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宋1078年
4259400000041

第41章 霹雳火炮

回到军工所,云庭马上找到钱升问他火炮制作得怎么样了。本来云庭没有抱多大的希望,谁料结果出乎云庭意料,火炮竟然已经研发成功!只是还没有弹药,只要李见明那边把火药改良成火球就可以试验,听到这个消息,云庭真是高兴坏了,当着军工所众多人员的面不顾形象,跳了起来。

“弹药那边我叫李师傅抓紧时间研发了,只要把木闸子改成铁球就可以。你们第一次试验的时候尽量少放一些火药,避免试验失败,祸及你们。因为火雷的杀伤力巨大,一定要注意安全。”云庭细心叮咛。

“军长放心,我们会注意安全的。”钱升道。

“最新研发出来的火炮在哪里呢?带我去看一下。”虽然火炮还不能够使用,但是云庭还是想看一”眼。

钱升带着云庭走进军工所的仓库,云庭一眼就扫到了安静躺在东北角落的火炮。精亮的铜身,和云庭当日画出来一模一样的火炮长相式样。

“好家伙!这就做出来了,不错不错,就等着试验了。李师傅那里,估计很快就可以改良火球,一定要注意加厚炮身,因为火球点燃时候的气压非常大,不要把炮身给炸了。”云庭叮嘱道。

“嗯,谢谢军长提点,我们会注意的。“钱升回道。

“炮身、炮尾、炮阀、炮台。不错,制作得不错,在炮台上加上几个轮子吧,这样方便我们运送火炮。”云庭建议道。因为不知道制作可以转动瞄准的炮身需要多大的反后挫力支撑,所以就干脆把炮身固定好了。在炮台下面加轮子也可以起到调整方向的作用。

“嗯,我们回头就制作。”钱升答应得很快。

“我这次来除了要看一下你们的研发工作进展得如何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要交给你们。”云庭对跟在身边的钱升和李见明道。

“什么任务呢?”钱升好奇问道。

“研发指南针,用于海上远航。”云庭简单道。

“就是司南的改良版本。我手头上的资料就这么多,你们慢慢看,什么时候研发好了,马上通知楚知府和陈师长,因为我们燕京货物即将通过海运远航,所以你们越快研发出来越好。”云庭一边道一边从袖口里取出一早写好的指南针有关资料,只是时间匆忙,也顾不得字迹潦草、毫无美观了。

“水浮法--将磁针上穿几根灯心草浮在水面,就可以指示方向。碗唇旋定法--将磁针搁在碗口边缘,磁针可以旋转,指示方向。指甲旋定法--把磁针搁在手指甲上面由于指甲面光滑,磁针可以旋转自如,指示方向。缕悬法--在磁针中部涂一些蜡,粘一根蚕丝,挂在没有风的地方,就可以指示方向了。沈括还对四种方法做了比较,他指出,水浮法的最大缺点,水面容易晃动影响测量结果。碗唇旋定法和指甲旋定法,由于摩擦力小,转动很灵活,但容易掉落。个人(ps:其实这是沈括的意见)比较推重的是缕悬法。”

“军长哪里来的资料?”钱升好奇多问了一句。

“呃..是一个大师给我的。”云庭支吾道,总不能讲自己来自未来,然后剽窃了同时代宋人沈括的发现发明吧。

“哦,容我们试一试,按照这个做法,不出三天我们就可以交货。”钱升信心满满。

“好,记得对比几种做法做出来的指南针指示的方向是不是一样,以便检验指南针方向的正确性。”临走前,云庭还不忘记叮咛一番。

当云庭和陈信之回到住处的时候,就听闻楚知府已经拟好发行国债的公文并且同时张贴了招兵指示。

燕京衙门在群众中威望甚高,很快就有一群年轻人过来应招,两天以后,第一轮招兵完成,燕京方面扩军三千多。

“还远远不够呐。”云庭手里拿着新兵名册,坐在太师椅上摇了摇头。

“是不够,不过也没有办法呀,扩军这种事情短时间内,你就是想急也急不来。”旁边的楚知府回应云庭的感叹。

“这样吧,我们把招兵的范围放大,燕京以外所有我军占领区都张贴招兵告示。”云庭想了一会儿后道。燕京城百姓根基比较牢固,其他地区宣传力度不够,新打下来的城市,百姓对我们有没有足够的信任度还不知道,招兵能招多少真的很难讲,毕竟打仗要死人,而谁都不想去送死。这个道理云庭晓得,只是目前除此之外也别无他法,只好死马当活马医,太子那边也久等不得。

“好吧,既然军长大人都如此讲了,那我就试一下。明天我就叫人把同样的告示送到燕京周围的城镇去。”楚知府同意了云庭的提议。

“我军新近打下来的城镇也要张贴,就是沧州、廊坊那一带。”云庭怕楚知府忘了这一桩提醒道。

“我晓得的,军长放心。”楚知府拍了自己胸脯一下以示保证。看见如此动作,云庭笑了一下然后道:“难得楚知府如此稳重之人有此动作,看来是被我等粗野之人带坏了。”边讲边重新比划了一下刚才楚知府的动作。

楚知府也被逗乐了哈哈大笑起来,朗爽的笑声传遍了整个大厅:“夫子云近朱者赤,进墨者黑,看来我是被染黑了。”

