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育儿同步指导大百科全书
4322200000004

第4章 1~3个月:把世界指给我看(1)

(第一节)身心发育特点

生理发育

满月后的宝宝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已渐渐增强,显得十分活泼,白天有4~5小时是清醒的,但夜晚睡眠时间变长。宝宝的头也能灵活转动了,小手也开始抓东西,似乎要试试自己的力量了,但仍是没有目的,手眼不相协调,什么东西都是一把抓。当宝宝3个月时,清醒的时间就会更长,对环境的兴趣也会增强。喜欢听声音,尤其爱听快乐、轻松、温柔的声音,喜欢看亲人高兴的样子。当他高兴时会手舞足蹈,并能发出“啊、哦”的声音,甚至还会大声笑。宝宝还发现了自己的小手,能“研究”自己的小手了。宝宝还渐渐会与父母“谈话”,并表现出偏爱妈妈的倾向。

男宝宝两个月时,体重平均6.06千克,身长平均60.1厘米,头围约39.6厘米,胸围约39.8厘米,最佳视距15~30厘米。

男宝宝3个月时,体重平均6.74千克(约为出生时的两倍),身长平均62.4厘米,头围约40.8厘米,胸围约41.2厘米。

女宝宝两个月时,体重平均5.54千克,身长58.8厘米,头围39.8厘米,胸围38.7厘米。

女宝宝3个月时,体重平均6.22千克,身长平均61.1厘米,头围39.8厘米,胸围40.1厘米。

宝宝第3个月时,脑细胞生长出现第二个高峰期。

心理发育

宝宝喜欢被抱起来与其谈话、逗笑,他对甜、酸、苦常用微笑、皱鼻、伸舌或挣扎表示欢迎、讨厌、拒绝,对及时反复的视听刺激有初步的记忆能力。

宝宝到3个月时,喜欢摇晃、注视自己的手,喜欢用手触摸折打玩具,更喜欢用口“探索”物体。宝宝喜欢听自己的声音,与父母“谈话”,这时候的宝宝明确表现出对妈妈的偏爱。

(第二节)具备的本领

身体方面的本领

满1个月的宝宝,身体状况大概都已经呈现稳定。在这时期,宝宝手脚动作活泼,睡醒时会不断地挥动手脚,精力非常充沛。清醒的时间逐渐拉长,开始养成白天醒着,夜晚睡觉的睡眠习惯。当你让他趴着时,他会想要将头抬起,有些宝宝在两个月时就能将头抬起数十秒钟,在抱着他时,脖子也不太会东摇西晃。到3个月时,宝宝的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皮下脂肪发达,身体变得圆圆胖胖,看起来愈加可爱。由于肌肉的生长发达,脖子变得相当稳固,若是让他趴着,他会尝试用手、脚将胸部或肩膀撑离地板,有些宝宝只要你出手帮他,甚至会自己翻身。

视觉和听觉方面的本领

新生儿时期的宝宝只能看到脸部正前方15~30厘米的地方,第二个月时可以看到90°角范围,第三个月能看到180°角范围。

宝宝的听力发展很快,1个月左右就能听铃鼓及音乐盒的声音,连很小的声音也听得到。两个月时脸会转向声音的方向,3个月时对很多声音都有反应,对电视声音也会出现反应。

心智方面的本领

1个月后的宝宝已经可以分辨妈妈的声音。当他哭泣时,妈妈抱起他,若是对他说:“怎么了?宝宝!”此时宝宝会停止哭泣,竖起耳朵倾听妈妈的声音。

咿咿呀呀是语言发展的基础,到了第2个月后半月,宝宝开始发出“啊、哈、咕噜”之类的声音,有时他会一个人高兴地自言自语,有些宝宝甚至会在妈妈跟他说话时发出回应般的声音。

3个月大时,会明显出现欢愉或不快的感情,表情也愈来愈丰富,一逗他就发出笑声,全身表现出喜悦的情绪,妈妈一离开,会用眼光追随着,若发现没有回来,便企图用哭声唤回妈妈。

吸吮手指是心灵成长的象征

这个时候,新生儿时期的反射动作会逐渐消失,而改由感情及意志来支配行动。这段时期的宝宝脑神经细胞进展非常快速。

出现在2~3个月时的吸吮手指行为,就是宝宝心灵发展中最明显的例子。宝宝之所以会吸吮手指,是因为漫无目的摆动手指,无意中碰到嘴巴,在反射作用下吸吮起来。这个偶然让宝宝发现吸吮手指可以得到像吸吮乳房般的安全感。

