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宋经纪人
4206300000036

第36章 扬州府釜底抽薪 临安城真相大白(2)

一声响亮的“报”让这场所谓的军事会议不欢而散,一名军校冲进来说道:“报,大人,如今蒙古人逼近扬州城,扬州外城已然失守!”

“什么?外城失守?外城守将是何人?按照大宋律令这守将应当问斩,来人将那外城守将给本官抓来!”

这时一名将领站出来说道:“大人,末将便是外城守将,但是是大人让末将前来开会议事的,末将正在等待着大人的命令呢!”

这句话便将汤汉三给刺激了,“什么你敢公然顶撞长官?按照大宋律令你应当……”

还没等他的话说完又一声“报”传来,此时令一名军校说道:“大人,蒙古人已然逼近内城,如今西门,北门已然失守!”

“什么,来人将那两门守将给……”

还没等他说完此时李孝全便抢过来说道:“住手!”

“李孝全,你敢违逆本官的意思,按照大宋律令……”

“住嘴。”李孝全大吼一声而后便转身对诸位将领说道:“众将听令,如今本将以淮东路都统制,兼扬州府都统制代行安抚使职权。”

此时这汤汉三一听便又大喊道:“李孝全你这是谋逆,依大宋律令……”

还没等他说完这个李孝全便大声责骂道:“依你个屁,来人将这个狗屁昏官给本将拿下!”

“扬州府兵马都监何在?”

“你即刻率扬州府城防卫队扬州府衙官差将那西门的蒙古军挡住,否则提头来见!”

“是!”

那名将领领兵离开之后他又大喊一声:“扬州府兵马副都监,你将本将带来的那部人马以及城中正在向府衙溃逃的军士收拢起来,务必抵挡住北门的蒙古人!”

那名将领没有答应,只是有些委屈地望着李孝全,李孝全看出了他的为难,便说安慰说:“如今情势紧急本将也不随你多说了,那蒙古人如今轻易的进入扬州府那便是轻骑前来,估计也就是百十人,你只要把这批人驱逐出城,而后再紧闭城门,想必蒙古人的大队也不能奈何你!”

这名将领一听确实是那么回事,便应了李孝全,等到他率人走后,李孝全抽出身上的佩剑大声喊道:“即刻向淮西路,江东路,派出求救人马,而后将扬州府周围的人马迅速调入城中,其余人马随本将一同前去宰了那帮蒙古人!”

此时自然没有人再去理会被绑在一边的汤汉三,这关押着葛应臣的乃是扬州府的河防营也有上千人,如今这李孝全一声令下自然是全军出动救援扬州城,自然也没有人再理会这葛应臣。营中大部分人都开进扬州城之后,翁应龙便带着几名亲信随从来到了这军营之中,趁着那几人不注意便将这葛应臣给带走了。

这个葛应臣一看是翁应龙前来救自己了,自然是欣喜万分,他随着翁应龙等人直奔扬州河防营外的码头之上,坐上了翁应龙等人事先准备下的小船,风帆升起之后不一会儿便到了这江中,这葛应臣望着不远处扬州城燃起的狼烟,便笑着对翁应龙说道:“多谢翁总管救命之恩,若不是翁总管如此行事怕是葛某便要死在这河防营之中了。”

翁应龙听了之后大笑两声而后说道:“葛员外说笑了,我们怎么舍得让员外您死在这河防营之中呢。”

还没等葛应臣回话,此时两名大汉便站在葛应臣身后一脚将其踹倒而后便将其装进了麻袋之中,翁应龙笑着说:“葛员外实在是对不住了,您这胃口太大了估计只有这一江之水才能容得下您啊。”

葛应臣刚刚明白过来,还没等着骂出口便被那二人扔进了水中,随着噗通一声溅起的水花,翁应龙又得意地看了看远处烽火遍地的扬州城便命人向南岸的润州开去。

此时扬州城之中一片厮杀之声,这李孝全治军到还是真有两下子,没有一个时辰便将杀进城中的蒙古人打了出去。刚刚将那城门紧闭,蒙古大军便开始将扬州城包围起来,好在李孝全之前调遣的数千人马已经赶到了扬州城中,李孝全又下令城中所有青壮登城,而且将城中府库之中的钱财悉数散发给城中的军士们,犒赏三军,等待救援。

其实此时在淮西路的李庭芝,正在润州等待的陈奕,以及建康府的孙虎臣即刻走马上任。李庭芝奉命出任两淮制置大使兼扬州知府,陈奕任淮东安抚使兼润州知府,孙虎臣任淮西安抚使兼安庆知府,由李庭芝统一指挥,孙虎臣从西路迂回包抄扬州府外的蒙古军,陈奕从东包抄,李庭芝亲自率领大军从正面直扑蒙古军,这三路人马共计十余万人,不到两日便完成对蒙古人的合围,还好这两天蒙古人没有打开扬州的任何一处,而且还损失了不少人马。

