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去年年底我半夜上厕所看到的天天的诡异举动还有爸爸临住院前,它深夜非要进爸妈卧室的事情说给了可可。可可听了也觉着大为怪异,不置可否。
“你是说,你家里有鬼,被天天看见了?”
“会不会啊,所以鬼把天天的眼睛弄瞎了……”
晚上,我和妈妈睡一个被窝儿。我把我去年年底见到的怪事和我联想到的妈妈夜里的遭遇串联在了一起告诉了她。妈妈听了不寒而栗。
“颍颍,其实这事儿,我也发现了,我没敢跟谁说。上个月,我夜里起来,发现天天在客厅仿佛跟着一个移动的物体扭动身子,又咬又扑,还不停地叫。我怀疑它每到夜里就是这么从三楼跑下来了。”
“您是说,它每天都这么折腾,每天最后都跑到您的卧室门口,然后想进去?”
“好像……可是真的什么都没有啊,屋里什么都没有,我什么也没看见啊!”
第二天,我们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我和妈妈一致要求想请一个法师到家里看看,爸爸听了极力反对,责怪我们都上了半辈子的学,怎么还信这些把戏。不过,当天回家,妈妈还是给她的一个研究宗教学的同学打了电话。后来,她的同学不知道从哪里给她辗转传回了某位高人的指点:“家里有脏东西,把脏东西请出去就行了。”
家里有脏东西?是什么?妈妈的同学提醒她,你先生不是搞了很多年收藏吗?有没有那些出土的,墓葬里的东西放在家里……我和妈妈听了都震惊不已,更坚信了我们之前的判断。爸爸的收藏,妈妈的这位同学并不知道,更不要说素昧平生的那位高人了。妈妈听了高人的话,把爸爸的藏品一一从家里收拾出来存到了银行的保险柜里。也就这个时候,舅舅把他的老师,着名的国医圣手请来给爸爸看了病,在西医对爸爸的病束手无策的时候,我们只好提心吊胆地办理了出院手续,然后回家调养。可说也奇怪了,回家不到1月,爸爸的身体明显好转,而天天被判死刑的右眼竟然也复明了,更奇怪的是,天天的眼睛是自愈的,因为要照顾爸爸,我已经有10多天没有给天天上药了。后来,爸爸坚持服用了半年的中药,身体又恢复到了原来样子,并且比从前更好了。而天天的眼睛早就恢复如初,一点斑痕都没有留下。
2011年底的那些深夜,天天究竟看见了什么,至今我们也没有人知道。爸爸和它的病,究竟是为什么得的,又为什么好了,我们到底也没有弄清。不过,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东西是我们还看不到,又没弄懂的。正如我相信,只有拥有一双纯净的眼睛才能看清那些被杂质蒙蔽的小天地。
疱疹病毒之眼睛保卫战
如果有人问我,我家猫国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大敌人是谁,我想,我很可能会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疱疹病毒!
因为我对这个东西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它不由得不让我对它恨之入骨。国王、硕大眼儿都曾经深受其害,而国庆更是因为它才英年早逝。可是,我万万也没有想到的是,这个魔鬼又回来了,这一次它乔装改扮,让我居然都没有认出它。
原来它才是造成天天眼病的真凶。
我第一次带天天去医院的时候,医生一口咬定天天的眼睛是由于受到外力碰撞而造成的细菌感染,是普通的细菌性结膜炎。他说主人不可能24小时不间断地看着猫咪,天天很可能是自己玩的时候碰到了眼睛,因此我们不知道。当时,可可也说就是细菌感染,所以他们都选择了盐酸左氧氟沙星的滴眼液。可是,这样的治疗不但一点作用都没有起到,病情还不断地在加重。直到后来,天天的眼睛出现了米粒大的白斑,我再带它去医院,医生也只是加了用于生长角膜的素高捷疗眼膏,因为医生认为,细菌已经在角膜上形成了创面,而那个米粒大的白斑就是创面。使用素高捷疗的目的就在于促进角膜的生长,从而使角膜自我愈合。但是,我按照这个方法又治疗了1个月,可是角膜上的创面越来越大,逐渐覆盖了整个右眼眼球。这个时候,眼科医生又建议通过眼外科手术来最大限度保存眼球。但是,对角膜的生长,医生已经不抱希望了。
可是,为什么我坚持给天天用药却无法阻止创面的扩大呢?原来,真正的原因是,造成角膜炎的罪魁祸首根本不是医生推测的外力导致的细菌感染,而是我家猫国的死敌疱疹病毒。我们之前只用的左氧氟沙星是抗细菌类消炎药,但是它对病毒一点作用也没有,这才是天天的病情被延误的根本原因。后来,还是多亏了可可,在带天天去眼科医院之前,可可拉着我绕路去了她学校,她给天天的眼部分泌物做了切片,在显微镜下居然看到了疱疹病毒!
