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臆想者联盟:鸳鸯谱
4266800000024

第24章 理性思维,谨慎带感(1)

扯淡科学

前些日子,有一篇叫做《巴甫洛夫把妹法》的文章在网络上被疯狂传播,里面介绍了一种指导男性把一名心仪女孩轻松拿下的方案。文章里面大约讲到:“每天早上固定时间给你锁定的女同事、女同学的抽屉里放上准备好的爱心早餐,并且保持始终缄默。如此坚持几个月之后,当姑娘已经习惯了你准时的早餐时,有天突然停止送餐。于是她心中一定顿时充满疑惑和莫名的失落,八成会第一时间找到你询问缘由,这时你便可以出手将其拿下。”因为该方法借鉴了生物学家巴甫洛夫著名的条件反射实验,所以被称作“巴甫洛夫把妹法”。不用怀疑,这肯定是某个理工科的小伙子孤独地坐在实验室里看着繁杂恼人的数据报告时心中意淫出来的美好故事情节。

在这之后没多久,网上很快出现了更多用科学理论指导恋爱的文章,比如《米拉格尔把妹法》、《爱因斯坦把妹法》、《纳金丝操作行为把妹法》、《薛定谔把妹法》,甚至还有《测不准原理把妹法加强补丁》。如此看来,恐怕学理工的男性里面如此闷骚的比例还是很高的。

当然,以上提到所有的“把妹法”普遍以搞笑为主,调侃的成分更多些,我猜也很少有人会傻到真的去按方抓药。但是,在伟大的科学家群体里面的确有不少人试图用科学解释爱情,相关的报告和论文也非常多,这都是些实实在在有理有据的论断和成果,严谨并且真诚,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或许用科学指导爱情真能让自己少走些弯路。

科学这种东西晦涩又严肃,对于不少爱好者来说天生就带着些撩拨人心的神秘感,而他看起来似乎又是世间最能有效地去解释一切问题根源的圣物,这也是为何如此多的科学家执者地追捧靠科学解释爱情的原因。比如用公式来计算你与伴侣性格契合的百分比,或者靠模型来推论你和另一半爱情成功的几率。从增强基因的生命力到男欢女爱的终极目标,从信息素和兴奋载体到一见钟情坠入爱河。从来都没有规律可循的爱情一下子变成了公式、符号、复杂的参数和固定的算法模型,比起两性之间的猜来猜去捉摸不定,这看起来的确更让人有安全感,就如同在理想条件下给出了两个物体的质量和距离,就一定能轻松准确地计算出万有引力的数值一样靠谱又简单。

作为一个物理系毕业生,在很多方面我是一个坚定迷信科学的人,但是提到用科学分析爱情我的确依旧非常心虚,看到上面提到的那些科学又豪迈的论断,我甚至会惭愧到脸红。我总觉得爱情这个领域里,科学突然就变得一无是处。在喜剧片《遇上波莉》里面本·斯蒂勒饰演的风险分析师一直刻板地试图用非常科学的风险分析软件来计算与詹妮弗·安妮斯顿的恋情,二人的关系为此受尽凄惶,直到片尾男主角真正醒悟爱情应该由内心指引,他们才终于走到一起,这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故事。爱情里面根本就没有一成不变的常量和公式,一切的科学方法在实际操作上似乎都不值一提。

最后,既然谈到科学与爱情,作为一个有些阴暗的人,我实在忍不住要提几个科学家们的八卦:比如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据说他每次聚会时带的女友总是常换常新,几乎成了当时哥廷大学一景;还有量子力学的创始人薛定谔,传闻他的波动方程是和小三在一起滑学时想到的;甚至令人尊敬的居里夫人在丈夫死后也曾经跟一个已婚的物理学家不清不楚,还被人家原配妻子闹到了法国报纸上;当然往近了说还有我们高龄娶妻人老心不老的杨振宁先生。原来伟大的科学家们在爱情面前也有不少是直接就爱着性子来的,这可一点也不庄重严肃,而且一点也不遵守科学,想想真是令人遗憾。

如此看来,我们这些并不怎么真正了解科学的人如今却要靠科学来指导爱情,是不是还真挺讽刺的?

出轨辅导班

我的哥们儿最近跟相恋七年多的女朋友分手了,原因是他有一回演出结束后借着酒劲儿勾搭上了台下一个年轻貌美的女粉丝,后来不久便被家中的女朋友翻出了手机里的暧昧短信和香艳照片。他苦口婆心地跟我讲:女人呐,都是飞机中的侦察机。我不太确定俩人没结婚的话这种行为该不该算出轨,或者时尚一点叫做劈腿。不过对于相处七年的恋情,起码从形式和内容上来讲,都跟结婚没什么两样了吧。

我的哥们儿是一枚摇滚青年,众所周知血统纯正的摇滚青年是不工作的,一来他们摇滚的状态不适合寄人篱下去打工,二来他们周身流露出的狂躁情绪也没法冷静的团队合作,所以他们只能在摇滚的大路上越走越远。类似这种有大把的空闲时间,又受欧美开放思潮诱惑的摇滚青年是非常容易出轨的。当然,搞IT的、写专栏的、开飞机的、做高管的,连唱国歌都能跑调的人里面出轨的例子也着实不少,所以玩摇滚也不能算做一个借口。

