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李嘉诚一生三论:论谋事·论经商·论做人
4162000000026

第26章 论经商(6)

纽璧坚在离港之前,反复强调他“热爱香港”。有人估计,纽璧坚说的是实话,怡和系大举进军海外,是凯瑟克家族一贯的主张,作为薪金主政者的纽璧坚,只是秉其旨意执行罢了。怡和集团在港实力锐减,是海外投资不顺的结果。

纽璧坚下台,舆论的焦点渐聚在西门·凯瑟克身上。

李嘉诚反复研读有关怡和及凯瑟克家族的报道。他已经向怡和表示过欲购港灯的意向,现在他不再做出任何表示,他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事情的发展。

1984年,马世民加盟长实系,李嘉诚委以他和黄董事行政总裁的重任,和黄的业务获得长足发展,成为长实系的盈利大户。

1984年,西门·凯瑟克出台“自救及偿还贷款”一揽子计划,即出售海外部分资产以及在港的非核心业务。

统揽怡和地产业务的置地自然是核心业务,置地的旗舰地位无论如何要保住,而置地又是怡和全系的欠债大户。汇丰银行逼债穷追不舍,债台高筑的置地大班西门,不得不断其一指--出售港灯减债。

首先的买家,自然是李嘉诚。财大气粗的李嘉诚出得起理想的售价,他曾向前任大班纽璧坚表示过接手之意。西门当时也在场,他很佩服李嘉诚的君子作风。

令西门不解的是,这一年来,李嘉诚不再有任何表示。难道他真不想要港灯?港灯可是拥有专利权的企业,不可能会有第二家在港岛与其竞争,盈利确保稳定。

李嘉诚欲擒故纵,使西门如坠五里雾中。

西门终于按捺不住了,主动向李嘉诚抛去绣球。第95期《信报月刊》描绘道:

“1985年1月21日(星期一)傍晚7时,中环很多办公室已人去楼空,街上人潮及车龙亦早已散去;不过,置地公司的主脑仍为高筑的债台伤透脑筋,派员前往长江实业兼和记黄埔公司主席李嘉诚的办公室,商议转让港灯股权问题。大约16小时之后,和黄决定以29亿港元现金收购置地持有的34.6%港灯股权,这是中英会谈结束后,香港股市首宗大规模收购事件。”

这其间,李嘉诚把和黄行政总裁马世民请来,具体与置地商议收购事宜。消息传出,全港又一次轰动。

“我们不像买古董,没有非买不可的心理。”李嘉诚对新闻界说。

“假如我不是很久以前存着这个意念和没有透彻研究港灯整间公司,试问又怎能在两次会议内达成一项总值达29亿港元的现金交易呢?”

当年置地以比市价高31%以上的溢价购入港灯;现在和黄以6.4港元的折让价(收购前一天市价为7.4港元)捡了置地的“便宜”而购入34.6%的港灯股权。以市值计,李嘉诚为和黄省下4亿港元,显然要高对方一筹。

未过35%的线,故不必全面收购。因是“和平交易”,不会出现反收购。和黄实际上已完全控制港灯。

收购过程中,有关股票未做全日停牌。只是午时左右,买家和记黄埔、卖家置地公司和“货色”港灯公司主动要求四家交易所停牌。

四家停牌时间不一,造成部分炒手利用时间差炒这三只股票。大部分投资者做壁上观,三只股票均未像以往的收购战一样被抢高--都知李嘉诚“买货”,不会出现竞购与反收购的好戏。

整个现金交易额29亿港元,按协议须在2月23日前交清。和黄2月1日就提前付款。置地提出扣还利息。依计算,2月1日至23日间,利息达1200万港元,和黄只收了400万港元,另800万港元送回置地。

