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常见病防治专家指导方案:高血压病人食疗自疗
4191900000019

第19章 简易疗法(2)

【注意】引起高血压的原因有很多,如动物性脂肪摄取过量、疲劳、过度紧张、喝酒、吸烟、寒冷、暴饮暴食、食盐过多、便秘及遗传因素等,所以在防治高血压时,除了上述情况尽量避免外,还要注意多食蔬菜、水果、海菜类。以植物性脂肪取代动物性脂肪。此外,还须注意少食用调味浓重的腌渍食品。

方法4

【穴位】长强至大椎。

【操作】自长强穴起捏至大椎穴,再用双手掌根自脊柱旁由上而下缓缓用力平推至骶椎部,如此往返做半小时。

【适应证】高血压。

【注意】同方法1

自我推拿按摩疗法

按摩穴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按摩穴位能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改善症状,从而降低血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浴面分抹(干洗脸):搓热双手,从额部经颞部沿耳前抹至下颌,反复20~30次。然后再用双手四指指腹从印堂穴沿眉弓分抹至双侧太阳穴,反复多次,逐渐上移至发际。手法轻松柔和,印堂穴稍加压力以局部产生温热感为度。本法可降低血压,增进面部光泽。

(2)抹桥弓:头偏向一侧,用双手四指指腹分别在对侧耳后隆起处沿大筋向下推抹至胸廓上口处,双手交替进行。反复多次。此法有显着的降压作用。

(3)按摩内关穴:内关穴在双手掌后第一横纹正中直上两寸两条筋中间的地方。按摩方法:先以右手握住左手腕,以大拇指尖对准内关穴,微用力,旋转式的揉压,有酸胀感,每次连续按摩3分钟。然后左换右,用同样的方法按摩内关穴,早晚各进行一次。

(4)按摩足三里穴:本穴在胫骨粗隆外下缘向下一寸处。按摩方法:以中指对准左腿足三里穴,用力连续按压,有酸胀感,每次3分钟。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按摩右腿足三里穴,早晚各一次。

(5)按摩涌泉穴:在足心处。按摩方法:先以右手大拇指对准左足心揉搓3三分钟,再揉右足心,早晚各一次。

药枕疗法

野菊花、灯芯草、石菖蒲、晚蚕砂适量,加工成粗末,作枕芯。常以后脑枕之。药物直达头部,有治病祛邪、平衡气血、调节阴阳之功。

用菊花适量装入枕芯,睡眠时用。对菊花过敏者禁用。利用中药的气味,通过自然呼吸。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肺部,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可以治高血压性眩晕。

敷贴疗法

(1)吴茱萸20克,研末、醋调。睡前敷两足涌泉穴,用纱布固定,次日起床后去掉。可以止痛镇静,对高血压性头痛治疗效果较好。(2)将中药蓖麻仁50克。吴茱萸、附子各20克,加生姜150克捣泥,加冰片10克调成糊状,每晚临睡前敷贴两脚心,每天1次。(1)夏枯草30克,钩藤20克,桑叶15克,菊花20克,药煎水浸洗双足。一日2~3次,每次30分钟。药液不宜过多或过少,以浸没双踝为宜。清热凉肝、熄风止痉。

(2)黄芩30克,丹皮60克,当归9克,枳壳、桑皮、丹参、牡蛎、白芍、乌药各24克,独活、磁石、牛膝、首乌各3克,石决明12克。上述诸药加水500毫升煎熬,沸后20分钟取出倒入盆中待温后,浸泡双足20~30分钟即可,每晚1次。采用中药泡脚疗法洗泡两周,可维持血压正常及症状消失3个月以上,且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高血压。方中药味多寒,大部分药物归肝经,药理实验除枳壳外均有镇静降压作用,其中丹参能扩张血管,牛膝可利尿镇静降压,首乌、丹参能阻止胆固醇在血管内沉积,从而改善血管弹性达到稳定血压之目的。

(第二节)

气功疗法

高血压病是内科临床常见病之一。是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点的全身性、慢性血管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乏力、颈背不舒、头重脚轻、面红目眩等。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高血压是找不到其他疾病原因而引起的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压。二者气功治疗均有一定疗效,以前者为佳,后者应着重治疗引起高血压的原发疾病,譬如肾炎引起的应着重治疗肾炎,甲状腺机能亢进引起的应治疗甲亢。