坐地铁的时候,我的哥们儿拍着大腿关照我说:兄弟哟,你可得记着每天进家门前千万把短信都删了,定期清空电脑里的聊天记录,不该存的照片啊,能不存就别存。我说:哎哟,劳您费心了。

我觉着当今的社会在某些曾经敏感的问题上已经能够坦然面对了,比如青少年的性教育,比如如何有效避孕,再比如满大街的各种无痛人流广告,都在证明我们社会正在走向宽容与开放。可是我非常困惑为何直到今天仍然没有一个权威的机构来给大家进行有关出轨的专业培训和辅导?哪怕是个民间爱好者发起的兴趣小组或沙龙,只是邀请几个成功的出轨者定期给那些出轨新手们分享一些经验和心得也是好的。起码不会让我的哥们儿犯了被女朋友抓到暧昧短信这样的低级失误。出轨的男女千千万,露馅的结果都一样操蛋,这是现阶段我国巩固家庭温馨,促进社会和谐最紧急的刚性需求。

如果真有这样的辅导班,我觉得在教授如何有效防范被老公老婆男女朋友捉奸这样的技术性课程之前,首先需要向学员们强调的就是出轨的流程是怎样的。但凡生理健康又有些情感经历的男女都应该明白,姑娘小伙在一起,出轨最大的门槛还是从抽象的言语、眼神示好到具体的肢体接触。只要能够成功地牵牵手、拥拥抱,用不了两三次,后续的接吻、抚摸,甚至到携手开房滚床单,只要你不真心拒绝,都是教科书式顺理成章的环节了。悟性和胆量优于普通人的同学或许还能再节省一些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当然,有责任感的出轨辅导班还会指导你如何在出轨之余做好善后工作,怎样隐瞒自己的肮脏勾当,怎样靠完美的谎言和卓越的表演来同自己的正室和谐相处,这既能帮助你在未来的日子里一往无前地继续出轨,也尽可能地保证了你的行为不会伤害自己,同时也不会伤害他人。

这么一说,我突然觉得出轨辅导班简直肩负着极其深远又伟大的社会责任,是一位周身泛着香槟色光芒的活菩萨,忘我地发挥着温热,执著地拯救那些压根就没打算好好过日子的男女于水火之中。

可惜,每每想到我们暂时还找不到,未来或许也永远无法找到这样一个神通广大普度众生的组织,这种天大的不幸着实是令人感到万分的沮丧和失落的。

临下地铁的时候,我的哥们儿跟我讲其实他仨月前就和那个女粉丝分手了,姑娘岁数小太幼稚,性格也根本不合适,现在他突然明白了这么多年来还是自己的女朋友最谈的来。哥们儿皱着眉头问我:你说我现在回去找她,她能原谅我么?我现在到底该怎么办才能把她追回来啊?我语重心长又和蔼可亲地回答他:你他妈早干吗去了?

好的搭讪是成功的一半

对于和我年龄相仿八十年代出生的男女来说,大多数人都应该学过那套经典的朗文英语教材,而我估计每个人至今仍然印象深刻的一段对话肯定是:

“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And you?”

“I’m fine too.”

这是李雷和韩美美第一次相遇时的对话,而这段对话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为引领我们走上英文学习之路提供一个友好又易懂的开始。更重要的是,以此为契机,李雷和韩美美才有可能在之后几年间的英语课本上不断续写新的篇章,有快乐,有悲伤,或汹涌澎湃,或缠绵悱恻。对于那时教室里青春烂漫的学生来说,这几乎成为了枯燥的英语课文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如今想想,这一切的故事,都要归功于初次见面时李雷和韩美美中那个鼓足勇气首先道出“How are you”的人,这便是古往今来一句最成功的搭讪。

无论是男追女、女追男,在校园中、职场上,或是邂逅间、聚会里,一切爱情的开端都源于心生好感。一对男女从陌生到熟识,总要有一个人因为企图从而率先打破寂静开口讲出第一句话,如此看来,几乎绝大部分的爱情都源于搭讪,这么说并不为过。

早有心理学家研究得出这么一个令人无比绝望的结论“你永远不会有第二次机会重塑自己的第一印象”,去看看《傲慢与偏见》你八成就能明白这论断到底有多可怕,达西先生为了让伊丽莎白小姐改变对他的恶劣印象费尽了多少周折。而搭讪正是让对方建立第一印象的关键时刻,所以说,好的搭讪绝对是成功的一半。而类似“咱俩手表都是八点十分,是不是很有缘”,或者“姑娘,这块板砖是你掉的么”这种自取其辱的开场,不出意外的话带来的结果恐怕也注定是如电击疗法般白眼和“你丫有病吧”这样的问候。

