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养心,道养性佛心慧语悟人生
4164600000017

第17章 慈悲篇(1)

慈悲是最伟大的力量

常怀慈悲之心,做慈悲之事,才能心中太平,才能度己度人。

宽容有错的人,是帮助他分清是非善恶

有这样一个佛门故事。

有一天,布袋和尚正在很专注地向弟子们弘扬佛法,突然,从下面的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骚动……

“又抓到你偷钱了!”一名弟子抓住另一名弟子的手大叫,并把他拖到布袋和尚的面前。

布袋和尚问明情况后,很宽容地说:“大家就原谅他吧!”

“不行!他已经偷过很多次了,这次不能再原谅他了!”

“如果不把他逐出山门,我们就集体离开!”众弟子也附和着大嚷起来。

布袋和尚继续以宽容的口吻对众弟子们说道:“你们都是他的师兄,都能分清是非曲直,但他却连起码的是非都分不清,如果我们大家都不帮他来明辨是非,那还有谁肯来帮他呢?”

布袋和尚接着静静地说:“我要把他留在这里,哪怕你们全都离开也是一样。”

听了师父的话,那位偷窃的弟子突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泪流满面,他发誓洗心革面,痛改前非。他从此知道了什么是是非善恶。

这位惯于偷窃的弟子终于迷途知返,浪子回头,潜心修习,最终成为了一个受人尊敬的人。

醍醐灌顶

宽容是一个人一生中不可多得的美德。以宽容之心对待别人的过错,可以让对方明白自己的不足,明辨是非。当我们宽容他人的时候,自己的内心也是柔软的,仁慈的;宽恕了他人的同时,我们也把自己的心灵照亮了。

无心之过是可以谅解的

从前,有一个穷苦的老人和他的儿子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十分辛苦。后来老人受到佛陀教义的启发,就和儿子一起出家,老人当了比丘,他的儿子当了小沙弥,两人成为了师徒。

这天,老比丘带着小沙弥一起出去化缘,师徒俩不知不觉越走越远,等他们想到要回去时,天已经快黑了。师父年纪大,走得很慢,徒弟就上前来搀着师父走。

天色越来越暗,当他们走到一座树林中时,天已经很黑了,什么都看不见了,只听见师徒俩行走的脚步声和树叶的沙沙声,还有从远方传来的各种野兽凄厉而恐怖的叫声。小沙弥知道树林中常有野兽出没,为了保护师父,就紧紧拉住师父的手臂,连扶带推地快步向树林尽头走去。

因为师父年老力衰,又东奔西走了一整天,早就累得走不动了,又加上看不清楚道路,在徒弟情急的一推之下,一个踉跄跌倒在地,刚好头磕在一块硬石头上,一下子就死去了。

小沙弥看到师父倒在地上,赶忙把他拉起来,可是见他没什么反应,才发觉师父已经死了,不禁大吃一惊,失声痛哭!

天亮以后,小沙弥独自一人回到寺庙。

寺里的比丘们知道事情的经过后,纷纷谴责小沙弥:“你看!都是你不小心,害死了自己的父亲。”

“就是说嘛!竟然把自己的父亲推去撞石头,真是个不孝子!”

小沙弥有口难辩,心中觉得很委屈,就去找佛陀诉苦。

佛陀让小沙弥坐下,说道:“你要说的话我全都知道了,你师父的死不是你的错。”

话虽如此,但小沙弥还是眉头皱紧,没精打采的。

佛陀看了,微笑着继续说:“我讲个故事给你听吧!从前,有一个父亲生了重病,儿子很着急,到处求医问药。每天他服侍父亲吃过药后,就扶父亲上床躺下,让父亲睡个好觉。可出他们住的是一间茅草屋,地上又潮湿,引来许多蚊蝇,整天嗡嗡地飞来飞去,打扰父亲睡眠。儿子见父亲在床上睡不着,马上找来******到处追打蚊蝇,却怎么也打不完。儿子又急又气,转身捡起一根大棍子挥舞着,对着空中的蚊蝇拼命追打。恰巧有一只蚊蝇落在父亲的鼻子上,儿子一时没看清楚,慌忙打过去,父亲就这样被棍子重重揍了一下,连哼都来不及哼一声,就死去了。”

佛陀停了一会儿说:“孝顺的儿子在无意中伤人性命,只能算是一个意外,不能因此指责儿子是杀人犯,否则可就冤枉他人了。”

佛陀看到小沙弥听得很认真,似乎有所感悟,就进一步问:“你使劲推你的师父,是怕师父遭到野兽的袭击,想赶快离开树林,并不是心存恶念,故意要伤害他的性命,是吗?”

