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育儿同步指导大百科全书
4322200000013

第13章 7~9个月:别拦我,我是个探险家(1)

(第一节)身心发育特点

生理发育

7个月的宝宝体重比上月增加0.35(女)~0.37(男)千克,身长增高1.5(女)~1.59(男)厘米,长出1~3颗门牙,能扶双手站立,用拇指和其他手指配合抓起玩具,能用一个玩具敲打另一个玩具,见父母、熟人要求抱,开始用前肢和腹部匍行,独自坐稳、自喂饼干。到了第8个月时体重增加约0.33千克,身高增长1.39(女)~1.44(男)厘米,出牙2~4颗,会爬,会自己坐起躺下,想走路了,会推掉自己不要的东西,开始认识物体,手指能灵活地活动了。第9个月体重增加0.3千克,身高增高1.28(女)~1.32(男)厘米,出牙3~5颗,能扶双手走路,试探着独站,会从抽屉中取出东西,能听懂常用语的语意。

心理发育

进入7个月的宝宝能够坐着玩、扶站时蹦跶,喜欢玩水、用牙咬东西,能发“爸爸”、“妈妈”等声音,还能模仿大人拍手,喜欢听“哗哗”的翻书声,喜欢起身、爬行。

9个月时的宝宝能玩与人合作的游戏,喜欢看镜中的自我形象,喜欢做招手“再见”、拍手“欢迎”等动作。

(第二节)具备的本领

身体方面的本领

这个时期,宝宝的体重和身高的增加速度虽然不像前几个月那么明显,但是手和脚都已经有了力气,运动能力有了惊人的进展。8个月大的宝宝一般都能坐得很好。在精细的动作方面,他们喜欢拿着东西敲打,并全神贯注地摇动手部或用手敲出声音。到了9个月左右,宝宝的爬行动作更加熟练,可以自由自在地爬到自己想去的地方,行动范围更大。爬行速度加快,当他可自由改变行进方向时,就能试着抓住东西站起来。

积极地用手拿东西

这个时期的宝宝,看到有兴趣的东西,会自己伸手去拿来握着、摇着或放在口中舔舔看,以便确认一下那是什么东西,因为光用眼睛看已经无法满足他了。好奇心引起他触摸的欲望。这期间,笨拙的尝试摸索,可以让手的运动力得到更大发展。

这一时期的宝宝之所以会将任何东西塞在口中尝尝味道,是因为嘴巴的触感较手的触感更发达。等指尖逐渐灵巧、敏感,用嘴巴确认的行为会相应减少。8个月大时,抓小东西的动作会变得相当熟练,能使用手指与手掌抓住又小又圆的糖果。

心智方面的本领

这个时期,宝宝的智能有了显著的增长,对人、事、物及场所逐渐在意、关心,也同时出现了喜怒哀乐等感情。成熟的运动能力与发展的智能结合在一起,扩大了宝宝的意欲范围,此时他会运用智慧,采取积极的行动。到了7个月左右,宝宝会认真地观察大人的举止,如果和他一齐做些简单的动作,例如敲鼓等,他会跟着模仿。

感情发展,开始怕生

这段时期宝宝对人、事、物或场所有很大的兴趣,开始会区别看惯的东西和陌生的东西,这就是怕生。有时这种感情会从6个月大持续到1岁左右。相同的道理,在陌生的环境里,妈妈如果将宝宝放离膝盖,有些宝宝会因为对场所认生而忽然哭出来。这些都是宝宝感情发展的表现,是由于对自己不认识的地方或人产生不安及恐惧感所造成的。

反过来说,这段时期宝宝对亲人的感情也逐渐加深,比以前的任何时期都要依恋妈妈,随时都要跟着妈妈,他已经了解妈妈的笑脸和生气的表情,当妈妈露出生气的表情说“不行”、“危险”时,他会露出可怜、委屈的表情。

