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臆想者联盟:鸳鸯谱
4266800000031

第31章 珍惜爱情,远离如果(2)

我发现有很大一部分人对自己的EX会怀有这样的一种心态,你总会阴暗并且自信地揣测,在分手后的这些岁月里,无论他(她)在某些无关紧要的方面有多么优秀和成功,但注定正在陪着一个不怎么靠谱的人经营着一段不怎么靠谱的爱情,过着一种不怎么靠谱的日子。同时当他(她)在某天又再次出现时,寒暄数语之后,他(她)一定会开始和你尽道苦水,而你如愿地的在心底幸灾乐祸一番。

于是,你八成会幻想并期盼这样一个极端梦幻的场景早日出现,比如在一次街头二人的不期而遇中:

你:“这些年过得好么?”

姑娘:“……”

你:“他对你好么?”

姑娘:“……”

你:“我现在是微软的CEO。”

姑娘:“……”

你:“那边的保时捷是我的,很晚了,送你回家?”

姑娘:“……”

你:“对了,我在北京西山脚下买了独栋别墅,山也含在后院套餐里,周末要不要来我家聊聊?”

姑娘:“……你家?附近有如家么?我今晚就想和你聊聊。”

天呐!如此完美的开篇光是说说就令人十分神往吧?不客气地说,这念想可真够无耻。别舔嘴唇,我猜或许你正是这样的一个十分操蛋的人。

没关系,说不准我们都是呢。

其实我猜很大一部分人对于EX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如上这般的期许,尤其是那些因为各种缘由在恋爱中抢先被对方判了死刑的。于是,数年之后,当你认为自己的幸福已然全面超越对方的时候,你便开始想方设法地再去找寻EX的联系方式,奢望上面的那段对话早日真实地上演。你想让对方清楚,失去你是人生里数一数二的超级败笔;你想让对方知道,没能洞穿你的潜力,读懂你的未来,就注定该在无尽的怨悔中陪着另外一个家伙同床异梦一辈子。不过,我得很遗憾地提醒一下,你有没有考虑过,你的EX也正是这么想的?当然,若真如此的话,那你俩还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

别紧张,我并没有打算把这种心态骂个狗血淋头,这只是人类一种最原始简单的报复心理,我们都有阴暗的一面,这再正常不过了。但如何对待这小小的阴暗绝对是个值得讨论的话题。你若只是偶尔意淫一番,甚至能借此勉励自己珍惜当下的幸福,更加热爱既有的生活和伴侣,那这一切都有益无害不是么?但你若沉迷于此百爪挠心,教条于“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古训,终日执著于找寻EX的踪影,到头来只为丧心病狂地在对方面前得意地装上一次,欣赏欣赏人家悔青肠子时的表情,那我建议你可一定得控制住自己。或者,也是最简单的方案,你就干脆断了这个打算找回对方臭显摆一通的念头吧。

总的来说,意淫无害,但执著伤身。虽然这于某些太过执拗或者晦暗人来说操作起来有点困难,但为了省点心少出幺蛾子,我还是建议你尽量别太冲动。话又说回来,如果你终于找到EX的时候,人家已经从另一半那里得到了比你还好一万倍的房子、车子和爱情,那怎么办?怎么办?你处心积虑这么久,该不会就在失落之余直接疯掉吧?

专家,请放过那些青年

在我国现阶段的三百六十行里,据说有种比较好混的职业叫做专家,当然,还有一些更加好混且有几分神秘色彩的叫做有关专家,而最近令据我本人发现,在万千专家之中还有一种入行门槛最低的专家,那就是情感专家。

令人惊讶的是,在情感专家队伍里浑水摸鱼的比靠谱的还要更多见一些,我们周围常会遇到的业余活体情感专家一般包括那么几种:在娱乐节目里面口无遮拦专门挤兑无助男女青年的,在报刊杂志上用不疼不痒的车轱辘话来剖析各种同样不疼不痒的问题的,以及在微博等新兴的网络媒体上靠大愚若智的语录不遗余力地误导大众的,还有一些比较有魄力的会偶尔出本厕所读物和办个毁人的培训班。

