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黄帝内经养生原理与应用
4244900000024

第24章 概说四季养生原则(2)

这段说的是南风多在夏季,人有病多在心,位置在胸胁;夏天的暑热、火、红色、苦味儿,人体的脉、心脏、舌、人的情志“喜”、笑声等归为一类,都具有宣发(长)、上升之性,与人体的手少阴心经为纽带相互联系,形成中医的心系统概念。心为五脏六腑之君主,主血脉,主神明。心脏不好,五脏六腑皆危。心主血脉,对人体气血的运行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人的心气充沛,血液才能在脉管中正常的运行营养全身,可面见红润光泽,精神振奋,神志清晰。

万物生长靠太阳。夏天的暑热与天地气交,为万物提供了生长繁育的自然条件,是“天有好(hào)生之德”的充分展示。人应不厌天长,沐浴阳光,抒发情志,宣泄气机,使人体借自然之力充分成长,驱逐邪气,修复受损器官,疏通瘀塞的气血通道。所以,此时正是人们常说的“冬病夏治”的大好季节。

3.暑是火热之气所化,易使人耗气伤津

暑气为热的太过。中医学认为暑为阳邪,其性升散,容易耗气伤津。人中暑邪表现为口渴、喜饮、心烦、大汗。汗为心之液,汗血同源,汗出的太多,气血就会随之耗损。人会出现气短、乏力,胸闷等症。若大汗淋漓,必气喘吁吁,久之,血虚营亏,则心气不足,血流不畅,脉道不利而面色无华,甚者气血瘀滞唇舌青紫、胸痛如刺等,心脑血管栓塞疾病即可发生。所以,人如果违背了夏天养生的要领,就会伤到心脏,到秋天就会得忽冷忽热的病,导致冬天病情加重。

(三)逆夏气,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1.对心气内洞的理解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说:“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那么“夏气”有什么特点呢?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冬天进到地下山洞里面,感觉是暖融融的,走上一段就要流汗脱衣;而夏天进入山洞,会感觉阴森森凉气入骨,要棉衣加身。

夏天的“心气内洞”就是体内寒凉的意思。自然流体热力学原理:热在向外、向上释放的同时,冷气就会填充进来,这个释放与填充(称为“对流”)是同时进行的。夏天暑热蒸腾,人体热量随之往外释放,形成“阳出阴进”体内寒凉,即“心气内洞”(这里的“心”指体内)。夏天人们薄衣露体,夜不闭户,防寒的意识最薄弱,身体寒热“对流”随时发生。所以说,夏天是寒邪最容易侵入人体的季节。

还有一个形成“洞”的因素就是湿。湿为长夏的主气,阴历六月为“长夏”,进入雨季,阴雨天较多。人的脾喜刚燥,逢湿必寒,湿寒为阴邪损伤人的脾阳,造成脾虚不化食。此时,人最容易受到寒湿侵袭而拉肚子,一般表现每天大便均在两次以上,便滑,成形或不成形,可见未化蔬、谷,左肋下腹中寒痛,便后痛减。人们多会认为是因吃瓜果过多或天热吃了不干净的东西造成的慢性肠炎,但有些人吃东西很小心,也拉肚子。这就是夏天人的“心气内洞”易感湿邪所造成的,这时如果再吃寒凉之物会加重腹痛腹泻。另外夏天的寒邪可以直接进入体内,造成感冒,或水湿寒气停于腠理引起肌肉酸痛,甚者直入脾脏造成中寒泄泻(太阴伤寒)。如果没有明显症状,寒湿水饮潜伏日久,影响脏腑、器官功能。心应夏气、主血,夏天人体“心气内洞”对脾胃的温煦作用不够,气血生化不足使人气血亏虚,给秋天“收”的贡献就少。到了秋天就容易得忽冷忽热的病,到冬天体内阳气不足,无以抗寒就要得重病。这是《黄帝内经》所讲的“逆夏气则伤心,秋为痎疟(jiēnüè),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的含义。

2.什么是“逆夏气,太阳不长”

逆夏气,概括地讲有两个方面:火的太过和热的不及。火的太过是指前面讲的暑为阳邪,易使人中暑、伤津耗气、伤人血脉。热的不及,就是指“心气内洞”