到了8个月时,宝宝的感情变化更加明显,遇到不如意的事甚至会哭泣或发怒。

(第三节)日常护理与保健

饮食变化

宝宝以前总是吃烂乎乎、没有一点渣子的食物,但现在不同了,多数宝宝已有了两三颗门牙(也有出牙晚的宝宝,只要宝宝健康,父母就不用着急),而且他们的消化能力也有所提高,这些生理条件的发展使宝宝渴望尝到更多更杂的食物,所以看见别人嘴动他就会露出一副小馋态了。这时大人完全可以乘机喂他一些食物,如面条、面包、肉末等。当宝宝与爸爸妈妈一起进餐时,会感到很兴奋愉快,这对提高宝宝的食欲是很有好处的。

预防传染疾病

当宝宝在妈妈的腹中时,妈妈通过胎盘向宝宝输送一些抗感染免疫球蛋白,出生后,妈妈的乳汁中也含有大量的免疫因子,所以一般宝宝在五六个月内很少会得传染病。但当宝宝7个月时,以前体内的抗感染物质因分解代谢逐渐下降以致全部消失,同时母乳的喂养量又在逐渐减少,宝宝自身的免疫系统又没发育成熟,免疫力较低,所以预防传染病是这一月龄的宝宝养育的关键。

首先从饮食上,注意合理性。宝宝虽加喂辅食了,但有可能的话最好还是保持3次母乳喂养,人工喂养的宝宝每天地应保证喂牛奶600毫升。其次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掌握宝宝的健状况。此外还要按计划及时进行预防接种。并应在7月份与保健部门联系何时接种乙型脑炎疫苗。因为脑炎、脑膜炎都可导致宝宝智力低下,甚至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最后,日常生活中一定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坚持适当的体格锻炼,讲究卫生,避免与感染病患者接触等。

春夏秋冬注意事项

宝宝一过7个月,生病的次数就比以前多了。从5月末到6月份,出牙的宝宝常常会随着初夏的来临而发烧。宝宝张大嘴时,如果发现其咽喉部红肿,就可作出诊断是初夏发烧的病。

七八月份内,宝宝如果持续发烧,午前高烧,午后退烧,就可能患了夏季热病。

9月初宝宝头部多长疙瘩,所以8月末就应该经常给宝宝洗头,宝宝枕套也要保持清洁,注意不要沾染上化脓菌。从9月份末到10月份,有的宝宝胸部会积痰发喘,应给予注意,这可能是患了“宝宝哮喘”。

天气变冷时,最容易发生烫伤。必须注意把房间清理好。从前,寒冷季节常常发生的急性肺炎,现在几乎没有了。不要因为害怕肺炎就不带宝宝到室外去锻炼。

冬天让宝宝在室外锻炼时,不爱戴手套的宝宝常常患冻疮。锻炼回来后,应给宝宝好好揉揉手。

冬季带宝宝外出穿的衣服,只要穿得同妈妈一样多就可以了,不要以为是婴儿,就给多穿两三件。

防止事故

一定要记住,满7个月的宝宝能到房间里的任何一个角落。看到宝宝这个时候的爬行只是往后退,就粗心地认为他不会移动多远,是发生事故的根源。比如认为只需把宝宝枕头边上的东西拾掇好,就行了,哪知道宝宝会碰倒房间角落里的热水瓶,因而被烫伤。

应当把所有能烫伤宝宝的物体从宝宝房间里拿走。这些能造成烫伤的东西是热水瓶、熨斗、烤面包器、炭火盆(这也能成为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炉子等。

对于冬天生火炉的家庭而言,火炉周围要栏上。许多人用宝宝床栏杆围上。

夏天也容易发生被电扇碰伤手的事故,用电扇时,应选用宝宝用手摸不到扇页的那种网状多孔型电扇。

不仅要防止宝宝拣地上的东西吃,还要注意不让他打开衣服柜门,拿里面的防虫剂、樟脑球等吃。有的宝宝会拿出放在抽屉里父亲用的安全刮脸刀片割伤手指头。应当把宝宝能用手够到的抽屉里的东西清理一下,拿走一切易被宝宝吞食或可弄伤手指的物件。喂果汁时,用纱布代替围嘴放在胸前也是危险的,有人就是因为忘记取下纱布,让宝宝吃进嘴里窒息致死的。

