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最是元曲销魂
417200000010

第10章 一尺白绫祭忠魂

一尺白绫祭忠魂

千古谏臣以魏征为最,宋代能望其项背的恐怕也就只有寇准,到了元朝政治混沌时期,能出现诤臣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过也不是不可能。元世祖忽必烈还在位的时候,谏臣王恽虽非蒙人,却得到了世祖的倾心信任。非但如此,王恽还是裕宗皇太子真金和成宗皇帝铁木真的辅佐重臣,也是他们的老师和朋友。

数十年经历三朝更迭,王恽已经成了国家元老级别的重臣,他却从不敢怠慢,始终尽最大的能力来扭转世态的不平,一生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王恽的这种性格的跟他豁达、积极、严谨的品性有关,,另外可能也是受了文学大家元好问的影响,后者曾是王恽的老师。

元好问是个书香富家子,年轻的时候生活优裕,满腹才学,经历金元变动之后,性格就变得格外谨慎、正直、廉明。经历了长久的苦难时代,人往往变得成熟,也会影响其后人的行为方式。王恽承继了师父为人处世的风格,所以刚当上监察御史,就开始整顿各地的贪官污吏。

当时负责水利的中央级官员刘氏,利用治水导河之便,贪官粮数十万石。王恽派人明察暗访,终于得到刘氏监修太庙从中偷工减料、中饱私囊的证据,遂上书弹劾他。刘氏做贼心虚,一直担心被皇帝砍了脑袋,竟抑郁成疾,一命呜呼了。

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王恽时任少中大夫、福建闽海道提刑按察使,不但上疏要求选拔人才到沿海填补地方职能空缺,还撤了四十多名贪官污吏的职,将文武精通、耿直清廉的人一一推上正职。后来有地方百姓请他吃饭,他一看到山珍海味竟然哭了,回家之后就写了一封谏书,希望皇帝能免租,让人们生活更富裕一点。皇帝在不久之后就批准了此事。

王恽做的事情,大多数都能得到皇帝们的支持,官路可谓一路亨通。他终年七十八岁,到死都受到元王室的尊重。也难怪他写的词曲,抛却了景、人的因素,总有豪情万丈。苍波万顷孤岑矗,是一片水面上天竺。金鳌头满咽三杯,吸尽江山浓绿。

蛟龙虑恐下燃犀,风起浪翻如屋。任夕阳归棹纵横,待赏我平生不足。

王恽《黑漆弩?游金山寺》此曲《黑漆弩》是王恽到金山一地所写的,前曲是站在金山上描写江水,后曲则是乘船后对沧浪的感叹。

金山是江苏镇江西部的一个小岛,位于长江边上,金山寺自然就在此处。说起这个寺庙,让人立刻想到白娘子“水漫金山”的故事。王恽来到此处,目的是为了游金山寺,但他的曲中几乎没有关于寺庙的描写,也没提到白、许的故事,而是立于小山之上,望万顷碧波,看天高水远,想象自己身置于天竺圣地。

登临高处,人的胸襟会不由得变得旷达,曹操观沧海、苏轼看赤壁,皆是胸涌豪情。王恽自然也想如古人一样,做次“一樽还酹江月”的洒脱之事。不过他没有将酒水便宜了江水,而是痛饮数杯,恨不得自己有神鳖的海量,将江山绿川连同酒水一起“吸尽”。吞八荒并六合的气势,自古便是人们最向往的,王恽被风物所撼,豪情自然就扼不住了。

黑碣尖翘,水浪滔天,如同被蛟龙翻搅。王恽在后曲的开篇用了“蛟龙恐燃犀”的典故。据《晋书?温峤传》记载,温峤到长江西北的采石矶,听说矶下的水深不可测,有蛟龙等怪物,于是点燃犀角观察,果然看到了类似蛟龙的怪物。那怪物怕燃烧的犀角,吓得翻腾不已,搅起了倾天大浪。王恽看着眼前翻腾的沧浪,禁不住想起了这个典故,游兴更盛。

