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经商不败的36个秘密
4304600000028

第28章 审时度势:把握时代脉搏

《孙子兵法.势篇》中说"善战者,求之于势。"意思是说:善于作战的将领,就在于能够造成有利的态势取胜。成语有"势不可挡",与"势如破竹"。势,就是力量,就是走向。

于生意人,没有势,就没有利;没有利,也就没有势。所以说:"真正成功的生意人,总是"不必先求利,而要先取势。"

1、紧跟时代潮流

生意场上许多案例表明,市场的变数常常让众多的生意人感到不知所措。生意人只有洞悉市场发展趋势,才能成为市场的弄潮儿。

走在人群中,会突然发现大街上又开始流行某种你认为陈旧款式的服装;或者走进茶馆,听到某句你听不明白的口头语;或者在游乐里发觉人人都在玩某种你不懂的玩意儿。许多年前流行的呼啦圈,非典过后在长江以南一些地区又异常火暴地流行起来。有眼光的商家掌握了非典过后必然到来的健身热,将呼啦圈这一大众化的健身器材再次推出,结果造成的流行热度居高不下。

上面的这些情况,都像是"突然间"流行起来,而且有蔓延的趋势,一刹那人人都为之着迷,-争相仿效。其实这是社会趋势的一个模式,开始时,具有隐而不显的特质,一般人不易察觉,但触觉敏锐的人则能从中窥见端倪。有些社会趋势,甚至会影响某些行业的盛衰。想要避免这种情况,首先要学会以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和价值标准来看这个变幻莫测世界。惟一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的观念。

而生意人了解各行业的发展趋势,能帮助自己建立自己的事业。假如能预测到某个行业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就能相应把握赚钱的机会。

市场是一个大潮流,如果消费者欢迎某些产品,人人购买,人人谈论,便会形成一种社会流行趋势。每一项新科技的出现,皆因有此需求应运而生。如自动提款机的出现,是银行顾客不愿意浪费时间排队等而产生的。

态势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如政治变革、社会风气、经济、家庭构、人口、个人喜好等。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随之也派生出了多新兴行业。如2004年10月,"野炊自助烧烤"在北京城登场现身。出此概念的是一家名为"仙乐斯咖啡屋"的西餐厅,店主会为郊游者供对应的专业服务,难得的是40-60元的价格也极其划算,客户只需前两天预先确定人数和菜单,于郊游当日清晨到店内取上野炊所用的器具、食品及料理相关的一切就可以上路了。餐饮业内人士称这种服务.:为"外会"。随着由"外会"衍生而来的"野炊自助烧烤"新理念,无疑;吸引越来越多热爱郊游的人们。

市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潮流出现。那可能是通过商家的促销手段形成的。把产品变成街头巷尾的话题,人人谈论,这是成功的策略;也有些情况是商人巧妙地利用社会上发生的事件,适时推出一些产品,消费者争相抢购,一时形成热潮。还有些生产者把产品推向市,作了大量的宣传,致使消费者对此产品需求甚大。

市场有时还跟着人们的消费形势走,精明的商家总是能抓住消费的风向,跟风而上,及时地推出时尚商品,从而使自己的腰包越来越鼓。很多人瞧不起跟风者,以为他们缺少创意,但实际上,只要适时,跟风往往是最大的受益眷,商场上更是如此。

莱获1998年奥斯卡金像奖的美国好莱坞巨片《泰坦尼克号》,以它动人的故事、恢弘的场面、精湛的演技、绚丽的色彩,引起世界轰动。当这艘超级"巨轮"酋航中国,就在国内文化消费领域中掀起了阵阵巨浪。书刊市场捷足先登,首掀热潮,各路出版商纷纷"上船",竞相"搭载"。

青海人民出版社一马当先,率先出版同名小说《泰坦尼克号》,赢得了时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不甘落后,以最快的速度推出以史实为内容的《永远的泰坦尼克》一书,获得了商机;广东一家出版社接踵出版傣坦尼克号》的同名电影剧本故事,争夺市场份额。据粗略统计,书市上有关《泰坦尼克号》的图书不下10个版本,至于街头小书摊、小书屋上有关"泰坦尼克"的期刊杂志更是多如牛毛,特别是电影男女主角的剧照、画刊,购者踊跃,常常脱销。

常言道:"顺潮流者昌,逆潮流者亡。"人们在生活中有一种习惯,那就是跟着潮流走。社会兴起什么热潮,大家就喜爱什么。许多商家就摸准了这种大众心理,因而通过跟风大发其财。

在传统的行业里,老牌的公司、企业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如果你硬碰硬地与他们争夺地盘,无异于拿鸡蛋碰石头,不但无法发展,甚至有破产倒闭的危险。如果你紧跟时代潮流,在新涌现出来的行业中投入一定的资金和精力,就有发展壮大的可能。若不留意这个潮流,人家收山了,自己才进货,那么赔钱就不能怨别人了。

适应市场才能驾驭市场,把握市场的演变规律,才能使自己处于市场领先地位。总而言之,无论市场怎样变化,大局在胸可眼观六路,顺而动可一劳永逸。做生意得掌握这些关键点、;大学问。

