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11月16日,海尔工业园这项浩大的工程项目破土动工。在建设过程中,海尔采取了边设计、边建设、边投产、边受益的方式。到1995年初第一期工程完工时,建筑面积完成16万平方米,此时,70%的投资已经偿还。分体式空调器、与日本三菱重工合资的柜式空调器、与意大利梅罗尼合作的滚筒式洗衣机、与意大利合作的商用展示柜等生产线和专为上述工程配套的大型精密工装基地先后竣工投产,海尔中心大楼、公用设施等也先后投入使用,使海尔的生产手段更加先进,使联合舰队的装备更加精良,实力更加雄厚。1999年,海尔集团又分别在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征地800亩、在海尔工业园西侧征地160亩建立了海尔开发区工业园、海尔信息产业园。1999年4月30日,海尔更是走出国门,在世界上最发达的美国的南卡罗来纳州建立了美国海尔工业园。
海尔开发区工业园在投资时抓住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日元大幅贬值的机会,大大降低了投资费用,其中仅建设材料一项便节约资金30%。同时工业园所需设备均大量从日本、韩国进口,节省外汇约20%,真正做到了低成本、高产出。
这些都表现了张瑞敏用他的“第三只眼”抓机遇,进行超前发展。
在世界经济论坛中国企业高峰会上,张瑞敏对他的“三只眼”理论做了新的改动。他说:“中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长三只眼睛:第一只眼睛盯住企业内部员工,以凝聚内部员工的才智为上;第二只眼睛盯住用户,以用户利益为上;第三只眼睛盯住外部环境机遇,不仅是国内市场改革开放的机遇,还有世界经济的大机遇,第三只眼对中国企业来说尤为关键。”
张瑞敏认为机遇源于对未来的预测,而应付未来是高级管理人员不可推卸的责任。领导者需要完成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预测变化,规划未来。而要做到这一点,领导者必须具备洞察力和趋势分析能力。为此,领导者必须尽其所能地去寻求人才、信息及其他资源,并具有丰富的想像力。仅仅关注工作环境方面发生的新的变化是不够的,领导者还必须洞悉目前环境下尚不可能存在的东西。这是一个领导者所必须具备的东西。
对于张瑞敏今天创下的辉煌,无数男人都为之赞叹羡慕,却忘了去探讨他成功背后的秘密。对张瑞敏来说也许机会不能等同于他今日的成功,但他的成功里却有着机会立下的汗马功劳。
9.男人挣钱的捷径
男人挣钱经:人们在总结盖茨挣钱之道时,敏锐的商业嗅觉和对市场、技术发展方向的把握能力,成为了人们最津津乐道的。因为他丰富的市场和行业经验,善于挖掘客户需求,往往能从表面的项目上挖掘出更深层次的挣钱机会。站在市场与技术发展的前沿这一高度,盖茨就可以从宏观的角度发现、吸引和把握挣钱的机会。
人们大多只知道盖茨是世界最有钱的人,也是世界上最会挣钱的人,但是至于他靠什么来挣钱,恐怕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在盖茨和艾伦建立微软之前,单纯生产软件的公司并不存在。当大多数电脑公司认为软件是必需的但又是十分恼人的附加品的时候,盖茨却认定这是一个巨大的挣钱机会。结果他创造出了一幅杰作。
正如同连接互联网这样的功能,只要在Windows里集成一个相关的软件,这样就不必每个人都自己去做这样的工作了。所以微软在挖掘软件市场的挣钱机会时,首先是把原来的DOS界面升级成现在的图形用户界面,后来就是把支持硬盘、支持网络,而后是支持因特网等功能的软件都包含在了自己的Windows里。当然,这里面集成的许多软件可能都是抄袭了别人的创意。
盖茨在追逐商业利润时候的最大的动作就是对微软的软件功能进行改进。在微软开发人员看来,这种“开发方案”不仅仅包括实现某一特性或功能的实际背景,而且包括该产品将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微软所有产品均是出自这种具有革新意义的“开发方案”。
盖茨的开发方案通常以用户所提问题的形式出现,而且其简单程度令人惊讶。例如微软现在正在努力开发的新一代操作系统Longhorn方案,就并分别冠以“人”、“注解”、“实时通信”、“存储”、“身份认证及安全”以及“新外形”等,并将这些方案下分给来自不同产品部的开发人员及管理人员。
这些方案的内容包括:
1.为什么我的文档文件以一种形式保存,而联系人却用的另一种方式接收电子邮件和IM的伙伴用的又是另外一种方式?为什么他们不能与我的日历相关联或彼此关联以便于一起搜索?
