豆制品、牛奶、虾皮、紫菜、海带以及各种新鲜蔬菜等。

补充脂肪

脂肪在月子期间的膳食中很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乳汁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含高脂肪的食物品种繁多,如肉类,动物油,豆类,花生,菜子,葵花子等。有些产妇怕产后体形发胖,不愿吃含脂肪较多的食物。其实不必多虑,只要合理搭配、饮食适度,进行适当体育锻炼,是可以有效控制体形的。

补充水分

母乳中70%~80%的成分为水分,使母乳分泌充足的要诀就在于水和蛋白质。如嫌白开水无味,可以适量吃一些温热的水果,水果中的纤维素还可防治产妇的便秘,促进乳汁的分泌。

补充维生素

人体中不能缺少维生素,尤其是产妇,产后各种维生素的需求量比普通人要多出1倍以上。

因此,月子期间的膳食必须增加各种维生素的含量,以促进乳汁分泌,维持产妇自身健康,保证新生儿营养的摄取。

富含各种维生素的食物有:鱼肝油、蛋、乳、动物肝脏、胡萝卜、韭菜、菠菜、小米、玉米、面粉、豆类、各种新鲜水果、藕、大葱等。

产妇忌多吃红糖

产妇分娩后,由于丧失了一些血液,身体虚弱,需要大量快速补充铁、钙、锰、锌等微量元素和蛋白质。

红糖营养丰富,释放能量快,营养吸收利用率高,具有温补性质,还可以促进子宫收缩,排出产后宫腔内淤血,促使子宫早日复原。产妇吃些红糖有益气养血、健脾暖胃、驱散风寒、活血化淤的功效。但是过多饮用红糖水会损坏牙齿,如果产妇在夏季过多喝红糖水,则会加速出汗,使身体更加虚弱,甚至中暑。

此外,喝红糖水时应煮开后饮用,不要用开水一冲即用,因为红糖在贮藏、运输等过程中,容易滋生细菌,简单冲服后易引发疾病。

产妇忌过多吃鸡蛋

医学研究表明,分娩后数小时内,最好不要吃鸡蛋。因为在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大,出汗多,体液不足,消化能力也随之下降。若分娩后立即吃鸡蛋,就难以消化,增加胃肠负担。分娩后数小时内,应吃半流质或流质饮食为宜。

在整个产褥期间,产妇每天吃鸡蛋三四个就足够了。研究还表明,一个产妇或普通人,每天吃十几个鸡蛋与每天吃3个鸡蛋,身体所吸收的营养是一样的,吃多了会带来坏处,如增加肠胃负担等,甚至容易引起胃病。

产妇忌不吃蔬菜、水果

由于母体分娩时体力大量消耗和大量失血,子宫内有较大的创伤面,加上生殖器官要逐渐复原及哺乳婴儿,产后应尽可能地多吃些容易消化、富含营养、水分充足的食物,每天吃的量比平时约多1/3,最好是多加一两次小餐。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是产妇组织修复和分泌乳汁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纤维素还有促进肠蠕动的作用,可以防止便秘。因此,产妇应适当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产妇饮食忌辛辣、生冷、坚硬

产妇在产后1个月内饮食以清淡、易于消化为主,食物品种应多样化。但产妇一定要忌食辛辣温燥和过于生冷的食物。辛辣温燥之食,可助内热,而使产妇上火,引起口舌生疮,便秘或痔疮发作。母体内热,可通过乳汁影响到婴儿内热加重。所以,产妇在1个月内应禁食韭菜、大蒜、辣椒、胡椒、茴香、酒等。

生冷、坚硬食物易损伤脾胃,影响消化功能,生冷之物还易致淤血滞留,可引起产后腹痛、产后恶露不净等。

产后忌滋补过量

产妇适当进行营养滋补是有益的,这样可补充营养,有利身体恢复,同时可以有充足的奶水哺育婴儿。但是,滋补过量却是无益有害的,不但浪费了钱财,而且有损产妇身体健康。这是因为:

滋补过量容易导致过胖。产后妇女过胖会使体内糖和脂肪代谢失调,引起各种疾病。

产妇营养过剩,必然会使奶水中的脂肪含量增多。如果宝宝胃肠能够吸收,也易造成婴儿肥胖,并易患扁平足一类的疾病;若宝宝消化能力较差,不能充分吸收,就会出现脂肪泻,长期慢性腹泻,还会造成营养不良。

受母亲奶水脂肪含量过多的影响,宝宝会发育不均,行动不便,成为肥胖儿,不利于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

产妇忌喝茶

产妇在哺乳期不要喝茶,因为茶内含有******,******通过母乳进入婴儿体内,容易使新生儿发生肠痉挛和忽然无缘无故啼哭的现象,甚至使新生儿精神过于兴奋,不能很好睡眠,因此过于劳累而引起并发症。

产后忌吸烟、饮酒

烟酒是刺激性的物质,对乳母没有好处。吸烟可以使乳汁减少,烟中还含有有毒的尼古丁,虽然到乳汁中的尼古丁不多,但对新生儿毕竟有害,而且吸烟时呼出的气体会直接危害新生儿的健康,这对新生儿来讲是一种严重的吸毒现象。

酒中含有的酒精可进入乳汁中。少量饮酒虽对婴儿无影响,但大量饮酒可引起新生儿嗜睡、深呼吸、触觉迟钝、多汗等。

产妇宜少吃盐

产妇食盐过多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对肾不利,也会使血压增高。哺乳期妈妈不应过多食盐,也不能忌食盐,应适当食盐。

产妇宜少食味精

如果产妇在摄入高蛋白饮食的同时又食用过量味精,这样大量的谷氨酸钠就会通过乳汁进入新生儿体内,导致新生儿缺锌。其具体表现有婴儿味觉差、厌食、智力减退、生长发育迟缓、性晚熟等。因此,哺乳期产妇最好不食用味精。

剖宫产排气前不宜进食

排气是肠蠕动的标志,剖宫产妇只有在肠蠕动恢复后方可进食。一般24小时以后出现排气,若在48小时之后还未排气则为异常,需找医生检查处理。

为了及早恢复肠蠕动,在24小时以后也可以在家人帮助下,忍刀口的疼痛,在地上站立一会儿或轻走几步,每天坚持做3~4次。实在不能站立,也要在床上坐起一会儿。这样也有利于防止内脏器官的粘连。

陪护人员还可在产妇卧床休息时给产妇轻轻按摩腹部,注意避开伤口。方法是自上腹部向下按摩,每2~3小时按摩1次,每次10~20分钟,这不但能促进肠蠕动恢复,还有利于子宫、****对残余积血的排空。

剖宫产排气后的饮食

剖宫产排气后的第1天,一般以稀粥、米粉、藕粉、果汁、鱼汤、肉汤等流质食物为主,一次不要吃得太多,一天中分6~8次进食。

术后第2天,可吃些稀、软、烂的半流质食物,如肉末、肝泥、鱼肉、蛋羹、烂面、烂饭等,每天分4~5次进食。

第3天后,可以食用普通饮食,注意优质蛋白质、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取,主食、副食要合理搭配,主食350~400克,牛奶250~300毫升,肉类150~200克,鸡蛋2~3个,蔬菜水果400~500克,植物油30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