2、适应市场需求

做生意是门大学问,可在学问中也有其门道。如果你摸准了这一门道去实践,那么你就会熟悉、了解经商中的自然规律--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铁的经济规律。市场只相信规律,任何违背律的扭曲与错位,都需要规范与矫正。商家如果能够根据经济发展的规律去掌握市场趋势、适应市场需求,便能够提高"胜算"。

生意人要掌握市场的趋势,适应市场需求,这是因为商人的目标是市场,是消费者。做生意就要了解行情,定位准确,明白市场至上的道理,供其所需。这样才能把生意做好。

朱元璋的开国功臣刘基曾讲过一个"蜀市三贾"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四川某地有三个商人:张甲、王乙、李丙,他们分别在城里开药铺。张甲的铺子专门经销名贵药材,价格昂贵,而且一成不变,去他那里买药的都是达官显贵。即使是在药材销售的旺季,张甲的药铺门前,仍可"罗雀",张甲的日子过得很艰难。

王乙的铺子既经销贵重药材,也经销一般药材。价格适中,他的生意还算可以,日子过得比张甲好得多。

李丙的铺予专门经销普通药材,凡是平民百姓要用的,李丙的药铺都有。而且,李丙的药材按等级定价,随行就市。因此,李丙的药铺生意兴隆,长盛不衰。李丙本人也很快发了财,成了富翁。

三个商人,三家药铺,三种不同的经营方式,三种截然不同的结局。由此可知,适应市场需求乃是商家成功的保证。

生产经营的目的,就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生产经营的商品,必须适应市场的需要,到市场上去参与竞争。商场如战场,谁适应市场供求,谁在竞争中胜人一筹,谁就能获得利益,谁就取得发展。如果能把握天时变动的规律,"夏则资皮,冬则资締(夏天穿的一种细葛布),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讲求节令,超前预测,捕捉机遇,适应市场的需求,赚钱还不是易如反掌吗?

不管在古代还是在当今社会,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发展趋势都是经商者的最起码要求。

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常青树,个人资产逾50亿元。从他1969年带领6位农民创办宁围公社农机厂至今已逾37年,而他的企业也已从几千元资产的小厂发展成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年产值过两百亿元。此外,鲁冠球也将企业适度多元化,在金融、农业等领域也有不小的投资。

大家都知道,鲁冠球的成功之路是从生产汽车万向节开始的。生产汽车万向节这一决策的提出正体现了他掌握市场趋势、适应市场需求的经营之道。

鲁冠球的农机厂刚开始时生产轴承、石蜡铸钢、喷油嘴等产品。生产多种产品有利于分散风险,这是好事,但同时也分散了企业的技术和力量,无法使企业获得更长远地发展。鲁冠球决定走专业化生产的道路,但把什么作为自己企业的拳头产品倒让鲁冠球颇费心思。而刚好到1979年这一年,中国的能源一下子变得很紧张。大批汽车因缺乏油料供应被存起来。汽车工业也出现了暂时萎缩的现象。很多做汽车重要配件的万向节生产厂家纷纷转产,另谋出路。

鲁冠球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但当时报上的一条简短的消息勾起了鲁球浓厚的兴趣:国家在安排1981年国民经济计划时,汽车的货运指标,要达到5亿4千万吨;专家建议通过挖掘公路运输的潜力缓解中国交通紧张。鲁冠球认真考虑后觉得,虽然目前能源紧张,但以后总会得到缓解;而根据国家的计划,发展公路运输,那就一定离不开汽车,而作为汽车重要配件的万向节的需求量也一定会大大增长。鲁冠球决定反其道而行,转产万向节。他给当时那些认为他疯了的人们算了一笔账:全国有300万多辆汽车,每年至少要耗300万套万向节。而根据国家的规划,交通运输业要发展,国內汽车生产也要发展,进口汽车也会增加。

鲁冠球当时决定走专门生产万向节的道路,正是因为他掌握了市场的趋势,进而适应了市场的需求。他看准了全国大力发展公路运输,需求量必定会猛增,而自己工厂资本有限,在权衡各种条件之后做出的明智的决定。鲁冠球确实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优秀商人,后来万向集团辉煌的发展之路,证明了这一点。

3、瞄准市场空缺

改革开放29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提高,无论是在繁荣发达的地方,还是在穷乡僻壤,市场上总会出现空缺的情况。一旦你能了到市场上缺什么,马上组织物力进行填补。可以使你在短时间里发财致富。

有个贫困村的村民就在瞄准市场上小衣架空缺,予以填补而脱贫致富的。

有一天,该村民为了买几个小衣架,从乡里跑到镇上,从镇上跑到县城,结果仍然买不到。商店服务员告诉他,衣架是种太小的商品,利润非常低,工厂不愿生产。回家后他想,衣架家家户户都要用,需求是很大,如果生产出来的话,销路一定会很大,这可是一个好机会。于是他立即买回一些钢丝和塑料管,试着做出第一批衣架。几天后,他挑着衣架到批发市场推销,2 000多个衣架被一抢而空。接着众多的批发商纷纷向他订货,供不应求。仅仅四个月的时间,他挣了近两千元。后来,他扩大规模,组织村里的人搞,迅速走上了富裕之路。