但是,对这段时期的宝宝来说,将手举到嘴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经过无数次尝试后,终于能靠自己的意志和运动能力来吸吮手指。

吸吮手指为宝宝将来自己运用手部生活做好了第一步的准备。这个动作会随着宝宝的成长而自然消失。宝宝经由“反射”这种本能的动作,逐渐地学会各种新动作,这些新动作和反射动作全然不同。

(第三节)日常护理与保健

与宝宝亲密相处

你或许一直以为宝宝什么也不懂,但他却无时无刻不在领悟着你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宝宝要友善温和,当你爱抚他、拥抱他、对他微笑、说悄悄话时,他会感到很愉快,这是他精神上的“营养”。和宝宝相处不是一种重复性的体力劳动,不要忽视宝宝和你本应都拥有的兴趣。但注意不要让宝宝太累,以免他感到紧张。

让宝宝生活有规律

有规律的生活有利于宝宝的身心健康发展,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的协调工作,宝宝的体格和智力都可日新月异地发展起来。下面是2~9个月的宝宝一日生活安排指导方案:

6:00~6:30 起床,换尿布,盥洗,喂奶。

6:30~8:00 活动:视听训练、游戏、做操、户外活动等。

8:00~10:00 换尿布、洗澡、第一次睡眠。

10:00~10:30,喂奶(4个月后增加辅食)

10:30~12:00,活动。

12:00~14:00,第二次睡眠。

14:00~14:30,喂奶,喂鱼肝油。

14:30~16:00,活动。

16:00~18:00,第三次睡眠。

18:00~18:30,喂奶(4个月后加辅食)

18:30~20:00,活动。

20:00至次日6:00 夜间睡眠(3个月内22:00,2:00各喂奶一次,3个月后22:00喂奶一次)

以上的时间安排表,家长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总体是要宝宝养成吃→玩→睡的生活习惯。为了帮助规律的形成,可利用一些条件反射,如在宝宝不同的生活时间里播放不同内容的固定音乐。

防止事故

这几个月中最常见的事故是宝宝从床上掉到地上。由于妈妈往往认为宝宝还不能翻身,也不会爬,不会掉到地上,很容易粗心大意造成事故。所以应给宝宝床加栏栅。

带宝宝乘车,应特别注意保护宝宝的头部,最好由妈妈始终用身体护着宝宝的头部。

冬天,热水袋上的塞子掉下来或裹热水袋的套子掉了都会烫伤宝宝,因此,冬季给宝宝热被窝时应特别注意。

宝宝过了3个月后,拿东西时总是抓住不放。因此,常常发生宝宝拿着硬质橡胶做的哗啷棒胡乱挥舞而弄伤自己脸的事。此外,也有让宝宝拿着哑铃型舔弄式胶皮玩具吞到喉咙中而窒息的事件,这个时期如果让宝宝拿了吞咽有危险的东西,就应守护着他。

宝宝面部和头部长湿疹而发痒时,会自己用手挠。为了防止挠破,有的妈妈用纱布做的袋子把宝宝的手套上,但这并不安全。因为袋里的纱布线开了,就会缠到宝宝手指上系到肉里,有时还会妨碍血液循环。由于长了湿疹不能洗澡,袋子老套在手上,血液循环受阻的手指有时就会溃烂。

害怕宝宝舔手指的妈妈,给宝宝手指套上袋子,是有害无益的。因为宝宝用嘴舔袋子,就会使袋子沾上灰尘。与舔弄脏的袋子相比,舔手指头要干净得多。

春夏秋冬注意事项

宝宝到3个月后,头部已能完全挺直,若恰好逢到春秋等好季节时,应尽可能让宝宝做室外空气浴,以锻炼身体。

3个多月的宝宝逢到夏天时,吃奶量或许会减少。这个时候就不要硬让宝宝按奶粉瓶上标明的奶量去吃。宝宝每次都吃160毫升,而现在却连100毫升也吃不了时,首先应考虑是厌食牛奶。