带棱角的和硬的东西收拾起来,把防止宝宝掉下来的床栏杆安牢,即使发生点小事故,也无关紧要。这个月龄里能发生的大事,就是坠落、烫伤、吞食异物。

只在门上挂上门钩,也不能叫人放心。大人以为阳台上的栏杆已经够高的了,可是宝宝会爬上栏杆前面的窄箱子越过栏杆而摔下去。

宝宝也会拉下饭桌上的台布,弄倒汤碗被烫伤。或者隔着栏杆拔掉煤气炉上的煤气管,被管子的火烧伤。借用别人的旧儿童车或宝宝小床时,应仔细检查栏杆的挂钩和车轴,以避免发生意外。

宝宝好不容易站立起来了,等他快要摔倒上前接他时,不能只拉他的一只手,要拉住两只手。如果只拉着一只手,向上拎时,容易使宝宝的肩关节脱臼或错位。

严禁宝宝把小匙子放在嘴里玩。要是养成习惯了,一旦掉进嘴里,会使口腔内受伤。

有的房间地板很滑,让宝宝站在学步车里是危险的。这时宝宝的腿部已很有劲,快速度碰到物体上,会戳伤手指或碰伤头部。

玩具

根据调查,7个月宝宝所玩的玩具,基本上是一样的。有哗啷棒、小鼓、不倒翁、布制小动物、胶皮玩具、木制汽车等。

但是,宝宝一过7个月,能够在房间里到处爬行时,对父母买来的玩具就不太感兴趣了。相反的,却喜欢玩日常用的小工具。常常高兴地玩弄茶碗、匙、台灯、电开关、门把手、抽屉的拉手、电视、收音机等。活动范围更广泛了,这大概是有一种欲望在驱使着他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现在正是利用玩具来诱使宝宝爬行和站立的时期,应当充分利用宝宝感兴趣的东西。

不要把那些容易发生危险的器具当作玩具给宝宝玩。不管宝宝多么想玩,也不能给打火机、钢笔(拿着玩会扎坏眼睛)、水壶、药瓶、烤面包器、热水瓶等。这些东西应当作为宝宝禁止碰的东西而收拾起来。

宝宝想抚摸热水瓶、水壶时,即便里面的水凉了,也要加以制止说“不许碰”,同时拿走。家里房间很宽畅的,可以在这个月龄给宝宝买学步车及室内滑梯,但一定要把房间的每个角落收拾得干干净净,即便宝宝摔着头部,也不致受伤。

另外,从7月份开始,宝宝对电视渐渐感兴趣了,但是,认为打开电视可以学习语言的想法是错误的。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工具,宝宝只有在与人的联系中才能学会语言。如果把电视声音总开那么大,广告宣传发出的声音会使宝宝渐渐不注意妈妈的讲话了。

喜好音乐的宝宝,给他放唱片,就很高兴。宝宝有了要人播放唱片的表现。

为了帮助宝宝爬行或扶着物体移动,可让他们追赶弹簧玩具(汽车、火车、活动动物玩具)。

宝宝的手指相当管用时,可给宝宝积木玩。大的积木容易抓住。宝宝虽然还不会垒积木,但能拍打或推倒妈妈垒的“塔”了。

洗澡时,可同爸爸或妈妈一起进浴盆,然后把鱼和船等玩具放进去,宝宝会高兴地玩耍。

多给宝宝鼓励和表扬

9个月的宝宝是喜欢接受表扬的宝宝,因为一方面他已能听懂你常说的赞扬话,另一方面他的言语动作和情绪也发展了。他会为家人表演游戏,如果听到喝彩称赞,就会重复原来的语言和动作,这是他能够初次体验成功欢乐的表现。而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形成了宝宝从事智慧活动的最佳心理背景,维持着最优的脑的活动状态。它是智力发育的催化剂,它将不断地激发宝宝探索的兴趣和动机,极大地助长他形成自信的个性心理特征,而这些对于宝宝成长来说,都是极为宝贵的。

