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客观上即使不和这种人交往也还过得去,或者无论怎样与对方交往也得不到什么益处(包括精神和物质上的),那么就干脆和对方断交算了。因为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跟所有的人都保持良好的关系。如果所有的事都能干好的话,那肯定是天才人物。虽然无论和谁交往都应该真诚对待,但如果交际对双方都没有什么好处的话,还是不交际的好,还不如把精力转移到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因为十减一还有九,百减一有九十九,少了一个并不会破坏你的整个人际关系网。
正像当前中国的企业改革一样,如果国家去全面地抓好全国所有的大中小企业的话,势必分散精力,而且国家也不可能把所有企业都搞好。所以还不如来个“抓大放小”,抓住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其他由其自谋生路,这样从整体经济效益来看,比全面抓还要好。人际交往也是这个道理,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主要和次要的关系。
这种人实际上是看得出来的,你稍微有点“心机”就会发现那些无论什么时候都笑眯眯的,既不恼怒也不发火,只是缄默不语,让别人单方说话的人很难交往,因为这种人深不可测,即使你费劲地跟他结交,也是干着急,对这种人你可以敬而远之,或只表敬意而不主动接近。不过,你没有必要对其恼怒进而怀有敌意,因为被对方觉察到的话他也会对你产生敌视态度,我们又何必自己去树一个敌人呢?
有时在一个公司里,碰到一个自己十分讨厌但又不得不与其打交道的人,这真是件不幸的事。这时候可以采取敬而不近的策略,表面上对其十分尊敬,但没有必要对其大献殷勤,随便敷衍过去就行了。不过,还是要忍耐,等待有利时机,扮演好“喜在脸,厌在心”的角色,不能被其觉察出来。这时你可能会说:“这样生活多累啊!”确实,活着不易,要活得好更是难上加难,如果只是任由自己性子去干而不“委屈一下”自己的话,是难以处理好人际关系的。
6.糊涂一下也无妨
糊涂是一种心态,一种做人的智慧。世上许多事,本没有搞那么清楚的必要,得过且过,偶尔糊涂几下又有什么大碍呢?
人们一向认为混沌就是世界的本源。在东方,中国有盘古开辟天地之说,有夸父身化万物之说,说明世界原本是混沌一片,无所谓天与地,亦无所谓有真假;现代科学也论证了,最初的地球上没有空气与生命,最原始的生命体在雷电中产生,在海洋中生存发展,尔后才进化成现在这样的大千世界。
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从混沌空间走向明晰和精确:数字逻辑的严密、物理化学的缜密实验和论证、仪器仪表的精确完美。但是就在这精确与严密中,人们发现了人生的苍白与无奈,连人也成了一部精确的机器,凡事斤斤计较,凡事追求因果必然。
一切都清楚明白使事实反而更加苍白无力,雾里看花的效果才是最好的。在艺术审美中,所谓的“神秘”和“空灵”,所谓的“尽在不言中”,所谓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正是模糊朦胧产生的巨大效果。
追求精确是没有止境的,研究物质组成,人们发现了分子;深究分子组成,又发现了原子;分析原子结构,又发现了电子和原子核,今后还会有人继续研究下去,但世界的无极与太极,使人们犹如闻到香味而去追寻黄油一样,无休止地追求下去,但每前进一步都将显得更艰难和代价的昂贵,人们如一架精密仪器在为了寻求准确而工作。
但是,什么是“精确”本身就很模糊,人们认识到“精确”的无限,于是转而研究模糊,这反映了人类认知过程的巨大转变和飞跃。混沌学、模糊理论产生了。人们高兴地发现,精确远不如模糊更符合事物的本原。而且这门科学亦开始应用于洗衣机、电脑信息产业等领域,前景广阔。
由此可见,人类的总体认知过程,包括世界本身恰似一螺旋:从混沌开始,归于混沌,中间走过了数字和精确。科学正返朴归真。
天道人事,从终极意义而言,无不归于混沌,归于糊涂。
自清朝文坛奇人郑板桥写下“难得糊涂”这一千古不朽的四字之后,“难得糊涂”便成了许多人的人生箴言、座右铭和行动指南。
历史发展到今天,呈现出纷繁复杂、变幻万千的万花筒般的景象,在这样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里,很多人处在事业未竞的悲哀、爱情失败的痛苦、人际关系复杂的苦恼与管理头绪的混乱之中,世界虽未走到尽头,但失望、沮丧的情绪却笼罩了这个纷乱的世界,于是乎,“难得糊涂”的书法作品四海泛滥,糊涂的学问五洲尊奉。然而对于糊涂学这一古老的命题阐释,正可谓“百家争鸣”、各有千秋。
其实,糊涂学并非神秘的高深莫测的学问,可以说,它是人生随处可见的学问,回望我们祖先所创造的灿烂的传统文化,他们早已为我们解决了这个困惑,提供了各有侧重而又相互贯通的答案。
儒家说:“‘限我’是糊涂”。
道家说:“‘无我’是糊涂”。
佛家说:“‘忘我’是糊涂”。
兵家说:“‘胜我’是糊涂”。
每个人对于糊涂,都有不同的理解,每个人也会悟到不同的真谛。
糊涂是大智若愚、宽怀忍让;是大勇若怯,以柔克刚;是处事不悖,达观权变;是外乱内整,内精外纯;是有所不为,而后有为;是宠辱不惊,是非心外;是得意淡然,失意泰然;是宽容忍让,不计前嫌;是不为物喜,不为己悲;是乐天知命,顺应自然;是淡泊名利,知足常乐;是与世无争,宁静致远;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是保静养神,清心寡欲;是沉默是金,寡言鲜过;是谤我容之,侮我化之;……。
