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全程孕产大百科
4252900000046

第46章 新生儿养护与训练(10)

“婴儿游泳”是根据最新的理论开展的一项针对婴儿早期保健的活动。是指出生12个月内的婴儿在专用安全措施保护下,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操作和看护而进行的一项特定的、阶段性的人类水中早期保健活动,分为被动游泳操和自主泳动两部分。

通过以水为介质的皮肤接触及各个关节大幅度的自主活动和被动游泳操活动,可以同时温柔而自然地刺激宝宝的视觉、嗅觉、触觉,尤其是对平衡觉的刺激。对宝宝特定部位皮肤、肢体、关节、骨骼进行主动和被动的活动与刺激,能间接地促进其五脏六腑及各神经系统的发育,促进新生儿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减弱应激反应,提高宝宝抗病能力。

游泳可使宝宝身心受到抚慰,引起全身系统(神经、内分泌、消化及免疫等系统)一系列的良性反应,从而促进宝宝身心的健康发育。还可促进宝宝正常睡眠节律的建立,减少不良睡眠习惯的形成,减少哭闹。

另外,还能促进宝宝早期的智力发育和情商的发育。

Q:宝宝可以游泳吗?有什么好处?

A:宝宝出生后离开了妈妈,失去原来生存在羊水中的感觉,游泳可以帮助他感觉到回母体内的环境,从而消除“孤独”、“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宝宝在生长发育中除“口部”的饥渴外,尚有肌肤、骨骼、关节、肌肉、情感等的“饥渴”,必须得到满足。现代“宝宝游泳”满足了婴儿的这些需求。

三、视觉能力训练

1.新生儿喜欢看什么东西

新生儿虽然发育还不完全,但是从一出生就有光觉反应,出生几分钟后就能睁开眼睛看看自己的妈妈,两周以内就能分辨自己爸爸妈妈的脸型。一般来说,新生儿对人的脸,还有色彩鲜艳的物品,尤其是视觉刺激比较明显的红色,很感兴趣;而对色彩比较暗的,如灰色,几乎看不见。

父母可以买红、绿、蓝等颜色的玩具挂在新生儿的身边,新生儿会长时间地凝视;不要让新生儿看太强烈的光线;可以经常近距离地逗逗宝宝,让宝宝越发熟悉自己的爸爸妈妈。

2.对视法

新生儿具有活跃的视觉能力,能够看到周围的东西,甚至能够记住复杂的图形,分辨不同人的脸型,喜欢看鲜艳动感的东西。

新生儿最喜欢看妈妈的脸。当妈妈注视他时,宝宝会专注地看着妈妈的脸,眼睛变得明亮,显得异常兴奋,有时甚至会手舞足蹈。个别宝宝在与妈妈进行眼神对视时,甚至会暂停吸吮,全神贯注地凝视妈妈,这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交流,也是最基本的视觉能力训练。

3.迷你手电筒法

由于新生儿的视力还比较微弱,妈妈可以用迷你手电筒(有点光就行,光千万不能太强)来训练宝宝的视觉能力。先将迷你手电筒摆在宝宝视线的一侧,距宝宝的面孔约30厘米,在第1个月内,宝宝会稍加凝视。

小知识

宝宝的视觉

到1个月大时,如果妈妈慢慢将手电筒往旁边移动,宝宝的视线会追随妈妈的动作,一般要等长到3个月大以后,宝宝才能完成左右转动180°捕捉物体的动作。

4.静态玩具法

当新生儿睡醒时,他会睁开眼睛到处看,这时可以为宝宝预备几幅挂图,最好是模拟妈妈脸的黑白挂图,也可以是条纹、波纹等图形。

挂图要放在距离宝宝眼睛20厘米处。由于新生儿对新奇的东西注视时间比较长,对熟悉的东西注视时间短,所以每隔3~4天应换一幅图。

5.动态玩具法

可教新生儿学习追视,因新生儿喜欢左顾右盼,极少注意正前方的东西。这时妈妈可以慢慢拿些玩具在宝宝眼前移动,宝宝的眼睛和追视玩具的距离以15~20厘米为宜。

训练追视玩具的时间不能过长,一般控制在每次1~2分钟,每天2~3次为宜,否则会引起宝宝的视觉疲劳。除了用玩具训练宝宝学习追视外,还可以用自己的脸引导宝宝进行追视。把脸一会儿移向左,一会儿移向右,让宝宝追着妈妈的脸看。不但可以练左右转脸追视,还可以仰起脸练向上方的追视,甚至环形追视,这样不仅锻炼了宝宝的视觉能力,而且也使宝宝的颈部得到了锻炼。