气功治疗高血压,从解除症状角度而言,在古代医学文献中早有记载,隋代巢元方所撰的《诸病源候论》中就有治疗眩晕的气功导引方法,以后许多医书,如清代的《杂病源流犀烛》、《医方集解》等,多有记载。高血压病气功治疗的确切文献,从五十年代起屡见报道。近期疗效可达到90%左右。气功治疗高血压病的有效时间,据报道,在练功初期,可能尚有波动,坚持练功6个月以上,血压和症状都有明显改善或消失。远期疗效与是否坚持继续练功有关,随访观察以气功为主综合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随访时间半年至二年半。坚持练功者200例,疗效稳定者占56.6%;时断时续者115例,疗效稳定者占22.6%;不练功者100例,疗效稳定者仅占7%,并观察到长期疗效与用药无关。

(一)功法简介

治疗高血压的功法很多,不能一一例举。介绍几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有代表性的功法,供读者参考:

1.放松功

将身体分成两侧、前面、后面三条线,有步骤、有节奏地依次放松。

第一条线(两侧)头部两侧-颈部两侧-肩部-小臂-肘关节-前臂-腕关节-两手-十指。

第二条线(前面)面部-颈部-胸部-腹部-两大腿-膝关节-两小腿-两脚-十脚趾。

第三条线(后面)后脑部-后项部-背部-腰部-两大腿后面-两膝窝-两小腿后面-两脚-两脚底。

练功者取站式或坐式,身体及四肢安放舒适自如,双目微闭,心神安宁,采取自然呼吸。先注意一个部位,默念“松”,使该部位放松,再注意次一个部位,默念“松”。依次放松第一、二、三线的各个部位。每放松完一条线,在该线的止息点(即最后一个部位)轻轻意守一下,约1~2分钟。放松完三条线为一个循环,把注意集中在脐下寸的丹田穴处,意守约3~4分钟。一般作两三个循环,然后收功。收功时应缓慢从容,徐徐睁开眼,可配合摩面,搓手等辅助功。

2.站桩功预备姿势:站立,两脚八字分开,宽与肩齐,两腿保持一定的弯曲度,臀部似坐非坐,含胸拔背,双手叉腰,两眼轻闭。微露一线之光,自然呼吸2~3分钟,以使思想逐步集中,排除杂念,再做自上而下的放松功3分钟,然后练下式。提抱式:接上式,两脚踏实地面,平均用力,全身力量放于脚掌稍后处,两膝微曲,膝弯曲程度视各人情况而定,最大限度不超过脚尖。上体保持正直,臂呈半圆,腋悬半虚,肩稍后张,使心胸开阔,全身持虚灵挺拔之势,两手指相对,指尖相隔三拳左右,位于脐下,掌心向上,犹如抱一大气球,头正直或稍后仰,口微张,全身放松,但松而不懈。

意念活动:站桩姿势稳定,身体舒适,心意宁静,呼吸调畅后,可配合意念活动,本病较适宜的意念是:设想自己在浴室中进行温度适宜的淋浴,水不断从头顶缓缓流到脚底,然后用意念注意听冲到脚下的水流声潺潺流入地下,由上而下,不断流淌。

呼吸要求:本功法不要求有意识的呼吸法,整个练功过程均采取自然呼吸。也不要求气纳丹田。以往练过“注意呼吸,意守丹田”功种之练功者,必须完全放弃原有练功方式。

练功时间:开始练功阶段,每次以10钟为度,体弱者可酌减。以后随练功熟练程度和体力增强,可逐渐增加练功时间。每天可练2~5次。

总之,练功时间和次数,以不感疲劳、不适,而觉舒畅、精力充沛为宜。

(二)辅助活动

可于练功前后做,亦可于平常闲暇或工作间歇时做。

1.梳头。两手手指稍稍分开,用手指指尖如梳子般梳理头皮,从前额经头顶至后项,轻重适度,做36次。可缓解高血压头涨头痛症状。

2.洗肩。左手侧平举,指尖点于墙上(或其他物体上),肩关节向前绕圈36次,向后绕圈36次,然后做右肩。尽量做到手不动而肩动。熟练后,可两侧上肢同时做,手指亦可不接触物体。可以缓解颈项肩背板滞酸痛症状。

