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国家万岁:记因战争而伤残的中国勇士
4110000000038

第38章 激流里的旋窝(4)

姚文辉先传达了地革委领导的基本意图,他告诉唐县长,毛主席在同新西兰共产党总书记威尔科克斯谈话时指出,我们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凡是夺权后建立的临时权力机关,必须有军队干部、无产阶级革命派、老干部参加,实行“三结合”。根据毛主席的指示精神,县革委会要以军队干部为中心进行调整,县武装部盛政委到胶东执行战备任务去了,他是我们的班长,我作为第一主任临时主持工作,你老唐呢将出任三把手。这不是正式组织谈话,只是我代表组织跟你提前打招呼。

到后来,即将上任的姚副主任意味深长地对即将上任的唐副主任说:“老唐啊,从正职到副职,只是革命的分工不同,你我都是一种情况嘛,相信你是能够经受住这次组织的考验的。”

而即将上任的唐副主任所关心的却是另外的问题,他不带任何表情地问姚文辉:“无产阶级革命派?就是你吧?”

姚文辉尴尬笑着,不知何以回答。

“直接叫无产阶级造反派多响亮啊。”唐副主任的话让人捉摸不透。

姚文辉却暧昧地叹了一口气:“老唐啊,有道是高处不胜寒啊。自从进了县领导班子,我的体会是越来越深刻了。有些事情,包括一个称谓,还是越温和越好啊。我没有你的资格,看待问题、处理问题,不能放开啊。”

唐副主任“呵呵”一笑:“其实,‘革命’和‘造反’是一个意思,它是当年从日本进口的啊。”

他又话中有话地对姚文辉说:“你的‘放不开’我倒没怎么发现,但你的革命热情我是历历在目啊。”

姚文辉窘得红晕飞飘。

也就在这时,县革委****办李主任敲开了房门。他进来后,先跟唐副主任打了个招呼,又转向了姚副主任:“姚主任,县革委门口来了一批上访的。”

姚主任不太高兴地望着他:“你去处理就好了,我跟老领导有事呢。”

“姚主任,他们点名找您啊。”李主任说。

“谁们?”姚主任问。

“南流公社来的,一群荣军,伤残军人。”

“什么事呀?”姚主任问。

“还是待遇问题。有个叫曹哨子的,说是过年吃不上饺子了。”李主任答道。

“胡闹!”姚主任一下火了。“过年了,怎么能让荣军吃不上饺子呢!”

李主任一副低头认罪的姿态:“姚主任,我给南流公社的于副主任打电话了,他说,这些荣军身体不行,工分挣得少,家里确实没有白面了。”

“噢,既然于副主任都这么说了,那证明他们确实有困难了。”姚副主任沉思片刻,又问道。“他们来了多少人?”

“11个。”

“那好吧。”姚副主任略一思忖,答复道。“让县招待所准备些白面和猪肉,分发给他们。荣军的问题,不能让上级领导操心啊!”

“可是……”李主任隐忧难掩。

“可是什么?”姚主任察言观色。

“姚主任,我们30个公社,接近400名荣军,这样处理了,都来攀比咋办?”李主任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姚副主任一怔,转而又对李主任说:“一个县上百万人,什么事都要靠我吗?既然是荣军来访,就让民政局来个领导,好好做做他们的工作吧。”

李主任却十分为难:“我联系了。民政局的局长靠边站了,在林场劳动锻炼,副局长赵葫芦,他母亲病了,回老家去了,别的人,根本就压不住阵。”

“是啊,这些伤残军人,就得用比他们更有资本的人来协调,否侧……”姚副主任也表示理解。但他只说了半截话。

说话间,门外传来了乱糟糟的吵闹声,李主任一听,惊呼道:“姚主任,他们冲进来了!”

姚副主任坐不住了,只好出门“迎战”。

从表象上看,曹哨子并不像一个穷困潦倒的酒鬼,他40岁左右,个头不高,方方正正的脸膛,灰色毛领的半大衣,穿在身上十分得体,但细端详,却就有问题了,瞧他的眼里,飘着细长的红血丝,粗短的脖子总是僵硬地挺着,大有一副随时献身的姿势。在他身后,是一群穿着褪色军棉装的退伍伤兵。他们簇拥着领袖般的曹哨子,冲撞着拼命阻拦的几个****干部。

也就在****干部几近没有退路的时候,姚副主任出现了:“同志们,安静,安静!”