这次宋朝的军马是有史以来罕见的神速,这蒙古人眼见着自己没有得到什么好处,而后这蒙古人又将快将自己合围在扬州城下了,而且蒙古国的宰相伯颜很清楚此时襄阳府还没有拿下,灭宋的时机还没有到来,便赶紧着下令退出了扬州府。

远在临安府的太师贾似道得知了这一消息便即刻上书皇帝自然是将他的功绩大肆的夸耀了一番,而对于那些将领们自然是进行了一番的表彰,李庭芝直接接任两淮制置大使兼任泰州知府,陈奕回任殿前司马军都指挥使,孙虎臣自然也是留任了淮西安抚使,李孝全则奉旨调回出任殿前司神龙军指挥使,陈宜中则被任命为扬州府知府。

至于那个倒霉的汤汉三因为太师贾似道指示朝廷之中的御史对其进行弹劾,而且还是御史台的老大御史中丞程嵩亲自弹劾,皇上即刻免去汤汉三的刑部侍郎,淮东安抚使,扬州知府的官衔,被流放到了岭南一带,宰相江万里也因为推荐失责请求辞去宰相的职位,但是人家太师贾似道还是要进行一番的阻拦。

这陈宜中接任了扬州知府以后第一件事情便是将这三百船私盐充公,所谓的充公只不过是个形式,而是以低价转给了正在润州的翁应龙,由翁应龙亲自押运,沿运河一路向南沿途便卖出去了不少,等到了临安府之时仅剩下了一百船私盐。

此时在平江府养病的范文虎也从黄万石的嘴中听说了扬州私盐的事情给解决了,这范文虎自然是惊讶不已,他疑惑地问道:“黄大人,这可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如今这汤汉三早已然被免去了扬州知府的官位,由咱们的人陈宜中接任了,那三百船私盐如今也已然是开到临安府了。”

“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黄万石见他如此的欣喜便向他讲述了这个故事的整个过程。

原来这个便是当初廖莹中,陈宜中他们定下的计策,这扬州私盐之事,毕竟不是小事,背后必然有朝廷的人在后面推动着,廖莹中等人想出了这个引蛇出洞的办法故意让人举荐这新任的扬州知府。但是没想到竟然是江万里举荐了汤汉三,这太师便慌了手脚,不过这廖莹中便又订立了下一个计谋,那便是故意让汤汉三这个不懂军务的大臣掌柜一州的军务,这江万里以为有了军权便可以直接放开手脚彻查那私盐一案,但是没有想到正中了贾似道的计策。

这边境之上的陈岩接到了父亲陈奕的书信便主动向蒙古人挑衅,杀死了数十名蒙古军士兵,蒙古人大怒自然是大举进犯扬州府。此时正在扬州府的汤汉三便有了一开始那一塌糊涂的指挥,而后便由李孝全出面撑住局面,正在边境之上等待李庭芝等人接到了太师的命令自然是挥师北进,而后便是将那扬州危难给解开了。

而此时翁应龙等人便趁着扬州城大乱,李孝全将河防营的军士调走之际趁机救下了葛应臣而后带到那江中投入江中杀死,除此之外那个陈宜中接任所谓的淮西路宪司也是太师安排的便是想着想办法拖住汤汉三。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个汤汉三是个审案子的高手,若是真的让葛应臣落到了他的手中,难免不出差错。至于那个翁应龙前去安抚葛应臣应下他那些条件自然是为了稳住他的情绪,不让他胡说。

经过这个黄万石的解释,范文虎也不得不佩服这太师等人的计谋,虽说是有些冒险但是还能够将这批私盐顺利地给转了出去,不仅将太师等人的处境化险为夷,而且还趁机收拾了一批政敌。其实这黄万石他们并不知道的是,那陈宜中曾经先跑到了润州,而翁应龙也是乘船到了润州,这不是巧合,绝对不只是这扬州与润州只是一江之隔,而是这个陈宜中正在润州等待着下一步的计划。

原来这个李孝全在扬州城之中犒赏三军的时候,钱财不够,便只得从府库之中取得。虽说这扬州府乃是个富庶之地,但是这宋朝嘛,那些所谓的地方政府是不允许有太多的钱财的,在各个路要设立转运使。在这蒙古人围城之前,那转运使便按照太师的吩咐将城中府库之中的财税转入到了临安府之中,这如今到了急等着用钱之时李孝全则下令将那批私盐进行所谓的拍卖,其实这只是个幌子,此时太师早已安排下的人自然是以极低的价格将这三百船私盐收入囊中。