这等于和黄蚀本800万港元。李嘉诚觉得这笔交易“抵数”。他看好的不仅是港灯的常年盈利,还看好港灯电厂旧址发展地产的价值。

李嘉诚斥巨资收购港灯,对恢复港人对香港的信心,起了较好的作用。

90年代,马世民谈起港灯的收购,仍对李嘉诚称道不已。

“一共花了16个小时,而其中8个小时是花在研究建议方面。

李嘉诚综合了中式和欧美经商方面的优点。一如欧美商人,李嘉诚全面分析了收购目标。然后握一握手就落实了交易,这是东方式的经商方式,干脆利落。”

感悟:

在资产的扩张中,李嘉诚的管理术真是高明之至。他看好港灯的潜质意欲收购,没想到老对手置地也看好港灯,跑出来与他作对。置地势力强大,手脚又快,此时,李嘉诚冷静分析两家情况,采取了避开置地,避免两败俱伤的策略,保存了实力。然后,他以超凡的耐性静观其变,等待良机。由于准确预测了形势,没有多久机会果然来了,置地不堪重负,只有出售港灯,他们主动找到李嘉诚,这对李嘉诚来说真是个大好机会,于是爽快成交,盈利丰厚。

公司购并不是一种慈善事业,不是通过优势企业去帮带亏损企业,相反,它是一种投资行为,要讲求经济效益,只有当并购活动能够增加公司价值,为公司带来净收益时,这种收购才是成功的。李嘉诚收购港灯,以折让价捡了置地的便宜,为和黄省下4.5亿港元,不能不说是很出色的财务管理。

10.发挥广告的潜效应

李嘉诚语:做生意要注意捕捉尽可能多的信息和机会,有时不妨利用一下广告的作用。

广告有直接的,有间接的。李嘉诚的间接广告策略术值得思考,因为他让广告的“潜效应”得到了充分发挥。

李嘉诚在商业生涯中,绝不放过任何一个赚钱的机会,哪怕是最小的生意。他一掷亿金,慷慨大方地做善事又另当别论。

李嘉诚拥有好几部轿车,名车大众车皆有。

李嘉诚有一部劳斯莱斯,买下已近30年。李嘉诚说,他自己决不会坐,只有陪客才劳驾它代步。

李嘉诚的意思是,坐太名贵豪华的车,恐会使自己贪念奢侈,忘记勤俭。

现在,李嘉诚多数是坐日产总统型房车。

李嘉诚开始拥有它时,这种房车名气并不大--香港人仍偏执地青睐欧美名车,而认为日本只配生产皇冠、丰田、本田等价廉省油的大众车。

李嘉诚具有名人广告效应,他拥有日产总统型座车,令此车身价大增,香港富豪纷纷增购此车,作为欧美名车的调剂。

该车的配额,原少人问津,现在趋之若鹜。

李嘉诚的偏宠,救活了一种车的销路。

记者惊奇地发现,原来日产总统型房车为李嘉诚参股的中泰合诚汽车公司代理经销--推销术如斯,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敬若神明。

李嘉诚未为总统型房车做一句话的宣传,但他的选择比任何广告更具威力。

李嘉诚对隐形广告的运用可谓炉火纯青。

精明的商家可以将商业意识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件事中去,甚至是一举手一投足。充满商业细胞的商人,赚钱可以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长江集团的盈利大头一直来自楼市。

由于楼利滚滚,楼市的竞争异常激烈,楼市广告争奇斗妍。

传统的屋村现场广告,均是大幅宣传画和霓虹灯等。

李嘉诚别出心裁,在天水围的嘉湖山庄放激光广告。.两个大型激光发射器,安装在楼顶,入夜便发射出多组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激光,甚为壮观。