3.揉腰。直立,双手半握拳,以手背贴于两侧腰眼(肾俞穴),两手背同时转圈按揉,使有酸胀为度,先向外转36圈,再向里转36圈。可以强肾壮腰。

4.搓涌泉。涌泉穴位于双足底心。先以右手心搓左涌泉。36次;再以左手心搓右涌泉,36次。可以治头昏、耳鸣,足底疼痛无力。

(三)注意事项

1.高血压病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气功治疗高血压的关键在于人静与否。因此练功时一定要做到思想安定、精神舒畅,不可在情绪激愤、气恼恚怒时练功。

2.练功要根据体质、病情和功力,循序渐进,不可过量。练功时间及次数由少到多、由短增长。病重体弱者,可先取卧式练放松功。

3.要有信心、恒心、耐心。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取得成效后,仍应继续坚持。

4.练功环境要安静,避免惊功。不要在过饱或饥饿时练功。前排尽大小便。练功所着衣服鞋帽要柔软适合。这些与一般练功要求相同。

气功疗法(二)

(一)放松功

1.基本功法

同前治疗功法之一。

2.辨证施功

基本功法锻炼半个月左右。可根据自己的症状或请中医大夫帮助确定自己的证型,有选择地进行辨证施功。

(1)肝阳上亢型:头痛而涨,面红目赤,眩晕耳鸣。急躁易怒,血压升高,或失眠多梦,健忘心悸,腰酸膝软。行基本功后,两臂缓缓抬起,两手做捧物状置小腹前,默念词句,意守大敦穴(位于足拇趾末节外侧,距趾甲根角一分处)。依次练功3次。两手虚合掌置小腹前有感应镇静作用,意守大敦可泻亢盛之肝阳,使之不亢逆为害。

(2)阴虚阳亢型:头昏痛,眩晕耳呜,视物模糊,情绪易波动,或午后常易面赤升火,口干口苦,腰腿酸软,舌偏红。功法如上,意守涌泉穴益阴潜阳。

(3)肝肾阴虚型:眩晕耳鸣,失眠健忘,腰膝酸软,或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舌红少苔,功法如上,意守两手相对的空虚处,以养肝镇亢。或与涌泉穴交替意守,盲阴潜阳,肝肾同治。每次练功交替意守3次。阴阳两虚型:头昏且晕,面色皎白,畏寒肢冷,下肢酸软,夜尿频数,阳痿滑精,或烦躁,口干,颧红,舌淡红。功法如前,意守命门穴,此法可阴阳两顾。

(二)点线放松功

此功是在放松功基础上,采用穴位处意停的方法,从而通过意念导引,沿经循行,依次传导,达到全身肌肉放松、神经松弛、情绪稳定,而起到降血压的作用。

练第一条线时,意念由头部向两侧导引放松,经颈部、肩部、上臂、肘部、前臂、腕部、手背至十指时,在百会、肩髑、曲池、外关、中冲等穴处有意停现象。

练第二条线时,意念由面部经前颈、胸部、腹部、双侧大腿、双膝、小腿,脚。揩至十趾时,在印堂、中脘、关元、足三里、大敦等穴处有意停现象。

练第三条线时,意念经后脑部、背部、腰部、大腿后侧、双胭窝、腿脚至足底时,在风府、大椎、命门、尾中、涌泉等穴处有意停现象。

禅密降压功

禅密降压功是佛教中禅密功的一种派生功法,系禅密功传人刘汉文老师传授。它通过采天阳补气,采地阴补血,通过调神、调息、调心三者有机结合,来通理三焦虚实。调和阴阳气血,补命门,填真元,充髓海,通经络,从而使阴平阳秘,气血和畅,而起到稳固的降压作用。本法运用于临床疗效十分明显,屡经验证。下面将本功法简介如下:

1.手足相对提按

(1)导引动作:合目(以下各节皆同),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稍外撇,体重落于双足跟,以利放松身体和调整呼吸。两臂微屈,腋肋空,肘尖略外撑,双掌在胯前,手内劳宫穴(手掌心)与足涌泉穴上下相对,双掌连续缓慢、轻柔地上提下按。