奎山炳是菲律宾著名的企业家,他是一个善于填补市场空缺的成功商人,很能给我们启发。

在他大学毕业后,在父亲的资助下,开了一家火柴厂,他给自己定下了"市场在哪里出现空缺,就到哪里去填补"的经营策略。

由于制造火柴需要木材,他就到森林中去收取原材料。在这过程中,他发现森林中的小路崎岖不平,坑坑洼洼,惟一可以用的车辆是机器脚踏车,但机器脚踏车很难买到,在首都马尼拉的车行里,摩托车这类东,西经常缺货,于是决定做摩托车生意。后来,他与日本的雅马哈公司签了一个合同:由奎山炳在菲律宾专销雅马哈摩托车,雅马哈公司则每月向他提供200套散件。

但是他的户头上仅有5 000比索,不够支付第一批订货。这并没能难倒他,他从银行贷款后先购进第一批几套雅马哈摩托车散件,然后请两位技工装配成车,没过几天,12辆车便一销而空。他立即用这笔钱再进货。这样循环往复,逐月增加货量,一年后便达到了每月200套散件的预定指标。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菲律宾,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市场主要在农村。可是做生意的人都没有重视农村市场,市场在农村出现了极大的空缺,奎山炳决定去填补。要开辟农村市场,其产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价格要适中,要符合农民的经济能力;第二,东西要实用,能满足农民的需求。菲律宾大约有100万人在境外打工,或移民国外,每年他们都将大量的钱从国外汇来留给在农村的贫穷亲友们。农得到这些钱后往往舍不得大手大脚消费掉,而是用来造房屋,或添置生产工具、交通工具等大型物件。农村地区道路窄小,可客货两用的三轮摩托车是那里最顶用的交通工具。奎山炳决定将两轮摩托改装成三托,并将车子的售价定在一个农民买得起的水准上。三轮摩托车投放市场后,很快销售量就超过了二轮摩托。他组建的诺基斯公司的摩托销量持续增长,终于成为全国之冠。其中50%-70%的产品是三轮摩托车。

综上所述,要想走一条发财的捷径,那么最好的目光盯在市场上,去了解缺什么,然后填补。如果你把这些信息输送给信得过的亲友,他们也会给你一笔可观的收入。

4、适时调整经营方向

在21世纪的商业竞争中,有些人掌握了善变术,灵活变通,从而使企业扭亏为盈,而且始终立于不败地。

一家街道办的"制胶厂",30来人,倒闭时亏下5万元外债,拖欠工人9个月的工资。一个叫李士兴的人自告奋勇地来了,竞奇迹般地使企:起死回生。3年后,盖着油毡纸的茅屋就成了7层5间楼房和宽敞车间。30来人的小厂变成了500多人的中型厂。

李士兴到底有什么"兴厂之道"呢?这个道就在于他善于变通。

李士兴能根据市场信息,随机应变,机敏果断。在他刚刚接受烂摊子的时候,他用集资的办法招收了200多工人,买了油毡把漏屋蒙起来,临时解决了厂房问题;又从工人家里借来缝纫机,解决了设备问题。

这时,他又获得一个准确的市场信息,制胶业市场产品过剩,许多回收复制行业厂家纷纷落马。李士兴得到这个情报后,脑子里就出现了一个"变"字,果断地决定变。而且要因地制宜地"变"。

李士兴考虑了一番后,认为本地畜牧业兴旺,皮革多,于是选择转产皮革制品。他园地取材,用皮革做自行车坐垫、手提包、背包、儿重书包、旅行包等产品,很快占领了市场。债务还清了,工人工资也发了下去。

小本生意获大利,许多人慕名前来参观考察,李士兴特敏感,他预感到这些人将来会成为竞争对手。于是他立即又想到了"变"。他们的厂转产牛皮鞋、皮衫、山羊革茄克衫等。很多工人都来责问厂长:"这么畅销的产品为什么要停止生产?"

不久之后这个问题便让实际情况来解释了,许多来取经的工厂,见他们的原产品本小利大销售快,回去后争相大批生产,结果市场很快出现了滞销现象。

而这时李士兴的厂却早就转产了,他们的新产品又在市场上吸引了顾客。

虽然皮革厂办得比较顺利,新产品很畅销,但李士兴担心又会出现滞销现象。

为了避免滞销现象的发生,李士兴又"变"了。这次他采取"一业为主,多业并举"。

为了选择新产品,他四处奔走了解市场行情。后来受到一张海报的启发,李士兴很快组织人员生产出了色泽鲜艳的黄牛蓝湿皮。

当初,这一新产品就被一外商看中,当即就与他们签订了年供5万.张的合同书,由于他们厂的产品质量好,又守信用,所以不久黄牛蓝湿皮就出口到日本、新加坡、印度等亚洲各国。

李士兴能善于捕捉信息,又善于随机应变,可谓掌握了商战中"善变术"的秘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