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育儿同步指导大百科全书
4322200000021

第21章 1岁至1岁半:行走,世界原来很大(1)

(第一节)身心发育特点

生理发育

1岁宝宝到1岁两个月体重增加0.17(女)~0.18(男)千克,身高增加0.9(女)~0.93(男)厘米,能利用手和足爬上1~3级台阶,会堆砌2块积木,听到大人叫名字会过来,能完成指令,如:“走过来”、“捡起玩具”,会抓帽子放在头顶上,知道烫的东西不能摸。

1岁3个月时体重比上月增加0.17(女)~0.18(男)千克,身高增加0.9(女)~0.93(男)厘米,能向前方抛球,能用四块积木排火车,会指出红色,大小便时会及时找便盆坐下。

1岁4个月时,宝宝体重比上月增加0.17(女)~0.18(男)千克,身高增加0.8(女)~0.83(男)厘米,可以模仿画道道,能把三角形木块放入三角形板****,能看图指物4种,会说出自己的乳名。

1岁半时,宝宝的体重增加0.17(女)~0.18(男)千克,身高增加0.8(女)~0.83(男)厘米,会从瓶中倒出小丸,会认出自己的东西,会说出10个字音,会脱掉帽子和鞋。

心理发育

喜欢探索新环境,发现新的物品,能与他人作面部表情和语言交流,能牵着父母的手行走,能拿东西给父母和熟悉的人,能堆积木、玩喜欢的玩具,想独立行走,模仿成人动作。这个阶段的宝宝喜欢追逐打闹,模仿成人的语言和动作,会用手指自己的五官,喜欢玩大积木、玩水、爬椅子和沙发,尤其喜欢翻书、端杯子喝水。

(第二节)具备的本领

身体方面的本领

1岁至1岁3个月的宝宝大部分都可以不抓任何东西,靠自己的力量站好,一步、两步,摇摇晃晃地开始走路。刚开始时,他们会两脚张开降低重心,以保持身体平衡,弯着手,将力量集中在肩膀,不用多久,他们就能走得很快。他们喜欢爬楼梯,看到楼梯就会一层一层地往上爬。刚开始,有些宝宝会上楼不会下楼,这时候就哭着叫妈妈,只要教他手扶着楼梯,身体重心向后,用脚一边摸索一边下来,他很快就可以学会。

这个时候,他们的指头已经很灵巧了,喜欢翻书本、抓东西、把篮子内的东西拿出来又放进去。

到了1岁半左右,几乎所有宝宝都可以走得很稳。他会快步地在平坦的地方走动,而且很少跌倒。但是碰到凸凹不平或砂石路等有高低差别的地方,会因失去平衡而跌倒。只要让他反复练习,掌握高度感及深度感后,就能走得很好。接近2岁时,宝宝已经会跳了,这时候也需学会掌握高度感。总之,最好让他在各种不同条件下学走,完成步行训练。

这个时期的宝宝会爬到沙发或床上等较高的地方。爬楼梯时只要扶着他就能一层一层地往上爬,不必再像以前一样用手抓着楼梯了。

个人发展情况会逐渐显出差异

宝宝到了1岁之后,个人的体型差异会逐渐明显,有的宝宝较高、有的较矮、有的较胖、有的较瘦,宝宝们的个性也会出现差异。

运动方面也一样,有的宝宝已经走得很好,有的却还要抓着东西才能站立。由于外出机会增加,家长很容易拿自己的宝宝和别的宝宝比较,觉得自己的宝宝某些方面不及别的宝宝。但是只要其他的成长过程顺利,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放长眼光来看,这个时期的宝宝即使有两三个月的差异,以后不见得会有什么差别,不必太多在意。

手愈来愈灵巧,已经可以使用工具了

这时候的宝宝,手的功能也开始增加了。他会开始使用道具,如笨手笨脚地用汤匙吃东西,玩沙时会用铁铲挖沙放进桶里。跟他说“把球丢过来”,他也会将球往前丢。

妈妈写字时,宝宝会对笔发生兴趣,也想自己拿去看看。让他拿笔后,他会用笔拍打纸或用力在纸上画线取乐。这个时候妈妈可以一边握着他的手教他如何握笔和使用蜡笔。大人看起来非常简单的堆积木,对宝宝来说是一种高难度的动作,如果在1岁左右可以堆2个,1岁4个月可以堆3~4个,已经是进步很快了。