四、听觉与发音能力训练

1.科学训练宝宝的听觉

首先,要给宝宝一个有声的环境,如走路声、关开门声、水声、刷洗声、扫地声、说话声等家人的正常活动产生的各种声音,以及室外的车声、人声嘈杂声等。这些声音会给宝宝听觉上的刺激,促进其听觉的发育。

其次,除了自然存在的声音外,父母还可人为地给宝宝创造一个有声的世界,使其接受丰富的听觉刺激。如各种形状的吹塑捏响玩具、各种音乐盒、哗铃棒、摇铃、拨浪鼓、悠扬的手风琴声及各种发出声响的悬挂玩具等。

在宝宝清醒时,爸爸或妈妈可在宝宝耳边轻轻摇动玩具,发出响声,引导宝宝转头寻找声源。除了用音响玩具外,父母还可以拍拍手、学小猫“喵呜”叫、学小狗“汪汪”叫等逗引宝宝,使他作出朝向声音方向的转头反应。除了用玩具训练宝宝的听觉外,平时在宝宝清醒时,妈妈要用亲切的语调和宝宝说话,逗宝宝发音,以促进宝宝听觉的发展。

2.用音响玩具刺激听觉

听觉的发育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语言的发展。新生儿不仅具有听力,还具有声音的定向能力,能够分辨出发出声音的地方。当妈妈和宝宝说话时,他会高兴地看着妈妈,眼睛和头不时地跟着动,脸上显现出非常愉快的表情。因此妈妈应多给宝宝提供适当的听力刺激,以促进宝宝听觉和发音器官的发育和健全。

可以用音响玩具对宝宝进行听觉能力训练,这样的玩具很多,如各种音乐盒、摇铃、拨浪鼓,各种形状的吹塑捏响玩具,以及能拉响的手风琴等。在宝宝醒着的时候,可在宝宝耳边轻轻摇动玩具,发出响声,引导宝宝转头寻找声源。

温馨提示

进行听觉训练时,需注意声音要柔和、动听,时间不要持续很长,否则宝宝会失去兴趣而不予配合。

3.让宝宝学着欣赏音乐

人的左脑是逻辑的语言脑,而右脑是感受音乐的脑组织。在宝宝学会说话之前,优美健康的音乐可为宝宝右脑的发育增加特殊的“营养”。

最好选择优美、轻柔、明快的音乐,比如中外古典音乐、现代轻音乐和描写儿童生活的音乐都是训练宝宝听觉能力的好教材。最好每天固定一个时间,播放一首乐曲,一次5~10分钟为宜。播放时先将音量调到最小,然后逐渐增大音量,直到比正常说话的音量稍大一点儿即可。

4.激发宝宝的说话兴趣

刚出生的宝宝就会对声音做出反应,但他的发音器官还不完善,只能发出细小的喉音,2星期左右能分辨出人的声音与其他的声音。父母一定要抓好时机,多和宝宝说话,多给宝宝赞扬和微笑,多激发宝宝的说话兴趣。

5.回应引导发音

宝宝啼哭之后,父母可以模仿宝宝的哭声。这时宝宝会试着再发声,几次回声对答,宝宝就会喜欢上这种游戏似的叫声,渐渐地,宝宝就学会了叫而不是哭。这时可以把口张大一点,用“啊”来代替哭声诱导宝宝对答,循序渐进地教宝宝发音。

如果宝宝无意中发出另一个元音,无论是“啊”或“喔”都应以肯定、赞扬的语气回应。

五、感觉能力训练

1.味觉训练

味觉、嗅觉和触觉是宝宝感知觉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宝宝认识外界事物、探索世界奥秘的重要途径。因此,要重视发展宝宝的感觉功能。