小沙弥点头称是。

“我讲的故事和你所经历的事有些不同,但道理是一样的。佛法是慈悲的,你安心修行吧!”

小沙弥听了佛陀的话,心中获得了安慰,从此更加勤奋地修行了。

醍醐灌顶

好心办坏事,这种现象每个人都遇到过。如果是别人好心办了坏事,那么你就原谅他,因为他不是有心的,他的心是善良的,善良的人应该得到理解和支持。如果是自己好心办了坏事,那么你就原谅自己,因为自责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而且自己是无心的,无心之过是可以谅解的。当然,我们在做好事的时候,要尽量避免出现好心办坏事的后果。

慈悲是最伟大的力量

佛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名叫波耶的人,他是波罗奈国的国王。他是一个特别仁慈宽厚的人,当政时全以仁慈之心治理国家,从不用武力,因此老百姓也都遵纪守法,国内太平无事,衙门、监狱等暴力机构也全都废除了,老百姓丰衣足食,连天神也赞叹波耶王的善行。

跟波罗奈国相邻的一个国家的国王,听说这个波罗奈国如此繁荣富足,便起了非分之念,与大臣们商量说:“既然那个国家是如此富足,那么我要占领它,我一定要得到它。”大臣及王妃们也都表示非常赞同。

于是,那个邻国国王便调集全部兵力,发兵攻打波罗奈国。

波罗奈国的老百姓听到这个消息,纷纷动员起来,准备抵抗外来的侵略。他们加紧训练制造兵器储备粮食和水,做好了抵御强敌的一切准备。

波耶王看到两国随时都有可能开战,形势紧迫,难过地说:“这是因为我一个人的缘故啊!打起仗来,双方都会死伤无数百姓,毁掉大批物资,这么多无辜的百姓要遭殃!为什么不能以德服人,却非要用豺狼虎豹一般残忍的办法呢?我宁可失去自己的性命也不能放弃自己的慈悲心。”

于是他对聚集的大臣们说:“请诸位退下,明日再来商议。”

当夜,波耶王换了衣服,悄悄地出城,走到一座山里。月亮弯弯地挂在树梢,发出冰冷的银光,波耶王坐在一棵大树下沉思着。

这时,在朦胧的月光下,沿着蜿蜒的山路,走过来一位老婆罗门。见树下有人坐着,老婆罗门上前问安并道:“你们的国王安然无恙吧?”波耶王答道:“他已经死了。”

老婆罗门听到这句话,伤心得痛哭流涕,不能自已。波耶王见他这样悲恸心里有些奇怪,就问他:“您为什么这样悲伤呢?您是谁啊?”

老婆罗门说:“我早就听说波耶王对百姓非常爱护,仁慈如同天帝释对众生一样。我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就是要去他那里,可真没想到,他竟然已不在人世了。我又老又穷,为了到波耶王那里去,已经花掉毕生的积蓄,现在我该怎么办呢?”

波耶王说:“您别难过,我就是波耶王。现在有一个机会可以让您发财:邻国的国王知道我的国家丰足富饶,钱财众多,下了命令要攻打我的国家。现在,他已经占领我国的首都,并悬赏要我的首级,说:‘凡是得到波耶国王头者,赏男女仆人各一千人、马一千匹、牛一千头、金银各一千斤。’您要是割下我的头,带着我的金王冠和宝剑为证,送给那个国王,那么丰厚的赏赐,就可以供您使用,并且可以传给后代子孙,他们再也不会受穷了。这样,我心里也愉快。”

老婆罗门马上回答:“大王!您是一番好意,但这种不仁不义的事,我宁死也不会做的。”

波耶王心里想:“看来这位老人宁可穷死、饿死也不会杀害我的。可是如果我自己把头送给他,他不就没罪了吗?”