难得糊涂,人才会清醒,才会清静,才会有大气度,才会有宽容之心。说到这里,你总会明白了吧?我们说的“难得糊涂”就是不糊涂。所以,“难得糊涂”也是做人的一种“心机”啊。
7.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任何人做人做事都有自己的目标,但要想成功就要有一如既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心态。
鸟无翅不能飞,人无志不成才。治学成才,贵在立志。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孔子十分强调立志在治学成才中的作用。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正因为孔子在十五岁时就立下了治学成才的雄心壮志,并且终身为之奋斗,因此才取得了“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七十而从心所欲”的结果,使他成为一个古今中外闻名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
有了远大志向,就要去实现它。德国的歌德在《浮士德》中说:始终坚持不懈的人,最终必然能够成功。但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不少人恰恰就是缺乏这种始终向前的精神,以至终生浑浑噩噩。可见,立志对一个人的成长、对事业的发展是何等地重要。
清朝末年,清政府决定修筑京张铁路时,外国工程师声称,如果没有他们,这条铁路就不可能问世,断言:“要走这条路,只能永远骑骆驼。”中国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挺身而出,勇敢地担起这副重担,立志依靠自己的力量在祖国的大地上铺出一条路来。当他决定京张铁路要通过尽是悬崖峭壁的吴沟地区时,外国工程师又惊奇地议论纷纷,有的甚至说:“中国能修筑吴沟铁路的工程师还没有出生呢!”但是,有着强烈爱国心和自信心的詹天佑,大志既立,不怕冷嘲热讽,迎难而上。这条铁路原定六年的时间修完,在詹天佑和中国工人的努力下,只用四年时间就完工通车了,而且工程费用还结存了二十八万余两银子。这是第一条中国人自己修的铁路,它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同时,也是詹天佑志向的成功。正是这坚定的志向,给了詹天佑顽强的毅力和必胜的信心。
为达到一个既定的目标而拼命努力,这与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金的理论一致。他说:“人性中具有一种企图与自己集中注意力的目的物同化的倾向。”
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想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只要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态度,并每时每刻地为如何得到这种东西而努力奋斗,那么,他便会在不知不觉中达到自己既定的目标。总之,除非有精诚所至的态度和为达到目标而付出的坚韧不拔的努力,否则他将是很难达到目的的。
有首诗说得好:
肯做必然成,不做必不成。
凡事若不成,乃在不做人。
做人不要做那种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那种只有三分钟热度,奋斗一阵子,在困难和挫折面前退却的人;那些朝三暮四、朝秦暮楚、兴趣经常转移的人,是不可能做出什么成绩,不可能成为杰出的人才的。
8.知足常乐心情好
知足和不自满并不矛盾,想要有很好的心态,必须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现在的目标,可以瞄向下一个,但不要贪婪。给自己定好位,知足也是向上的动力。
你我都曾见过一种人:在大庭广众之间双目昂视,面色凛然傲气冲天,旁若无人。也有一种人,就怕人不知道他才高八斗,无论走到哪儿,说不上三句话,便开始为自己宣传,即使做谦虚之态,亦是以退为进,并无诚意。
这样的人必然有过人之处,但他的不凡和智慧一定不是最高,因他居然悟不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学无止境,三人行必有我师之类的真理,犯了量小易盈、自满自大的毛病,是让与他相对的人很难承受的。
还有一种人,眉眼之间洋溢着和平的神气,动不动笑容满面,说起话来风趣横生,不忧不怨的人,是属于知足常乐的一型。
自满与知足从字面上看来,仿佛都是对自身情况感到满意的反应,事实上内心的出发点和由外的表现给人的感受,却是大大的不同,其间境界的高低更是差之千里。而从根本上说,知足也罢,自满也罢,与外在客观条件并不一定有相互的关联,一个人自觉得生活到这个程度,于愿已足,并不代表他的生活真的一定就无懈可击,样样可打满分,主要是他能衡量自身的能力,正视客观的条件,不妄想不贪求,也不去与他人比高下,能够以宽容坦荡的心去对待生活,使自己的人生不受外界的影响和干扰,顺命随缘地和平渡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