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孕产同步护理大百科
4322100000018

第18章 关注孕期营养饮食(11)

维生素E又名生育酚,广泛存在于绿色植物中,动物体内含量较少。维生素E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机体耐力,维持正常循环功能;还是高效抗氧化剂,保护生物膜免遭氧化物的损害;还能维持骨骼、心肌、平滑肌和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此外,维生素E与维持正常生育有关。

维生素E缺乏的临床病例,几乎完全局限于早产儿。可见,孕妇保证维生素E的供给是非常必要的。据有关研究认为,维生素E缺乏与早产儿溶血性贫血有关。早产儿发生溶血性贫血时用α—生育酚治疗,因维生素E缺乏产生的水肿、过敏和溶血性贫血等症状即行消失。为了使胎儿贮存一定量的维生素E,孕妇应每日多加2毫克摄入量。

维生素E广泛分布于植物组织中,特别良好的来源为麦胚油、棉籽油、玉米油、菜籽油、花生油及芝麻油等。莴苣叶及柑橘皮含α—生育酚也很多,几乎所有绿叶植物都含有此种维生素。此外,猪油、猪肝、牛肉以及杏仁、土豆中也含有维生素E。只要孕妇在饮食上做到多样化,维生素E就不会缺乏。

维生素D

维生素D是类固醇的衍生物,具有抗佝偻病作用,被称之为抗佝偻病维生素。维生素D可增加钙和磷在肠内的吸收,是调节钙和磷的正常代谢所必需的,对骨、齿的形成极为重要。

人体每日维生素D需要量为10微克,实际上成年人每日经日光中紫外线照射即可合成足量的维生素D。孕妇由于晒太阳机会少些,加上胎儿对维生素D的需求,因此孕妇食物维生素D供给量应增加。维生素D缺乏时,孕妇可出现骨质软化。最先而且最显著发病部位是骨盆和下肢,以后逐渐波及脊柱、胸骨及其他部位。严重者可出现骨盆畸形,由此影响自然分娩。

维生素D缺乏可使胎儿骨骼钙化以及牙齿萌出受影响,严重者可致使先天性佝偻病。

为了预防小儿佝偻病,母亲在孕期应采取以下几种措施:吃含有维生素D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蛋黄,常到室外晒太阳,适当参加劳动。

如果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D可引起中毒。成人每日摄入2300微克,儿童每日摄入1000微克维生素D都可造成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因此,对含维生素D的食品不可过量食用。

富含维生素D的食品有鱼肝油、鸡蛋、鱼、动物肝脏、小虾等。孕妇只要能正常食用这些食物,就可保证维生素D的供给。

维生素K

维生素K是正常凝血过程所必需的。维生素K缺乏与机体出血或出血不止有关。因此,维生素K有“止血功臣”的美称。它是经肠道吸收,在肝脏能生产出凝血酶原及一些凝血因子,而起凝血作用的。若维生素K吸收不足,血液中凝血酶原减少,易引起凝血障碍,发生出血症。妊娠期如果缺乏维生素K,其流产率增加,即使存活,由于其体内凝血酶低下,易出血,或者引起胎儿先天性失明和智力发育迟缓及死胎。

因此,孕妇应注意摄食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以预防产后新生儿因维生素K缺乏引起颅内、消化道出血等。故孕妇在预产期前一个月,尤其要注意每天多摄食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如菜花、白菜、菠菜、莴苣等,必要时可每天口服维生素K。

孕妇从孕前就应该补充叶酸

科学家最新发现,孕妇体内叶酸缺乏是造成早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叶酸缺乏引起的流产或早产,采用其他任何措施都难以避免,因此,无论哪种情况造成的早产,都可以多摄取叶酸,即便是其他原因造成的早产,吃些叶酸也有辅助作用,并无害处。

动物研究结果表明,妊娠期叶酸缺乏可引起胎儿的多种畸形,包括唇裂、面部缺损、并指(趾)、骨骼畸形,还有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肺以及眼部畸形等。

人类需要叶酸,其中胎儿更需要叶酸。有人观察17名因长期缺乏叶酸而患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孕妇中,有5人分娩的婴儿具有严重的出生缺陷。分娩畸形胎儿的孕妇,叶酸缺乏者占62%,而分娩正常胎儿孕妇叶酸缺乏者仅占17%,叶酸有抗贫血性能,还有利于提高胎儿的智力,使新生儿更健康更聪明。