完全是电影《列宁在1918》里主人公的表现。

“安静?我们能安静吗?!”曹哨子犹如好斗的公鸡。

“同志们,你们有什么要求,尽管说,我就是你们要找的姚主任。不过,现在已经是姚副主任了。”

“姚主任,”曹哨子毫不畏惧地冲上前去。“你们都是吃皇粮的,都是有工资的,可你们想过没有,我们这些不吃皇粮,不拿工资的伤残军人,除了那点可怜的抚恤金,啥都没有啊!快过年了,你们恐怕正在为吃什么犯愁,而我们呢?还在为吃不上饺子犯愁呀!你们替我们想过吗?”

姚副主任的话也跟得上:“你们是革命的功臣,哪能让你们过年吃不上饺子呀!不过,残疾军人的优抚和管理,实行的是两条线,也就是中央和地方。大的政策,服从中央的,小的方面,还得你们公社解决啊。”

这时,跟在曹哨子后头的其他荣军也嚷嚷起来:“过年吃不吃饺子是次要的,主要是我们的待遇问题。我们这些人,老的五六十岁,小的四五十岁,可是,除了那点儿抚恤金,我们还有啥?啥也没有呀!我们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二等乙级以下的,可是,也不知是哪位官人定的政策,在一些事上,只照顾二等乙级以上的荣军,我们这些少半级的,成了没娘的孩子。伤残级别高的应该照顾,可是,这个等级划分也太不合理了。有些伤残级别虽然低,比一些伤残级别高的还需要照顾,我们申诉无门啊!”

姚副主任听明了上访者的要求,也就不再惶惑了。他稳下神来,对上访的荣军说:“你们提的,是严肃的政策问题。伟大领袖毛主席说,‘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十分注意’。我会把你们的问题及时、迅速和准确地反映到上级的。”

可是,曹哨子为首的荣军上访团并不领情。曹哨子跨上前去,逼近姚副主任,说:“姚主任,你也别打那些官腔,我们这些人并没有额外的要求,只希望你在你的职权范围内,尽量的给我们这些残疾军人解决实际困难。”

“你们的实际困难究竟是什么?”姚副主任问。

“生活补贴、医疗补贴。”曹哨子喊道。“别的,我们还不敢想。”

“哎呀,这个涉及的面太广了,我还真的不好答复啊!”姚副主任显得很无奈。

“不行!”曹哨子上前一把扯住了姚副主任的衣领。“你今天不想回答是不?不行!”

姚副主任毕竟干过公安局长,他一个擒拿动作,轻松化解了曹哨子的威逼,继而朝着身边的李主任使了一个眼色。李主任心领神会,匆匆离去了。

姚副主任凭着嘴上的硬功夫,在跟群情激奋的伤残军人周旋,不一会儿,从远处奔来了一队赤手空拳的解放军战士,那是县中队的全部兵马。县中队的战士到来后,迅速展开了队形,将上访的人员包围了。援兵来了,姚副主任的调子反而更低了,他喊道:“南流公社的荣军同志们,你们不要紧张,县中队的同志是来维持秩序的,你们有什么要求,请继续讲。”

“讲!讲!讲!我们都讲了半天了,你有一条明确答复吗?你这是在糊弄我们!”曹哨子回过头去,朝着上访者一挥手。“弟兄们,咱都不是一回二回了,带着些空头支票回去不管事啊!咱们要让姚主任立字据,不立字据,决不收兵!”