的问题。夏天人体向自然界(地球)一样,阳气浮于外,阴气深伏体内,阴气太过而寒湿为“洞”,中医称为“伏阴”。所以,夏天人如果感觉冷,一般是从心里往外冷,此时正是民间谚语所讲的需要“夏吃姜”的季节。

在自然的“逆夏气”,就像2012年的暑期气候,多阴雨而少见太阳(太阳不长),天气湿冷。人体“逆夏气”,就是违反了夏天的生活规律,贪凉饮冷使体内热的不及。从第六章可知,人体表面御寒的热量(卫阳)由足太阳膀胱经统管,人体内的“上焦如雾”对脏腑的温煦作用,都是由足太阳膀胱腑蒸腾气化的结果。

太阳膀胱经气不足(太阳不长),对人体的温煦作用不够,御寒能力就会减弱,这是造成“心气内洞”的内在原因。另外中医学把人体中焦统称为心,这个“心”

是指人体中心部位而言。例如《伤寒》、《金匮》中的泻心汤证中的“心”,就是指中焦的意思。这里“太阳不长”指的是膀胱经气不足,会使中焦脾胃热的不及。

3.心病的起伏规律和调养方向

心病患者在一年和一天中的起伏变化顺应五行规律。《脏气法时论》说:“病在心,愈在长夏,长夏不愈,甚于冬,冬不死,持于春,起于夏,禁温食热衣……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这一段是说心脏有病时可“愈在长夏”,是“心火生脾土”即子能养母而病愈;“甚于冬”、“夜半甚”,正是心脏之火被克伐之时(水克火);“起于夏”、“日中慧”

正是心脏之衰火借一天和一年的阳气正隆之力得以恢复之时;“禁温食热衣”,是心脏感受暑热之时,要禁止食用热性食物和过多的穿戴。

“心欲软”,说的是在正常情况下心脉跳动是舒缓的。感暑热时,心脉跳动必然急数而硬,这时心脉欲“软”,就是心跳舒缓才符合其本性的意思。咸味有软坚散结之功效,从脏腑以顺为补的原则思考,此时咸味有补益作用(参看第十一章)。

甘味即甜味,多为糖类物质。糖是人体热量的主要提供者,设想人在染暑热之时,一定是热的太过,不能用寒凉骤降,必须用“以温泄热”的方法(与冻伤时用雪和冷水解冻道理相同)逐渐降温。所以这里的“甘泻之”是“逆之”的意思。从以顺为养的原则我们可以理解《黄帝内经》中许多“顺为补之、逆为泻之”的补泻之别(参看第六章)。

(四)夏天养“长”的要点

1.防暑降温要防太过

(1)饮食。可吃些生津、降暑热的东西,如西瓜、酸梅、冷饮、绿豆汤、花菜等。适当的乘凉、洗澡、享用空调、电扇等降温设备。

(2)精神调节。要保持心情舒畅,河边、树荫下郊游,使气机充分宣泄。

(3)运动。不要过量运动,以汗出而不淋漓为度。过量出汗会耗气伤津。大量出汗后要及时补充些淡盐水。应该注意不要在正午做剧烈运动。

(4)睡眠。晚睡早起,保障夜间睡眠质量。因为中午是一天的夏季,要躲避高温小息半个小时左右,宜睡个午觉以养心神,以利平安度过午时天地阴阳转换的时间,这样人下午才会有精神。

2.预防湿冷中伤

(1)睡觉时注意防风寒。睡眠时人体会形成一层阳气罩,保护着人体,有风或者太冷会把它吹散,人体就会释放阳气不断地形成保护罩。久之会过分地耗损阳气,人醒后浑身又累又酸,或寒邪入侵,使人感冒。所以睡觉时不要吹过堂风,注意关门、关窗,不要吹空调。

(2)切忌“汗出当风”。人体应避免在大汗时冲冷水澡,或在空调、电扇下吹凉风。《黄帝内经》中“汗出当风,郁乃痤”是指出汗时遇到凉风吹袭,会闭锁皮孔,使皮下分泌物郁而不出,就会生痤疮。