于是,波耶王拜了拜十方,泪流满面地说:“在百姓遇到危难时,我应该拯救他们、安抚他们;在百姓不懂道理,而走向邪路时,我应该引导他们,帮助他们。但现在面对这位老人我要用自己的头,来帮助他摆脱贫困,又让他无罪。”说完就拔剑自杀。

老婆罗门拿了他的头,带着王冠和宝剑,进城去见邻国的国王。在王宫门口,一位大臣带他进去拜见国王。

邻国的国王奇怪地向波耶王派来的大臣询问道:“大臣啊!那个波耶王力大无比,能独挡千人,难道是这个老头一个人捉到的?”大臣哀恸地伏倒在地,无法回答。

邻国的国王又问老婆罗门:“那么,他是你杀死的吗?”老婆罗门于是将事情的经过详细地讲一遍。

这件事很快地传遍全城,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知道了,都涌上街头,痛哭哀悼,有些人甚至因哀伤过度,休克而死;连那些雄赳赳的武士们,也都失声痛哭。

邻国的国王深深被波耶王的行为感动了仰天长叹道:“我真是太残忍了!是我杀害了这位仁慈的国王啊!”随即取来波耶王的尸体,将头与身体用金牌连在一起,放在正殿上;又立波耶王的儿子为王。全国上下都很热爱波耶王的儿子。

后来邻国的国王也开始实行仁政。这两个国家世代和好,再也没有打过仗。

醍醐灌顶

如果说世界上还有什么比刀枪武器、权位势力更有力量和震撼力的话,那就是慈悲。慈悲的力量威猛无比,远胜一般的武器。因为,武器仅能威吓人于一时,而慈悲的力量却能绵延至远,无穷无尽;武器只能制伏人的行为,无法改变人内心的邪恶,而慈悲却能震撼人的心灵,净化人的身心。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心存感激,慈悲为怀,这个世界将更加美好。

感恩之可以化解心中的怨恨

有位年轻人很郁闷,禅师正在开示他。

年轻人:记得我小时候爸爸总打我,有时候打得我真想一走了之,可又不敢……

禅师:现在还有人打你吗?你的倒霉事多吗?

年轻人:几乎没有,不过我总觉得自己活得挺窝囊的。

禅师:你指的窝囊是什么?

年轻人:不管领导说什么我都不敢发表意见,他们都说我是个没主意的人,连老婆都瞧不起我。

禅师:也就是说,领导不会找你的麻烦,因为你听话?

年轻人:是的,可能是我爸当年已经把我打服了,不敢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禅师:那么如果当年你爸没有打服你,你今天总和领导对着干,后果会怎样?

年轻人:可能会丢饭碗。

禅师:爸爸无论怎么打你,也不会不养活你,可领导如果“打”你,就真不养活你了,这个推理对吧?

年轻人:没错,爸爸就是再生气也不会不要我。

禅师:所以说,当年爸爸打你,为你今天消了灾,让你今天不丢饭碗,那么你是恨他,还是应该感谢他?

年轻人:这个……

禅师:现在的单位,就像一个大家庭,领导就是这个家庭的父亲,你也是其中一个成员,为什么你能保住饭碗,因为你已经在家培训出来了。而那些没有服的,当然会跟领导对着干,后果可想而知了。这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有时候没什么道理可讲,只看后果,所谓“不打不成器”,指的正是这个道理。因此,我们今天要把对父母的抱怨和不理解转化为感恩,把真正的爱找回来,人才会开心,家庭才会圆满,和睦。

醍醐灌顶

一个人能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做人做事,那么必定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所有的委屈和不满都可以在相互理解的关爱里烟消云散了。每一天我们都应用感恩的心情来对待我们的生活,不埋怨,不叫嚣,不烦躁,安康即是福。

助人一次,胜似诵经十年

老和尚带着年轻的徒儿出庙下山化缘,回来的路上遇见一个饿得奄奄一息的年迈老妪。老和尚当即命徒儿留些干粮和银两给老妪,徒儿有些不情愿。老和尚便开导他说:“生死与功德只在一念之间,这些银两和食物对我们来说只不过是暂时能维持生计罢了,可对那位施主却是救命之物啊!”