当并不像厌食牛奶那样吃得那么少时,在炎热季节里,可试着把牛奶稍凉一凉(在15℃左右),再让宝宝吃,如吃得很好可照此继续下去。

夜间气温在30℃以上的地方,可让宝宝枕水枕(少放点冰)。这样宝宝既可睡得香,也可少长痱子。通宵开电扇不好,但在睡觉前可离宝宝两米左右,用微风扇扇宝宝头部有一定好处。当然,用扇子扇就更好了。

用蚊帐防蚊最保险,如果是宽敞的大房间,也可点蚊香。

天气开始炎热时,宝宝常常出汗,一出汗,尿量就减少。与以前相比,尿湿尿布的次数会减少。对出汗多的宝宝,应补充水分(凉白开、果汁)。洗澡对预防痱子最有效,盛夏每天可洗两次澡。

进入7月中旬,如果宝宝每天从半夜到早晨都发高烧,这可能是患有夏季热病。去凉快的地方,有利于宝宝痊愈。

在冬天,不要错过温暖时刻带宝宝去体验室外空气浴。带宝宝外出时应充分保护好宝宝的手脚,以免冻伤。但是,袜子口过紧会影响脚部血液循环而引起冻伤。宝宝一旦发生冻伤,不但情绪变坏,而且夜里大哭大闹。

只要被窝里的温度适宜,即使整个房间不那么暖和也不要紧。电褥子容易过热,宝宝不易用。不管是煤油炉还是煤气炉,都不能整夜点着,室温只要保持在父母起床以前不感到冷就可以了。

冬天,也应每隔一天左右洗一次澡。洗澡有助于治疗冻伤。有冻伤的宝宝,可每天洗澡,但要避免感冒。

宝宝外出

两个月后,宝宝的眼睛已经能够相当清楚地看东西了,当看到室外的东西时就会高兴。一边让宝宝高兴,一边通过空气的刺激锻炼宝宝皮肤,这就是宝宝外出的益处。不论到什么地方,外出都对宝宝有好处。

宝宝外出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宝宝脖子的挺立程度。如果宝宝脖子能够完全挺立,即使把宝宝抱到外面连续待20分钟或者30分钟,宝宝也不会感到疲劳。

在这个月龄中,让宝宝乘坐座式手推车是困难和危险的。让宝宝躺在箱式手推车中外出,在平坦的道路上是可以的,但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是不行的。

宝宝脖子完全能够挺立时,背着宝宝外出并不好。除了冬天可将宝宝全身包好背着外,这个月龄中的宝宝一般不宜背着。

带宝宝去商店买东西等,还为时过早。也不能带宝宝去电影院,因为电影院的空气不新鲜,容易让宝宝传染上疾病。炎热的季节,最好不要抱宝宝走远。因为妈妈的体温会传给宝宝,致使宝宝体温过高。

(第四节)智能培育

天真快乐反应

当宝宝还只有1个月时,他就会凝视妈妈的脸微笑了。两个月时,他就可以有更复杂的面部表情,如苦恼、兴奋、快乐,除了妈妈,别人逗他时也可能会微笑。约在两个月末、3个月初时,宝宝会明显对照顾他的人,尤其是妈妈表现出“天真快乐反应”。这可以说是宝宝与人最初的交往,所以让宝宝多与亲善他的人接触,经常引起这种“天真快乐反应”对宝宝成长是必要的。

与宝宝亲切交谈

宝宝在学会说话前,要经过一个语言的贮存准备期。1个月的宝宝就能感觉到噪声和其他声音不同,2~3个月的宝宝开始懂得别人对他说话时的感情、情绪。当你友善地与他说话时,他会微笑,若你大声或愤怒地说话,他会感到害怕,并往往会躲开。科学研究表明,语言的发展除了身体、智力因素外,还受到情绪、语言环境、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不要让宝宝感到不安,要给予爱的鼓励和支持,给宝宝丰富的语言环境,如周围的人、电视、画册等。尤其是2~3个月的宝宝开始进入语言自发的发声阶段,大人要用亲切友善的语气和宝宝多说话,并可伴有多种表情。当3个月的宝宝会咯咯地发声,高兴的时候会自发地“咿”呀“啊”呀地“讲话”时,这时妈妈应同样“咿”呀“啊”呀地去应答他,和他对话,使其情绪得以充分的激发。

