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有人会说:
神户的牛,
吃得好、喝得好、住得好、过得好,
最后还不是和普通牛一样,
落进人类的肚子里!
是的,是的,表面上两者是“殊途同归”的,
然而,人世间又有什么是“天长地久”的呢?
“曾经拥有”就是一种天大的幸福了。父亲刀功一流。
一大块软绵绵的牛肉搁在砧板上,只见他左手按肉,右手操刀,手起手落间,白晃晃的刀影胡乱闪烁,然后,一片片薄薄薄薄如雪花般的牛肉,便在砧板上堆积如山。
父亲闲闲地说道:“切牛肉,最重要的是纹理顺畅。顺其纹则牛肉嫩软可口,逆其纹则韧硬难嚼。”
婚前对烹饪一窍不通而婚后才进行恶补的我,在听到父亲这一番话时,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尽管父亲说的是牛肉,可是,在那一刻,我想到的却是孩子。
切牛肉的道理其实和教育孩子的原理是一样的。顺孩子的天性与才能而抚养他教育他,他的潜能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逆其道而行,强其所难,最后他不但一无所成,原有的才华还会因此而埋没!
父亲厨艺一等一的好,在猛火热油下快手兜炒出来的牛肉,片片薄若雪花,父亲且还别出心裁地把烫熟了的豆芽围在盘子的边缘作为装饰。摘掉了尾巴的豆芽,肥肥短短、干干净净、透透亮亮,整盘牛肉因此而被映照得冰清玉洁。那种饱含汁液的柔嫩与细致,使味蕾感受到一种无与伦比的圆满与完美。
在这一刻,孩子们都恨不得把一双脚变成另外一双手,帮忙他们抢吃。
我给这一道菜取了个美丽飘逸的名字:“雪花牛肉”。
遗憾的是,每回我做这道菜时,孩子们总不很满意地问道:
“妈妈,您少放了什么调味料?为什么味道不像公公炒的?”
其实,我的调味料一点儿也没少放,只是我刀功不及父亲,炒出来的牛肉当然也就较为逊色了!
烹饪这一码事,大小环节都得面面俱到,少了一丁点儿的功夫,都会在成品上毫不留情地显现出来!
我家附近有个卖牛肉面的小摊子,摊主是“慢工出细货”的信徒,不管有多少顾客在等,他总是不温不火地按照自己的速度去做,粗米粉一碗一碗不慌不忙地煮,煮好了便将初熟微卷的牛肉片放在上面,铺成一朵朵美丽的牛肉花,认真得好似在打造一件不朽的艺术品。顾客都不催他(实际上催也是白催),乖乖地等待那一碗“味蕾的春天”。尽管他老在考验顾客的耐性,但他绝不让顾客失望。他每周开摊七天,只有农历新年时,才一口气发狠地休息上长长的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