“天啊!怎么是疱疹病毒!”可可从参考书里找到了和切片里的病毒一摸一样的图片,图片的下方清晰地写着疱疹病毒。可是,疱疹病毒怎么跑到了眼睛里呢?它不是诱发呼吸系统急病的病毒吗,是猫鼻支气管炎啊!我和可可对照着切片和参考书,都愣在了实验室里。
“理论上,唾液、泪液甚至空气,都有可能成为疱疹病毒的传播渠道,可是疱疹病毒感染眼角膜的案例在猫身上还确实不多见。”我和可可查了很多资料,只在一本英国的兽医着作上找到了零零散散的只言片语和一张和天天的眼睛一摸一样的病例照片。事实上,我们是带着这些资料一起去的宠物眼科医院,那里的专家们对类似状况的结膜炎或角膜炎并不陌生,可他们也称第一次见识了由疱疹病毒引发的病例。从眼科医院走后,由于没有时间进行手术,我们只好先用保守疗法给天天治疗。可可给它找来了口服的抗病毒类药品,这与此前治疗猫鼻支气管炎的方法是相同的。可是由于发现的时间太晚,这个时候,天天的右眼已经失去了光感。
当时,医生为天天制定的外科手术其实就是角膜的移植:首先是对坏死的角膜进行清创,然后从右眼的边缘处切割一部分角膜下来,把这块切下的健康角膜放在眼球的中央,然后进行缝合,缝合好角膜后,再缝合位于眼皮内侧的第三眼睑。手术完成后,依旧是每隔两小时给它滴一次素高捷疗眼膏,并用盐酸左氧氟沙星冲洗眼睛,让角膜在第三眼睑的保护下能够安全地进行自我修复和自我生长。3周后,再做一次小手术,打开之前缝合的第三眼睑。而手术是否成功,成功到什么程度,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知道。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进行了这个手术,保住眼球肯定没有问题,但是使视力恢复正常并且从视觉上看不出异常也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了。
很庆幸,由于当时爸爸住院,我实在没有时间照顾天天,但是,我们都没有想到的时候,天天居然因祸得福了。回到家以后,除了口服抗病毒药,可可还给我找来了抗病毒的眼药水妥布霉素滴眼液,她让我用这个配合素高捷疗眼膏给天天交替使用,2小时1次。可是,可可也告诉我,妥布霉素是激素类眼药,它的使用肯定会造成眼部血管的爬升,虽然不排除不通过手术仅用抗病毒的眼药水和促进角膜生长的药膏使眼睛痊愈的可能,但是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而且即便病愈,角膜上也会出现明显的血管。所以,她反复提醒我,只要爸爸那边病情有所好转,还是尽早带天天去做手术,手术越早,恢复越好。
可可走后,我抱着天天坐在沙发上,眼泪吧嗒吧嗒地落下来,打湿了天天雪白的毛儿。
“天天,没事,你就是变成小瞎子也一样是我们美丽的公主。”
后来,我就是按照可可的办法给天天上药,万万也没有想到的是,奇迹居然真的出现了。天天的角膜不仅实现了全面的自我修复,而且爬升向创面的毛细血管也慢慢地消失了。最终恢复的时间大约用了半年,半年后,我们已经看不出天天的眼睛有什么异样了。可是,你知道的,这其中有很多问题还是科学解释不清的美丽巧合。后来,我和可可参与了很多次救助流浪猫的行动,之前在天天眼睛上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为我们后来的救助活动提供了巨大的帮助。此后,我们又用这样的方法救助了5只患有角膜炎的猫咪,其中的3只是由细菌诱发的,而另外2只就是由疱疹病毒引发的。这5只猫咪中的3只后来实现了完美的痊愈,1只目前仍然处于恢复期,我对它的痊愈也抱有坚定的期望。但是,还有1只可怜的小猫情况实在不容乐观,它的眼病被发现的时候已经很晚了,以至于它不得不先接受第三眼睑的缝合手术,以确保能够首先保住眼球。如今,距离它手术成功已经有半年的时间了,可是由于角膜的损伤太严重,它的眼睛至今还被一块厚大的白斑覆盖,或许它的这只眼睛永远也难见光明了。
2012年8月,天天的眼睛彻底痊愈了。我一连牺牲了5个月的良好睡眠,以2小时一次的金牌护理为天天的眼睛保卫战保驾护航。而这只年仅3岁的小猫也以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战斗意识配合着我的治疗,实践着可可这个业余兽医大胆、果断而英明的治疗方案。如果你没有养过猫,你或许感受不到我的心情,也感受不到天天是一只多么听话的孩子,它24小时带着一个如同古代囚犯行刑时佩戴的木枷一样的塑料制硬脖套,还要忍受2小时一次的疼痛折磨,而即便是在我都被莫大的绝望压倒的时候,它依然能对我抱有百分之百的信任……
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周末午后,天天和大香香都在我卧室的小阳光房里晒太阳,这个时候,硕大眼儿屁颠屁颠地也跑了过来。大概是它瞧着别的猫都消失了,以为主人又在哪里发放了美味罐头或者是猫肉条。灿烂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了天天明亮的眼睛上,它的痊愈让我们全家心情大好,妈妈拿着果盘走进屋,把切好的苹果摆在我面前。
“来!大小姐,吃苹果!”