手指的灵活度取决于宝宝是否热心接触东西而定,这个时期如果积极地让他使用手部,就可增加手的灵活度。手部不灵活的宝宝,很多都依赖妈妈帮他做事,养成强烈的依赖性,这样对心智和运动能力的发展都有影响。

心智方面的本领

过了1岁后,宝宝已经可以理解“这个”、“那个”之类的代词,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正在逐渐增加中,如妈妈说“把那个拿来”,他会照妈妈的指示拿东西。

有的宝宝虽然理解能力有了进步,能听懂大人的话,但需经过一段间才会说话。有些宝宝能立刻学着妈妈说话,有些宝宝却完全不出声。语言发音需具备高度的技巧,比较晚说话是因为宝宝还不知道舌头的使用方法和吐气方法,或是舌头的运动能力比较差。晚说话的宝宝也能够清楚地了解语言的意思,只要时机一到就很会说话了,这时候,妈妈可以让宝宝看清楚嘴巴的动作,慢慢地和他说话。

开始学会说“不”

当宝宝智力方面逐渐进步时,妈妈在高兴之余当然想教他学习各种新的东西。宝宝对有趣的事、快乐的事会热心学习,进一步增强自己的能力,对不喜欢的事就显得缺乏兴趣了。

宝宝在这个阶段自主性正逐渐拓展,开始有了自己的主张,愈来愈不想照妈妈的心思行动,当他被强迫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时会说“不要”。

逐渐具备社交能力

这个时期,宝宝虽然还不曾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但却表现出高度的兴趣,他会追在小朋友的后面,会靠近观察他们的脸。妈妈可以带他到公园之类小孩较多的地方,让他看大一点的小孩玩游戏,或让他靠近,在小朋友的旁边一起游玩。

和小朋友游戏是脱离妈妈,接触外界的一个阶梯。宝宝对他的小朋友或与小朋友玩的游戏、玩具等都非常感兴趣,有时会抢别人的玩具或被别人抢去玩具,甚至弄哭别人或被别人弄哭。凭着这些体验,宝宝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及游戏规则了。

宝宝1岁半和2岁平均发展水平

1岁半和2岁是两个关键年龄,宝宝的大动作、精细动作、言语、认知能力以及情绪与社会行为方面的平均发展。

(第三节)日常护理与保健

给宝宝一个自由安全的空间

随着宝宝活动能力的增强,好奇心也在增强,独立意识也有所提高。宝宝不再像以前那样完全依赖父母,有时甚至还会拒绝父母的关照和保护,独自爬上爬下,让你既为他的能力惊喜又为他的安全担忧,这时,一个既自由又安全的空间对宝宝便显得十分重要。

一方面,父母应松开手给宝宝一定自由,过度的关照和保护可能会限制宝宝,使宝宝厌烦。当然这并非说就随宝宝去了,宝宝毕竟只是个孩子。所以在让宝宝自由活动时,要清楚宝宝独自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要观察了解宝宝的兴趣。另一方面要注意安全,比如你给了宝宝一个轻便的小凳子,宝宝能搬来搬去,那么你就留心宝宝爬到小凳子上可能去够一些存在隐患的东西如热水杯,电器等。安全是宝宝成长中始终离不开的话题。

春夏秋冬注意事项

在4月份,对快要接近1岁三四个月的宝宝,可以考虑训练他们排便了。能够进行训练的条件是,宝宝的排便间隔已在1小时以上。如果间隔太短,那就不能训练。快到10月份时,想从此撤掉尿布,恐怕还不行。从10月到第二年3月,聪明的办法是,最好不要训练宝宝排便,待天气较暖后进行。能走路的宝宝,喜欢到户外玩耍。到了桃花快要开时,不要让宝宝穿得太厚,应穿轻装,利用各种游戏设备锻炼身体。