徒儿似懂非懂,恭谨道:“师傅的教诲弟子会铭记于心,有朝一日待弟子振兴寺庙财粮广积之时,定要救助穷苦百姓。”谁知老和尚听了却轻叹着摇了摇头。

几年之后,老和尚油尽灯枯。圆寂前他把一本经书交到徒儿手中,翕动着嘴唇却没能来得及说出最后一句话。

年轻的徒儿继承师位后,持庙有方,破旧的小庙不断扩建。徒儿心想,等寺庙扩建完毕,一定谨遵师傅的教诲去广济百姓,行善积德。可是当寺庙颇具规模后,他却又想,等庙宇更具规模后再济助行善吧。

时光荏苒,等徒儿年至耄耋时,寺庙已是殿壁辉煌,良田百顷。可是,多年来他却因忙于建庙,疏于善事,最终没有做过一件有功德的事情。临终前,徒儿突然想起老禅师留下的那本经书,当他翻开扉页,但见经书上赫然写着老禅师当年未及点明的忠告——助人一次,胜似诵经十年。

醍醐灌顶

我们并不一定要等到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后才去帮助别人,要知道,别人需要的可能仅仅是我们的举手之劳。行善做好事,什么时候都不早,什么事都不小。

做事要周全考虑,不可以给别人带来不便

从前有两个人修道的人,一个叫提耆罗,一个叫那赖。他们立志要有所成就,于是就结伴而行,远离人群,在深山老林里修道。不论春夏秋冬,他们都睡在石洞里,穿着野草编成的粗糙衣服,铺着野花编成的垫子;饿了,就吃山林中采来的野果;渴了,就喝山上流下来的泉水。

经过长期的修行,他们学会了五种本领:眼睛可以洞悉一切,无所不见;耳朵可以听见一切细微声音;身体可以随意飞到任何地方去;可以知道所有人心中所想的一切;可以预测数年后将要发生的事情,还可以了解好多年前曾经发生过的事。由于这两个人神通广大,本领高超,无论是婆罗门、佛家弟子,还是仙人、圣人、龙王及一切鬼神,无不钦佩,都来向他们顶礼膜拜。

一天夜里,提耆罗因长时间诵经感到十分疲乏,先睡了,那赖当时还没有睡,一不小心踩了提耆罗的头,使他疼痛难忍。

提耆罗一时心中大怒地说:“谁踩了我的头?明天清早太阳升起一竿子高的时候,他的头就会破为七块!”那赖一听,也十分恼怒地叫道:“是我误踩了你,你干什么发那么重的咒?器物放在一起,还有相碰的时候,何况人和人相处,哪能永远没有个闪失呢?你说明天日出时,我的头就要裂成七块,那好,我就偏不让太阳出来,你看着好了!”

由于那赖施了法术,第二天,太阳果然没有升起来。五天过去了,太阳仍没有出现,全国各地处在一片漆黑中。

无论是国王、大臣,还是老百姓,都觉得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但谁也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人人胆战心惊,全国陷入恐慌之中,到处是灯笼、火把、蜡烛及惶惶不安的人群。

国王请来僧人,请教他们该怎么办。

在这群僧人中,有一个人才学过人,有未卜先知的本领。他掐指一算,明白是怎么回事,连忙报告国王说:“陛下!就我所知,这是由于山里两个得道的修道人,发生了一些小摩擦,所以压住太阳,不让它升上天空。”

国王着急地问:“照你看,有什么办法可以使他们停止争吵?”

僧人建议道:“请大王立即率领全国百姓,不分男女老少、职位高低,到那两位修道人的地方去,请求他们和解。即使他们心里对对方不满,为了百姓的利益,他们还是会和解的,到底,他们是心地善良的人啊!”

国王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得听从僧人的建议,先试试这个法子再说。他立即派人到各地传达命令。很快地,老百姓及文武官员都集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