(2)意念活动:先意守气海,后转念于手内劳官穴与涌泉穴,体察手足心的气感。

(3)吐纳方法:采用均匀、细缓、至无有宁静的呼吸,慢慢达到:“似有似无,乃深长、无无”的“胎息”境地。

此法除站式外,根据身体情况,坐卧均可,但以舒适自然为前提。要常想常练,经常体察和保持气感;既不要掉以轻心,放任自流,又不执着或刻意追求。

2.疏通任、冲二脉

(1)导引动作:接上势。两掌下按,两臂下落后,再由体侧平举至头上,直臂上托,掌心向上。掌心转向里,双掌一上一下一先一后,经面、胸、腹部的正中线,沿任脉下落。再分落于两脚之上。手足相对两掌上下提按。两臂再上举,双掌上托后依前法下落,但双掌经面部落至胸前时,要左右分开,沿冲脉下落至胯前,然后再分至于两脚之上,手足心相对,两掌上下提按。

(2)意念活动:由体侧举臂至头,意念于两臂由水中擎出,水又顺臂而下;直臂上托时,意想天降细雨;双掌沿任或冲脉下落时,意念于细雨淋浴全身;双掌分置于两脚之上后,体验雨水沿身继而流入脚下深井之中。

(3)吐纳方法:举臂双掌上托时,吸气;双掌沿任脉或冲脉下落直至分置于两脚之上时,呼气。

3.疏通督、带脉

(1)疏通督脉的导引动作与疏通任脉的动作相同,是沿身后正中线下落。疏通带脉的动作,是在疏通任脉的双掌沿身前正中线下落至脐部时,双掌分开,先后交替用单掌(掌心向上),沿腰带处向胁和身后划弧各一两次,两掌收回,手足心相对,两掌上下提按。

(2)意念活动:疏通督脉时,存意念于细雨通透脊髓,再流人地下井内,潜潜然、滴滴有声。疏通带脉时,存念于双掌在水中划动似有阻力,觉有冷热。

(3)吐纳方法:疏通督脉与疏通任脉的呼吸相同,疏通带脉时,因导引动作增多,故呼气较疏通任、督、冲脉的呼气应有所延长,但应逐渐体会,自行掌握火候,以防适得其反,无益且有害。

4.脊柱摆、蛹、扭动

(1)导引动作:接上势。脊柱摆动,即在两臂由体侧平举至头的动作中加上脊柱由下向上左右摆动;脊柱蛹动,即在疏通任脉的动作中。加上跟随双掌由面、胸、腹下落的同时,脊柱的颈椎、胸椎、腰椎和骶椎由下至上。做波浪形蛹动;脊柱扭动,是在疏通带脉的动作中,跟随左或右掌向身后划弧的同时,腰肢向左或向右扭动,然后两掌收回,手足相对,两掌上下提按。

(2)意念活动,摆动和蛹动,似觉身在水中,由于躯干的摆和蛹,身躯的前后似觉有水在冲撞击荡,即体察全身气感。

(3)吐纳方法:与疏通任、督、冲、带脉的吐纳相同。但由于动作增多,呼与吸必须进一步拉长,因此,在扭、蛹、摆动作完成,双掌分置于双脚之上后,可稍为等待,呼吸恢复正常后再练。

5.注意事项

(1)练功时松衣宽带,穿平底鞋,不饥不饱,选择安静、幽美和空气新鲜流畅的场所。

(2)晨间空腹练功,在功前喝一杯温开水,晚间睡觉前再练二次。需长期坚持,方可见效。

(3)酒后、心情不佳、妇女怀孕和月经期暂停练功。

降压功

(一)功法简介

按松静功站式姿势(脚与肩同宽,屈膝,落胯,收腹提肛,松腰虚腋,含胸拔背,垂肩坠肘,松腕,悬顶,勾腮,舌上抵,目平视轻闭合)站好,安静3分钟。

1.做中丹田开合。双掌从体侧向中合拢按于中丹田(脐下一寸三分),做3个长嘘吸,要深细长匀,双手背相对向外分开二尺许再反转掌心相对,合至丹田处,做3个回合。

2.做第一段蹲降。双手指尖向下,手心向里,顺胸前外方提至印堂穴处,变为中指相接,贴头部摩至百会穴,右手内劳宫穴对准左手外劳宫穴,重叠按在百会穴上(女同志左手在上);轻微缓慢按摩,正9转、反9转,再3按、3嘘吸;双掌经前额移至印堂穴,两手中指相接,掌心向下,手掌平放,徐徐降至膻中穴时,边嘘气边下蹲。手下降至丹田穴时,变为手背相对,指尖指地下两脚间处,意想着这个地下点,手降至膝盖时,把气呼出,暂不起立,吸气后稍快站起,手仍为下垂式,做3次蹲降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