究其原因,爱情这个东西从懂得男女有别的早熟小朋友到菜市场里卖茶叶蛋的沧桑老大娘,甚至开春三四月份正直发情期的冲动公狗,恐怕无论谁都有资格能够假装过来人的聊上几句心得。令人十分遗憾的是,不少已然知名的情感专家一直以来谈论的成果也并不见得高明或者有道理多少。看起来研究和公布爱情的原理似乎比自己本身谈一场恋爱还要简单,但这在其他学术领域又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比如熟练的骑一辆自行车和揭示自行车两个轮子为何可以不倒,这完全是难度悬殊的两个任务。这便让我开始无限担忧当下的情感专家从业人员队伍的素质和专业性,我甚至有些怀疑现今不少业余情感专家立足行业靠的并非经验和学术,可能某些情感专家专攻的技能更讲究的是说、学、逗、唱,而作为肩负着指导我国广大年轻人爱情和繁衍重任的伟大群体,用相声演员的职业标准来要求自己,对于一个民族来说这必然是一件非常非常危险的事情。

总的来说,搞情感研究是一件能出风头、有钱赚,而且非常非常安全的职业,情感这个东西本来就不像物理、数学一样有严格的标准去衡量对错,即便小伙子在你的错误指导下最终丢了女朋友,受害者一般也只是在懊恼中暗自神伤,基本不会想起来去追究谁的责任。但实际上,这和蒙牛食品安全问题的危害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是在生理上迅速致命,一个是于精神上缓慢腐蚀而已。

在其他传统科研领域屡有论文抄袭、学术造假被正义之士频繁曝光的大好局势下,情感界内的靠谱专家和不靠谱专家却始终能够保持鱼龙混杂和谐共处,这是非常奇怪的状况。我甚至祈祷有人能够成立一支专门针对情感专家的质检和督查队伍,把那些隐藏在我们周围的扯淡情感专家们逐一揭露出来,把更多正在爱情之路上越走越偏的年轻人挽救出来,还他们一份健康主流的爱情观。

而在这之前,我们只能奢望那些业余情感专家能够早日良心发现,提高自身的修养和专业水平,尽量少把那些不负责任的成果拿到公开场合示人。同时,我也建议那些习惯去依赖别人指导自己爱情的年轻人们加强自己的分析和辨别能力,切莫迷信那些情感砖家们“关于男人你必须知道的事情”、“相亲十大法则”和“关于爱情你必须知道的100条真理”等等这样哗众取宠的语录。

如果说真的必须要记住一条有关爱情的定理,那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片儿汤话压根儿连看都不用看。专家,请放过那些青年吧。

自由乱爱

没有女性的一群大小伙子吃饭喝酒扯闲篇儿是一切反动思想的源泉,前天夜里我和几个哥们儿吃火锅的时候,其中一个已婚的两瓶啤酒下肚就义愤填膺地敲着桌子问了大家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你们谁给我讲讲为什么要废除一夫多妻制?”很容易想象,其他的男性一齐借着酒劲纷纷感叹:“是啊,是啊,封建社会的三妻四妾多好啊,一夫多妻制的******国家就是天堂啊!”

一开始我打算拍案而起,道貌岸然地喝止他们把这种幻想继续扩大,将邪恶的种子扼杀在摇篮里,但我突然非常惭愧地想到对于如此的异想天开来说世上的男人无一例外,必须承认类似这般的向往也曾经无数次地在我脑子里出现过。

******世界的真主在《古兰经》里说过:“你们可以择取你们爱悦的女子,各娶两妻,三妻,四妻。”不考虑买房买车吃饭养孩子的现实压力,从男性的角度来讲这的确是神仙般的婚恋制度。不过就算再无私一些,让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并行,采取按需分配,能者多得的政策,这件事情施行起来似乎也仍然没那么简单。私下里我甚至疑惑我们现在是不是正活在一个压抑人性的时代里。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歌颂新社会的爱情自由,可是甭管恋爱还是婚姻,我们又何尝自由过呢?

