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双生孤兰
4165600000039

第39章 平乱

郭崇韬从怀里掏出朝廷发出征调郭崇韬部军队进京准备征讨蜀地的诏书给李存勖看,李存勖接过诏书一看,眉头不由一皱:“这是谁发出的诏书?此等军国大事竟然我都不知道?”李存勖看完,见诏书下属印鉴为兵部,还附有德妃自己的签名。李存勖大怒:“这贱人竟敢如此?乱我朝纲!该死!”郭崇韬见状忙劝道:“陛下!息怒!想来不是德妃故意这样做,可能真的是蜀地有叛乱,也未可知?”李存勖继续怒道:“怎么可能?哼!我看她是想当武则天吧?”郭崇韬劝道:“陛下!先到将军府再说吧!”李存勖眉头紧锁:“好吧!走!”于是,李存勖,郭崇韬一行骑马进城赶往将军府。来到将军府,李存勖赶紧吩咐侍卫:“你们两个赶紧赶往蜀地边境!查探军情!飞鸽来报!不容有失!”两个侍卫应诺而去,转身李存勖又问领头的侍卫道:“最近京城有重要消息来报么?”侍卫摇头表示没有接到京城飞鸽传书。李存勖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京城有变?”随即李存勖吩咐郭崇韬:“二弟!赶快派人联络三弟!准备出兵京城!现在只有三弟离京城最近!”郭崇韬道:“陛下!不可!三弟向来冲动!恐事态恶化!现在还没有到那一步!况且现在情况不明!妄自调动军队恐有不妥!还是我亲自带小股部队前往比较好!陛下!你可亲自带大兵押后!这样更为稳妥!我将幽州兵权交给您!”说完,郭崇韬掏出兵符交给李存勖,李存勖见郭崇韬满怀赤忱,感动道:“二弟!真乃朕之肱骨!”接着,郭崇韬道:“陛下!军情紧急!不容耽搁!臣自领骑兵两千先行赶往京城!陛下!保重!”说完,郭崇韬转身就要走,李存勖叫住郭崇韬:“二弟!等等!夜晚天气寒冷!来!披上!”说着,解下自己身上的红色锦缎披风给郭崇韬披上。李存勖继续说道:“二弟!朕真的很惭愧!原本为大唐复国起兵!为天下百姓治理天下!可未曾想如今是这等局面!”郭崇韬忙安慰李存勖道:“陛下!不要妄自菲薄!如今天下接近一统!这都是陛下您的功劳!天下之大有几个小人作乱也属正常!与陛下无关!大哥!小弟先行一步!保重!”说完,郭崇韬大步走出将军府,飞身上马赶往军营调兵出幽州直奔洛阳。

李存勖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思绪万千,此时,侍卫道:“恭喜陛下!顺利回收幽州兵权!”李存勖抬头看了看侍卫,没有说话,侍卫自知失言忙低头不语。接着,李存勖把兵符交给侍卫传令:“校场集合!检阅三军!”侍卫应诺赶往城北大营以及各处兵营。很快午后时分,李存勖来到校场,站在点将台上,此时,大军已经集结完毕,等待校验。校场上烈日当空,士兵们一排排列队整齐,李存勖看着军队军容整齐,军纪严明!心里不由得佩服郭崇韬治军有方,郭崇韬没有因为封了高官厚禄,安于享受,荒废军务!此时,各营将官出列向李存勖汇报各营情况。从中李存勖见到矮胖子魏博,魏博本来人就胖,怕热!这回穿了全副盔甲热得满脸满身都是汗,又不敢擦,李存勖不由得有些好笑,招呼道:“魏将军!过来!朕有话要问你!”魏博忙小跑着来到近前:“陛下!末将领命!”李存勖笑着问道:“魏将军!我记得你是在洛阳跟着我的吧?”魏博回道:“是!朱温老贼无道!杀了末将全家!末将立誓跟随陛下!忠于陛下!”说着魏博额头上的汗珠流到眼里迷住了眼,十分不舒服,但又不敢擦,忍着!李存勖见状笑了,掏出自己的手帕帮魏博擦了额头上的汗!魏博有些受宠若惊:”谢陛下!折杀末将了!”李存勖笑着把手帕递给魏博:“嗯!魏将军你自己擦吧!不然让士兵们笑话!手帕送给你了!”魏博赶紧谢恩。李存勖笑着故意问魏博道:“你在郭将军麾下!郭将军治军如何?”魏博思索了一下:“回陛下!郭将军!治军严谨!”说完不再多言。李存勖有些疑惑:“魏将军!怎么不说了?”魏博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还是不语。李存勖笑道:“魏将军!你不是被吓的吧?出那么多汗!”立刻全场止不住哄笑,李存勖也大笑不止:“哈哈哈!好了好了!魏将军!不为难你了!你先下去吧!”魏博应诺下去队列站好。李存勖对全军道:“弟兄们!现在京城洛阳有人叛乱!蜀地边境也蠢蠢欲动!国家社稷才安定不久!朕治国无方!才闹出如此局面!朕有罪!”说着,李存勖拔出宝剑,提剑割下自己头发大声道:“朕当初起兵为的是匡扶大唐!如今功未成!天下又面临大乱!朕有罪!但朕现在不能死!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朕先割下自己头发!以示惩罚!等朕平定叛乱!朕将割下自己的头颅以谢天下!”台下士兵见此情景无不感动呼声震天:“陛下威武!威武!愿随陛下征讨逆贼!”士兵们的呼喊声在校场上空久久不能平息。说实话李存勖这人打仗是个人才,但是,治理国家确实不行!李存勖在那个时代被封为“战神”!一点也不为过!从此,李存勖正式接管幽州兵马!

