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经商不败的36个秘密
4304600000014

第14章 借船出海:借得东风好行舟(2)

项光明搞的垃圾处理工程解决了政府的心病,理所当然地赢得了政府的支持,可望不久便会成为赢利企业。而且,政府给予该项目种种优惠,也是其他行业比不了的。此举可以说是借了政策的东风,得了民心便宜。

有的政策,直接为我们提供了在某一方面成功的机遇,经济政策最为明显。一系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策不断出台,为那些善于竞争、有开拓创新意识、有市场头脑的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例如,国家政策允许炒股票,一些人就抓住这个机遇,在股票的炒作中成为先富者;国家政策允许"下海"经商,一些原来有经济头脑的人,在"下海"中捕到了"大鱼"。

在某种意义上说,每个商家都生活在党和国家的政策之下,这,这对许多人来说,就是得天独厚的机遇。对这洋重要的机遇,不可轻视,更不可轻易错过。

对中国来讲,上个世纪80年代,第一代超级富豪的出现,与其说是一个经济奇迹,倒不如说是一个政策奇迹。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先富起来的商人,无不深知过去的成功靠的是机遇和市场的不完善。

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要想保持企业的竞争趋势,必须转变创业初期的经营之道。这就需要在进一步了解日趋完善的各项市场经济的法律以及相关政策的前提下,逐步调整自己的经营行为。

从积极的方面来讲,国家政策决定了哪些经营动是合法的,哪些经营活动是非法的,哪些经营活动可以赚钱,哪些经活动无利可图,这就在大环境上限定和指明了商家的经营范围和活动方向。

消极的方面来讲,商家要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则必须要求得到政策和法律上的支持。因此,经济从来就是与政治密不可分的,掌握了其中微妙复杂的互动机制,会使你的事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抓住政治信息,提前做出决策,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政治现象远远要比经济现象复杂,它常常扑朔迷离,难以捉摸。没有丰富的社会经验、良好的感悟能力和深邃的洞察力,是不可能捕捉到真正的政治信息的。

纵然,优良的环境易使优秀者脱颖而出,,但任何一个社会都有政局动荡的时候,纵观古今,横览世界,动荡坎坷时时有,成败沉浮平常事,,脱颖而出的往往是能审时度势的人。

不同的时候决定不同的社会环境士-不同的社会制度,必须营造出不同的政治环境,而许多商业奇才,虽然他们成功的经历也许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绝对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善于根据自己所处的特殊位置把握了政策环境下的机遇。

那些生财有道的商人,都是最会"投机"政策变化的人。他们常常利用国家或地方新颁布的政策,制定企业的防御或进攻计划。

毕竟,进入市场经济之后,就必须遵守游戏的规则,遵守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和颁布的各种经济法规和各项政策。

相对于法律而言,政策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变通性。只要对国家政策有着敏锐深刻的理解,就能充分挖掘其中的商机,为己所用图发展。

在中国社会,若想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就必须时刻注意关心国家政、治形势的变化,对政府各种政策的内涵及趋势有一种清醒、透彻的认识,充分挖掘由政府政策调整而带来的发展可能,始终在大方向上保持胜人一筹的优势,化机会为财富,化不利为大发展。

4、争取投资人的三步策略

做生意不可能全凭个人的资本,还必须吸引别人的资本投人。争取到你的投资人,形成多点支撑,就能使自己的事业稳如泰山、如虎添翼。因此,争取别人的投资就显得非常重要。

经营规模的大小对其筹集资金的难易程度有极大的影响,道理很简,大生意造成的轰动,其本身就是一种免费的宣传。如何使广大投资在众多的投资机会中,独垂青于你?如何在竞争激烈的资金市场,出奇制胜,获取所需资金?说实话,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没有一定的算计本事是很难办到的。

根据现代创富理念,获得发展资金的主要途径是吸引投资,市场上有许许多多投资者,如何吸引投资者使其对你产生注意,进而使其对你生意的发展前途和潜力产生信心,从而对投资本公司生兴趣,下定决心真正采取投资行为呢?你面临的是广大投资群体,这些投资群体包括银行、其他大型投资公司等。然而,什么样的策略才能吸引这些投资者呢?你必须懂得谋划:

首先,必须从制订一个详尽的经营计划人手。一份详尽的经营计划,就是一块事业成功的敲门砖,或者,就是投资大门的门票。要"算计"投资者,而没有一个充分准备、内容详实的经营计划可供潜在的投资者参阅或进一步研究,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一份成功的经营计划应该包括以下条件:

1)清晰可读,条理分明,排列井然有序;着重重点问题,内容充实,提纲简洁。

2)长短适中,文字不可太华丽,亦不可太平庸。

3)计划书里,至少要说明公司未来几年内的营业目标及其有关之经营理念。

4)计划公司每年生产产品与服务项目的数量及品质,连同该项产品消费者与服务对象等,应给予简介分析。

5)对公司潜力与将来在市场上可能面对的最新营销竞争情况,以及有关的可能发展都需要作简要说明,而且要提出有力的证据,才能取得投资者的信任。

6)各种固定与变动成本、直接与间接成本、销售数量与价格、营运成绩与利润、股东权益与盈余分配的办法及实际情形等,也应作简要说明。

7)应简介公司经理人及其他干部的背景与能力。

8)公司财务计划与执行情况。

9)必须告诉投资人,在正常情况下,只要适当操作,其投资股本应可在多少期间内获得回收。

10)为了尽快有效吸引所需投资金额,应慎选吸引投资的对象,全力以赴,重点出击,避免由于目标太多无法兼顾反而错失良机。

11)当公司代表与有关对象直接交谈,以口头介绍此经营计划时,应更加把握重点。

由于投资者的心态及观点与你的心态大相径庭,了解投资者的心态及观点非常重要。由于你的生意刚开始做,原已经过审慎的市场调查及本身之经验实力评估,觉得可行且有获利前途,方才毅然投入时间、金、财力与物力去开创事业,所以基本上,他是以乐观的心态来看待未来发展与前途。换言之,即使你面临困境或遇到若干经营上的障碍,你以其开创人的心态,潜意识里,总是以乐观的心理期待否极泰来,坚信自己可以渡过难关,绝不肯轻易接受该生意可能必须结束的命运。反之,投资者的心情与你大不相同。他未曾有付出开创生意的苦心,当然也就缺乏一份先天的关怀与爱心。他们关心的只是成本与利润,投入资金的回收。所以,了解这个基本差异,对撰写以吸引投资为目的计划当然是.65非常重要的。投资评估企业风险与利润时有他自己考虑的因素。投资者愿意投资考虑的四大要素是:

1)具有充分证据证明公司的产品与服务已获消费者肯定。投资人希望看到公司即将推出的新产品或服务项目已有消费者愿意采用--即使是在试用或展示期间的美誉也行。受消费者肯定或喜爱的产品才是公遣司通往成功之路的保证。

2)合投资者实现其需要。投资者所重视的不仅是企业的长期发展潜力与低风险,更会考虑公司在短期内的赢利能力。一般的投资者既缺乏与企业家相同的与企业共存亡的理念,他们的投资目的只是为了赢利。于是,当他们一旦发觉投资可能将不会如期收回便有可能决定撤回投资。

3)掌握投资重点。投资人希望企业家与经营者确实掌握公司的重点产品,积极拓展主力业务,才能确保赢利能力;他们不希望公司像多头马车一样四处乱冲,经营项目如果太多,可能会使公司获得像百货市场一样没有特色,从而影响其主力产品的推广与利润的创造。

4)有特许经营权、专利权商标等。一个拥有专利权、著作权与商标的公司,并不能保证在经营上就一定成功,因为事业成功的要素非常多,但拥有特许经营权、专利著作权者,可以说是它的竞争已减至最少。竞争少就是风险低,风险低意味着获利可能性的提高,投资者对此还是非常欢迎的。

其次,寻找合适的投资人。你为了吸引投资,认真地撰写营运计划书,发现缺点后,又一再改写,最终是希望能提出一个最完美的计划书,达成吸引投资者的目的,可是别忘记了,拥有一套完美的计划并不意味着资金已经到手。好的经营方略虽然不一定需要让公众知道,但却需要让所有潜在的参与投资者知道,此时更需要进一步去寻找投资可能性高的投资者,然后加以介绍解说,以获取信赖,赢得信心,才能达到吸引投资的目钓。堕以,好的经营计划应在最适当的时机,最适当的方式,展现给最适当的对象。所有的条件具备,则这场吸引投资的争夺战就可以说是立于不败之地了。

那么哪些是值得考量的潜在投资人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类:

1)专业的投资公司。这种投资在西方很常见,随着20世纪80年代企业国际化与跨国公司的发展,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多,单一企业主或少数人的资力或其举债能力已无法应付企业扩充所需的资金,于是专业投资公司应运而生。随着中国加入WTO,这种投资公司会越来越多。

2)是次于专业投资公司规模的较小的投资基金。投资基金是指略具公司雏形,不过规模较小,资金也较少,虽然亦属专业投资,但因其资金财力不比专业投资公司,所以其平均每笔投入的资金额小于投资公司。因投资规模较小,相对投资的风险也较小。

3)是非正式投资人。非正式投资人,这个名词最早是由美国一位商学院的教授提出来的。他对这个名词的定义是某些具有雄厚财力的个人或群体,并不是正式地等待投资机会,而是被动地采取或参与投资行动。这些投资人的资金规模不能对大公司进行投资,所以是中小公司争取的较理想对象。

最后一步就是与投资者面谈了。作为企业主的你,应该为这最后一步作充分的准备。

1)投资人本身对该企业的直观感觉如何?对该企业主的个人印象如何?

2)该企业所从事的经营是否是正当经营?

3)他们回答投资人提问的速度、深度与广度怎样?

4)企业主对其公司人员经营管理背景与专长的信心的程度如何?

5)企业主是否的确是市场导向的经营者,还是对资金流与盈利等概念不甚了解的技术官僚?

6)企业主如何解说该公司经营理念与取得投资人的信赖?

7)面谈解说有关产品简介与市场分析时,是否简明扼要,是否与经营计划所写的相同?

8)你及管理人员对此次要谈的经营计划是否有充分的准备?

9)该企业接受别人批评的反应如何?调整错误的弹性如何?

作为要想获得投资的企业家必须首先从这几方面做准备,才能确保投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