这些伤兵大都有过上访的经历,见过不少场面,面对县中队的士兵,他们没有丝毫的惊恐,因为他们清楚,这些党政官员是不敢动用武力对付荣军的,那样一旦引起连锁反应,他们将会吃不了兜着走。伤兵们在曹哨子的鼓动下,奋勇向前,大有生擒姚主任的势头。十几名中队战士拉起手来,组成了人墙,奋力阻挡着。

也就在这时,一个秘书跑来了,悄声告诉姚副主任:“有一伙民兵,在县一中抢人,那里的红卫兵请求支援。”

姚副主任诧然一惊,他立刻醒悟了:县一中抢人跟伤兵上访,应该是紧密关联的。同时他预感到,如果这事闹大了,将会给自己带来极大不利。中央“****”的王力、关峰倒是红极一时,就因为伤害了军队感情,一夜之间,从天上跌到了地下。所以,他当机立断,悄声告诉秘书:“告诉姚小克,要克智,不要闹大了。我们也没有所谓的援兵可派。”

打发走了秘书,姚副主任又对拦阻的县中队战士说:“中队的同志打开通道,我要跟荣军同志对话。”

当上访的伤兵一下子包围了姚副主任,老于世故的姚副主任一个亲热的举动把伤兵们给“镇”住了:“同志们啊,我也曾经当过兵啊,跟你们在一起,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几年前啊。来,我这里有一盒‘琥珀’烟,你们谁有旱烟,我来上一支,别急,天还大早早的呢,抽上一支烟,我保证,一一给你们书面答复。”

沸腾的伤兵像开锅的饺子浇上了一瓢凉水,沉寂了。曹哨子疑惑地望着姚副主任,摸出了兜里的布烟袋子。

姚副主任先把一盒“琥珀”牌香烟交给曹哨子分发,自己很快卷起了一根纸烟,借着曹哨子的火机点燃后,有滋有味地吸了几口,才说:“我刚才都听了,不就是四大问题吗?一是过年吃饺子,二是生活困难,三是医疗问题,四是伤残待遇的差别问题。好,我在这里一一回答你们,一会儿让****办的李主任形成文字,我签字。该上报的上报,该下发的下发,你们看怎么样?”

曹哨子一听,带头鼓起了掌。有几个伤兵也跟随着,“好,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姚副主任也很来情绪。“过年吃饺子,我责令你们公社就地解决!”

伤兵们齐声喝开了“好!”。

“荣军的生活困难,我责令县民政局搞个调查摸底,对确有困难的,按照党的优抚政策,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伤兵们又喝开了“好!”。

“这医疗问题,我责成县卫生局来处理,对确实有病的荣军,一律到县医院免费治疗!”

伤兵们齐声鼓掌。

“至于伤残待遇的差别,哎呀,这可是上级的政策问题,没关系,我们县里打报告,反映你们的想法,恳求他们解决。”

但,伤兵们却沉默了。曹哨子说:“姚主任,这个问题我们反映了十几年了,县里也打过报告,可上边哪有回复啊。唉,上边有些人啊,光会高高在上,就是不办实事!”

“唉!”姚副主任也叹息着对伤兵们说。“那,你们让我咋办呢?”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没有吱声的。

一匹高头大马,一辆胶轮大车,踏着冰雪融化的乡间小道从城里驶来,车上坐着11名上访归来的荣军,看得出,大家心情还是不错的。曹哨子坐在副驾的位置上,手舞足蹈:“弟兄们,这回收获大吗?”

“当然了!”大家齐声应道。

“知道为啥吗?”曹哨子神秘兮兮地问道。

“操,你当俺们都是傻瓜啊!过去上访,是单兵动作,这回呢,是班排战术,人家当事了。”一个斜眼说。

“有道理,有道理!”曹哨子连声称赞。

他又问道:“弟兄们,今晚上想吃啥?”

“猪肉粉条炖豆腐。操,你有吗?”斜眼又说。

“有,大大的有!公社饭店,前进!”曹哨子嘶叫着。

“谁请客?”斜眼又问。

“你就别管那么多了,到时,你吃饱喝好,抹嘴回家就是啦。”曹哨子像是早有安排。

一听这话,斜眼兴奋了,高声唱道:“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

大伙跟着吼了起来……

当晚,花舌头拿着条子给的几张票子悄悄到公社饭店结了账,又得到了消息:张主任跟篓子已经被送到了军分区的农场,那是小地瓜的地盘……