所以,搭讪的原则是要友好、真诚,切忌哗众取宠。想想那句无比简单的“How are you”就是这么个道理,没有任何华丽的修饰和令人怀疑的企图,我想对此自然谁也不会有什么产生紧张和抗拒的理由,这正是顺利开启一段对话最重要的opening守则。同时,这种进可攻、退可守的开场也能让你尽量把不自信和顾虑扔到一边儿,交流起来更加轻松自如。当然之后如何进行,就需要你的灵感、应变以及个人修养了。

另外,显而易见类似便利店、酒吧这样气氛轻松的地方发生邂逅的成功率总是很高。设想一下,如果在一辆将近四十度还异常拥挤的晚高峰公交车上,你突然向面前那位鼻子快要帖在你胸脯上的陌生姑娘开口示好,若我是她,八成会首先下意识地往上拽拽我体恤衫的衣领,接着检查下挎包的拉链,然后就是摸摸口袋里的手机。因此,选对场合也是重中之重,别在错误的地方做不合时宜的事情,这与你在拜访一对不幸有个智障儿子的夫妇时,当着他们给小孩猜脑筋急转弯是一样缺心眼儿的。

当然,书店里和网络上都有许多指导搭讪的书籍和文章,国外甚至还出现了无比火爆的教人搭讪的培训课程,但我总觉得理论指导远比不上实际操作,纸上谈兵谁都可以,没准货架上哪本热销的搭讪指南实际就出自一个年近四十依然夜夜对着电脑屏幕靠双手自给自足的单身宅男呢。诸事一理,包括搭讪在内都是技术门槛并不很高的基本能力,都如康肃公擅射或者卖油翁注油一样,靠的是熟能生巧并无其他什么高深的奥妙。没有人天生成功,也没有人能拒绝所有的尴尬与失败,因此,多加练习,日行一讪才是根本。这样有天在终于遇到目标的紧要关头才能收放自如,轻松拿下。

毁掉一个姑娘的N种方法

有什么办法可以从根本上毁掉一首你一直喜欢的好歌呢?叫跑调的朋友在KTV里面开到最大音量唱一遍?用前后都带着失真大喇叭的山寨手机循环播放?或者干脆让杨臣刚亲自抱着吉他给你表演一次?其实还有个更简单的办法,就是把它设置成你每天早晨的起床闹铃。

那又有什么办法从心里彻底毁掉一个你一直爱慕的姑娘呢?坚持喂她吃垃圾食品直到160斤?用显微镜观察她毛孔里蠕动的螨虫?或者干脆让她先吃大蒜再吃榴莲之后和你舌吻?其实据说同理也有一个更简单的办法,那就是把她娶回家里。

这两个解决方案的相似之处就是在不合适的时间和场合里,即便遇到你爱的东西,那感觉也绝对是完全不一样的,那是你口腔溃疡时吃麻辣小龙虾的感觉,是你整宿加班回来准备睡觉时,家里的萨摩犬在床上来回跳的感觉。这就是老婆和女朋友最大的不同之处,因为你没法避免在不合适的情况里遇到她,比如你喝酒唱K凌晨才回家的时候,比如你累到不打算洗脚就上床的时候,或者你计划连续半个多月通宵看世界杯每天都点快餐并且夜夜让她自己睡的时候。

不管你是否曾经切身体验并比较过,谈恋爱和俩人天天一起生活的确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忘了谁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天下的姑娘千千万,娶回家里是一样的操蛋。我没法仔细调查至今为止这人交过女朋友的样本数是否足够多,覆盖的类型足够广,以证明这个论断足够有说服力。但不考虑吐槽普遍为达到调侃效果而被迫的极端,其实这句话隐隐约约还是反应了一些客观现实状况的。

生活在一起时间长了之后,那感觉与你之前的幻想经常会有落差,在这一点上甭管你的姑娘是穷矮丑还是白富美,或者你曾经到底有多么热爱这个女孩都是一样的。也许刚交往时偶尔相约在漆黑的影院里陪她擦着眼泪看一场3D版的《泰坦尼克号》足够让你之后无比回味,并且两眼放光的跟朋友分享好几个星期。但是同居三年以后,要你连续一整个月的每晚黄金档都窝在沙发上同她一起追《新还珠格格》,并且每次睡前都要深入讨论当天的剧情,这对于大部分男人来说的确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甭管她是多么的肤白貌美气质过人,都无法缓解两人性别性格差异而带来的这种精神上的持续折磨。

有个国外的搞笑文章叫做 Why Some Men Have Dogs And Not Wives,就是谈为什么有些男人宁愿养条狗,也不娶个老婆回家的原因所在。里面列举很多理由,包括:你回家越晚狗见到你时就越兴奋;它离开你时不会分你的家产;你不小心对它错喊了另外一只狗的名字它也不会介意;它的父母永远不会来拜访你;狗狗从你身上嗅到其他狗的味道不但不会发怒还会觉得很有趣;还有它绝对不会在大半夜摇醒你,突然问如果它死了你会不会再找另外一条狗。显而易见,完全不分国籍和种族,全地球上的男人都是这么鸡贼和不要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