话说郭崇韬亲率两千骑兵来到京城洛阳,兵部早有官员在城门口等着,郭崇韬忙下马迎上去,来接郭崇韬的是兵部员外郎刘璞,郭崇韬忙下马迎上去:“刘大人!怎么回事?”刘璞道:“郭将军!蜀地叛乱!因军情紧急!陛下又不在京城!故臣等才出此下策!但调兵要用诏书!微臣等到哪弄诏书呀?苦于无奈微臣等进宫求见皇后,可皇后说这是军国大事,她不懂!不肯签发诏书!后来微臣等只有去求德妃!德妃了解情况后,立马在诏书上签名!叫我等尽快调兵平叛!”郭崇韬这才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郭崇韬听完问道:“刘大人!现在蜀地情况如何?”刘璞回道:“郭大将军!蜀地王衍现在自立为王!蜀兵二十万已经杀出祁山!随时可进攻我们!对了,郭将军此次你带来多少兵马?”郭崇韬道:“因为情况不明!我只带来两千骑兵!”刘璞听罢唉声叹气道:“啊?郭将军你才带来两千骑兵?如何平叛?况且蜀地多山路!骑兵恐有失地利呀!”郭崇韬笑道:“刘大人!不用急!你们的诏书还发给谁了?”刘璞道:“还发给了青州李将军!”郭崇韬问道:“那李将军应该比我早到才对呀?李将军到哪里了?”刘璞道:“未见呀!微臣也正纳闷呢!”郭崇韬有些疑惑:“莫非途中有事?不管了,先去蜀地再说!”郭崇韬接着问刘璞:“刘大人!我带兵先赶往蜀地!粮草准备好了么?”刘璞道:“粮草早就准备好了!只等你们大军了!”郭崇韬仰天望了望:“好!出发!粮草之事就拜托刘大人了!”说罢,带兵直奔蜀地。各位看官可能会问这李嗣源到哪里去了?不急,话分两头说,现在咱们就来说说李嗣源。自从李嗣源被派往青州驻守之后,李嗣源就变了个人,李嗣源之前的性格是比较冲动,好斗的性格,所以,也容易得罪人。这次虽说驻守青州,官职没有被贬,但你说在京城呆的好好的,被人踢了出来,心里总有些不快!李嗣源从此闭门谢客,用功读书!传说他是遇到了高人指点,谁知道呢?李嗣源就像洗心革面一样变了一个人,以后的李嗣源能坐上皇帝的宝座也许也跟他这几年的修炼有关吧!大家都有看过金庸老先生的武侠小说吧?但凡是武林高手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闭关修炼才能修成“正果”!李嗣源就是这么个例子!这次李嗣源也接到了诏书,可李嗣源按兵不动!静观其变!可怜郭崇韬带领两千骑兵杀到蜀地,可是,他的兵是骑兵,在蜀地的山路根本无法发挥作用!郭崇韬只好把骑兵当作步兵用!作战吃亏,可想而知!郭崇韬很快被蜀兵包围于祁山,郭崇韬飞鸽传书给李存勖,李嗣源报信求救!李嗣源接到郭崇韬的飞鸽传书,立马就要动身,可李嗣源的谋士道:“将军不可!您要救援郭将军的话!陛下必定会对你产生猜疑!陛下不动身救援!咱们就不能动!最好有陛下的亲笔诏书咱们才能出兵!将军您不要忘记咱们是在这里避祸呀!”李嗣源听了谋士的话,自己想了想无可奈何!只有祈祷郭崇韬命大!话说李存勖接到郭崇韬的求援信立马写信给在京城洛阳的魏王大儿子李继及,叫李继及率领洛阳附近军队十万火速救援郭崇韬。话说到这里,我们要说一下下面出场的这位魏王李继及,他是李存勖的大儿子,是李存勖跟谁生的?未知?你也知道五代十国那时候,怎叫一个“乱”字了得!古代的男女结婚都早,有个那么大的儿子也未可知?历史上李存勖有史可查的亲生儿子有五个,干儿子就有十七个,也不知道他老兄要那么多“干儿子”干嘛?李存勖封李继及为兵马都统制,封郭崇韬为招讨使,正式讨伐蜀地!李继及没有耽搁率兵十万直接杀往祁山,很快里应外合解了郭崇韬之围,接着,两人合兵一处,合力攻打前蜀皇帝王衍!只用了七十天的时间,李继及,郭崇韬就消灭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前蜀政权!王衍在押送往洛阳途中被杀!您要问被谁所杀?未知?当然,我们也不用去追究是谁杀了王衍?因为他在历史上的使命已经完成!就像我们现在的人一样,虽说不用去死吧!但我们都像棋盘里的一颗颗棋子,说小点在家庭的棋盘里,说大点在社会的大棋盘里,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不由自主的扮演自己的棋子角色,不管你是愿意还是不愿意,我们就像个陀螺不停的在为自己,为别人再转!李存勖的苦恼就在于此,他不明白为什么作为皇帝会那么累?为什么自己做了皇帝还是不可以做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喜欢自己喜欢的人?人的矛盾就在于此!佛家有云:“万事到头皆成空!”一切一切的烦恼都归咎于一个“贪”字!人的烦恼来源于此,但是,如果没有人性的贪婪,似乎社会就不会进步到今天这个地步,因为人贪图方便,不用走路发明了汽车;为了贪图时间,发明了更快的飞机;为了贪图吃美食,有了各大菜系,各种美食!似乎人类的发展一切一切的一切都在围绕着“贪”!好了好了,再绕下去都成哲学的研究范畴了!存在即合理!重要的是人要尊崇自己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