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的思想也应该不断跟着前进,姜子牙助文王灭纣便成为了永垂千古的美谈,而那个可怜的比干臣相的下场便是愚忠之臣的镜鉴,识时务者为俊杰,择主依时而变在任何时代都是一条颠扑不破的做人准则,穿透千年历史风云,有“心机”的人能够悟透这一秘密玄机。
被誉为中国历史上三大谋臣之一的刘基(字伯温),便是这样一位“喜新厌旧”之人,他在元末明初的政治舞台上左右逢源,最终为大明王朝的开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刘基少有大志,十四岁的时候便才华横溢了。
少年得志的刘基,颇想为元朝尽忠,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当时正处于元朝末期,官场腐败,贪官横行,整个社会统治已是大厦将倾。但刘基并没有感到独木难支。他一方面以身作则,为官清廉,一方面与那些贪官污吏做斗争。可是不久之后,刘基的行为便让他碰了个灰头土脸的,不久又因上文弹劾监察御史失职得罪上司,被排挤回家。
官场的第一次失意并没有使年轻的刘基灰心丧气。回乡隐居的日子里,他刻苦钻研易经八卦,兵书战策,并广交宾朋,扩大自己的影响,随时准备东山再起。他知道,有了梧桐树,不愁没凤凰。果然,刘基的名声越来越大,有人甚至认为他的才干足以与诸葛亮相比,很多人于是纷纷登门求教。刘基觉得,他出头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适值元朝末年,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黄岩人方国珍因被诬告通寇,杀仇家,率兄弟三人聚集海寇数千骚扰江浙,朝廷几次派兵都没剿灭,连江浙行省左丞孛帖木儿都被其活捉,于是朝廷决定许以高官厚禄招降方国珍。但方国珍几降几叛,弄得人心惶惶。江浙行省终于想到了刘基,举荐他为元帅府都事。
深居简出十几年的刘基再一次感到眼前出现了光明。他一到任就力主用武力严剿方国珍,刘基做梦也没想到,正布置出兵呢,朝廷令下,说他擅作威福,夺去兵权不算,还把他羁管在绍兴。刘基一气之下,头发都白了一半,弃官回青田老家,再度隐居。
这次官场失意对刘基的打击是十分沉重的。
此时的刘基已年近五十,他以为此生将不再有什么机会了,一身的才华抱负也就要付之东流。谁知道此时农民领袖之一的朱元璋再度请刘基出山,刘基对朱元璋半信半疑,很不愿意出山,经过朋友再三劝告,刘基才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到了朱元璋驻扎的应天。
刘基到了应天之后,心情仍然很抑郁。朱元璋召见他那天,他懒懒散散地来到朱元璋的帅府,见朱元璋时只略略一拜。当朱元璋问到关于如何建立功业时,刘基随机想出了治国十八策,说得朱元璋点头称是,亲自为刘基斟茶,继续向他征求有关军事作战等各方面的意见。
朱元璋为了笼络像刘基这样的文人,专门修了一所礼贤馆,对文人们给予很高的待遇,而且一旦听到他们有什么高明的见解,立刻予以采纳。刘基感到终于遇到了明主,便死心塌地地追随朱元璋,他决心利用自己的军事才能,为朱元璋出谋划策。
从此,朱元璋把刘基当成心腹谋士,事无大小,都要同刘基商量。朱元璋称呼刘基,只用先生而不呼其名以示尊重,和别人谈起也常把刘基比做汉初的张良。这就更加增强了刘基报答知遇之恩的愿望。
最后在徐达、常遇春、李善长等众多武将文臣的辅佐之下,朱元璋终于一统江山,开创了大明王朝的几百年基业。
刘基审时度势,不盲目愚忠于元朝,最后得以成为明朝开国的第一功臣,这与他的“良禽择木而栖”的择主思想是有相当大关系的,刘基也终于在元末乱世中一展身手,使自己的才学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的理想之花也在适合的气候与土壤中萌发了。
2.朝秦暮楚并不为过