当然,在有人打算痛骂我之前,我已经很清楚我这个想法是非常邪恶的了,并且在内心深处无数次的反省过:小学时我也当过三好学生,长大后怎么变成了这样一个臭不要脸的青年?怎么会产生这么庸俗、低俗、媚俗的反动思想?这个世界有许多规则,小到禁止酒后驾车,大到不能杀人放火,这些禁忌看起来更容易让人理解并且由衷的遵循。但对于爱情来说,甭管婚前婚后,要你自始至终一心一意的对待一个人说实话真是个挺难完成的事情,偶尔思想上开开小差,或者行为上搞些暧昧,那感觉来了没人能够避免。而不管真心还是调侃,有些男人口中所谓的一夫多妻制只不过是这种心态下无限放大的极限情况罢了,如此说来,劈腿和出轨就是在当前国情下退而求其次的实施手段而已。

可不幸的是在我们所知的一切规则里,对于每个人最切身也需要永远遵循的第一规则恰恰就是:爱情需要专一。

我也想象过在根本不存在这么一条规则的世界里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所有男女都可以“不承诺、不拒绝、不负责”,不以三心二意为耻,反以移情别恋为荣。这个世界的缩小版像极了无数年轻人艳羡的那个夜深的北京三里屯,除了情投意合没有任何规章制度和道德约束,喝下这杯酒,我就跟你走。我并非贬低这样的男女像亚马逊大草原上发情季节里的动物交配一样,我仍然觉得他们中的每一对仍然是因为爱情,至少都有自己的理由,和你我正常的交往并没什么两样。只是我在想这到底是不是就算传说中的爱情自由?或者如果所有人都开始这样操作下去,自由恋爱就变成了自由乱爱,爱情和游戏其实并没什么两样,那样的话,爱情就根本算不上爱情了吧。

像魔兽、像CS,游戏的特点是我们从来不怕伤害别人,也从来不怕自己被伤害,这是和现实最大的差别。而类似搞搞暧昧,乃至劈腿和出轨这样的事情,总有人会无法避免受到伤害,而且谁也没法保证这事儿有天就会轮到自己,一个成熟理性的人应该有能力判断一件事情自己是否真的玩得起,而对于那些根本玩不起的事情,最佳的决定就应该是敬而远之,起码要懂得浅尝辄止。

有些人你永远不必等

我这个年龄的人恐怕都听过这首陈淑桦的老歌《梦醒时分》,标题是结尾时的一句。提到这句歌词,缘于近来我听到关于“等”的话题着实不少。我打算先从一个刚过完三十四岁生日的姑娘说起。

姑娘和她的男友初中时就是同学,且互生爱慕,高考进入同一所大学之后便确立了关系,也算半路出家的青梅竹马,而同居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想必也早已不是什么禁忌。毕业后,二人都轻松找到了靠谱的工作,父母解囊也让他们过上了令人艳羡的那种有房有车的生活,对于姑娘来说或许结婚已然理所应当。但是小伙子断然拒绝,理由是时机不成熟,眼下以事业为重今后才能给姑娘更好的生活,这的确是个一击必杀的借口吧?三年后小伙子投资创业开始有了自己的买卖,借口也升级为公司要更成熟才能有将来。而最近,小伙子突然在家人的怂恿下打算移民澳大利亚,要坐上两年移民牢,于是姑娘八成要再等上两年才能迎来下一次结婚话题的复议,而我们的姑娘如今已经三十有四,这么多年来如温水煮青蛙一般被活活地耗成了一个老女人。等还是不等,这是个问题。

自古以来我们乐于讴歌的美好爱情很大一部分都是拜男女主角无限纠结的等待所赐,连课本上的教材都是如此。而这股歪风至今依然愈刮愈烈,随便看几部收视率极高的热播韩国青春剧就可以知道。如此的熏陶甚至已经让许多姑娘小伙在潜意识里种下了一种看似主流的病态观念:对于爱情,等,永远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