轰鸣的大浪让许多船调转离去,王恽却执意乘船迎浪直上。他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冒险,而是游乐的情绪蓬勃不已,不肯回头。他认为,人生就应该知难而进,在游玩的时候要趁着兴致不减时寻求刺激,在做事业的时候要趁着还有激情时忙碌不止。人生没有风险,哪来的成就呢?人们总是强调抓住机遇,机遇其实伴随的正是风险。王恽对这个道理的领悟,比今人不知早了几百年。

在王恽一生的事业当中,大多本着机遇与风险并存的观点。元王朝将人分出三六九等,对汉人尤其诋毁。他却经常向皇帝递上奏折,谏帝王“礼下庶人,刑上大夫”。《礼记》有种说法“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意思就是说庶人没有资格受到礼遇,士大夫级别拥有特权不受刑。但这一套在王恽心里偏偏调转过来,他所提倡的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在元王朝并不算开明的政治条件下,王恽可谓吃了熊心豹子胆,却丝毫没有惧色,坚持自己的主张。也正因如此,才有很多人惧了他,而元朝前期的几位比较明智的帝王亦对他礼遇有加。

一个有原则的人,往往会使他人肃然起敬。这样一个刚直的人物,在官场里混迹多年而没有受到陷害,的确是个奇迹。

久经仕途,在外游宦多年的王恽又一次到了江南。从前游的是金山,这次则来到了江南水乡。他本想继续豪迈放歌一曲,说说自己在事业、为学、人生上的志向和体会,却发现水乡里的景象似乎调动不了他的激情,反倒是水上采莲女们妖娆、欢快的模样吸引了他,让他的心顿时变得柔软起来。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

王恽《平湖乐》不知道是不是地域的原因,人们一说到江南,总会提起“采莲女”,作诗也好,词曲也好,小说也好,用“采莲”做文章的可不在少数。李白的“若耶溪旁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欧阳修的“越女采莲秋水畔……照景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王恽未能免俗,也折了文坛上的这株莲花,他的《平湖乐》没有了滚滚碧涛,而是静波水烟。

水上腾升的烟波如白练一般,在朦朦胧胧中隐约能听到采莲女们的笑声。她们探出纤手,撷下一株莲蓬,虽然因为江雾的关系,王恽看不清她们甜甜的脸蛋,依然能感觉到她们的美。单听得船中传出她们的笑声,就令他如沐春风了。

此处美景之胜,本应让人乐而忘返,可是王恽却突然伤感起来,对所有景致失去了兴趣,反而思念起北方的家乡,不知离开多年的家变成了什么样子。此处正是“萧索更看江叶下,两乡俱是宦游情”的真实写照。越是胜景,越发激起人的乡情。乡愁,化作了采莲女手中那小小的莲蓬,离开了植株,采莲人的高兴却是莲子离开母体的悲哀。王恽的伤感,估计由此而来。

自江南游宦归京之后,正逢成宗皇帝铁木真生日,王恽没有送上珠宝、玉帛,而是以长达十五篇的《守成事鉴》,劝诫帝王应勤劳思政、治国安邦,并一一讲出为政对策,表现出忠心事主的一片赤诚。成宗念他赤胆忠心,特别封他为通议大夫。可不久之后,王恽就像他在江南水乡里所流露的情绪一样,思乡情切,便隐退回到家乡汲县,在那里度过晚年。

时光匆匆而逝,那一夜,王恽的陋居里长灯熄灭,皇帝再派人去探望这位老臣时,只看到茅屋门外挂着一条白色的祭绫随风飘动。

得知王恽老死乡间的噩耗,皇帝心痛异常,送了王恽“清明”二字作为谥号。这二字对身在泥淖、却如青莲出水的王恽来说,应担得起。古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肝义胆之臣,王恽用一生实现了这句话,称得上无愧于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