“哈哈,何止黑简直是太黑不能黑更多了好吗?”云庭逗趣回了一句。

两人再次相顾莞尔。

楚知府这边在忙国债以及招兵的事情,陈信之那边也没有闲着,他专门跑去制造船只的工匠那里了解情况,代表燕京政府向他们定制巨型船只,同时按照云庭的要求船只全部要采用水密隔舱法建造。

所谓的水密隔舱法就是在船底用木板隔成一个接一个独立的互不相通的密封船舱,这样子做的优点一是可提高船体抗沉性,确保航海安全。由于舱与舱之间严密分开,在航行中特别是远洋航行中,如果有一两个舱进水并不会影响到其他的船舱,因为水并不会流到其他的船舱。船的整体仍然会保持一定的浮力,并不会立即沉没。如果进水太多,船支撑不住,只要抛弃货物,减轻载货量,也不致于很快沉入海底。

二是增强船体构造强度。水密隔舱结构是用水密隔板和船体板紧密相连,四周密封,可以起到加固船体的作用,增强船体横向强度。还由于水密隔板横向支撑船沿,增强船体抗御侧向水压能力。

三可提高船体装卸效率。由于水密隔舱结构,船上划分出许多舱室、舱区,方便货物的装卸。

燕京不通海运,造船工艺不是很先进,云庭的建议他们日夜加班也研究了十来天才完成,本来云庭打算首批海船采用帆船结构,只是这样一来研究时间又要花费过半,时间上对燕京政府而言等不及。所以第一批海船就将就着用,等到货物出手,货款收了回来,直接向大宋先进船厂采购,然后卸拆其中一艘,模仿之。

日子又过去了十来天,整个燕京政权控制的地方招新兵也就招了一万两千来人,云庭用这些新兵新成立了一个四师。四师师长由第一独立旅旅长潘越调任,原第一独立旅旅长则由二师四团团长蒋见桥升任。

“好好,恭喜蒋团升任独一旅旅长啦!”燕京的调令传到前线,二师的几位团长纷纷过来祝贺,语气中不无羡慕。

“哈哈,不谢不谢,我只是运气好被军长选拔上来而已。”蒋见桥嘴都笑出了花。

“哎,蒋团以后记住关照一下哈!毕竟你也出自一师呀,是老朋友。”二团长潘楠半开玩笑半认真道。

“一定,一定!哪敢忘了二师的老朋友呀。”现在的蒋见桥满脸春风,什么事都不在话下。

“哈哈哈,老蒋,晚上摆一下庆功宴?”五团长何谦开玩笑道。何团长和蒋见桥的私交不错,看见蒋见桥升迁,他倒是发自内心替他开心。

此话一出其他的几位团长也纷纷附和,一致要求蒋见桥请客。于是当天夜里几位团长就有了一餐丰盛的野味聚餐。这一餐吃得各有滋味,有些人是真心为蒋见桥高兴,而有些人心里不免有一丝丝的失落和羡慕妒忌。好在二师的几位团长都属于品性上颇有修养之人,这一番升官故事,只是引起了一些人内心的骚动,并没有牵扯出其他事故来。

离开太子出走差不多二十天的时间了。这二十天里,云庭心里甚是焦躁。一来太子事关燕京政权合法性,二来个人情感上来讲,云庭并不希望太子出事。这二十天来云庭除了督促各项事务尤其是招兵事务的进展以外,还不时到公主住处安慰公主,一个是她皇兄一个是她父皇,背后还有大辽百年江山,牵扯利益、感情甚多,最担心的人莫过于她了,云庭并非不晓得这个道理,只是目前兵力不到位急也没有用,只能一步一步慢慢来,目前也只有用语言宽慰公主了。

四师成立以后,云庭松了一口气。他命令三师长苏云天只留一个营驻守唐山,其余部队马上回调燕京城,二师伤亡过多,并且廊坊、沧州、保定等地都需要部队驻守,而新兵又需要一定时间训练,所以就不回调了。

三师在五天以后到达燕京城,云庭亲自出城迎接三师长苏云天和他身后的这些子弟兵——他们马上要进行一场可能凶险万分的救援旅程。

云庭没有给多少时间这些子弟兵休整,当天晚上云庭就召集三师整支部队,对他们进行战前动员讲话。

第二天云庭穿上一身白凯凯的战袍,带上雪白的头盔在楚知府和耶律公主的注视下誓师出发。

“云将军,路漫漫兮君自珍重,我在燕京城等将军迎驾归来。”楚知府郑重道。

“父皇和皇兄就托付给将军了!”耶律公主竟然向云庭鞠了一躬。

“不敢不敢!云庭何敢受此大礼!”由于身在马上,云庭无法回礼,慌得不知如何自处,还好耶律公主的鞠躬礼持续时间不长,一躬鞠罢,转而道:“将军保重!”

“公主保重!楚知府也保重!我走啦!”马上的云庭朝马头前站着的耶律公主、楚知府拱了拱手,然后很快拨转马头。

“驾!驾!”云庭催马而行,大军在云庭的带领下即刻启程。时值夏日清早,薄雾缭绕,大军破雾而出。

大军沿官道而行,出了望京馆,三天以后到了古北口。再往前就是敌军势力了,军队稍作休整以后,云庭让三师长苏云天传令,全军戒严,骑兵队居中先行,分两翼,步兵队护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