据传,这是风水先生看过风水给李嘉诚出的主意。

但不管怎样,李嘉诚在广告宣传上善于花样翻新的做法还是值得借鉴。

李嘉诚本身就是一个广告大家。

1996年新春间,长实集团发展的嘉湖山庄举行丰富多采的贺岁活动。

除了舞龙舞狮这些传统项目,别出心裁花样翻新的是一副挂在大厦外墙的对联,十分瞩目。

该对联宽25英尺、长175英尺,约18层楼高,颜色以红、金为主,象征鸿运当头、财源滚滚。

对联上面写着“嘉湖千家贺新岁,山庄万户庆春风”14个大字,气势磅礴地俯瞰整个天水围区,令整个地区平添不少新春气息,为区内及于春节期间前往天水围区的市民带来好运。

这副对联因其奇大而成为春节期间人人争谈的话题。

此外,大年初七,香港公益会与长实举行全港首次新界西北区公益会百万行。李嘉诚、李泽钜、洪小莲、李业广等出席。

年初七是“人日”,李嘉诚特地向采访百万行活动的记者大派红包,每封200港币,出手阔绰。

香港《信报》以《慨将全年袍金做利是》为题形象比喻报道此事说:

“李超人每年只象征式收长实董事袍金5000元,但昨天收到‘超人’利是(红包)的记者保守估计也有四五十人,‘超人’支出肯定不止5000元,然则今年‘超人’的董事袍金已一次过耗尽!”

春节是中国人的第一大节,此时最容易沟通感情。李嘉诚深谙人们心理,抓住这大好时机,利用贺岁活动拉近人们的距离,推介嘉湖山庄。

别出心裁的巨幅对联出奇制胜,是一个“超人”的广告。

给记者派利是,显得自然大方。平时给钱,有贿赂之嫌,过年派利是,天经地义。取悦记者,实际上也是在制作广告。

过一个春节,喜庆之中,李嘉诚还赋予了并不显得刻意但却实实在在的商业意识。不愧是商界超人。

感悟:

在商言商,商人皆为利来。虽然有些人的追求不同,但我们可以从根本上将一切目的都归为“利益”二字。如何获得利益,各人的做法不同,但无不是从点滴的瞬间开始,抓住一个个机会,来为吾所用。

11.塑造高尚的公众形象

李嘉诚语:我的事业永远立足于香港。

塑造公众形象是李嘉诚经商非常注重的人格理念,因为他懂得形象与财富的互补关系。

1999年初李嘉诚在一个集团高层齐集的内部活动上,形容香港是“家乡根基所在”,将继续以香港为“重要投资基地,谨慎选择优质项目积极拓展”。

据了解,长实集团举行周年晚宴,李嘉诚向出席的2000多名员工致词,讲述集团的“长期方针”。整篇演讲辞,绝大部分都是谈香港。

李嘉诚说,香港始终是长实的家乡及根基所在。去年集团在员工同心合力之下,在逆境中仍开展了多面投资项目,在稳健中不忘进取。

他向员工说,“如果大家想出一些对本集团、对香港都有利的业务,我会非常重视,并乐意详细研究。”

他又形容过去一年,是“多年来未见如此困难的一年”,在亚洲金融风暴冲击下,大家受到不同程度之影响,相信香港仍要面对一段经济低迷及困难时间。

李嘉诚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香港人素来以灵活和适应能力强见称,但环顾世界各国,在过去10多年竞争能力不断加强。以美国为例,早以价廉物美为竞争目标,大部分国民的工作表现和从前相比,无论勤奋程度、认真和研究精神,都不可同日而语,同时更以高新科技加强各项生产的增值能力。

他又说,香港虽然也在不断进步,但高昂的生产成本,影响本身的竞争能力。以建筑成本为例,香港是亚美两洲中最高的,甚至比日本还高出两成。此外如货柜码头业务,经营成本也较其他亚洲国家为高。在亚洲金融风暴之后,东南亚国家由于货币贬值,竞争能力显著比香港增强,今后必须在产品增值方面加倍努力,才有突破的发展。