虽然新生儿只能吃奶,但是不论酸、甜、苦、辣、咸和各种怪味都应当让他尝尝。可以用筷子蘸点菜汤给他尝尝,这样,他的味觉就会变得丰富而灵敏,将来食欲好、不挑食、不偏食,对促进其认知的发展也是极有好处的。

2.嗅觉训练

新生儿期,宝宝能对各种气味做出不同的反应。比如,让宝宝嗅到刺激难闻的气味,他会做打喷嚏、皱眉、摆头等动作;若闻到咸味、酸味,他会表现出皱眉、闭眼、不安的神情,甚至出现恶心或呕吐的反应;当宝宝闻到妈妈身上的奶味时,会做出舔嘴的动作,脸上呈现出愉快的表情。

小知识

宝宝的嗅觉发育很重要

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气味是很丰富的,可以让宝宝多闻一闻各种各样、无害的气味,以促进他的嗅觉发育。

3.触觉训练

新生宝宝的触觉器官最发达,全身皮肤都有灵敏的触觉能力,有舒适、冷热、疼痛等各种感觉。新生宝宝最喜欢妈妈的怀抱,也喜欢接触质地柔软的物品。应用各种方法刺激宝宝的触觉,以促进宝宝心智的发展。

喂奶时可以把****放在宝宝口边晃动,让他主动寻找奶水,以锻炼宝宝主动探求事物的能力。

喂完奶或醒来时,要抚摸宝宝的头、四肢及身体其他部位,让宝宝的手握住妈妈的食指,妈妈用手指勾拉宝宝的手掌,以训练宝宝手掌的抓握能力。

经常按摩宝宝的四指、手掌和手背,用力勾拉宝宝的四指,让宝宝手掌充分活动。

生活中,还可以有意地给宝宝提供各种不同性质的玩具,比如黏手的橡皮泥、毛茸茸的玩具狗、光滑的金属汽车等,供宝宝触摸摆弄,让他接触冷暖、轻重、软硬等性质不同的物体,增加他对各种物体的感觉,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宝宝的触觉功能。

附录

孕期不适症状的按摩辅助治疗

怀孕之后,孕妇不得随意服用药物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在整个怀孕期会出现一些不适,有的症状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加重。这时都可以通过按摩来解决问题。怀孕时如果接受按摩,一定要告知按摩师自己怀孕的事实,应用拇指或手掌轻轻地进行按摩。也可以由家人帮助按摩。

针对白带增多

在肾脏的反射区涌泉穴上用大拇指轻轻地按1~2次。

用大拇指在膀胱反射区上下按摩3次。

握起拳头在脚后跟底部的生殖腺反射区上轻轻敲击4~5次。

涌泉穴和膀胱反射区之间是输尿管反射区,在这一区域用大拇指滑动搓摩约9次。

用大拇指按摩位于大脚趾底部的大脑反射区,每次持续4秒钟,共进行4~5次。

在子宫和卵巢反射区按照逆时针方向画圆。

针对尿频

在肾脏的反射区涌泉穴上用大拇指缓慢地连按4下,再重复3~4次。

在涌泉穴和膀胱反射区之间的输尿管反射区,按照箭头所示方向用大拇指滑动搓摩约9次。

在足部内侧的膀胱反射区,以没有痛感为前提,按3秒钟,重复按3次。

用大拇指轻按位于大脚趾底部的大脑反射区,重复4~5次。

针对孕吐

用大拇指在涌泉穴上轻按3次,每次持续4秒钟。

在输尿管反射区用大拇指滑动搓摩9次以上。

用大拇指在膀胱反射区上按下4~5次,每次持续4秒钟以上。

位于每两个脚趾之间的部位是淋巴系统的反射区,在这一区域用大拇指和食指向外抽拔,每一个部位重复1~2次。

在肠胃的反射区用大拇指进行挤压,共3次,每次4秒。另外在胰脏和十二指肠的反射区内用大拇指按照逆时针方向进行旋涡式旋转。结束之后在这三个区域之间从上到下缓慢地搓摩,以达到最佳的按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