对宝宝的每一个小小的成就,你都要随时给予鼓励。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话,而要用你丰富的表情、由衷的喝彩、兴奋的拍手、竖起大拇指的动作以及一人为主、全家人一起称赞的方法,营造一个“强化”的亲子气氛,这种“正强化”的心理学方法,能使宝宝健康愉快地成长。

(第四节)智能培育

探索事物

7个月的宝宝,运动能力和好奇心很强。由于能够移动自己的身体,过去只能远远看有趣的东西,现在可以接近它并伸手抓住放在嘴里品尝,这对宝宝来说,该是多么令人激动、愉快的事!8个月的宝宝,正经历着一场好奇心极强的,也是极其重要的早期探索时期。好奇心,既是宝宝学习并取得成就的动力,也往往是发生不幸事故的原因。

但是,担心宝宝出事故,就限制宝宝爬的活动,对宝宝的发展是得不偿失的。美国著名早期教育专家怀特教授在进行长达20多年的研究之后指出,8个月是大脑发展开始出现分化的时期,只有大约不到10%的宝宝是从他的最佳起点出发得到了应有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在宝宝发展这一关键时期,大部分年轻的父母们缺乏应有的知识,因担心安全而限制宝宝的探索活动以及缺少实际的帮助。

8个月的宝宝的确是个小小的“探险者”。要为他准备一个“百宝箱”,让他专心致志地在干净的地上玩那些他特别感兴趣的小东西,不厌其烦地把它们一样样拿出来,又一件件放进去,或者悄悄地将一个小东西放到另一个物品中去,或者把一件东西反复地打开、合上而乐此不疲。有时他可能故意滚动一个小球,然后再爬去找,把它重新拣起来。实际上,他是在给自己出“智力测验”题呢!因为每一次小球滚动到何处是不可预测的。在这些大量的探索活动中,如果宝宝因为玩得开心而对你大笑,或者遇到某种困难感到兴奋而发出求助的声音,这就说明他是个有明确目的的宝宝,这恰恰就是最好的教育机会。

怯生与现代素质培养

宝宝怯生以及怕与父母尤其是妈妈分离是8个月宝宝的正常心理现象,它说明宝宝已经能够敏锐地辨认熟人和生人。因而,怯生标志着母(父)子依恋的开始。同时,它也说明宝宝需要在依恋父母的基础上建立更为复杂的社会性情感、性格和能力。

陌生人的突然到来,用眼睛盯着他看,走到近前要从妈妈怀里抱走他——这对8个月的宝宝来说是一种心理刺激,将使他感到不安和恐惧。因此,你必须注意不要随便让陌生人突然靠近、抱走自己的宝宝,也不要在生人到来时马上离开自己的宝宝,就像对1~3岁的宝宝不要用“狼来了!还哭!”去吓唬宝宝一样,加重他的恐惧心理,这样不利于宝宝的心理健康。正确的方法是:当陌生人到来时,你可以把宝宝抱在怀里,不要急于走近客人,要用你对客人热情的态度和友好的气氛去感染宝宝,使他学习“信任”客人;让客人逐渐接近宝宝,可以先给他一个漂亮的玩具,如果客人也带着自己的小宝宝,就可抱着小宝宝与他的宝宝接触,这会受到他的欢迎;如果客人靠近他时,他流露出害怕的表情,你就立即抱他离远些,与客人谈笑,待一会再靠近,使宝宝逐渐适应。

怯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自然过程,通常会在短期内自然消失。研究表明,怯生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与教养方式有关。在这以前的几个月里,经常让宝宝看电视、逛大街、上公园,到客人家去,和自己的洋娃娃玩,听收音机里的人讲话,经常在他面前摆弄新奇的玩具,或者说,宝宝熟悉的大人越多,而且习惯于体验新奇的视听刺激,那么,怯生的程度就越轻,时间也就越短。

要注意,今后的几个月,是宝宝与你形成巩固的亲子关系的关键期。不要长期离开自己的宝宝,同时要拓宽他的接触面,尤其是让他及早步入“同龄小社会”,鼓励他与年龄相仿的宝宝多多接触,交一些小朋友。

给宝宝开辟一个“运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