最近,夏天很盛行塑料游泳池。1岁半的宝宝在约10厘米深的水中就不安全。玩水,可用大的洗脸盆玩。如果有美丽的海滨浴场,可同爸爸妈妈一起洗海水澡。

食量小的宝宝,夏天几乎都不好好吃饭,体重也不见增加,如果精神很好,可不必担心,天气一转凉,就能吃了,不要把他当病人对待,更不要打针吃药。

秋天,天气突然转凉,精神挺好且不发烧的宝宝有时咳嗽得厉害。胸口积痰,呼噜作响,要多留心。

冬天,常到户外去,易患冻疮。到了这个年龄,好多宝宝不愿意穿袜子和戴手套。但是不要因为怕生冻疮而不进行户外锻炼。天气不是很冷,阳光充足时可到户外呆5分钟左右,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创造游玩场所

室内

这个时期的宝宝大部分的生活内容是玩耍。宝宝一面快活地做游戏。一面发挥自己的天分,在游戏中宝宝各方面的能力得以锻炼。

为发挥宝宝的想像力,可以通过玩积木做各种造型物。给宝宝蜡笔或魔术墨水让其在大纸上画画。宝宝玩布娃娃、动物、小汽车、小火车、喷气飞机等时就开始建立他们的梦想世界。

爱好音乐的宝宝,看过电视或听收音机,就能记住歌曲,对这类宝宝,可让他听童话唱片。喜欢敲打东西发声的宝宝,可给他小鼓或木琴玩。

室外

1~2岁的宝宝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玩。小孩和大人不同,玩就是他们的生活。通过玩,可使他们身体的各种机能发达起来,学到许多知识,增加社会意识,丰富思想感情。

1岁以后宝宝喜欢到室外玩,就是要逐渐走向世界。从这一点来说,经常带宝宝到公园、广场、游乐场等有很多宝宝玩的地方去是再好不过了。

那些活泼的宝宝到了1岁半就想钻到大孩子群里玩,而大一点的宝宝却认为他们碍手碍脚很讨厌,但这种场合却能使宝宝真正懂得保护和克制自己。

在大人眼里,玩泥巴、玩水是纯粹的孩子气,衣服脏了洗起来又觉得很累。但对于宝宝来说,这样的体验是非常重要的。

那些有沙子、泥巴、水的地方,是宝宝们最喜欢玩的场所。虽然经常会有些宝宝吃沙子,甚至把小石子也放进嘴里,但宝宝同时也会发现既不甜又不好吃,以后就不会再吃了。如果父母在一开始就予以禁止,宝宝会感到烦闷无聊。要让宝宝到外面去尽情地玩耍,他才会在接触丰富的事物中获得各种新鲜的知识,情绪也会随之安定下来。值得提醒的是,1岁多的宝宝出去玩耍时,父母一定要注意宝宝的安全。

若上街买东西,可让宝宝帮助拿轻巧的物品,他会为得到妈妈的重视而非常满足、高兴。

保护宝宝的眼睛

眼睛在一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保护眼睛要从小开始,因为婴幼儿时期是视觉发育的关键和可塑阶段,也是预防和治疗视觉异常的最佳时期。

一般宝宝的视觉异常可有以下几种情况:

(1)斜视。

(2)两眼大小明显不一样。

(3)近视,看东西要离得很近,眯着眼,皱着眉。

(4)视觉立体效果差。

(5)经常眼痛,头晕但又无急性眼疾。如果发现或怀疑宝宝的视觉异常时,应及时到医院尽早确诊并及时治疗。

平常生活中要十分重视宝宝的视觉保护。

(1)饮食上,宝宝应吃一些蛋黄、肝、绿色蔬菜、水果等,以摄入足够的维生素A。

(2)宝宝在看图画书时姿势要端正,眼与书应保持适当距离(约33厘米),此外,要选用字迹大小适合的书给宝宝看。

(3)室内的光线应足够明亮(照明最好用日光灯,免使眼睛受刺激)。

(4)不要让宝宝常看电视,偶尔看一次也不要超过10分钟,电视机的荧光屏中心位置应低于宝宝视线。

(5)经常进行一些户外游戏,加强体格锻炼,这样对于恢复视觉疲劳是很有效的。

给宝宝一个好情绪

轻松愉快的情绪对宝宝和父母都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让宝宝有足够的热情和兴趣去游戏、去学习、去探索,从中进一步获得乐趣,增加自信,形成良好的发展倾向。宝宝愉快高兴,父母自然也轻松愉快,整个家庭的气氛也就活跃起来,有利于宝宝的养育。