其实这些计策还不是廖莹中与陈宜中的全部打算,毕竟现如今在他们看来,那刺杀范文虎的人还没有抓到。究竟是不是宰相江万里从中作梗他们也是不从得知,因此这廖莹中等人自然是定下了其他的计策。

此时在扬州府之中的惠国公谢方叔听说了这个扬州之事以后,气的在屋子中踱来踱去,他一心琢磨着应该如何去挽回败局。此事关系到他的相位能否在回来,他想了想这一时半会儿还琢磨不出个所以然来,他也不知道自己失败在哪里,按照他的思维,自己曾经是一朝宰相,那儿贾似道无非是靠着自己的姐姐获得了先皇的宠爱这才能够在朝廷之中呼风唤雨,他根本不是自己的对手。

可是面临着扬州之事的丢盔弃甲,他又不得不承认这个苍白无力的现实。也就在他犹豫不决之时,家人前来汇报,那杨凌等人从润州弄了三百船私盐沿着运河两岸大肆销售,如今已然卖到了临安府。这对于谢方叔来说,简直比金子还珍贵,他在自己亲信的身边低声说了几句,便说道:“去吧。”

他微笑着望着亲信离开遗留下的身影,欢快地哼唱着小曲,此时谢方叔的那房姨太太正好来为他端来一盘自己亲手烤制的荔枝甘露饼。说起这个饼乃是当今皇帝都喜欢吃的点心,这个谢方叔尤其喜欢他这个小妾烤制的。

此时正在兴奋头上的,一把搂过她来,她身后的几名侍女很识趣地离开了这谢方叔的视线,只见这年近花甲的谢方叔搂着这个仅仅十几岁的小姑娘。

“我的小可儿,来让老夫我亲热亲热。”

“老爷,珍儿听说您今日自从早上便没有吃什么东西,便给您做来了您最爱吃的甘露饼,还有那些几样小点心,老爷这是谁惹您不高兴了。”

其实这个谢方叔就是因为在扬州没有把事情给办成了这才如此的伤心,但是如今他又想到了那些高招便欣喜万分,听着珍儿的莺莺细语,原本就高兴的谢方叔自然是感到筋松骨软,他亲了正坐在她腿上的珍儿一口,而后便笑着说道:“老爷我如今就要吃你这个小可人。”

说着便将这珍儿抱起来扔到了床榻之上,虽说如今这年近花甲的谢方叔但是对于这些女人还是颇有些力气的,他拿过床边上的一个小药瓶拧开倒出了几粒红色的丹丸而后便是一口吞了下去。也就是那几粒丹药刚下刚刚下肚,随着他口水的下咽,他下一步便是将这珍儿也一口吞下。

这些私盐到了临安的消息,第二日便被皇帝知道了,皇上此时正在和他的爱妃们嬉戏,并没有顾及这个消息。若是换在平时那也就罢了,便又是让贾似道去处置了,只是那一日皇帝在那些太监的安排下,竟然让那个谢方叔送进宫的嫔妃,如今是已然张婕妤的侍寝。

这个理宗皇帝本来也没有说是固定的让谁侍寝,只是想起谁来是谁,今日偏偏是那张婕妤。不过皇上也挺喜欢她的,原本便有些模样在那平江府一带也是个绝色美人的张婕妤,又学了一些侍候男人招数,进了这皇宫以来自然是颇得皇帝的喜欢。

这一日张婕妤正服侍着皇帝安寝,这一阵巫山云雨之后,张婕妤依偎在皇帝的怀里撒娇地对皇帝说起了平日里皇宫之中的那些有趣儿的事情,这理宗皇帝整日的在女人窝里也玩的差不多了,偶尔听着这些有趣儿的事情到还真是感到有些新鲜,听的还入迷了,不一会儿这张婕妤便说道了那一百船私盐之事。

理宗皇帝自然也没当那么回事儿,只是经过张婕妤的嘴一加工,这添油加醋自然是少不了的。皇帝自然是有些不高兴,可是偏偏这张婕妤还会女人独有的法宝眼泪。她用女人独有的温柔与那忧国忧民的心一同感动了这个有些脑残的理宗皇帝,皇帝自然一边安慰着一边说:“爱妃放心,寡人自然是要将不法之人法办,也好让爱妃放心。”

这皇帝说着便将那张婕妤搂入自己的怀中安慰着,第二天这个理宗皇帝真的为了安慰他的爱妃将贾似道招进皇宫之中,若是换成平日里休说是那一百船私盐,便是一千船这个皇帝也不会为了这种事情把自己的师相给找来。哎这不都是为了自己的爱妃吗?

贾似道一听心中便明白了,他早已然是有了这应对的办法。“启奏陛下,这一百船私盐之事怕是以讹传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