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女人养颜先养阴
4267000000014

第14章 心阴虚:养阴安神才能面若桃花(3)

四物汤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已有千年历史,被称为妇科圣方。女人有三“易”,一是易血虚,二是易血瘀,三是易月经不调,而四物汤正是这三个“易”的克星。四物汤配方非常合理,以熟地、白芍这样的阴柔补血之品(血中血药)与辛香的当归、川芎(血中气药)相配,动静结合,补血而不滞血,活血而不伤血。四物汤正是因其温而不燥,滋而不腻的特点,成为妇科病常用的补血活血调经的良方,被称为“妇科圣方”。

其实,四物汤中的每一味中药都是妇科常用药,对于女性而言,每一味药都像是一位闺中密友,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

当归

因它能使气血各有所归,所以称之为“当归”。当归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由于当归对妇女的经、带、胎、产等各种疾病都有治疗效果,所以被称为“女科之圣药”。

白芍

白芍在妇科中的应用更是广泛。例如,白芍配熟地可以肝肾并补,白芍配当归可以补血和营,兼以安胎;配川芎可以守中有动,使血畅气化,因为川芎可补肝之气。气盛者,必须用酸的东西来使它收敛,白芍味酸,可敛肝之液。自古与芍药有关的诗篇就层出不穷,唐代诗人白居易就写有《感芍药花寄正一上人》一诗:“今日阶前红芍药,几花欲老几花新。开时不解比色相,落后始知如幻身。空门此去几多地?欲把残花问上人。”诗中表明诗人希望人与人之间不要争执、嫉妒、斤斤计较,凡事看开一些,要让心境淡泊平和的想法。看来芍药不仅是良药,读芍药诗还可以疗心解忧。

川芎

川芎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它的发现还多亏了药王孙思邈。唐朝初年,孙思邈带着徒弟云游到了四川的青城山,观察到一只大雌鹤生病后无意间吃了川芎,竟完全自愈了。药王惊叹:“青城天下幽,川西第一洞。仙鹤过往处,良药降苍穹。这药就叫川芎吧!”“川芎”便由此而得名。

养心穴:神门、内关、劳宫、膻中

神门,就是心神出入的门户。心气郁结的时候,按揉它就相当于给心气打开了一条“阳关大道”,让这些郁结的心气能够畅通无阻,自然不会存在郁结的问题了。在它的旁边,紧接着就是手少阴心经的阴郄、通里和灵道穴,这几个穴都是养护心的,按摩神门穴时可以一起按摩。

人体的养心穴有很多,比如灵台、通里、心俞等穴位都有不错的养心功效。我们先选择三个在手腕附近而且容易找的穴位给大家作详细介绍。这三个穴位是神门、内关、劳宫。我们把左手伸展开,顺着小手指靠近腕部,在左手腕横纹交叉点附近会摸到一个凹陷的小坑,这个小坑的位置就是神门穴;然后以腕横纹为起点,将右手的三个手指头并拢,把三个手指头中的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这时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点的中点就是内关穴。然后将拇指之外的四指并拢,慢慢地向手掌心握拳,中指所对的地方就是劳宫穴。

这几个穴当中,神门是心经的穴,属于本家,而内关和劳宫是心包经的穴。可能有人不明白,怎么心包经的穴能养心?其实,心包就是心外面的护城河,它的工作就是保护心。中医说“心不受邪,心包代之。”心包就好像皇帝的御前侍卫一样,为君主抵挡所有的伤害。所以,我们在谈养心的时候,心包经是不可忽视的一条经络。

对于神门穴,大家很好理解。心为君主,藏神。中医概念中的神,指的往往就是心。神门,就是心神出入的门户。心气郁结的时候,按揉它就相当于给心气打开了一条“阳关大道”,让这些郁结的心气能够畅通无阻,自然不会存在郁结的问题了。在它的旁边,紧接着就是手少阴心经的阴郄、通里和灵道穴,这几个穴都是养护心的,按摩神门穴时可以一起按摩。

然后是内关穴。“内”是手腕内侧,“关”是关口、关要,也就是出入的要地。“酸痛取阿是,胸胁内关谋”,这是后人在“四总穴歌”里加入的两句,意思是说身体酸痛的病取阿是穴,而胸胁的病症则找内关穴,说明内关可以宽胸理气。

劳宫穴的“劳”是劳动、工作的意思,“宫”是指宫殿;劳宫,用俗话说就是心劳累了停留休息的宫殿。很多人在出力气干活或两个人对垒打架时,往往会向手掌心吐一口唾沫,然后摩拳擦掌。这样做意义何在?这是在刺激双手的劳宫穴,让心劲鼓起来,准备战斗,是给自己加油的一种方式。