坚持真理并不错误,但是你坚持的东西已经错了或者是已经过时的还要不要坚持呢?答案当然是不!任何人做人,首先要考虑自我的发展,这是做人不言而喻的“心机”。为了这个,朝秦暮楚虽稍显厚黑,但并不为过。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忠臣不事二主,好女不嫁二夫”。其实,持这种观点的人未免太过迂腐。常言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倘若遇到一个丝毫也不赏识你的上司,整天度日如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尽管你使尽浑身的解数也永无出头之日。在这种情况下,弃暗投明改换门庭也并不是什么难堪的事。或者你所遇到的上司,根本就是那扶不起来的阿斗一个,那又何必跟着他活受罪呢?“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入错行”与“嫁错郎”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知错不改。天下之大,为什么非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呢?“入错行”跳槽重新选择就是了,“嫁错郎”赶紧离婚另寻如意郎君。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谋略家姜子牙,既是一位善于出谋划策的谋略大师,就是一个“朝秦暮楚”之徒,在当时那种以当“忠臣”为荣的时代,姜子牙才不管什么“忠”与“不忠”,在他眼里根本就没有什么能不能“事二主”,而是巧用计策,果断地投入“二主”的怀抱,并且鼓动和帮着“二主”毫不手软地夺了“先主”的江山社稷。
姜子牙,本名吕尚,是我国上古时期最为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姜子牙生活在商朝末年,当时纣王无道,荒淫无度,社会矛盾急剧激化。与此同时,商王朝周围各诸候国迅速掘起,特别是西伯姬昌(后为周文王)励精图志,大有代殷商之势。
姜子牙生逢乱世,虽有经天纬地之才,无奈报国无门,潦倒半生。他曾在商王宫中做过多年小吏,虽然职低位卑,但却处处留心。他看到商纣王整天沉湎酒色,荒废国政,几次想冒死进谏。一则想救民于水火,二则可以因此受到商纣王的赏识,求得高官厚禄。然而姜子牙后来见到大臣比干等人皆因直谏而送了命,商朝气数已尽,商纣王已不可救药,自己不愿糊里糊涂地陪无道的商纣王殉葬。于是,便决定另攀高枝,改换门庭。
当时,姬昌立志复兴周国,除掉纣王,求贤若渴,正是用人之时。姜子牙为了引起姬昌的注意,一开始便能获得姬昌的器重,便采取欲擒故纵的策略,在渭水之滨的兹泉垂钩钓鱼。这个地方风景秀丽,人迹罕至,是个隐居的好地方。当然,姜子牙并非是要在这里老死林下,而是在此静观世变,待机而行。
这一天,姜子牙听说姬昌要来附近行围打猎,便假装在兹泉垂钓。这时候,姜子牙还是个无名之辈,身为西伯的姬昌当然不会认得他,但姜子牙却见过姬昌。为了引起姬昌的注意,他故意把鱼钩提离水面三尺以上,而且钩上也不放鱼饵。这种荒诞的举动,果然让姬昌觉得奇怪,便走上前充满好奇地问道:“别人垂钓均以诱饵,钩系水中。先生这般钓法,能使鱼上钩吗?”
姜子牙见姬昌对人态度谦和,对自己这个年迈的老者,没有一点“伯爵”的架子,果然是个非凡人物,便进一步试探道:“体道钩离奇,自有负命者。世人皆知纣王无道,可是西伯长子就甘愿上钩。纣王自以为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却放跑了有取而代之之心的西伯姬昌。”
姬昌闻听此言,大吃一惊。心想:这位老人身居深山,何以能知天下大事?更为不解的是,他怎能把我姬昌的心迹看得如此透彻?肯定不是凡人!便赶紧躬身施礼,态度诚恳地说道:“愿闻贤士大名?”
