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忠臣良将舍命保江山:两宋兴衰
4304900000057

第57章 听天由命,身不由己

自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起,蒙古大军用两年时间于咸淳五年(1269年)包围了襄阳的外围樊城。吕文德经常痛哭:"误国家者,吕文德也!"不久,他抑郁而死。

宋度宗咸淳六年(1270年),贾似道任命李庭芝为京湖制置大使,督师救援樊城。当时,败将范文虎不愿受李庭芝节制,给贾似道写信说:"我不愿受李庭芝节制,若赶走蒙古大军,功劳归丞相。"贾似道改让范文虎节制李庭芝。李庭芝多次要出兵,范文虎加以禁止。范文虎整天与姬妾玩乐宴饮,蒙古军队于宋度宗咸淳七年(1271年)包围襄阳。

贾似道把谈论襄阳战事者一律罢免,甚至处死。一天,宋度宗急召贾似道。"朕闻樊城被围三年,怎么回事?"贾似道说:"蒙古大军已退,陛下听谁说的?"宋度宗说:"有个宫女说的。"不久,贾似道要了那个宫女的命,后宫中人吓得面如土色,不敢谈论襄阳战事了。

这一年,忽必烈建立元朝,下令各路大军全面进攻。南宋各个战场频频告急。范文虎率两淮水军十万,在汉江被阿术打败。宋度宗咸淳九年(1273年)正月,樊城被元军攻占。在樊城被围的五年中,守将范天顺、牛富率军民死守。城破时,范天顺叹道:"生为宋人,死为宋鬼!"牛富身负重伤,以头触柱,又投入火中身亡。樊城沦陷后,襄阳守将吕文焕献城投降。

襄阳沦陷后,朝野一片恐慌,贾似道见真相毕露,把责任都推到宋度宗身上。宋度宗不敢指责贾似道,群臣更不敢指责他,纷纷要求诛杀范文虎。贾似道包庇范文虎,让其出知安庆府。

监察御史陈文龙上书说:"范文虎出知安庆,丞相不知是赏还是罚?"贾似道把陈文龙赶出朝廷。京湖制置使汪立信劝贾似道停止游玩,并献上扭转败局的三大计策。贾似道找借口把汪立信赶出朝廷。宋度宗命贾似道建机速房,更加严密地封锁元兵南下的消息。

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年)七月,度宗病逝,四岁的皇子即位。谢氏以太皇太后身份垂帘听政。忽必烈调兵遣将,命伯颜为元帅,进攻南宋。

鄂州沦陷后,群臣纷纷上疏请求贾似道救国于危难之中。贾似道在临安设都督府,拨黄金十万两、银二十五万两,归自己使用。

第二年正月,贾似道立即调遣精兵十三万,用船载着金帛辎重,带着妓妾,到达芜湖。他释放元军俘虏,派人给伯颜送去礼物,要求称臣、进贡。伯颜笑道:"以前还可以,但现在天下都是元朝的,想议和请贾似道面议。"贾似道不肯答应。不久,元军攻占池州。

贾似道分兵七万归孙虎臣率领,镇守丁家洲,又命夏贵率战舰二千五百艘,率水师镇守江中。贾似道亲自镇守鲁家港,准备同元军决战。元军砍柴放在许多大木筏上,扬言要用火攻,吓得夏贵不敢出战,昼夜防范。

元军趁机水陆并进,围攻孙虎臣军。孙虎臣来到其姬妾的船上寻欢,士兵们惊呼:"主帅跑啦!"宋军大乱,溃不成军。夏贵知道后,望风而逃。镇守鲁家港的贾似道看到大批逃兵,也率军逃亡。

元军乘胜追杀,江水变赤。宋军的军资器械,都成为元军的战利品。贾似道惊呼:"这可怎么办?"夏贵说:"我军已丧胆,丞相唯有进扬州招集散兵,迎陛下到海上避难。我则死守淮西。"夏贵乘船离开后,投降了元朝。贾似道与孙虎臣逃到扬州,沿途散兵无数。贾似道以旗招之,竟无一人应招。

元军所到之处,宋兵闻风而逃。不久,元军进驻建康,分兵四路,逐渐逼近临安。太皇太后谢氏多次下诏,要求各路宋军勤王,多数将领不肯效命。有些官员甚至逃出临安。这时,太学生们纷纷要求诛杀贾似道,贾似道上表为自己辩护,把自己的罪行推脱得一干二净,说为大宋鞠躬尽瘁四十年。谢氏迫于压力,把贾似道贬为团练副使,循州安置。会稽县尉郑虎臣奉命前往押解。

郑虎臣的父亲曾受贾似道迫害。众人来到南剑州的黯淡滩时,那里一片水域。郑虎臣说:"贾团练,水多么清澈,你为什么不死在这里呢?"

"太皇太后饶我不死!若有诏来,我才死。"

贾似道在郑虎臣的辱骂声中,来到漳州境内。此时,贾似道歇息在距离漳州城约五里的木棉庵中。当天夜里,一个随行人员说:"逼似道自杀,免得我们受牵连。"郑虎臣说:"我为天下人除害,虽死无憾!"贾似道入厕时,郑虎臣一刀穿透其胸,结束了奸贼的性命。

英宗赵曙的皇后高氏严守妇德,从不徇私,被誉为女中尧舜。宋哲宗继位后,因循守旧的高氏以太皇太后身份垂帘听政,掌握大权,尽废新法。高氏执政时期,党争激烈,加速了北宋王朝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