但生活中总有让我们皱起眉头的时候,宝宝也不例外。比如当宝宝身体不舒适的时候,感到孤独的时候,就会不安、哭闹,这时父母的关照爱抚对宝宝非常重要,在爱的关怀下宝宝才会产生对人的信任和对环境的安全感。

另外,这一时期宝宝在语言上主要还处在理解阶段,虽然已经掌握了几个常用的词汇,但是语言能力发展还处在萌芽阶段,很多重要的日常用语还不会说,口齿也不清晰,因而还不能流畅地表达很多内心的需求和愿望。因此,宝宝常常满肚子要说的愿望和需求无法表达出来,刚萌芽的自尊、自信受到打击,为此,宝宝的情绪有时会很坏,哭闹、发脾气、乱抓乱打都会出现。面对宝宝的不安,做父母的一定要冷静。你可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想像力来猜测,宝宝到底想做些什么。你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活动来满足宝宝。好在这时宝宝的注意力比较容易转移,只要给他一些新鲜有趣的东西,就会高兴地玩起来,也会忘掉自己原先想要的东西。你也可以改变一下周围的环境,将宝宝带到另一间屋子,或将他举高,或将他抱起来一起“跳舞”,他会忘掉刚刚经历的挫折,变得轻松起来。

宝宝撒娇不听话怎么办

刚刚过1周岁,感情外露的宝宝,稍有不如意,不是跺脚,就是在地上打滚儿,或者手脚乱动,哭闹不休。人在极度激动时,往往要挥手跺脚,以此把心中的兴奋通过身体的运动热能散发出去。为了使宝宝手脚更加自由舞动,此时最好让宝宝仰面朝天地躺着。对感情易冲动的宝宝来说,这是极其自然的表现方法,以此来发泄内心的不满。妈妈把宝宝的这种表现看成是对自己提要求,所以往往没等宝宝发作便满足其意愿。如果在很多人面前宝宝这样闹,妈妈因怕丢面子更会轻易地满足其要求的。宝宝看到这种情况会以为只要自己大发脾气,会什么事情都能如愿以偿。因此,遇上一件小事,也要躺倒打滚,妈妈如果不马上屈服,宝宝会真的生气,开始挥手蹬脚。

万事从头开,宝宝生气、躺倒,一面哭一面手脚乱动时,可以只当没看见,等待他把能量全部散发出来。折腾过一阵,算是告一段落,然后再给他选择个合适的表演舞台,经过一段时间,宝宝一定会自己爬起来的。

这样做很不容易。原因是常常怜悯、心疼孙儿的爷爷、奶奶前来“搭救”,就帮着拉起来。只要有一次向宝宝屈服,以后就是不去理他,宝宝也不会轻易地放弃当初获得过成功的那种努力。

不要吓唬宝宝

这个年龄期的宝宝,什么都不怕。但是,一旦什么东西把他吓唬住,就长时间地害怕。

最常见的是让宝宝一个人呆着。留宝宝一个人在家睡午觉,妈妈外出买东西。他醒来一看只有自己一个人,吓得爬起来,又哭又叫,但是谁也没有来。经过10~15分钟以后,宝宝孤独地感到害怕。从此以后,妈妈稍稍离开片刻,就是到厕所去,他也要追在后面,站在门外哭泣。所以妈妈外出应慎重。

(第四节)智能培育

运动中发挥宝宝的创造性

提到宝宝智力,一般的家长立刻想到宝宝看图识字、数数、背诗等,但却很少会与运动联系起来,而事实上运动对宝宝的智力发展非常重要。

运动锻炼了宝宝的骨骼和肌肉,促进了身体各部分器官及其机能的发育,发展了身体平衡能力和灵活性,从而促进大脑和小脑之间的机能联系,促进脑的发育,为智力的发展保证了生理基础。所以宝宝运动能力又常被看作测量智力发展的主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