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21三体综合征患儿细胞内有一个有缺陷的X染色体,在体内叶酸不足的情况下,有缺陷的染色体末端模糊部分就出现一个可见的裂隙。已证实在10%~30%患儿的细胞内,X染色体存在着受损区。实验充分证明,叶酸是传导神经冲动的重要化学物质,孕妇一旦缺乏它,除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外,还会导致脑神经受损。

实验还发现,大量投入叶酸、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和多种矿物质,在开始的4个月内,能将智力迟钝的治疗组患儿的智商提高,与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组患儿相比,智商提高5~10分,其中以先天愚型患儿的效果最为显著,智商可提高10~25分,同时其他体征指数也有好转。这说明,叶酸在防止21三体综合征儿方面很有效果。我们可以在孕妇饮食中适量补充叶酸,其作用是从根本上防止21三体综合征儿的产生,提高人的素质和有利优生。叶酸含量较高的食品有动物肝脏,植物食品有多叶绿色蔬菜、豆类、谷物、花生等。

锌是孕妇必须的营养元素

大量动物实验结果表明,锌缺乏所引起的动物出生缺陷主要是生长停滞或迟缓、骨骼畸形、死产、早产等。人类妊娠早期缺锌,同样能出现新生儿出生缺陷。研究还发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狭窄及尿道下裂、****发育不良(如隐睾)、骨骼及肾脏畸形、先天性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等缺陷的新生儿,其母亲妊娠期血液中锌水平明显低于分娩正常儿的孕妇。锌缺乏对新生儿畸形的作用并不是分娩期缺乏的结果,很可能早在受孕或胚胎形成早期便受到影响。观察孕妇血液中锌水平下降的情况发现,妊娠20天左右血清锌浓度即开始下降,并于20~60天左右下降幅度最大,随后降低速度减缓。然而,胚胎发生、分化过程中对致畸原最为敏感的器官形成期也是在妊娠20~60天左右。因此认为,人体器官形成期血清锌水平的急剧下降必然提高胚胎对致畸因素作用的敏感性,从而增加了胎儿先天畸形及自然流产的可能。

在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专题学术会议上(1986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陈学存教授提出:胎儿缺乏锌会影响大脑发育,影响智力,产生低体重,甚至会出现畸形。

大量实验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妊娠妇女缺锌对新生儿会产生多种缺陷,因此孕妇禁忌缺锌,以减少新生儿的缺陷。

膳食中锌的摄入量受食物来源、种类的影响,其中以牡蛎含锌量最高,其他海味和肉次之。具体讲以下食物含锌比较高:植物食品有黑芝麻、油面筋、白糯米、黄豆、毛豆、紫菜等;动物食品有猪心、猪排、猪蹄膀、猪腿肉、猪肝、猪舌、羊肉、酱鸭、咸鸡蛋、鲫鱼、河蟹、海蟹、河蚌、田螺等,孕妇应多吃这些食品,以补充足够的锌。

钙是孕妇不可少的重要营养元素

钙是人体骨和牙齿的主要成分。此外,钙能降低毛细血管和细胞膜的通透性,防止渗出,控制炎症和水肿;钙能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对心肌有特殊作用,有利于心肌收缩,维持心跳节律。成年妇女体内约有1000克钙,妊娠晚期胎儿体内约有30克钙,胎盘含1克钙,此外母体尚需贮存部分钙,总计增加钙50克左右。这些贮存的钙均需由妊娠期膳食予以补充。孕妇如果长期缺钙或缺钙程度严重,不仅可使母体血钙降低,诱发小腿抽筋或手足抽搐,还可导致孕妇骨质疏松,进而产生骨质软化症,胎儿亦可能产生先天性佝偻病和缺钙抽搐。

孕早期,母体中钙贮留极少;孕中期也不多;自孕7个月开始每日贮留钙20~300毫克,孕8个月胎儿牙齿和骨骼加速钙化,每日可贮钙达280~300毫克。我国营养学会推荐孕妇每日钙供给量标准,孕中期为1000毫克,孕晚期为1500毫克。

