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最终还是放弃了走科举仕途,而是成了一名大夫。
李时珍经常出外游学,但若是回京,还是会到陆府去住两天。
此时的他,已经是个小有名气的大夫了。
而他的名头,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因为他治病救人的高超医术。
自从他的名气越来越响,他的很多事情,也被挖掘了出来,广为流传……当然,也少不了陆炳锦衣卫们的功劳。
相传,李时珍两岁口嚼甘草,三岁辨认百花,六岁见到豺与狗跪;入学堂后,曾在凤凰山上见到过凤凰。
李时珍自幼聪颖善对,还没上学就跟着父亲认熟了好多字。他刚入学时,私塾先生望着被树木环抱的远山,出了上联:“远声隔林静。”李时珍当时虽然只有八岁,但见朝霞分外明媚,过往旅客早已登程,便脱口对道:“明霞对客飞。”先生大为吃惊,决心加倍关照。
有位药铺主人,膝下有一个女儿,聪慧而美貌,为了给女儿选择一个才华出众的男子结为伴侣,决定用药名作上联征婚,上联是:“玉叶金花一条根。”许多求婚者望联兴叹。
其中有一位姓马的青年为人忠厚,只是略欠文采,他不得不求李时珍帮忙。
李时珍少年助人为乐,脱口对道:“冬虫夏草九重皮。”药铺主人见马公子很英俊,又交给他上联,限一天对上。这上联是:“水莲花半枝莲见花照水莲。”
马公子只得二请李时珍对出下联,李时珍对道:“珍珠母一粒珠玉碗捧珍珠。”
药铺主人看后非常高兴,随即再出上联“白头翁牵牛耕熟地”,限半天对出。
马公子无奈再三求李时珍。李时珍为了成全这桩婚事,稍假思索,用“天仙子相思配红娘”作为下联。
药铺主人十分满意,当即答应订婚。
而当地郝知府对医药略知一二。一次中秋赏月时,风吹灯笼熄,原来是灯笼破了三个窟窿,便口占上联:“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是防风。”
因一直续不出下联,只好找李时珍对出下联,李时珍听出纸乃“枳”也,说的是枳壳可防风。既然看出门道,李时珍立刻对道:“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半下对应的是半“夏”也。
又有一天,郝知府去拜访李时珍。走进院后,看到从竹不禁赞叹:“烦暑最宜淡竹叶。”李时珍随口对道:“伤寒尤妙下柴胡。”
郝知府看到几株玫瑰,不胜感叹:“玫瑰花小,香闻七八九里。”李时珍笑着答道:“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
郝知府是外地人,见李时珍如此投机,又吟出一联:“做官者四海为家不择生地熟地。”李时珍笑道:“行医人一脉相承岂分桃仁杏仁。”
郝知府又拿起李时珍为他开的处方,自言自语:“纸白字黑,酸甜苦辣五味皆有。”李时珍手中毛笔尚未放下便说:“杆硬尖软,采晒炒切炙百合俱全。”
就这样,宾主唱和属对,沉浸在妙思雅兴之中,不觉天色已晚,郝知府起身告辞出门说道:“神州到处有亲人,不论生地熟地。”李时珍笑道:“春风来时尽著花,但闻藿香木香。”
如此,李时珍和那知府也成了忘年交,成为一时佳话。后来李时珍还曾将那知府还引荐给陆炳。
除此以外,坊间还流传着李时珍“死人断其活,活人断其死”的故事。
还一天,李时珍来到湖口,见一群人正抬着棺材送葬,而棺材里直往外流血。李时珍上前一看,见流出的血不是淤血而是鲜血,于是赶忙拦住人群,说:“快停下来,棺材里的人还有救啊!”众人听了,面面相觑,彼此都不敢相信。人已死矣,再开棺惊动故人,不是太不吉利了吗?可万一……李时珍当然看出了大家的心思,于是便反复劝说,终于使主人家答应开棺一试。
李时珍先是进行了一番按摩,然后又在其心窝处扎了一针,不一会儿,就见棺内的妇人轻轻哼了一声,竟然醒了,于是,人群欢动。不久之后,这名妇女又顺利产下一个儿子,原来这名妇女是因难产而陷入假死。于是人们都传言李时珍一根银针,救活了两条人命,有起死回生的妙法。
这就是李时珍一针救两命,死人断其活的故事。
还有传言李时珍“活人断其死”的故事。
传说李时珍在以一根针救活母子两人后,许多人都想见一见这位神医。
一天,有家药店老板的儿子正在柜台上大吃大喝,听说了之后,也想去看看热闹。他费了好大力气终于挤到李时珍面前,问道:“先生,你看我有什么病吗?”李时珍见此人气色不好,赶忙给他诊脉,过后,十分惋惜地说道:“小兄弟,可惜呀,年纪轻轻,活不了三个时辰了,请赶快回家去吧,免得家里人到处找。”
众人都不信,那个药店老板的儿子更是大骂不止,后来在众人的劝说下,方才气咻咻地走了。果不其然,不到三个时辰,这个人便死掉了。
原来是此人吃饭过饱,纵身一跳,肠子断了,内脏受损。
由此,人们更是惊叹李时珍的神奇医术了。
李时珍的名气越来越大,和他的真才实学分不开,却也和陆炳刻意为之有关。
因为,李时珍的存在,对于陆炳来说,还有另外一种意义。
郭明的夫人求到陆府上,陆炳和郭明也是相识多年,自然要尽心尽力,忙让人去找了李时珍回来,到郭府去为郭明治病。
到了郭府,李时珍在郭明的后腰间摸了摸,对疼的面色煞白的郭明道:“郭大人,这是里面的骨头错位了,加上皮肉筋脉受损堵塞,所以才会疼痛难忍。我为你推拿一番,再针灸一下,配合活血化瘀的汤药和膏药,如此几日,便可痊愈。”
郭明忍着疼,撑起身子,拱手感谢。
李时珍笑着客气了两句,便开始为郭明治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