“妈,我要发表即兴演说!”我咯咯地乐着,清了清嗓子,“历时9个月的眼睛保卫战终于以我们的完胜而告终,这期间,颍颍牺牲了长达5个月的宝贵睡眠,在此次战役中居功甚伟,小天天在内忧外困的艰苦环境中,凭借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战斗意识终于又一次战胜了我家猫国的老对手万恶的魔鬼疱疹病毒。天空还是那样蓝,大眼儿还是那么懒,现在,孩子们,让我们昂首阔步,向着下一个胜利,出发喽!”
当我激情澎湃地发表演说的时候,病愈的爸爸也走到了我的面前。暖洋洋的和煦阳光洒在我们身上,也洒在窗台上的3只莫名其妙的猫咪身上,然后又在我们背后的墙上映出了久违的全家福。
幸福,满满。
“可恶,根本没有美味罐头,原来又是主人在抽疯,真无聊……”硕大眼儿屁股一撅,跳下窗台,愤恨地跑远了。
当慈善变成一种伤害
2011年的某一天,我从学校回到家,就看到了爸爸留在餐厅桌上的一张字条:
檀香山区19号的赵奶奶望你回家后能尽快去她家看看,好像是关于流浪猫的事情。出门时记得带钥匙和伞,下午有雨。我不回家吃晚饭了。
——爸爸,14:20
赵奶奶家是我们小区有名的流浪动物救助站,她家里养了5只猫和3只狗,自家的后院养了14只流浪猫。此外,赵奶奶的流浪动物救助站还设有诸多分支结构,比如在中心广场的花坛设有一个猫食堂,从前那里是方圆几公里最棒的猫食堂,它最大的公益特点就是“管饱”。在鼎盛时,那里的食客有二十三四只,不过由于三叶草经历的那次投毒事件在猫国里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如今那个食堂口碑不佳。不过就是这样,常年还是有七八只猫咪会定时定点地去那里打饭。赵奶奶说,由她直接保护和喂养的流浪猫总数大概有35只左右,而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每周平均大概需要消耗3袋20斤装的粮食。此外,她每个月还要委托女儿向某流浪动物保护协会捐助30袋猫粮和50袋猫砂,另外她赞助从前她住城里时的老邻居,一位和她相识的奶奶10袋粮食,那个奶奶在自家的平房里也收养了几十只流浪猫狗。可想而知,赵奶奶救助流浪动物,是怎样一笔膨大的开销。
我按下门铃,随之而来的犬吠声就在门口响起了。等了一会儿,赵奶奶哄狗的声音传来,跟着门就开了。
“门铃的声音太小,我经常听不到,所幸只要门铃一响,它们就会堵在门口叫。”赵奶奶说着,引我进门,“这只个子最小的是狗妈妈,你瞧它有皮肤病,怎么也治不好,买了好多药了都没用,这两个是它的孩子,我送人了两个,还剩两个,也都是老狗了,孩子都9岁了,妈妈11岁了。去——去去!”
赵奶奶一边哄着这3只围在脚底下的棕色京巴犬,一边跟我介绍它们。事实上,这样的介绍我每次来她都要说一遍,每次来都会说同样的内容,也都是同样的情景。不过,为什么她家的狗去年9岁,今年还是9岁呢,哎,可爱的老年人……
我们坐在了客厅的沙发上,奶奶家的沙发摆放奇特。它既不朝向壁炉,也不朝向通常挂置电视的墙壁。事实上,在别家挂置电视的墙壁上,挂着的是赵奶奶的全家福。赵奶奶不喜欢看电视,她的沙发面向飘窗,正对着后院的方向,沙发的旁边是一把藤制躺椅和茶桌,显然,这是她打发午后时光的好地方。我坐在沙发上,抚摸着旁边溜达过来的一只黑猫。说着话,赵奶奶的眼圈就红了,原来她养的一只流浪猫又死了。
“这是我1个月里死的第2只猫了。”
原来,月初的时候,赵奶奶养的一只红虎斑母猫莫名其妙地死在了自家院子里。赵奶奶发现它的肚子瘪瘪的,好像几天都没有吃东西,那之前的几天,她都看见它在院子里徘徊,精神不振、面容憔悴,不过因为要照顾的猫咪太多,反常的举动并没有引起她足够的注意。可没两天,这只猫就死在了院子里。赵奶奶把猫咪埋了没几天,又有一只猫出现了类似的状况,她这次担心了,怕是传染病,赶快抱着去了医院,可是化验后既不是猫瘟也不是鼻支。后来医生听了赵奶奶的口述,又给拍了个片子、做了B超、化验了血常规,直到宠物医院里所有的检查都做完了一圈,猫咪的症状才被确诊。原来是肾衰。而就在上个月,赵奶奶的另外一只猫咪被查出得了乳腺癌,它刚刚把那只猫咪接进了家里养着,可是面对将近3万元的治疗费和延长1年的垃圾寿命,赵奶奶只好放弃了。她郁郁寡欢,所以中午去中心广场的猫食堂供过了午餐,就绕道去了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