(3)饮食要清淡。元代养生家丘处机提出:“夏季饮食应温暖,不令大饮,徐徐进之……肥腻当戒。”可吃些温润之物,不能暴饮暴食,少食多餐;夏季对于有心火的人,可适当吃些苦瓜,以清心火,喝花茶,提神醒脑。脾胃虚寒的人,夏天可吃姜,姜属阳性,升阳之物,可驱赶寒气,忌吃生冷食物。可生食的食物,如蔬菜瓜果尽量少吃,非吃不可,尽量用水煮熟,趁热吃。

(五)夏季养心的方法

夏天饮食调养要因人而异,一般有三个方向的方法:一是防暑热,二是防湿寒,三是祛暑湿。其中湿热是人体痰凝壅滞的条件,是腹满、痰涎、痤疮等疾患的主要诱因。

日常养心方:夏季应心,心主血脉,血脉充盈心气才能得养。值得推荐的是元代李东垣的名方“生脉散”,它是由人参、麦冬、五味子三味药组成,其中人参味甘入脾补气,麦冬苦寒入肺经,泻热补水之源,五味子酸收利于清肃燥金。生脉散能解决众多因津血亏虚引起的疑难杂症,被称为千古名方。生脉散现在的常用量是:生晒参5~10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水煎日二服。夏至之后的一个月,特别三伏天是身体津气血亏耗的旺盛期,建议每年此时煎服生脉散一个月,对心脏养护大有裨益。

夏季护心凉茶:薄荷2克,藿香10克,荷叶10克,金银花10克,用100℃开水冲泡。以上为一天的用量,夏季阴虚火旺时可选用。

养心大穴——神门。神门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位于掌后锐骨端陷中,每天用指关节按揉3~5分钟,具有很好的补养心神作用,对心慌、心跳过速、失眠具有治疗作用。

防暑热方:大众常用的绿茶、绿豆汤是最简便易行的防暑食物,在清除暑热的同时,茶和豆的香气具有解油腻、醒脾、提神醒脑的功效。对出现心烦、出汗、失眠、舌瘦质红心阴虚的人,除注意多用上述防暑降温的饮食外,还可选用天王补心丸。中暑之初发热的人,可以选用连翘、银翘之类的清凉解表药。人因暑热造成胃阴灼伤、大便干燥、口舌生疮等,就要用到牛黄解毒丸或白虎汤之类的药物。

防湿寒方:脾胃寒湿的人可每天煮红糖生姜汤,根据口味调整糖的用量。对脾虚泄泻可选用人参健脾丸,甚者可用附子理中丸。因气血不足而惊悸不眠者可选用柏子养心丸或人参归脾丸。对于风湿痹痛的老病,只有火热之气才能趋化。

夏天温热气候有利于缓解症状,由于环境湿气盛和人体的“心气内洞”,给适当大量应用温热药提供了时机,是人们冬病夏治的好机会。本人正是应用《金匮要略》

中的“天雄散”加减治好了髋关节顽固的风湿痹痛病。

祛暑湿方:每周可用两次红小豆鲤鱼汤。材料:鲤鱼500克,红小豆50克,白术20克,茯苓20克,料酒(去土腥气)、葱、姜、盐少许,这些材料都有扶脾燥湿的功能。制作方法:将鲤鱼去鳞、去鳃,内脏洗净备用。用水1000毫升先煮白术、茯苓、红小豆,待豆熟去白术,放入鲤鱼和葱、姜、料酒、食盐,加水适量,使鱼完全侵入水中,水沸后,调文火20~30分钟肉烂出锅,吃鱼喝汤。痰湿较重时,也可加用橘红化痰丸等中成药。

对于湿热腹泻推荐两个笔者用过且十分有效的的单方:一是车前子10~15克用200毫升水煮成粥状,24小时之内分2次服下,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二是用丝瓜汁20克,白糖适量混匀一次服下,日服2次,2~3天可止泻。

苦瓜250克,莲叶30克,瘦猪肉120克,同煮吃肉喝汤,可治疗暑湿型感冒。

总之夏天养生要注意防暑、防寒、防湿邪,做到晚睡早起不厌日,适度出汗不贪凉,清淡饮食不贪腻,适度吃姜调阴阳,才能养好君主之官,使身体健康。

三、如何理解、把握秋三月的养“收”之道

(一)秋三月,此谓容平

《黄帝内经》中讲道:“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

释义如下:

首先,秋三月的景象是天高风急,地气清肃,秋高气爽。秋气凉燥、收敛,植物从旺盛生长状态转为灌桨、成熟,称为“容平”。

其次,人应该早睡早起与鸡的作息时间相同,天黑即寝,鸡鸣即起,因为秋天早晚温差大,秋风扫落叶,室外有“肃杀”之气,人睡得太晚易受寒邪。

第三,在情志上,人要收敛神气,保持神志的安宁来缓和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使秋气平)。收敛神气,以保护肺气的清肃功能。

第四,养“收”之道要求保养人体收敛之气(容平),否则,就会伤及肺脏,肺气宣发不收,提供给冬藏的物质不足,冬天就会发生飧(sūn)泄病(晚上拉肚子)。

(二)秋季主气为燥,主收

1.收的前提是气候的凉和干燥

从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到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完成了夏到秋的变化。由于太阳的南移,西北寒凉信风向东南压进,使秋季西北风偏多。西北方冷空气从高空下压,形成了“凉降而所以收”的气候格局。寒凉本燥,燥气的本意是凉降(冷缩),使万物开始收敛。一场秋风吹过,夏天的湿热空气荡然无存,为植物种子干燥、粮食的收晒归仓、冬藏创造有利条件。

2.收的实质——收敛阳气,以阴抱阳秋季三月,从立秋到立冬共有六个节气,经历了秋分之前的温燥和之后的凉燥,北风肃杀,天气转凉,完成了从夏到冬的过渡。寒气从空而降、下压,自然界把阳热逐渐藏于地下,冬天进入地下洞穴,我们就会感觉到这种阳气收藏的状态。各种生命活动都是在为过冬做准备:植物的果实逐渐成熟而脱落,农民开始收割收获为冬天储藏了足够的粮食和春天播种的种子。木本植物要落叶了,把能量、营养慢慢回收贮藏在根部;野生草本植物枯萎,将种子洒向大地;动物们抓紧把自己养得胖胖的(积累脂肪热量)准备冬眠,或在忙着准备过冬的“粮食”,自然界一派秋收而繁忙的景象。

在这些表象之后,“收”的实质是自然界将阳热贮藏于地下,植物将能量转化为种子,动物贮藏越冬食物转化脂肪、蛋白质等收藏、收敛的过程。收得好,冬有所藏,来年的生发才更有力量。

人和自然界动物一样,要把能量做适当储存。老百姓的俗话叫“贴秋膘”,从秋季开始发胖的人属于这种类型,不属于疾病状态,说明人的体质和脏腑机能强健。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肾精的转化生成,逐渐储存于肾。身体比较弱的人,应该利用好这段“秋冬进补”的大好时机。

3.秋季燥气,对应人的肺系统

人秉大气之燥而生肺。秋季属西方多西风,主气为燥,故与人的肺系统相应。

《黄帝内经》中有:“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秋善病风疟。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是以知病在皮毛也。西方生燥……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

这一段说的是肺与秋气相通,西风凉爽多在秋季,人易得忽冷忽热的病,病根多在肺,反映位置在肩背;并将自然的燥、金、白色、辛味儿,人体的皮毛、肺脏、鼻子、人的情志“忧”、咳声等按五行归为一类,都具有宣发、收敛之性,与人体的手太阴肺经为纲相互联系,构成中医理论的肺系统概念。肺主宣发、肃降,主皮毛,肺部有病多因寒、燥,表现多在肩背、鼻子和体表皮毛的病变。

(三)逆秋气,太阴不收,肺气焦满

1.何谓“逆秋气”

太阴,指手太阴肺经。肺为娇脏,喜温润恶燥。肺气焦满,是指肺气热的太过,影响肃降功能,而出现的满闷、热咳,黄痰或干咳。肺为人体水之上源,主宣发肃降、主皮毛,与秋季凉降之气相合。逆秋气,总的来说就是破坏了“凉降而收”的格局。秋分之前的温燥,气温高,空气湿度小,易夺人津液;秋分之后的凉燥,除夺人津液之外,还易使人着凉感冒。这是因为秋季“收”气重,体内热量不易散出,容易使肺气“焦满”不收,造成皮毛开泄不固或出汗,寒凉之气对流而入,所以容易着凉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