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园离洛阳城也就七八里远,但是自刘府出来,牛车走得不是很快,刘琨强行挤进如佳的车上,得意地把如佳打量一番。
“我送你的珠宝,怎么不戴上?”
“那些珠光宝器太累赘了,我把你送来的新衣挑了一件,你看还好吗?”
刘琨送来的几套‘盛装’全是大红大紫。如佳没办法,只选穿了其中一件最素气的。珠光宝器都弃之一旁,只选了一对很小的耳坠,看起来比较清新。她并不想和谁比美,她知道“赏珠大会”赏得谁,也是一个苦命的女人——绿珠。本来很好的心情蒙上了一丝哀伤。
“我们二十四友的名号天下皆知,我想你一定有所耳闻吧?”
如佳点了点头,如佳是研究儒学的,当然知道魏晋是士族制度的顶峰。所谓金谷二十四友,其实就是几大士族之间相互吹捧罢了,还捆一块儿巴结贾谧。但她不想搞坏气氛,只是静静的听。
“我们在一起喝酒赋诗,高谈阔论,以辩玄学为主。玄学你知道多少哪?”
“以无为表,玄之又玄。”
“好,好极了,我就想嘛,以你的容貌不一定在石崇美姝之下,你若能再表现出你的才华,定当夺魁。你发挥好,不仅千两白银是你的,我还要纳你为妾。”刘琨用狡黠的眼光看着如佳说。
“你!”如佳气得瞪圆了眼,脸刷的红了。“谁说要嫁给你这登徒浪子了。”
刘琨也愣了一下,没想到如佳不仅没有害羞,反而反应如此激烈。自己有收留之意,人家还不领情。
“绿珠貌美古今皆知,我可比不上,高攀不起你。”如佳说这话,不知是挖苦刘琨还是自己。
“你用词有误,古人怎么知道?古今皆知要换成..“
“你行了”,如佳没好气的的打断了刘琨的话。“再说我对玄学也是,只知其宗旨,没有深入研究过。”这话如佳说的是真的。
“那你深入研究什么了?”刘琨面带嘲笑的看着她。
如佳本不想再搭理他,但看这讥笑的目光,火更大了。“儒学!我的儒学功底比你要强。”如佳很自信,儒学的高峰在南宋之后,晋人就算他是“大家”也不行,何况如佳在儒学上还有自己的理论。
可刘琨听到这话,马上严肃起来,很不高兴。原来魏晋还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玄学发展并非要取代儒家,而是要调和儒道,使儒道兼容。
刘琨自命天下名士,你说他儒学修养比一个女人还差,他不火大才怪呢!
“你口气太大了!你这么自信,那我问你,孔孟是万世师表,为什么他们没有成功的将儒学推广到天下,而董仲舒却能使汉武帝‘独尊儒学’?”
这个问题不难,但是刘琨自信已经可以考倒她,自古确实是出了几个美女文学大家,但思想家是一个也没有。
如佳说:“儒家以‘有为’为核心,价值观念提出‘仁、义、礼’,这个‘义’一开始就不被统治阶级所接收,儒学要约束统治者。春秋最先提出‘仁、义’的是宋襄公,要待楚兵渡河列阵后再战,结果大败,他成了诸侯间的笑料。”
“看到这个‘礼’,更是让统治者如芒在背,恨之入骨。在春秋战国时期,国家的最主要矛盾是侵略与反侵略的矛盾。统治阶级的自律暂时属于次要矛盾,你让国王贵族们去守礼,他们就会把你轰出来。相反,在乱世,更强硬、更野蛮,或许会生存下来。”
“而到了汉朝,国家形成了大统一,出现了七王之乱,从汉武帝的爷爷到他父亲,一直到汉武帝初期,皇帝受到的最大威胁一直来自于统治阶级内部。统治阶级内部的自律,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不仅在行为上加强法律威吓,统治阶级为了保护自己的性命和富贵,也必须接受这个他们最痛恨的‘礼’字。”
“在社会安定时期,野蛮、强硬将会伤害到更多的人,包括蛮横的人自身。儒家的‘道德’理论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文帝、景帝和众大臣以及开明贵族都很重视先秦儒家仁义思想。到了汉武帝时期成了汉朝的立国之本。”
“当然,荀子改革了儒学的支持方向,使儒学从支持贵族,进而支持君主,改进为直接支持君主。又引入‘法’的观念。从此儒学‘重君’,重实用,也是儒学崛起的一个原因。”
如佳一口气说了一大堆的话,自信得看着刘琨。
刘琨瞪大了眼睛,“你的话,我是闻所未闻,似乎有些道理。”
刘琨收回了目光,像是自言自语到:“你一定出自清河崔氏。”
如佳气道:“只有贵族才有见识吗?英雄不论出处吗!”
“雌雄也无论出处吗?”
如佳无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