“在下并非贤土,乃老朽吕尚是也。”
“刚才偶听先生所言,真知灼见,字字珠玑,不瞒先生,足下就是你说到的姬昌。”
姜子牙此时才装出一副吃惊的样子,诚惶诚恐地说:“老朽不知,痴言妄语,请西伯恕罪。”。
姬昌连忙诚恳地说道:“先生何出此言!今纣王无道,天下纷乱,如先生不弃,请您随我出山,兴周灭商,拯救黎民百姓。”
姜子牙假意客套了一番,即随同姬昌一起乘车回宫,一路上纵论天下大势,口若悬河。姬昌如鱼得水,相见恨晚,回宫之后,立即拜姜子牙为太师,视为心腹。从此以后,姜子牙官运亨通,飞黄腾达,并且为灭商兴周出了大力。
俗话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姜子牙,在商纣王这棵大树即将倒下,无法再行依靠的时候,姜子牙略施小计便攀上了姬昌这棵长势茂盛的大树。果断地弃暗投明,“事二主”做了周朝的太师。倘若他愚顽地报定“忠臣不事二主”的陈腐观念,恐怕到老死也不过是商纣王宫中一个叫不上名字的小官吏,永无出头之日。
姜子牙的“心机”并不为过,事实证明他的举动无论是对于自己,对于武王,还是对于商周子民都是有利的。姜子牙做人稍显厚黑,便留名青史,其做人的智慧可说是炉火纯青了。
3.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人人都有喜新厌旧的天性,只是这种天性有人表现得很明显,有些人善于隐藏和隐忍,而做人若想成功,就应该懂得什么时候该隐,什么时候该显,什么时候放弃旧主而另投明主,在这拿捏和把握分寸之间,便正是一个人做人的“心机”所在。
达尔文在其划时代的巨著《物种起源》中提出了自然界进化的一个基本规律,那便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其实这个规律不但适用于竞争激烈的自然界,同样也适用于竞争格局日益复杂的人类社会,这种竞争格局的存在,便导致了在特定的时候必然有适应社会前进方向的政权出现,也必然有被时代所淘汰的政权没落,在这种情况下,聪明的人便会选择投靠代表新生和希望的“新主”,而只有那种脑袋一根筋且顽固不化的人才会依然追随没落的旧主,成为时代和历史的殉葬品。
以敢于劝谏而名垂青史,与房玄龄、杜如晦等一起忠心辅佐唐太宗,开创了盛极一时的“贞观之治”的一代名臣魏征,便是这样一位懂得“喜新厌旧”的人,正是因为他选择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唐太宗,他的才华和忠诚才能青史留名,在历史上享有崇高盛誉。
魏征生于北周时代的静帝大象二年(公元580年)。其时,天下大乱,他出身于书香世家,父亲也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人,曾经出仕隋朝,做过地方官,但很早去世了,所以,魏征年轻时候的家庭生活十分清贫,但魏征胸怀大志,总想干出一番事业来,于是,他就刻苦读书,勤奋学习,在学问和政治才干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时正值隋炀帝荒淫无道,天下英雄豪杰纷纷起兵反隋。魏征先是参加了元宝藏的起义军,但又觉得看不清楚天下大势,心中茫然,不知所从,便出家当了道士,以避一时之乱。后来,另一支起义军的首领李密非常赏识他,就立即派人把他请去,让他掌管军中的文书。
在李密的军中,魏征的地位很低,他没有任何发言权。即便合理而有远见的建议,李密也不矛采纳,李密的刚愎自用,导致了被王世充部火攻加奇袭,惨遭失败。
此时的魏征已看出李密决非改变天下的人,恰好此时李密走投无路,率部投降了李渊。魏征便抓住机会,成为了李渊手下的一员谏臣,为李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李唐王朝建立后,太子李建成见魏征颇有才华,便把他找来当做心腹,魏征忠心辅佐,李建成的势力便愈来愈巩固,岂料后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哥哥太子李建成、弟弟齐王李元吉,自己当了太子。李世民也知道魏征既是李建成的心腹,又非等闲人物,就立刻召见了他。责问他说:“你为什么挑拨我们兄弟间的关系呢?”魏征没有巧言机辩,而是据理回答,他说:“人各为其主,如果太子早听信了我的话,就不会有今天的下场,我忠于李建成,又有什么错呢?管仲不是还射中过齐桓公的带钩吗?”