劳宫穴最大的作用就是安定心神,让浮动的心神可以得到休息,然后继续精力百倍地工作。所以,当我们工作累了,心神疲倦,或者做事紧张的时候,按按劳宫穴,用对侧拇指指腹按揉3~5分钟,就能让自己心情放松下来,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膻中穴很好找,就在两个乳头连线的中点。膻指的是胸部,膻中也就是指胸部的中央,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膻中穴是心包经的募穴,募穴就是脏腑之气汇聚胸腹部的地方,所以又被称为“气会膻中”。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看故宫就知道,皇帝是住在最中央的,外面有一层又一层的大殿,每个地方都有皇家侍卫看守。在人体当中,充当皇家侍卫这个职责的就是人们经常说的宗气,它充盈于心脏的外围,协助心气推动心脉搏动。如果宗气不足,人体其他地方的气就会来填补,就好像皇宫告急,外面的军队会迅速前来救援一样,所以称之为“气会”。

对历史比较有兴趣的人可能会想到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周幽王为了讨自己心爱的妃子欢心,时不时地在烽火台上点火,召集各路诸侯前来,以搏妃子一笑。人体之气就像分散在四肢百骸的士兵,看似凌乱,却内有调度,人体一旦告急,它们会迅速地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保护君主的安全。膻中又称上气海,和腹部的气海穴是互相照应的,如果中气不足或者出现问题,那么肯定会影响到下气海,进而影响到全身。这就好比宫廷内部发生了政变,虽然一时之间或许对老百姓没影响,但要不了多久,肯定会牵连全国。

所以说,膻中穴是和人体最重要的物质活动基础--气密切相联的。但凡和气有关的疾病,如气虚、气机瘀滞等等都可以找它来调治。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发现,有些女性生气时喜欢捶胸顿足,你别以为她动作夸张,因为生气时会导致气运行不顺畅,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她肯定会感觉憋闷、疼痛。这时候捶胸顿足可刺激膻中穴,能提高心肌供血量,缓解生气时胸口疼痛的情况。实际上,临床实验也发现,刺激膻中穴可以扩张血管,调整心脏功能。所以,平时作为一种保健措施,可以经常按摩膻中穴来加强气的运行,这样对于预防冠心病、哮喘等会很有帮助。

西瓜:又称夏瓜,因在汉代从西域引入,故称“西瓜”。西瓜味道甘甜多汁,清爽解渴,是盛夏的佳果,既能祛暑热烦渴,又有很好的利尿作用,因此有“天然的白虎汤”之称,是夏天里很好的养心解渴水果。

西红杮:西红杮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蛋白质、微量元素等,吃西红杮可以使皮肤色素减退或者消失。常食西红杮可起到补血养颜的作用。

红豆:红豆性平,味甘,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B族、钾、铁、磷,是女性健康的好朋友。丰富的铁质能让人气色红润。多摄取红豆还有补血、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力和抵抗力的效果。

红枣:富含维生素、果糖和各种氨基酸。药理研究证明,红枣中的某些成分能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新细胞迅速生成,并能增强骨髓造血功能,增加血液中红细胞的含量,从而使肌肤变得光滑细腻而富有弹性。

甘蔗:素有“补血果”的美称,含有大量的铁、钙、锌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铁的含量特别多,每千克达9毫克,居水果之首。

葡萄:历代中医均把它奉为补血佳品。葡萄性平味甘酸,有补气血、强筋骨之功,是老年、妇女及体弱贫血者的滋补佳品,对贫血和过度疲劳者有较好的滋补作用。

金针菜:金针菜铁质含量丰富,同时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

菠菜:菠菜是有名的补血食物,含有丰富的铁质、胡萝卜素,是补血蔬菜中的重要食物。

萝卜干:萝卜干所含的维生素B极为丰富,铁质含量很高。所以它是最不起眼、最便宜,但却又是最好的养生食物,它的铁质含量超过除了金针菜之外的一切食物。

面筋:面筋含铁相当丰富,一般的素食馆都有供应。

桂圆肉:桂圆肉除了富含丰富的铁质,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和葡萄糖、蔗糖等,补血的同时还能治疗健忘、心悸、神经衰弱和失眠等症状。

当归:常有“归头补血、归身养血、归尾破血、全身活血”的说法,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当归是中医常用药,被誉为“血中圣药”,临床常用于治疗女性月经病,例如痛经、月经不调等。

阿胶: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矿物质,可促进血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生成,还能促进钙的吸收。

红糖:甘甜、温润、无毒,中医认为红糖能“温而补之,温而通之,温而散之”,在补血的同时还有活血散瘀的作用。

关于脾,女性一定要多加注意,因为脾和女性的关系非常密切。脾为土,为阴。中国文化中女性为阴,为坤,要主内,要“厚德载物”,要有非凡的承受能力和奉献精神。如果脾功能不好,这一点很难达到。就像女性是家庭里的“内务部长”,主管家里的大事小事一样,脾也是人体的“内务部长”,大事小事都由它负责。

很多女性结婚多年之后会经常感慨:“哎,我就像是家里的保姆一样。”这还真就和脾一样,“脾”通“婢”,意思是干活的小丫鬟,脾是干活的。脾负责把人体的营养精华输送到全身各处,就好比是传送带,如果传送带出现问题,任凭有多少好东西,都运送不到身体各处。而且,各个地方把好东西吸收之后,剩下的垃圾还得靠脾给送出去,就像富贵人家的丫鬟,开饭了,把饭菜端上桌,东家吃完了,还得再撤下去,实在是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