由此可见,李嘉诚发表搁置百亿港元投资的言论,不惜一石激起千层浪地引起政界与媒界的剧烈反应,目的还是在于改善香港的投资环境,增强香港的竞争能力。

香港《南华早报》1999年1月6日报道,随着香港富商李嘉诚批评香港不能再吸引投资者之后,中国政府已呼吁采取行动来加强香港的竞争力。

《南华早报》引述中央政治局一名委员的话说,中国总理已下令其智囊团成员就恢复香港竞争力的课题,拟出一项全面性的计划。朱总理要求香港恢复作为亚洲最重要的转口贸易港地位。

此外,中央政治局也委托香港新华分社建议应采取什么办法来复苏香港的经济。香港新华分社在进行这项工作时,将得到******港澳办公室的协助。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表示,香港政府将获得北京全力支持。

他对记者说:“我不愿对猜测性的报道做出置评,但我首先要表明的是,中央政府总是竭尽所能协助我们复苏经济。”

他接着说,中国去年取得7.8%的经济增长率,给了香港很大协助。今年中国经济肯定将取得另一次稳健增长,这也将给予香港一定的帮助。

1999年5月18日上午,国家主席江****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香港知名人士、香港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席李嘉诚先生。

******对李嘉诚先生多年来积极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和热心捐助内地教育、慈善事业表示赞赏,并称赞他为香港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希望他继续为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多做贡献。

在******会见后,李嘉诚立即表示,虽然香港经济第一季度表现不佳,但相信未来会有改善。预期香港经济下半年将有良好表现。

李嘉诚以自己的行动实践对香港经济的良好预测。他于1999年5月23日对传媒表示,近期港人在内地子女居港权的问题不会影响他对香港的投资信心。他说,只要有合理回报,香港永远是他投资的首选之地。

感悟:

任何可以投资做生意都会有一个重点,有一个区域区分。就像李泽矩说自己是一名加拿大公民一样,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加国认同。名人如李嘉诚者,申明自己的香港立场,可以坚定港人信心,引起港府注意,改善投资环境。这样对李氏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任何想要做生意者,皆可向李前辈学习,树立自己的公众形象,这样才能把事业做大做强。

12.打造自身的金字招牌

李嘉诚语:在人生的旅程中,我总要留下一点什么吧!

我希望能在我的有生之年尽量做些能做到的事,尽量在人间播下种子,这才是值得的。

每个商人都应当有自己的金字招牌,这样才能有大效益。李嘉诚善于打出自己的金宇招牌,并在招牌寻找人生财富。

在广州,据广州市城市建设开发总公司透露,从1992年秋起,他们就在与李嘉诚的长实、新鸿基地产、香港多间中资港资银行,商谈合作兴建一幢73层高的国际金融中心大厦。大厦占地5.5万平方米,楼面积30万平方米,以当年物价计需投资3.5亿美元。

现在,这幢全广州市最高的摩天大厦,已在天河拔地而起,成为广州天河新城区的招牌建筑。

李嘉诚可称为广告大师,他有着非常强烈的广告意识。

正如说到白天鹅宾馆,人们就联想到霍英东一样,李嘉诚希望创出自己的招牌。

现在终于如愿,提到广州最高的摩天大楼,人们就会想到李嘉诚。

不管哪一个行业哪一个层次,只要拔得头筹,都令人注目,就会变成无形资源。

1992年11月下旬,李嘉诚与胡应湘达成协议,合作发展广深珠高速公路第二期广州至珠海段。

总投资为96亿港元,长实与合和共持控股权。

其余股份由新鸿基地产及数间日资公司拥有。

投资回报靠征收费用,是一项投资大、风险大、见效慢的长线基础投资。

李嘉诚看准这段公路的前景非常广阔,虽然回报缓慢,但长期而稳定,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高速公路还会升值,使用频率还会更高。

此外,铺路多少兼有行善积德的意蕴,而李嘉诚一向很注重好名声。

事实上,好名声也给他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益。

在上海,李嘉诚的一项大手笔是海港工程。

这是他1992年9月间在上海考察码头设施的结果。

11月23日,和黄集团及上海港务局,就合作经营项目--上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达成原则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