李世民听他说得既坦率又有理,尤其他举出了管仲射小白的历史故事,自己不能显得没有气度,就赦免了他,并封他为主薄,至此魏征算是真正地开始“发迹”了。
李世民即位为皇帝不久,就提升魏征为谏议大夫。唐太宗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成就了魏征的名声,魏征敢于犯颜直谏,促成了唐太宗善于纳谏的性格,魏征的进谏和唐太宗的纳谏同样名垂青史,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谏议大夫的职责是专门向皇帝提意见,这是个很奇特的官,它既无足轻重,又重要无比,它既无尺寸之柄,但又权力很大,而这一切都取决于谏议大夫的意见,皇帝听还是不听。唐太宗任命魏征为谏议大夫,表现了唐太宗对他的才能的认可和对他本人的信任与尊重,后来又把他提升为尚书丞,就更能使他随侍左右,时时处处提醒规劝皇帝了。
魏征就是在这种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里做谏官的,他劝谏的内容从长治久安的军国大计,直到皇帝个人的起居生活,涉及到许多方面,对唐太宗及唐朝贞观年间的政治,可以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魏征以勇于劝谏而名垂史册,他的理想和抱负也只有在善于纳谏的唐太宗李世民那里才能得到施展,倘若换了别的帝王,魏征恐怕早就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了。
喜新厌旧,择主依时而变,这些貌似贬义的词语,在特定的条件下,便是向着正义和真理的方向前进,倘若你囿于世俗的偏见,到头来被时代所抛弃的便是自己了,做人要有“心机”,“相时而动”,“喜新厌旧”便是其中之一。
4.制造自己的靠山
一山不能容二虎,当你不能成为那只老虎时最好的办法便是将小老虎喂养长大,等到虎威初现的时候,你便是那隐居“虎”后的太上皇了。“养虎”便是制造自己的靠山,是自己制造自己的“主人”,这是为官之道的最高境界,但却也是最危险的事情,搞不好便会“养虎”为患,被虎所伤。
清末“红顶商人”胡雪岩历来被世人所称道,他的经商法则成为后人学习的“宝典”,殊不知,二千多年前的秦国商人吕不韦,用他的经商手段买下了一个国家,一个时代,胡雪岩与他相比,真可谓是“小巫见大巫了”。
世界上哪一个民族最会做买卖?也许有人会说,犹太人是个商业民族,最会精打细算,中华民族是个重农轻商的民族,是个不懂经商的民族,的确,传统中国的商业很不发达,传统观念一直把商人看做为社会的蛀虫,认为他们是些居中盘剥,不劳而获的人。商人们即便家财万贯,也抵不上清贫的书香门第,也入不了正人君子的法眼。进入史书,能上功德牌坊的都是明君贤相,烈女功臣,却从未见到过一个商人。
然而,谁又能料到,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桩“生意”就出在中国呢?越是精于商业的民族,越有严格的商业观念,越是不善商业的民族,却往往思想解放,胆量无边,什么生意都敢做,失败与成功全不在乎。中国商人的气魄是令全世界文明人都感到震惊的,因为他能买下的对象不是一宗财产,也不是一支军队,而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更加奇怪的是这桩生意居然成功了。
这个做买卖国家的生意人就是吕不韦,他生活在战国时代的卫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商人,他“养虎”自用,制造自己的靠山,做了一笔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生意。
战国末期,秦赵两国争端大起,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只好罢兵,并互换人质。异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做了赵国的人质,他的处境也是可以想象的。异人身在赵国作为人质,处境极其艰难,遭到生命都得不到保障,吕不韦瞅准时机,决定要做好这桩政治生意,便去赵国见了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