许多食品都含钙。含钙丰富的食品,以奶和奶制品为佳,不仅钙的含量高,而且吸收率也高。其次鱼罐头、鱼松、小虾皮等,亦是钙的良好来源。此外,豆类及其成品亦含有较丰富的钙。有些蔬菜如菠菜、苋菜、大蕹菜等,虽然含钙较多,但因含草酸盐甚高,与钙易形成不溶性草酸钙而不利于钙的吸收。粮谷类食品则因含植酸盐高,亦不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此外,核桃仁、榛子仁、南瓜子等也含有较多的钙,孕妇可以适当增加食用量。孕妇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一些钙片和维生素D,也有益于钙的吸收。

孕妇忌缺碘

碘是甲状腺素组成成分。甲状腺素能促进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促进胎儿生长发育。妊娠期甲状腺功能活跃,碘的需要量增加,这样就易造成妊娠期碘摄入量不足或缺乏,特别是在我国有很多地区属于缺碘区,更易造成孕妇缺碘。孕妇缺碘易发生甲状腺肿大,并影响胎儿的发育,严重者新生儿出现“克汀病”。该病的发生以胎儿胚胎期缺碘为关键。其临床上有疲乏、无力、畏寒、嗜睡、对外界兴趣不大等代谢和循环功能性变化,骨骼发育异常,脑发育缺陷及延迟,皮肤干而成鳞片状,毛发、指甲无光、脆弱等。为了孕妇本身的健康和胎儿的正常发育,孕妇必须注意不可缺碘,尤其在缺碘地区更要有意吃含碘丰富的食物。

最好的补充碘的食品为海产品,如海带、紫菜、鱼肝、海参、海蜇、蛏子、蛤蜊等,甜薯、山药、大白菜、菠菜、鸡蛋等也含有碘,均可适当多吃一些。如用碘化盐补充碘时,需注意不可用大量,以免引起产后甲状腺肿或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

孕妇忌缺铁

孕妇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比较高,有的地区可达50%左右。为什么孕妇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呢?

妇女怀孕后血容量增加,由于血浆增加量远大于红细胞数量的增加,血液相对稀释,形成妊娠生理性贫血。妊娠期妇女对铁需要量增加,除满足血容量增加对铁需要外,尚需贮存相当数量的铁,以备补偿分娩时由于失血造成的损失,以避免产后贫血。另外,胎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除制造血液和肌肉组织需要一定量的铁外,还需要在肝脏贮存一部分铁,以供出生后6个月之内的消耗。因为人乳、牛奶铁含量均很低,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基本消耗自己肝脏中所贮存的铁。这样,孕妇在整个妊娠期约需1000毫克铁(比非妊娠妇女增加15%~20%),其中胎儿需铁400~500毫克,胎盘需铁60~100毫克,子宫需铁40~50毫克,母体血红蛋白增多需铁400~500毫克,分娩失血需铁100~200毫克。如果在妊娠期间膳食补充的铁量不足,孕妇往往出现贫血,胎儿的生长发育也会受到影响。为此,我国营养学会推荐孕妇每日铁供给量为18毫克。

多种食物均含有铁,一般植物性食品铁的吸收率较低,而动物性食品铁的吸收率较高。富含铁的动物性食品有:猪肾、猪肝、猪血、牛肾、羊肾、鸡肝、虾子、鸡肫等;植物性食品含铁多的有:桂圆、黄豆、油豆腐、银耳、黑木耳、淡菜、海带、海蜇、芹菜、荠菜等。由此看来,孕妇应多选择动物性食品补充铁,但植物性含铁食物也要常吃。

怀孕期间切莫偏食

孕期营养的重要原则,就是各种营养素的供给要足够,但不能过多;各种营养素之间比例应该适当,保持平衡和全面。合理营养一方面要符合人类营养学的知识与规律,另一方面要顺应妊娠不同阶段的不同变化要求。

营养补充不足有危害。但是,营养素过多也会造成许多恶果。脂肪吸收过多,不仅妨碍孕妇正常的消化功能,还可造成孕妇过于肥胖和巨胎而难产。还有,过多的维生素A会妨害正常的胎儿骨骼发育,妊娠期维生素D摄入过多也可能是特发性婴儿高血钙症的主要原因。有研究表明,大量服用维生素C也可导致新生儿坏血病。这些事实说明,适量、不过多、不缺少,是全面摄取营养素的重要原则。

各种营养成分的摄取在总体上应该满足一定的营养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