2.为什么我的计算机不能使我免受可视电话和电子邮件的干扰?为什么在我离开办公室之时不能追踪我的状态或者自动向我转发信息?
3.为什么我们的计算机无法为我们安排电话会议和在线会议?
4.为什么有闲情雅致的球迷不能建立一个简单的网站和电子邮件群,以告诉人们何处正在上演精彩赛事?
5.为什么计算机不能判断出我的身份,允许我使用自己的任何设备获取家中或办公室中的所有信息?
6.为什么我不能在我的手提电脑上读取杂志的电子版本?
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目前盖茨所关心的是如何将他的理念转变为供其他开发人员参考的“开发方案”。
当然,这种挖掘挣钱机会的方法也是慢慢形成的。1982年,在刚刚与IBM联合的时候,27岁的盖茨还有点胆怯,他害怕游戏刚开始就要被抛在后面。事实上,当时微软在软件推进上的进度远远落后于其他的厂商。正是凭借这种简洁直接的编程思路,微软逐渐跨上了奔驰的软件研发列车。
当时,苹果公司比微软更加成功,并拥有尚未发布的面向图形的“双子星”Lisa和Macintosh。Lotus正在准备借助其用于IBMPC的热门电子表格软件Lotus1—2—3成为最大的软件公司。康柏刚刚把一个100%兼容的克隆品推向市场,这一复制品有希望大大拓展业已发展迅猛的个人电脑行业。在所有参与这场角逐的公司中,微软似乎是最迟钝的一个。
但是盖茨凭借与IBM的纽带,凭借简单而又被市场证实是颠扑不破的经商规则,终于笑到了最后。模仿苹果的Macintosh,微软开发出了Windows,并最终把苹果机逼到了一个狭小的市场胡同里;模仿Lotus1—2—3,微软开发出了Excel,并最终将Lotus1—2—3彻底赶尽杀绝。
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绝大多数的软件生产商受自身实力和层次的限制,往往缺乏某项或某几项能力。如果单纯依靠自身进行积累的话,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生产商就很可能因为业务范围狭窄,缺乏抗风险能力而“倒掉”。因此,生产商不能被动地等待,必须依靠外部智囊的扶持。这个发掘商机的外部智囊最初就是各行业软件的先驱者,在微软的实力雄厚之后,这个智囊的位置就由微软自己的研究院所取代了。
当互联网逐渐发展起来的时候,网景公司的浏览器软件在市场上占了上风。为了与网景抢占这块市场,盖茨决定免费赠送客户大量的软件、使用手册与免费的电话服务。相比之下,网景的行销则显得很保守。虽然,这些让微软一时亏损许多,但是却由此获得了大份额的市场。
对于微软来说,把握最初的挣钱机会在于盖茨过人的洞察力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但后来的挣钱机会中,盖茨已经越来越偷懒,越来越讨巧,他把微软研究院作为自己发掘挣钱机会的最佳工具,利用其拥有的雄厚的研发实力,加上微软在PC操作系统市场的统治地位,使微软尽管一而再,再而三地在舞会上姗姗来迟,却照样能在曲终人散时赢得佳丽的芳心。
当微软已经成为软件行业里的龙头老大时,不去主动寻求商机,商机往往也会找上门来。
在一片“IT春天即将来临”的呼声中,2004年,微软公司携手迪斯尼公司来挖掘IT业的挣钱机会,它们将向手机、个人电脑以及数字电视用户提供娱乐服务。虽然合作的细节尚未确定,但此举无疑是一场抢占家庭娱乐市场新战役的开始。以“视窗操作系统”独霸个人电脑市场的微软公司,近年来一直试图通过一种可将传统节目转换为数字形式、在互联网上传播的软件来占领媒体娱乐市场。这更是一种投机取巧的做法,凭借自身在软件行业的绝对优势,与其他行业的领军人物合作,通过他们的眼睛来发现机会,这也成了盖茨发掘挣钱机会的一条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