尽管宝宝有时听不懂,但这些都对宝宝有潜意识的影响,父母应一直坚持与宝宝“对话”,积极应答他发出的各种声音,有条件的话,父母可用普通话和外语交替着与宝宝说话。一般说来,女宝宝的语言能力比男宝宝发展得快些。

观察大千世界

两个月的宝宝,视觉集中现象已越来越明显,尤其对于活动的物体和成人的脸。3个月时宝宝的视线可随物体转动180°,能看4~7米远处的物体,尤其对发声的、色彩鲜艳的或活动着的东西最感兴趣。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里,可把宝宝抱出户外,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并在看的过程中感知世界,这等于在宝宝几乎一片空白的视野内,叠放摄有各种影像的照片,对触发宝宝的心智大有裨益。

分辨声音

两个月的宝宝就能辨出声音的方向,3个月时听力有了明显的发展,可将小铃铛、拨浪鼓、八音盒等不同声音的东西放在宝宝能看到的地方弄给宝宝听,并告诉他名称。宝宝注意后,再慢慢移开发声体,让宝宝分辨声源。

(第五节)益智游戏

锻炼身体

婴儿体操

月龄1个半月到两个半月的宝宝体操,应以按摩为主。让宝宝躺在体操台上,妈妈站在宝宝脚前,按下列顺序按摩5~6分钟。

(1)臀部按摩,左右各4~5次。

(2)腹部按摩,6~8次。

(3)腿部按摩,左右各4~5次。

(4)脊椎的反射运动,左右各1次。

(5)让宝宝匍匐练习抬头。

(6)练习爬,左右手交替爬行8~10次。

(7)锻炼脊肌,上下4~5次。

(8)锻炼脚部肌肉,左右各4~5次。

(9)锻炼脚趾,左右各4~5次。

(10)锻炼膝部关节,6~7次。

上述动作都是利用宝宝的反射动作,当宝宝没有作出反射动作时,不要勉强去做。

2~3个月的宝宝可先让做上个月的体操,当宝宝头部能完全挺立,腿能蹬跳的时候,可增加下述两种体操。

(1)让宝宝挺胸,锻炼脊肌,每天作1~2次。

(2)做站立练习,每天6~8次。

到了3个月,宝宝的身体运动更加活跃,与之相适应,可增加下列体操。

胸肌按摩让宝宝仰卧,妈妈两手的手指成螺旋形按摩宝宝胸肌。首先把手指放在胸口窝处,即胸廓的侧方,沿着肋骨一圈一圈地向前按摩到胸骨。这种按摩是从第九根肋骨按摩到第四根肋骨,共按摩4~6次。

胳膊按摩让宝宝的右手抓住妈妈的左手拇指,让宝宝伸出胳膊,妈妈用右手手掌从手腕按摩到肩部4~5次。然后让宝宝抓住右手拇指,让胳膊垂直伸直,妈妈用左手手掌从宝宝腕部按摩到肩部4~5次。以同样的要领内外按摩宝宝左右胳膊各4~5次。

肚子按摩让宝宝仰卧,妈妈站在宝宝脚前,用右手掌以宝宝肚脐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划圆来轻轻按摩,反复6~8次。不要过于用力摁压。目的在于促使肠子蠕动,能顺利排气,同时可锻炼腹肌。

双腿按摩让宝宝仰卧,用左手抓住宝宝的脚腕,使其伸腿。然后用右手掌从脚腕按摩到大腿根4~5次。接着换右手抓住脚腕,用左手掌从右腿外侧的脚腕按摩到臀部4~5次。以同样要领按摩另一条腿4~5次,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可逐渐用力按摩。

锻炼背肌让宝宝左侧朝下侧躺着,妈妈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脊椎的两侧,从臀部到脖子按顺序往上捏12~15次。这时宝宝会反射性地挺胸,使脊椎像弓一样挺直。然后让宝宝改变方向,右侧下卧,按上述要领做。

俯卧抬头让宝宝俯卧,使两膝肘弯曲,在宝宝前方放一个带色的、能发声的玩具,逗引宝宝注意。当把玩具逐步往上提高时,宝宝就支撑胳膊,使头部和上身抬起。这个运动,要在脊椎表现出反射运动后才能开始。当宝宝长大一些,宝宝就会抬起头左顾右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